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早期原发性肝癌的MRI诊断
分析早期原发性肝癌的MRI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1.5T超导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早期肝脏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1例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术前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对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定位准确率90.74%,定性准确率93.26%;结论: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发现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有较高的准确性;既能对病灶内部结构,与周围肝实质的关系有较系统的观察,还可以提供肝癌病灶的血供情况;能为临床提供全面的高价值的影像信息。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情隐匿,恶性程度高,预后差[1]。目前外科根治性切除仍然是早期肝癌首选的治疗方式;但由于因为早期肝癌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一旦症状出现,已属于中晚期[2],因此不少患者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机会。因此如何尽快筛查肝癌病灶,使之得以早期确诊与早期治疗是临床需致力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探讨1.5T超导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价值,特研究2012年06月-2014年10月经过病理证实的的31例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析其MRI影像学特征,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06月—2014年10月经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1例小肝癌患者的MRI影像及临床检查资料。31例患者中,男22例,女9例,平均年龄46.6岁。临床表现为肝区疼痛、乏力、消瘦等;该组病例中28例有乙肝病史,29例有肝硬化病史,21例患者在体检中经B超检查高度怀疑为肝占位病变,有15例甲胎蛋白阳性。1.2检查方法MRI扫描患者检查前禁水4h,检查时患者取头先进的仰卧位。检查仪是:使用GEOptima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所有病例均常规T1WI,T2WI,FSE序列,横断位、冠状位及MRCP扫描。多期动态增强扫描采用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PropellerLAVA)序列,冠状位和轴位,矩阵320×192,层厚:2mm,扫描层数:150,TR:4.5ms,TE:2.2ms,翻转角度:12。屏气12s~15s,用磁共振专用高压注射器以3ml/s的速度,按0.1mmol/kg的剂量注射钆喷酸二甲基葡胺(Gd-DTPA),随后注入15ml生理盐水以保证对比剂完全进入体内,注射后15s~20s时行第一次扫描(动脉期),重复扫描3次(门脉期),其后作一次T1WI常规增强扫描(TR:350ms,TE:180ms),最后再采用LAVA序列作延时期扫描(5min~6min后)。1.3三维重建技术采用美国GE公司ADW4.2图像工作站对LAVA序列扫描资料进行后处理重建,包括多层面重组(MPR)和最大强度投影(MIP)重建。2结果2.1检查结果31例患者检出癌灶40个,其中3个以上病灶者为1例,2个病灶者7例,单个病灶者23例,增强扫描发现病灶比平扫多2个。2.2影像特点MRI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早期明显强化,癌瘤体内动脉期有明显强化,为不均匀、分房状强化,可见包膜,并且部分癌灶病变区有明显的肝血管床破坏。肝癌病灶周围常有单个或多个结节影,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3讨论肝脏病变是常见的疾病,而及早发现病灶、明确病灶性质和范围是临床诊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早起肝癌的检出率大大提高,而小病灶的定性仍是目前临床及影像学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肝癌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3]。原发性肝癌生长快速,从1~3cm,只需4-6个月时间,由再生结节发展至癌前结节,最终演变为肝细胞癌;所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肝癌是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死亡率的关键。MRI主要优点为多方位、多参数成像,能较好地显示肝脏与肝癌组织的内部结构[4],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清晰的显示肝内血管和肝内胆管组织,对癌灶与周围血管、胆管的关系有比较准确的判断。早期肝癌的边界可清楚或者难以判断;大多数肿瘤信号不均匀,在Tl加权像上可呈低信号、等信号、稍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因癌灶内常有脂肪变性,在Tl加权像上呈高信号是早期肝癌较特异性表现之一。MRI动态增强扫描对门脉、肝静脉或下腔静脉内的癌栓可明确显示,呈结节及不规则中等信号。早期肝癌Gd-DTPA动态增强扫描上的表现与肿瘤内部血供有关系,第一个特性是富血管的肿瘤在增强早期呈一过性强化,即在增强早期(60s内)病灶呈整体强化,增强高峰在10s左右,随着时间延长在延迟扫描中肿瘤强化开始消退,信号逐渐减低,恢复至增强前的信号强度,此时由于肝脏实质强化而使病灶轮廓显示清晰;第二个特征是约43%的病灶在延迟期可见肿瘤周围环状强化,代表肿瘤的包膜强化,部分肿瘤增强后无明显强化,合并门脉瘤时见受累肝段明显强化,使得肿瘤呈相对低信号,有研究认为包膜是MRI检查原发性肝癌的一大体病理特征[5]。T1加权像对病灶假包膜显示较好,表现为较薄的环状低信号影;T2加权像上显示为两层结构。内层低信号代表纤维组织,外周略高信号影,为受压的血管和胆管。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能在MRI上很好地显示。该组资料显示,31例患者检查后均作手术治疗,术中共发现癌灶45个,漏检率为12.50%,患者术后均送病检,其报告为肝细胞癌,患者与术后病理符合率均为100%。由于MRI具有多方位、多参数扫描及特殊成像的特点,对肝癌的早期小病灶显示能力有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更有利于早期肝癌治疗方案的制定,预后的判断和术后随访。【参考文献】[1]秦颖,倪勇,王成友,等.肝脏罕少见实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J].安徽医学,2009,30(2):157—159.[2]杨广辉,韩正详,荣玉涛.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5):459—460.[3]夏锋,王曙光.肝癌临床诊治的新观念[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2):1-3.[4]陈敏山,卢丽霞.肝癌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概况[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9):561.[5]周康荣,陈祖望.体部磁共振成像[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11.图1:肝右叶长径约19.7mm类圆形稍长T2信号;图2:DWI序列呈环状较高信号图3:同一层面,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内部较显著强化;图4:延迟期病灶内部呈相对低信号,包膜强化。图1-4:肝右叶小肝癌。
本文标题:早期原发性肝癌的MRI诊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04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