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浅议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
浅议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这是由基层的地位和特点以及基层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所决定的。基层是社会的根基。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任务最终要落实到基层,成效要体现在基层。应当看到,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往往初现于基层,汇集于基层。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必须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科学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是基层党组织的中心任务。谋划基层党组织工作,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深入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发展意识,明确发展思路,把握发展机遇,改善发展环境,提高发展水平。基层党组织要通过示范引导、组织推动、政策激励等措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走出一条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双赢之路。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活力。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当前基层党组织面临着“书记难选配,党员难管理,干部素质难提高”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必须在探索新思路,创造新办法,解决新矛盾上下功夫。一是选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强不强,关键在领导班子。但目前在选用干部的工作中,仍然存在标准不高、视野不宽、渠道不畅、机制不活的问题,“少数人选少数人,在少数中选人”的现象比较突出。在基层干部的人选上要坚持干部选拔任用原则,严格选拔任用标准,遵循选拔任用程序,保证选拔任用质量。农村要注意从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青年中选拔村干部。特别是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城市街道社区要注意选配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干部。二是育人。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坚持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端正对群众的态度,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增强同群众的感情,努力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三是管人。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的内容应从政治素质、思想作风、团结协作和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加强经常性考察,对表现突出的基层党员可不拘一格提拔重用。同时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管理机制,保证群众的选举权、监督权、知情权、参与权,提高基层党组织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我国的经济成分、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等出现了多样化,必须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和活动方式。在农村要顺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乡互动日益加强,农村党员从业方式日益多样化的趋势,按照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创新和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可将党组织建立在行业协会中,建立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上,努力构建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体系。在城镇社区,要适应城市发展和党员数量变化的要求,调整、完善社区党组织的设置,尤其要做好关停破产企业居民聚集区以及新建居民区内建立社区党组织工作,加强对社区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中的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按照共驻共建、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完善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同时要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力度,凡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应尽快建立。暂不具备条件的,可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方便工作的原则,联合建立党支部。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提高服务水平。我们党来自人民。始终做到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体察群众情绪,维护群众利益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内在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和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调、疏导等办法,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办好农村公益事业,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开展工作。城镇社区基层党组织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突出社会关怀和利益调整功能,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关心帮助城市弱势群体,共创和谐社区。浅析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党组织功能整合及其实现途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这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一项全新课题。农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最终要落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身上。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切实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新农村建设农村党组织面临三大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也是正在开展的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题所在,对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具体的说,农村党组织将面临三大机遇。一是思想建设的机遇。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党员年龄结构老化,整体素质不高,党员意识不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弱,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农村继“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后又一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对武装广大党员的思想,坚定农村党员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实践党的宗旨,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党组织要抓住这个重要契机,组织党员系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章》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查找党员和党组织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抓好整改,把思想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上来,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认识基础和思想保证。二是队伍建设的机遇。大浪淘沙,物竞天择。时代磨炼人,也造就人。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标志了农村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还是新农村建设,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要通过集中学习教育,重点解决目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思想、组织、作风上的突出问题。从目前活动开展的效果看,这次教育活动基本起到了强化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的效果。新农村建设,对党员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今后农村党建的模式将由过去政治、经济型转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型,一批有一定思想觉悟、有人民服务的热情、有较强的致富和领富能力的先进分子将被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成为引导群众的主心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脊梁。三是制度建设的机遇。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长期性。无论是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制度建设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一批有助于乡村发展、管理民主的机制和做法,都会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为此,农村党组织要从现在开始,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农村党员先进性建设的要求,着手研究、制定、完善包括村“两委”班子协调议事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员监督评价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扶助困难党员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等一系列有效制度,确保党员教育、民主管理的经常化和制度化。新农村建设农村党组织将直面三大难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乎社会各个层面,但核心的领导责任在农村基层党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的作用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法替代的。长期以来,农村党组织在动员组织群众、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农村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各种矛盾和问题接踵而来,农村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当前,农村党组织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经济发展的难题。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李昌平等有关志士呼吁“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时候起,“三农”问题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为农村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然而,减负并不等于直接增收,一些体制外的因素制约和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难度增大。不少地方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中,都是简单地在产业品种上调整,而在产业链条的延伸上、产业结构的拓展上、就业结构的调整上尚未起步,“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状况非常普遍。传统的种养殖业在农村还相当的普遍,多数农民始终处在产业链的末端,难以与市场对接,经济收益低。另一方面,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小农经济难入大市场,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科技推广、产品开发对单个农户来说,根本无力推进,多数农民无法享受到科技给农业带来的成果。虽然不少地方出现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但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这种方式在农村推进得并不顺利。由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系统,加上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在产业的选择上往往“跟风跑”,产品市场趋同,造成了新的卖难。现在,许多地方,农民靠发展农村经济给自己所带来的增收份额比较小,多数是靠外出打工来发家致富。二是乡村治理的难题。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乡村组织权力日趋弱化,对农民的约束力也随之下降。在计划经济时期,乡村组织对资源有着全能的控制和分配权力,虽然这种体制弊端重重,但就乡村管理而言,其实际效果简单而又有效。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乡村组织虽然权力受到很大限制,但仍然可以通过义务工、计划生育、税费征收、罚工罚款等行政的、经济的手段来管理,虽然这些办法在操作中有违规现象,有的甚至违法,但它客观上对平衡乡村矛盾、发展公益事业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税费改革后,乡村组织几乎没有什么硬措施来进行乡村管理。不少地方也在积极推进依法治村,但法律只是对村民行为下限作出规定,不能约束他的所有行动。况且,依法治村的目的是依法治“官”。当前,许多专家呼吁,新农村建设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可对乡村组织说来,做起来非常难。税费改革后的农村,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变得非常“散”,比任何时候都更像“小农”,集体的事情非常难办,甚至办不成,平时开个会都成为难题。村级公益事业是“多数服从少数”,少数人不同意,公益事业就很难办。如果基层组织要强行实施,那些人动辄就去上访,而且多是越级上访。基层干部为此挨批,越级上访的挨批更重。这样一来,农村公益事业的兴办就成了泡影。有的甚至是国家给钱都办不成事,比如村里要修一条路,国家有专项资金,可就是需老百姓资助的一部分难以筹措。现在我们要推进新农村建设,无论是村容村貌,还是乡风文明,都有一个教育农民、组织农民的问题。加上当前农村中宗族势力时有抬头,封建思想死灰复燃,弱势群体问题,如何合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农村党组织面前的一大难题。三是工作推进的难题。现在流行一个说法,群众对乡村干部是“没事不理你,公事不管你,有事就找你,出事就告你”。这种说法我们暂且不论它有无夸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现在要当好一名群众满意的干部的确是一件难事。个中原因很复杂,农村发展任务重,矛盾问题多,工作头绪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什么工作都得靠村干部来做,村级组织工作推进难度比较大。除此之外,部分村干部年龄偏大,知识偏低,双带能力差,在群众中威信不高,感召力不强,是工作开展难的主要原因。其次,基层党建没有找到工作的着力点。部分村级党组织没有创新意识,墨守成规,工作思路不清晰,没有真正为农民经济发展想点子,找出路。税改后的乡村组织,没有物权、财权,只有事权,不能做坏事,也无力为群众办好事。不少乡村组织工作只求一个“稳”,群众亲
本文标题:浅议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19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