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浅谈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应用
1/3财考网文章下载财考网,中国领先的会计网校,会计考试辅导网站浅谈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应用在信息化条件下,税收征管过程实际上已体现为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应用,并据此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过程。设施信息管税,必须明确涉税信息流在现代税收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要健全数据指标体系,统一规范数据标准。积极推进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逐步建立和完善税务机关获取涉税信息的相关法律法规,努力获取第三方信息。逐步推广网络发票,及时、准确地获取发票开具信息。做好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信息交换工作,实现汇总纳税企业涉税信息共享。严格数据录入审核,提高数据管理质量。强化信息应用,加强分析对比,促进税收管理。建设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完善税源监控体系和收入核算管理平台。综合运用税收弹性分析、税负分析、税收关联分析等方法,深入开展经济税源分析、政策效应分析、管理风险分析和预测预警分析。一、严把信息进口关信息的采集、审核、录入和整合是破解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难题,提高数据信息质量的关键,是做好信息管税工作的基础。基层国税部门要扎实开展四个环节的工作,切实提高数据信息质量。一是要规范信息采集。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和维护机制,明确涉税信息的采集重点、采集时限、采集范围和采集标准。要改变传统的“双方采集”模式,在保证基础涉税信息采集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加强与工商、地税、质检、统计、电力、金融等社会经济管理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牵头的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定期交换共享第三方信息,构建纳税人、国税部门和社会经济管理部门三方采集模式,不断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切实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要坚持有效原则,善于加工处理,抓住纳税人行业标准、投入产出、产能电耗等关键指标,提高信息采集针对性和利用效率。二是要严格信息审核。加大信息审核力度,建立完善办税服务大厅初审、税源管理部门复审和税收业务部门终审的数据信息“三级审核”机制。在“三级审核”机制中,办税服务大厅对纳税人报送的各类申报资料和信息采集表进行逻辑性初审;税源管理部门结合日常管理情况对纳税人各类申报信息和财务信息进行复审;税收业务部门参照第三方信息与纳税人相关信息进行终审比对。三级审核层层相扣,确保通过每一个岗位,每一笔数据录入,每一天的数据零差错,来实现每个基层单位录入数据的零差错目标。充分利用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实行实时监控,对发现的错误信息及时上报并进行校正处理,并分析问题产生原因,不断提高涉税信息质量。三是要严控信息录入。要从源头上加大对信息采集违规操作的监管力度,强化信息采集责任,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可用。要统一录入标准,统筹信息录入,对于同类涉税信息做到一次性采集,各系统共享,多层次应用,切实解决数据信息重复录入、多头录入的问题,降低录入成本,提高录入效率。四是要强化信息整合。力求建立覆盖所有税种、所有业务流程、所有内外部涉税信息的税收数据信息整合平台,将综合征管信息系统等主体系统、税收管理员系统等辅助系统以及数据质量管理监控分析系统等运维系统全部纳入其中。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统筹应用宏观经济信息、征管基础信息、行业税收信息以及第三方信息等涉税信息流,为税收分析和税收征管提供丰富有效的信息资源。2/3财考网文章下载财考网,中国领先的会计网校,会计考试辅导网站二、强化分析应用关信息分析应用是落实信息管税工作的核心,也是信息管税工作的难点所在。基层国税部门要提高信息分析应用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应用深度,拓展应用广度,提高应用效率,注重应用实效。一是要建立信息分析应用机制。建立健全涉税信息分析应用和定期通报制度,紧紧围绕征管主题,利用存量资源,定期展开综合分析,定期发布分析指标,全面掌握税源真实情况,及时发现征管薄弱环节,堵塞征管漏洞。设立税收分析专门岗位和专职人员,积极开展信息分析应用培训,促进基层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常用信息分析指标及功能,切实提升信息查询、分析、应用能力,推动信息分析应用全员化。二是要创新信息分析应用方法。在分析内容方面,要通过开展税收宏观分析、区域分析和税收征管状况分析,及时了解本地税源分布情况、税源质量状况和税收征管现状,掌握税收和经济的运行规律。通过开展重点税源分析、行业分析和具体纳税人的分析,建立重点税源行业征管信息数据库,抓住重点税源和行业管理关键指标,建立预警评估体系,提升重点税源和行业管理水平。在分析手段方面,要创新分析方法,完善分析指标体系,健全税收分析模型,应用差异分析、逻辑关系稽核分析、趋势分析、波动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加强纵横向比较,为税收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三是要加强对信息分析结果的运用。按照人机结合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分析成果,设定科学合理预警指标,实行风险等级管理,针对不同预警级别的纳税人,开展分级纳税评估、日常检查和税务稽查,制定有针对性的征管措施,不断提高信息应用和税收征管水平。四是要完善信息分析应用评估考核机制。建立涉税信息分析应用质量反馈体系,积极衡量和评价数据信息应用成效,促进信息分析应用质量的反馈和改进。加大信息分析应用利用效率和利用成效的考核力度,围绕数据信息分析应用对税收征管质量的贡献度和税收收入增值作用等关键指标,建立标准化税收分析应用考核指标体系,开展数据信息分析应用绩效评估,切实提高数据信息分析应用水平。三、充分调动统筹关信息管税的最终目的是加强税源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的税源管理体系。基层国税部门要依托信息系统,建立、巩固和完善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税源管理互动机制,增强税源管理合力,确保国税系统上下纵向互动、各业务部门之间横向联动,切实提升税收专业化管理水平。一是要明确互动机制工作内容。在互动机制中,税收分析是前提。基层税收分析部门通过积极开展宏观微观税收分析和经济税源分析,评价地区税收与经济税源相关影响,以信息分析指导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和税源监控工作。纳税评估是重点。基层纳税评估部门通过充分利用涉税信息和税收分析成果,开展行业纳税评估和专项纳税评估,探索纳税评估工作新机制。充分运用纳税评估成果,为税务稽查提供有效案源。税务稽查是手段。基层税务稽查部门根据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信息,组织开展税收专项检查或专案检查,提高稽查的针对性。对稽查过程中发现的征管问题,及时反馈给基层业务部门和税源管理部门。税源监控是目的。基层税源管理部门通过分析、评估、稽查信息,及时发现征管薄弱环节,完善税源监控措施,来实现建立健全税源监控体系这一最终目的。二是要搭建统一分析应用平台。按照统一标准,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信息应用,建立覆盖税收征管各环节的标准化信息发布平台,统一共享和发布计划统计、税源管理、税政管理、纳税评估、税收法制、税务稽查等信息。健全信息分析反馈机制,实时反映信息分析结果,提高信息应用效率和可用性,不断满足基层税收管理员统3/3财考网文章下载财考网,中国领先的会计网校,会计考试辅导网站计、查询、分析、预测、监督等业务需求。充分利用纳税人信息、行业信息以及第三方信息,科学设定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建立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健全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开展税收管理风险度测评工作。建立税源管理互动工作平台,定期发布工作内容,规范业务流程,实行限时办结,及时传递反馈信息,提高互动机制工作效率。三是要切实完善工作机制。要加强互动机制领导,成立互动机制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互动机制的具体实施和考核落实。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按月召开互动机制联系会议,通报分析情况,部署工作任务,找准薄弱环节,研究解决措施。基层信息、分析、征管、税源、稽查等业务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各部门之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税源管理互动机制协调运行。四、建好运维保障关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是落实信息管税工作的必要保障。基层国税部门要加强系统运维管理和网络安全管理,强化系统应用功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税收业务的支撑作用,努力学习、管理、维护好现有信息系统,筑牢信息管税软环境。一是要抓好基础运维管理。基层信息管理部门首先要完善硬件设施,做好计算机防火、防盗、防雷和病毒防范工作,开展服务器、网络设备、计算机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提供技术服务,确保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其次,要健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分析、评估、识别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再次,要加强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制定应急处理预案,严格预案操作,保障应用系统、网络运行和信息数据安全。二是要加强业务技术融合。除了信息管理部门加强信息系统基础运维管理外,还要加强信息管理部门与税收业务部门的沟通联系,进一步明确信息管理部门和税收业务部门的职责分工,在信息管理部门抓好基础运维的基础上,税收业务部门也要通过对系统软件的实践和运用,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研究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合理改进意见和建议,为信息系统功能优化提供思路。三是要整合信息应用系统。要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整合主体信息系统、运维信息系统和其他辅助信息系统,做好信息系统的清理、维护、上报工作,切实强化三个层面的系统应用。通过对综合征管软件等主体系统的规范应用,加大对征管基础数据的管理和监控力度;通过对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等辅助功能系统的应用,提高税收征管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对综合征管软件运维系统、数据质量监控分析系统等运维系统的应用,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情况问题,校对改正数据,保障主体信息系统的运行质量。本信息来源于财考网,原文地址:更多内容请访问财考网网站:
本文标题:浅谈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49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