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马列文论》学习指导纲要[1]
1《马列文论》学习指导纲要第一章引论一、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实践观念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首先从研究对象所处的特定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结构中去把握研究对象的性质;进一步说,特定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结构的基础(“骨骼”)是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实践内容。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去分析文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具体说,马克思主义分析任何文艺现象,不是从一般的概念,而是从特定的、具体的社会现实和历史结构并以社会历史构成中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生产实践,作为理论分析的出发点。二、马克思主义文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这是相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而言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兴起于20世纪中期,它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既有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三、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当代文艺理论格局中的地位20世纪,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之外,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文学批评理论。把这些批评理论归纳起来,大致有:文本批评理论,阅读理论,文艺心理学批评,文学语言学和符号学理论,历史社会学批评。马克思主义的文论在当代文艺理论中仍有着很强的活力,并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产生完成于1844年前后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趋于成熟时的作品。这些著作中所包含的有关文艺、美学方面的思想观点,标志着有别于前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产生。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出版过程及其思想原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居住巴黎时所写,故又称《巴黎手稿》。《手稿》由三个未完成的手稿组成,它正式出版于1932年(莫斯科)。但由于受到欧洲30年代动荡不安局势的影响,《手稿》的出版还未受到普遍的重视。《手稿》真正引起普遍重视并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在二战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之中。《手稿》的主题是哲学、哲学人类学和经济学问题,但其中也涉及到文艺、美学问题。劳动(生产实践)与异化是《手稿》的两个核心概念。2、《手稿》的主要美学观点(1)社会实践——劳动是美和美感得以产生的根源马克思主义对于美学和文艺学理论的一个划时代的贡献是,第一次从人类实践活动的角度去探讨、分析美的本质和根源,这就扭转了当时盛行的黑格尔主义的抽象思辩方法——“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不仅科学地解决了美学的关键问题,而且赋予美学理论一重大的社会学、人类学的意义。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劳动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谋生的需要;另一种是乐生的需要,从而成为“自由的生命表现”。所以,从劳动的本质意义上说,正是劳动才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对此,《手稿》写道:“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2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马克思的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以下二个问题:第一,真正的劳动是一种乐生需要的劳动,从而把人从仅仅服从肉体需要的动物性中“提升”出来。所谓乐生需要,就是人对自由创造的需要。但是,现实社会中由于异化现象的存在,大量为谋生需要的劳动还是非常普遍的,这就出现了《手稿》中所言的,“劳动创造了美,但使工人变成畸形”这种现象。第二,但是,我们同时也必须看到,即使是谋生需要的劳动中也程度不等地包含着乐生需要的因素,正是这一因素才使人的劳动与动物在肉体需要支配下的活动区别开来。谋生劳动中的乐生因素,是人暂时摆脱了种种外在束缚——包括外在强制性、谋生的需要等因素,体现出自由创造的特点,实现了内在尺度的物化。这里,马克思从哲学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美学中的核心问题:美与美感,来源于真正的劳动——即自由创造;只有在自由创造中,人才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内在尺度,从而与对象之间建立起多种关系——包括审美关系,在对象世界中确证(直观)人自己全部丰富的本质。只有在此前提下,不仅社会美、艺术美,而且自然美才能产生。所以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美。(2)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从哲学人类学意义上说,即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在《手稿》中说,在劳动中,“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这说明,劳动的本质就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美学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正是人肯定自己全部本质这一活动的体现之一。《手稿》中“因此,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一段话,即是马克思对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两个关键因素的分析。首先是对象的性质。马克思在这里突出了人的“对象”与一般所谓的“客观存在”的区别。对此,马克思指出:“一方面,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马克思在这段话中特别强调了人的“对象”与人的本质的联系以及“对象”与“存在”的区别,从而阐明了作为人的..“对象”的本质就是社会..本质的原理。其次,是主体的性质。马克思认为“对象”的性质与主体的性质是紧密相关的。“对象”的性质是在主体性质的展开中呈现出来的。马克思在阐明“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之后接着指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所以社会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人的感觉。”从美学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以下问题:一是,美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它既非是主体主观意识投射的产物,但同时又依赖于历史条件而产生。理解这一点,关键是应把美看成是一种社会价值,而非自然现象——如太阳、月亮等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自然现象。正是在特定的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下,人不仅与客体对象形成了实用的关系、认识的关系,而且还形成了审美的关系,美才产生出来。3二是,马克思突出强调了主体因素在审美关系中的重要性。用马克思“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的观点来看,美即是人类确证、占有自身全部本质和感觉的表现之一。所谓确证人自身的本质和感觉,即是人从对象之中直观自我的本质。所以,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说明社会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人的感觉,即社会人的感觉体现出人的丰富而全面的本质。三是,人的本质是在客观的社会实践(劳动)中产生的,是现实历史发展的产物。(3)美感的本质和意义马克思认为“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等“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实际上也就是“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显然,在马克思看来,审美享受并不只是一种精神消费,而是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一种文化现象,因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相反,那种仅仅“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如忧心忡忡的穷人对最美丽的景色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无法看到矿物美丽的色泽等,马克思认为这种仅仅..出于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即只体现了人与对象之间的片面关系,而没有体现出主体与客体的全部丰富性。因此,马克思指出:“一方面为了使人的感觉成为人的,另一方面为了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而作准备的发展史。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在此,马克思所用的“人的”一词具有评价性涵义,与“非人的”是对立的,是对人全部占有自己的本质和感觉、充分发挥了自由创造力的理想境界的简要概括。明显可以看出,马克思在论述美学问题时贯穿着对人类社会中异化现象——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现象的批判。二、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5年~1846年,是马克思与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又一部论战性的著作。因种种原因,这部著作直到1932年才公开出版。如书名所示,“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是指当时流行于德国的思辩哲学和所谓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本书的写作意图时明确指出:为了使“投合沉溺于幻想的精神萎靡的德国人民口味”的思辩哲学得不到任何信任。从文艺理论角度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应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分析方法以及对人的本质的有关论述,这对我们各种文艺现象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2.《德意志意识形态》(摘录部分)有关意识形态的主要观点(1)特地的历史形态的社会存在是分析意识形态的最终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与抽象思辩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从天上到地上,还是从地上到天上。所谓从天上到地上,就是从既有的概念、理论体系出发去分析具体的现实存在,这是德国抽象思辩哲学所用的方法。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倡的是从地上到天上的方法则是从具体的社会现实出发,逐渐分析、概括出理论体系。具体说,落实在对人的意识现象的分析上,不是从抽象的一般的“人”出发,而是从处于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可以经验观察到的具体的人出发,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这才是分析意识形态的起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首先说明社会意识只是当时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升华后指出:“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失去了独立性的外观。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意识的产物。”由此可以看出,意识形态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社会历史的状4况。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没有发展”的确切涵义是,并不是说意识形态不会随物质生产关系的改变而变化,更不是说意识形态可以是超历史地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思正好相反,他们要说明的是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其根源和动力不是来自精神内部的运动,而是非常清楚地根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主要是物质生产关系,并随着这种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2)对占统治地位思想实质的分析对统治阶级的思想实质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看。第一,根据社会现实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看,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实质上就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而统治阶级的思想,则是统治阶级在物质利益上的要求在思想领域里的曲折反映。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封建社会的“忠诚信义”观念与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平等”观念的精彩分析,雄辩地说明了没有一种思想观念是可以超历史社会的,它们都是特定历史社会条件的产物,因而也就不可能不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第二,占统治地位思想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统治阶级内部因不同物质利益而产生出不同的乃至对立的思想观念,从而出现所谓的本阶级的“异己”分子。如中国古代的“君为贵”还是“民为贵”的思想。二是统治阶级在更迭过程中,新的上升的统治阶级因为在物质利益上与其他被统治阶级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其思想在反映了本阶级利益要求的同时,也部分地反映了其他阶级的利益要求,这也容易给人以一种普遍性的幻觉。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既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同时也部分地反映了更为广大的人民群众
本文标题:《马列文论》学习指导纲要[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87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