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普通逻辑电子教案浙江警官职业学院2第一章引论[目的和要求]简要地了解普通逻辑学的对象范围、学科性质、发展简史,以及学习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为进一步系统学习普通逻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好思想准备。要求学生围绕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意义问题,结合人们的思维实际,初步了解普通逻辑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时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了解学习方法,以便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课时]2课时[要点]一、什么是逻辑二、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三、逻辑简史第一节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一、什么是逻辑1.逻辑的语源学:逻各斯、Logic、名学、辩学等。2.“逻辑”的多义性: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规则;逻辑学等(1)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例如:“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2)指人类的思维规律例如:“律师讲话的逻辑性很强”。(3)指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科学例如:“今天上逻辑课”。3.逻辑的定义(1)狭义而言,逻辑是有效推理的理论。有效推理就是正确地从已知推出未知,并且不会出现真前提而假结论。(2)广义而言,逻辑是有效推理和有效交际的理论。有效交际就是正确地表达和理解,并且理解与表达相一致。【思维训练题】一个猜帽子的游戏有甲乙丙三人,同向站立。在三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主持人给三人各戴上一顶子:红帽或白帽。三人都知道有三顶红帽和两顶白帽。丙可看见甲和乙的帽子,乙可看见甲的帽子。主持人问丙是否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帽子,丙答不知道;又问乙是否知道,也答不知道;问甲是否知道,甲答知道了,是——。甲是怎么知道的?他的推理过程是——。二、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1.普通逻辑的对象(1)思维的逻辑形式——是指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2)逻辑基本规律——主要指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3)简单的逻辑方法——主要指定义、划分、限制、概括、观察和实验、分析和综合等方法。2.逻辑的性质3(1)基础性: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中,逻辑学列于七大基础科学中,位居第二。“为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2)工具性:提供逻辑手段和方法;“思维的文法”;《工具论》、《新工具》(3)无阶级性或全人类性:自古以来,中国、印度和西方都曾对逻辑这门学科的发生、发展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3.逻辑形式的结构(1)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表示思维的形式;(2)逻辑变项——表示思维的内容。注意:逻辑学只研究思维的形式,不研究思维的内容。在“所有的S都是P”这一逻辑形式中,“所有…….都是”是常项;“S、P”是变项。【思维训练题】(1)有些劳动产品是商品。(2)所有的法律都是有阶级性的。(3)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上湿。(4)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李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所以,李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5)如果物体摩擦,那么物体发热;物体没有发热,所以,物体没有摩擦。请同学们指出各例中的逻辑常项与变项。第二节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总体上: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与能力;思维创新的前提;理解、论说的基础工具。具体有:1.可以培养自己认识世界的方法2.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自发的逻辑感觉——自觉的逻辑意识——自为的逻辑训练——自由的逻辑精神。3.有助于提高沟通交际的能力就是想清楚、说清楚、写清楚的能力。能够准确严密地表达思想,论证思想,使之符合准确表达的三个条件:合逻辑,合语法,有说服力。4.有助于提高整体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批评性思维的前导(问题意识);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线形与非线形)。5.有助于获取新的知识6.有助于识别、反驳错误的认识或诡辩“不讲道理”,就是不讲逻辑。7.有利于人们理解和掌握其他各门科学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编辑工作中的体会)而对司法工作者而言,学习普通逻辑更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1.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使说话和写文章具有条理性2.有助于提高论证能力,反驳谬误,揭露诡辩43.有助于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推理能力,保证办案质量二、学习普通逻辑的方法1.抓住中心,循序渐进概念、判断是基础,推理是中心,再进行论证。2.勤思多练,注重理解要学好普通逻辑,就要在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逻辑概念和逻辑理论上下工夫。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概念的定义,把握逻辑形式的特征及表达公式和符号,以及它们的规则。3.结合实际,学会运用联系专业把学和用结合起来。平时能自觉地运用逻辑知识,遵守逻辑规律。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准确,条理清楚,结构严密。【思维训练题】“有角的”诡辩在古希腊,有一个“有角的”诡辩。这个诡辩是这样说的:“你没有失去的东西,还在你那里;你没有失去角,所以,你有角。”试问:在这个诡辩中,诡辩家使用的诡辩手法是什么?要害在哪里?第三节逻辑简史一、逻辑学的产生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早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在中国、印度和希腊都同时产生了逻辑科学。1.先秦名辩名学和辩学的合称。主要指先秦诸子关于名和辩的逻辑思想和理论,泛指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整个先秦逻辑思想就是一个以正名为重点,包括名、辞、说、辩在内的古代逻辑学说。《墨经》之《小取》,是中国古典逻辑的一个纲要,比较集中完整地讨论了逻辑的基本内容。墨经》是墨家创始人墨翟思想的发展。后期墨家在逻辑理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对“故”、“理”、“类”古代逻辑的三个基本范畴下了明确的定义,并对“名”、“辞”、“说”作了深入研究。论述了“辟”(比喻)、“侔”(附比)、“援”(类比)、“推”(间接的归纳与演绎)四种形式的推理(见后期墨家逻辑)。这些思想,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印度因明从古代论辩术发展而来。先是五支论式,后发展为三支论式(宗、因、喻)。在分析正确论证和推理的同时,十分注重论证的“过”和反驳的“过”。因明于唐代传入我国并得到发展。3.西方逻辑亚里士多德:西方逻辑学创始人。《工具论》6篇奠定了逻辑的基础。主要贡献是对三段论的系统研究。斯多葛学派于三段论之外,研究了命题逻辑。培根:《新工具》针对亚氏的演绎逻辑而提出归纳和诉诸自然和经验。三表法。黑格尔:批判了形式逻辑,研究了辩证思维,构造了辩证逻辑的体系。康德:揭示了思维的辩证矛盾。莱布尼滋:提出理想语言和推理是计算的思想而成为现代逻辑的先驱。二、逻辑学的发展(一般了解)1.基础逻辑:传统逻辑;经典现代逻辑;非经典现代逻辑2.元逻辑:逻辑语法学;逻辑语义学;逻辑语用学;逻辑语言学3.数学发展方面:算术;代数;函数论;证明论;概率论逻辑;集合论;数学基础论4.科学发展方面:物理应用(量子论逻辑、物理或因果模态理论);生物应用(伍杰方式的发展、控制论逻辑);社会科学应用(规范逻辑、价值逻辑、法律应用)5.哲学发展方面:伦理应用(行为逻辑、义务逻辑、命令(祈使)逻辑、优先逻辑和选择逻辑);形而上学的逻辑应用(存在性逻辑、时序逻辑、部分与整体逻辑、本体学、构造5性逻辑、本体论逻辑);认识论应用(问答逻辑、认识论逻辑、假设逻辑、信息和信息过程的逻辑、归纳逻辑);归纳逻辑(证实和确证的逻辑、概率逻辑)本章概要: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任何逻辑形式都包括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变项符号有两类,一类代表词项(S、P),一类代表语句(p、q)。逻辑形式的性质主要由逻辑常项决定。逻辑有三大源流。逻辑是工具性质的科学。学习逻辑可以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学好逻辑的关键是:重理解,多练习,会运用。6第二章概念[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的种类及其语言达形式,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培养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概念,以便正确地进行判断和推理。[课时]6课时[要点]一、什么是概念二、概念的基本特征三、概念的种类与相互间的关系四、概念的限制和概括五、定义和划分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是对象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形式,属于意识的范畴,并非客观对象本身,因而它具有主观性。由于概念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它不能脱离客观。如果没有客观事物,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见,概念又不是完全脱离客观的纯主观的东西。所以,概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二、概念与语词(1)概念与语词的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有的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有些概念则用词组来表达。(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实词是表达概念的。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由于语境不同,同一个语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举例:“阎锡山登报征求下联”1937年,阎锡山经过无锡,游览了锡山,写了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登报征求下联,当时无人能对。你能对吗?请能对者在纸上写出下联交给我。8年后,范长江随陈毅同志到天长县采访。范对陈毅说:“阎锡山的绝句我对上了,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陈毅连声赞道:“妙!妙!长江,才子也。”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72.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与灵活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的质的方面;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的量的方面。确定某一概念的内涵,也就相应地确定了这个概念的外延。从这方面来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相对确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总是确定的、不变的。但另一方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具有灵活性。因为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而认识具有发展性和不完整性,所以,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某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会发生变化。案例:浑水摸鱼——混淆概念的诡辩据报载,某人在家具商场看中了一件家具,按约定向商家交了200元订金,而商场却在相关票据上将“订金”改为“定金”。后来这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打算购买这件家具了,便要求商场退还200元订金。但商场却以《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为由,不予退款。此时,这个人才意识到当初商场将“订金”改写为“定金”就是为了扣住这200元钱。概念辨析混淆概念:指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有某些联系或有某些表面相似之处的不同概念,当作相同的概念来使用;或者是把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含义下使用。偷换概念: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故意用一个概念代替另一个不同的概念,从而制造概念混乱。第二节概念的种类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把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指反映一个特定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语词中的专有名词表示单独概念。普遍概念是指反映由两个以上的对象所组成的概念。它的外延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组成的类。语词中的普通名词表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的划分标准是根据外延的多少来进行的,因此,要区别一个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可以通过在概念前面加数量词来进行。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可以把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事物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经过组合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这个整体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不为组成它的个体所具有。非集合概念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它是相对于集合概念来说的,凡不属于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都是非集合概念。注意:分析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体概念,要把这个概念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例如:在“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和“我们班的同学都是中国人”这两个语句中,前一个“我们班的同学”是个集合概念,它不反映我们班中的某个同学,不能说成“我们班的某个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后一个“我们班的
本文标题:普通逻辑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39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