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1)分解
翰光中学2015——2016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寒假作业班级:姓名:2015——2016年物理寒假作业做题时间2.1星期天气家长签字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次/秒之间。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振动,人就听到声音。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合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练习:☆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早、晚)s(当时空气15℃)。☆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中考训练1、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而产生的,并经传入人耳。2、(苏州)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3、(荆门)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4、(安徽)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_________的振动而产生的2015——2016年物理寒假作业做题时间2.2星期天气家长签字二、乐音及三个特征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有关系,越高越高;越低音调。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和距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练习:☆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⑴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⑵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有关。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________来判定;高声大叫——指_____;高音歌唱家——指_____________。中考训练1、(上海)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2、(烟台)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3、(镇江)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4、(黄冈)“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5、(扬州)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6、(盐城)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第8题图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015——2016年物理寒假作业做题时间2.3星期天气家长签字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3、人们用__________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dB。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处减弱、在过程中减弱、在处减弱。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__________和传递____________中考训练1、(莱芜)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B.用超声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2、(武汉)下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3、(湛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4、在日常生活、生产噪声来源于、、等。5、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1所示的标牌,这主要是在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减弱噪声。6、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通常在,监测与控制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7、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等特点,可用于测距、、、、等。8、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运用超声波的是()A.B超成像B.声呐测距C.一种速度测定器D.分贝仪8、(襄樊)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的工作状况,这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的道理;心脏的跳动声是心脏而发出的。手机不宜挂在胸前,是因为手机发射出的会对人的心脏造成不良影响。10、(鸡西)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2015——2016年物理寒假作业做题时间2.4星期天气家长签字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人造光源,如。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传播的。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m/s=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中考训练1、在①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②正在放映电视的电视机屏幕;③光彩夺目的夜明珠;④点燃的油灯;⑤闪亮的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填序号)2、体育课上,老师一声“向前看齐”,队伍很快就排直了。实际上是每位同学前面的一位同学,如果挡住了前面所有的同学,就可使队伍站直了,这可以用来解释。3、下列四种物理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物理现象是()A.平面镜成像B.日食C.影子D.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4、一个人沿路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人,人的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情况是()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短再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5.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6、如图2所示的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B.敲瓶底火焰摇动橡皮膜A.探测海深2015——2016年物理寒假作业做题时间2.5星期天气家长签字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___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的两侧,反射角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条件:反射面。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反射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定律。条件:反射面。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反射的缘故。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反射。4、面镜:⑴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①像、物大小②像、物到镜面的。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像。成像原理:光的定律作用:、改变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⑵球面镜:定义:用球面的表面作反射面。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光应用:、手电筒、定义:用球面的表面做反射面。凹面镜凸面镜性质:凸镜对光线起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应用:汽车后视镜练习:☆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1)分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5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