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浅析青海花儿方言词语的色彩意义
宜顺论文网摘要:花儿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作,表达男女青年之间情感的民间口头文学。本文旨在通过对青海花儿唱词中使用较多的方言词,根据词的色彩分析需要做类型概括,并从花儿词词义的附加色彩和词义的社会色彩两大方面分析其色彩意义,得出青海花儿方言词语的独特性。关键词:青海花儿方言词附加色彩社会色彩宜顺论文网(一)词义的附加色彩......................................................................31感情色彩.....................................................................................32形象色彩.....................................................................................4(二)词义的社会色彩......................................................................61地方色彩.....................................................................................62时代色彩.....................................................................................7四结语.....................................................................................................8参考文献.........................................................................................9宜顺论文网浅析青海花儿方言词语的色彩意义汪清梅(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嘉善学习中心,浙江嘉善,314100)摘要:花儿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作,表达男女青年之间情感的民间口头文学。本文旨在通过对青海花儿唱词中使用较多的方言词,根据词的色彩分析需要做类型概括,并从花儿词词义的附加色彩和词义的社会色彩两大方面分析其色彩意义,得出青海花儿方言词语的独特性。关键词:青海花儿方言词附加色彩社会色彩一青海花儿简介对于青海花儿的定义,有书中提到:“青海花儿是青海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部分藏族、蒙古族等6个世居民族和其它民族共用用青海汉语方言演唱的民歌”①。青海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大抵属于中原官话的秦陇片,秦陇方言是秦陇地区居民使用的方言,是西北方言中有共同特征的一组方言群,按中国语言地图集:“秦陇方言属中原官话”②,青海地区属秦陇片的有西宁市、湟中、湟源、门源、互助、贵德、化隆,均属青海河湟谷地,故谈到青海花儿,基本是以河湟地区为主的花儿,也称为“河湟花儿”。对于青海花儿的研究,有学者从花儿与民族语言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等方面出发,论证了花儿语言的多元性;③也有学者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分析青海方言词④。而对青海花儿词的客观理性意义及附加色彩的分析较少,故本文从色彩意义出发,结合本人在青海居住多年的生活实际,简要分析青海花儿词的色彩意义。①《青海花儿大典》,吉狄马加赵宗福,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②《青海汉语方言探微》,廖贞,现代语文,2007.09。③《花儿民歌与北方少数民族语言》,武宇林,宁夏社会科学,2012.03,第150页。④《语言接触中的汉语青海方言词》,贾晞儒,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04。宜顺论文网语料来源依据《青海花儿大典》中收录的2500首花儿唱词为基础材料(本文所选“青海花儿以四句式和六句式为主”①)。唱词分为上下两阕,字数最少者28个,最多者39个。现举例如下:四句式:红砂石碌碡铁脖枷,②尕马儿拉出个汗来;挪上个日子请上个假,拉上个夜川了看来。六句式:香子吃草满岭转,③抬头看,霜杀了园中的牡丹;啊一日把我的花儿见,哭着说,委实儿想下的可怜。2分析方法和类型概括本文的色彩类型概括均采用杨振兰先生文章④中对词的色彩类聚方法。感情色彩、形象色彩的多数情形都“渗透于词汇意义之中”,在文中称之为词义的附加色彩;而时代色彩、地方色彩等“附着于词汇意义存在”,在文中称之为词义的社会色彩。①《青海花儿大典》,吉狄马加赵宗福,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5页。②同上,第67页。③同上,第88页。④《论新时期新词语的色彩意义》,杨振兰,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9年第2期。宜顺论文网个,其中含有褒义色彩的词101个,贬义色彩的词112个。形象色彩的词179个,其中有关动物类73个,花草类58个,树木类15个,其它形象色彩词33个。地方色彩的词279个,其中物质生活类词159个,地点方位词96个,大地名24个。时代色彩的词59个,其中物质生产的词52个,人名7个。上述词共计730个。(见表一)。表一花儿词色彩类型概括分类感情色彩形象色彩地方色彩时代色彩总计词数21317927959730百分比29%25%38%8%由上表可知,具有地方色彩词占总词数比重较大,而以表现感情色彩的词次之。三青海花儿词的色彩意义词的色彩意义是“表达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外,还会因人们的主观感受,而表达出对该事物的评价。”①色彩意义是“词语中所蕴含的某种倾向、格调、韵味、气息等”。②本文分析花儿词的色彩意义,主要从词义的附加色彩和词义的社会色彩两方面出发,其中对于词义的附加色彩分析分为感情色彩和形象色彩,词义的社会色彩又分为地方色彩和时代色彩。(一)词义的附加色彩1感情色彩词的感情色彩“指词义所表现出的人们的某种感情倾向,可以分类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褒义词指词义表现了人们肯定、赞扬的感情色彩的词。贬义词是指词义表现出的人们否定的感情色彩的词。中性词是指没有表现出人们某种感情色彩的词。”③在以沟通男女青年感情为主的抒情花儿词中,多以赞美、歌颂美好生活的词语居多,表达积极向上的、色彩鲜艳的事物和人的品性样貌等多用褒义的色彩词汇。而反映现实生①《现代汉语量词的色彩意义》,年玉萍,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4期,第40-41页。②《论新时期新词语的色彩意义》,杨振兰,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9年第2期。③《词的色彩意义的语用分析》,王婷,青春岁月,2013年第13期,第151-152页。宜顺论文网活的,多以对现实的不满、社会黑暗、生活艰辛等为主,多用暗含贬义的色彩词汇。俊:在花儿词有相当多数量的唱词中有“俊”,汉语解释“相貌清秀好看”,汉语中“俊秀”、“俊俏”、“俊美”等词在花儿中均以单字“俊”来概括,内容可谓丰富。有花儿唱词:“长把梨树花开了,果子们咋这么嫩了;这一个尕妹咋(么价)养了,尕模样咋这么俊了。”这首唱词中就运用“俊”表达模样俊美之意。肉:花儿词中常以“肉儿”出现,对心上人的亲昵称谓可以说是到极致了,而且可以在旷野大山里高呼出来,可见情感之丰沛、视作手心肉,眼中宝了。而与此处“肉儿”意思类同的方言词又有“好花儿”、“花儿尕连手”、“原人”、“宝儿”、“大眼睛”、“心系儿”、“肝花”等等,形式不同,用法一致,避免了花儿词的重复。但“肉”同也有一层贬义色彩,汉语解释为“懒散、懒惰之意”。“这个人肉着!”,意思是这个人懒,不干活,无所事事,可不就是要长肉嘛!而与之类似的词“肝花”可表达人体器官肝之意,又可表达在思念的过程中连“肝花”都开了,可不是想得持久又奔放嘛。尕:在花儿词中,但凡形容姑娘的词,大多为形容词,含褒义成分较多。又如“尕”字,用途更为广泛,只因所有事物都可以用它来形容,可以说是个“百搭”词。如:“尕手尕脚的端身体,走路时尕手儿甩开”,不光唱词中有,生活中“尕脸恼”,“尕手巾”、“尕树儿”等等都可以它来形容,不光表示汉语中“小、小巧、灵活、娇俏、排行小”等多种意义,里面还暗含了评价者个人的感情色彩在里面,真可谓爱不释手。花儿词中若涉及现实社会生活,若是反映生活困苦,无处可诉,是痛苦的哀嚎:“叫三声胡大哭老天”,以个人力量无以改变社会现状,这类题材的花儿词中,多表达愁苦、愤懑、无助的负面情绪,带贬义色彩,以黑~组词较多,在贬义色彩词中就有好几个:“黑苦”、“黑话”、“黑风”等。如:“黑苦”,普通话解释为“常人难以受的苦”该词出现在句子中,表达出生活异常艰辛,受尽各种苦楚。“孽障”普通话解释为“可怜”,“难肠”普通话解释为“不如意”,“吃咒”普通话解释为“诅咒”、“吃黑食”普通话解释为“受贿”这类词都带有贬义色彩。此外,花儿词中有也较多中性词,感情色彩不明显,只能通过语境来评价。2形象色彩词的形象色彩“指词所引起的人们对客观事物感性方面的联想,是事物的形状、颜色、宜顺论文网声音、气味等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①形象色彩与感情色彩不同之处在于能激发受众更多的联想和想象,能产生诸如闻其声,如观其形,身临其境的感觉了。而运用自然界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来表意,更是为花儿词提供了广阔的抒情空间。而在以植物为媒表情达意中,各类花卉草木可谓繁多,有家家户户院中所栽的白牡丹、红牡丹,红刺玫、黄刺玫等;也有山间田野地梗随处可见的苦枝蔓、马莲、石竹、马兰等,更有大麦、小麦、青稞、荞麦、玉麦等。就连山洼、石崖处生长的青草、野轮柏等都能成为人们用来表意的对象。以花草喻人,人如其形。或娇嫩艳丽,或摇曳生姿。邻家阿哥自喻“苦枝蔓”,尕妹是只“牡丹花”,牡丹花色泽艳丽,富贵端庄。苦枝蔓生命力极强,生于原野,枝枝蔓蔓,肆意生长开出碗的小花朵,其汁液又有点苦味。将这两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植物拿来起歌,由它们各个的生长环境,还能由此推及其暗含的社会不同层次的人物的生活现状,表意丰富。而如“馒头花”学名为格桑花,由其花朵酷似家家饭桌上的圆形馒头,故将有馒头形状的格桑花称为“馒头花”,较之“格桑花”既贴近生活实际,又蕴含生活真谛。与鲜艳美丽,给人以清新美感的植物不同,以动物为依托的花儿词中,有大量的动物词。因人为将其外在形象同实际生活相照应,赋予其动物属性以外的更多内蕴。老鸹,普通话解释为“乌鸦”,以无法说清的缘由,在青海地区,此鸟但凡出现,都是被认为是让人讨厌的,尤其是它的叫声,聒噪得更让人难以忍受。有花儿词中将敌人的飞机指称为“铁老鸹”,而与之对应的另一首花儿词:“一个铁鹰往上旋,它带了得胜的哨子,阿哥冲锋往上钻,我们是人中的哨子”,其中的“铁鹰”指
本文标题:浅析青海花儿方言词语的色彩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1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