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君子之道—浅谈中庸处世哲学07级设计史论张凯指导老师马敏时间:2008.6.26摘要:“中庸”是儒家推崇的最高德行,是不可须臾离的天下之正道、之定理。与后人断章取义的称其不上进与圆滑世故不同,中庸之道崇尚的是既入世又超脱的稳健人格,指出君子应执着而又坚守理想,无过无不及,践进可治邦,退可保身的弹性仕途,通过修养自身成大德以俟天命。它积极而不激进,内敛而不消沉,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高度人生智慧。中庸之道影响了数千年的含蓄沉稳而睿智的中华性格,是真正的君子之道。关键词:中庸君子之道处世哲学正文:何谓中庸?关于中庸的本义,争议颇多。《中庸》开篇说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的中和即为中庸。指喜怒哀乐等人世情感发而有节制,合乎天道。如此便可以达到与天地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后人对其解释中比较经典的便是子程子的“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即不偏颇坚守道(按天赋的本性行事)而不改变自己的操守才叫中庸。从词源学上来讲,《说文解字》关于中的解释为:“中,内也”。后来引申为内心,“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没有发出来即是在内心里。其次是庸,“庸,用也,从用从庚”后来引申为平常通用的意思,“不易之谓庸”即不变而普天通用的达道才谓庸。由此角度,中庸即为在内心里始终和普遍的达道真理保持一致①。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作为儒家推崇的最高德行,中庸被称为至德。暂且抛开前述中庸之解正确与否,在孔子眼里只有君子才拥有的最高德行绝不仅仅是所谓“用中”的处世态度。相反,中庸之道是君子待人接物、立业建功的心法体系,包含有极丰富的内容,蕴含着极深的智慧和极精微的哲学.《中庸》所宣扬的大致可分为处世为人之道和治国平天下的法则,而后者及其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以其教条主义的说教和伦常等级规矩的游说而流于迂腐和不合时宜,并非本文所宣扬的君子之道。中庸之道的真正闪光点在于它的处世哲学。那样人生智慧的总结,那样耳提面命的叮咛才真正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人。中庸何为?正如前文所述,中庸乃人生智慧的总结,是孔门传授心法的学说,被称为“实学”。那么践行中庸之道应有何为呢?依笔者拙见,中庸作为君子处事的行为准则,意在使君子培育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完美人格,奉行沉稳的用世之道和践行刚健而弗措的理想追求。慎独自律、隐恶扬善的完美人格“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是良好的内在修养,真正的君子不会在独处时因没人看到而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其所作所为依然是不放纵而合乎道的。这绝不是西方似的禁欲主义,相反,以孔门仁学为主导的华夏文化虽具有非酒神型的文化传统,但却也从未否定过情欲和性灵。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不排斥“发乎情”却要求“止乎礼”,中庸追求的就是这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状态。而这种完美人格的外化表现便是对他人隐恶扬善的宽容态度。《中庸》以舜为例,强调君子对人要隐其恶而扬其善,此处的本义并非不分原则的阿谀奉承而是一种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是大仁义。可是,要达到这种对己慎独自律,待人隐恶扬善的完美人格是何等的不易,“白刃可蹈,中庸难得”的感叹由此可见①②李泽厚《华夏美学》一斑。沉稳内敛而弹性的用世之道有了慎独的自律和待人的宽容,君子便可立世,那么,该以何姿态立世?有没有可供遵循的法则或经验?《中庸》如一位睿智的长者道出了君子的用世之道,即处事沉稳而内敛的态度和进退自如的人生境界。沉稳而内敛的处事态度是《中庸》所极力推崇的。“君子而时中,小人而无忌惮也”。君子应当沉稳,处事不偏不倚而恰到好处,不走极端。这一说法现被许多人用来解释整个中庸之道,虽有些片面但却也反映了这种调和折中而无过无不及的理想态度的确是中庸思想的重要内容。其处事不偏不倚也并非后人误解的“骑墙主义”。骑墙者,心持两端而不定是也,而中庸所塑造的理想君子却是坚守道而不做丝毫妥协和变更的。只有不偏不倚才能无过无不及而不走极端,对世事应付自如而不偏执甚至铤而走险。与沉稳的处事态度相契,君子还应内敛。“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身穿锦绣衣服,外面还要罩件套衫,就是为了避免锦衣花纹太显露,这好比奉行中庸的君子:怀大才而不张扬,等待才能的日渐显露。如此的含蓄而内敛,如此的澄净而脱俗,中庸总是在提醒人们在世俗、功利、喧嚣与浮躁面前,眼明心净,低调做人。与此种态度一道构成君子用世之道的便是进退自如的人生境界。“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这种明哲保身的理论旨在处世之道上缔造一个弹性的体系,避免过度僵化而走向极端,其本质也是“君子而时中”的一种反映。此处的保身学说并非怯懦的逃避与退让,而是一种理性而反激进的眼光,也是一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洞察力。正是此种人生的弹性使得中华儒士形成了决然区别于日本死亡为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原则。一以贯之,他十己千的理想践行中庸从来都不是颓废消极的,它要求君子循道而行而一以贯之,即使受挫也无怨无悔,“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同时,《中庸》还以舜为例,要求君子修大德以俟天命,并预言“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天生我材必有用”以激励君子选定美好的目标而执着追求,锲而不舍的进行理想践行。它高扬“弗措”精神,倡导不成就正德决不罢休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如此勇往直前的一腔热血,如此催人奋进的慷慨陈词,至此,中庸塑造的人格获得最后的丰富和发展,如果说前述中庸之道使君子沉稳老练而略乏刚健的话,此处的“弗措”精神则使其沉稳而不失雄健,老练而不失英气,如钢铁般坚硬又韧性而从容立世。为何中庸?数千年前的儒家经典,何以又被拙作搬上厅堂,其原因有二:首先便是中庸正名的需要。当初儒家所推崇的最高德行如今被泼了太多的污水,中庸俨然成了“骑墙”和平庸的代名词,这不能不说是华夏文明的悲哀。对于经典,不去阅览和思考便没有发言权,人云亦云的随波逐流只会徒增浮浅和可笑。中庸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人生阅历的积累、智慧的总结,对其理解切忌片面而望文生义。其次,作为儒家最高道德标准的中庸君子之道在今天仍具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现实意义。在人心日益浮躁的当下社会,中庸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稳健、进取等基本原则;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不事张扬等处世态度正是医治社会弊病的良药。智者从中庸中吸取给养,不骄不躁、不偏不倚而对真理执着追求,然后便能从君子之道,成就君子之功业。后记:中庸之道博大精深,囊括了传统文化的许多重要方面,本文所指出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其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透过《中庸》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广博而精微的内涵与魅力,我会继续坚持不懈的参悟中华文化的精髓并借以提高自己。另外,本文观点偏颇之处还恳请马老师指正。参考文献:①《四书五经之路—中庸全文及译文》(电子书)②《美学三书》李泽厚著③《中国思想通俗讲话》钱穆著④百度知识库
本文标题:浅谈中庸处世哲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3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