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浅谈美色挑战领导者的伦理观
浅谈”美色”挑战领导者的伦理观西南大学2011级研究生杨斌[摘要]美色影响和改变领导干部伦理价值观早已成为不争事实,本文从人性角度切入,通过对人性的分析和人性欲望的解读,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探讨美色影响下领导者伦理观发生扭曲现象并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关键词]美色需求人性伦理观是人性贪婪,还是信仰危机。根据中纪委报告:原上市市委书记陈良宇享有情妇11名,陈良宇从一九九三年五月以来,在上海、杭州、南京、南通等地,先后和十一名女青年、有夫之妇有不正常交往,由于人性的弱点最终葬送了他的大好前程;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和情妇王建瑞合伙敛财建造五星级的标准的豪华行宫,在”美色”的勾引下一步一步走向深渊;重庆市委宣传部长张宗海,常年在五星级酒店包养漂亮未婚本科女大学生17人。据重庆市某师范大学女生谢雨纷口述,与谢雨纷在重庆市希尔顿酒店包住期间,即兴赋诗一首:“紫竹林中一朵花,玫瑰牡丹不及她。有心上前把花采,又怕花谢不发芽。”,还是”美色”让这位重庆市委党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政治前途毁于一旦;湖南省郴州市原副市长雷渊利因为保养情妇贪污受贿近千万元。他自称:“我这个人太重情义,我要对这些女人负责。我和那些女人交往了一段时间之后要分手,分手时总觉得不好意思,就用金钱做一些补偿。这些女孩子怀孩子生下来以后怎么办呢?我就帮她们存一笔钱,叫做生活基金”。又是一位因“美色”而使自己的伦理观发生了彻底改变的高官;湖南“最大女贪官”蒋艳萍,喜好结交英俊男子,同时和40多名“二爷”官员有染,最终因为东窗事发,也将自己葬送于”美色”之中。改革开放30年,类似事件层出不穷,纵观这些领导大都有以下共性:位居高官,手中大权在握;在位时担任地区或中央要职,仕途无量;基本生存问题早已解决,衣食住行无需担忧;曾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立下汗马功劳;大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多从基层工作岗位做起;已经成家立业,并育有子女。既然这些条件奠定了领导者中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但面对犯罪的事实,检察和监督机关也显得苍白和无奈。西方学者认为:“现代伦理道德坠落恰恰是以往的道德准则达到了顶点,走到了其发展的尽头和死胡同”。(美,爱因.兰德,新个体主义伦理观)。以上事例只是少数高官的个别行为,然而依据最新的统计数据,“高官难过美色关”,“温饱思淫欲”现象仅仅代表了冰山一角,其下面隐藏着更多因”美色”而改变伦理价值观的普通领导群体。在现代“辞海”中,伦理有两重含义,一指事务的条理;二指处理人们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西方世界,伦理学一词源出希腊文ετησs,伦理的英文拼写为“ethics”,意为风俗、习惯、性格等。然而,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伦理和道德都是紧密相关的。客观的讲,伦理是道德的外在化,属于客观的行为关系,表现为显示的群体规范,它具有外在性、客观性、群体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把伦理的定义归纳为行为判断标准,它按照风俗,习惯和观念的检验和反省来对于行为进行判断。所谓伦理观,就是人们对于伦理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说文》曰:“色,颜气也。”段《注》:“颜者,两眉之间也,心达于其,气达于眉间,是为之色”,孔颖达《疏》曰“通谓女人为色”,可见,在先秦时期的经传中,人们习称女子为“色”。顾名思义,”美色”用来形容女人漂亮的容貌,或拥有漂亮外表的女性。”美色”经常与金钱、权力相关联。“阮临家妇有美色”,出自“当垆酤酒”--《世说新语》,《东周列国志》提也到:“夫美色易得,良将难求”。这里的”美色”都是形容女子外表妩媚动人。然而本文里所讲的”美色”,除了指代漂亮动人的女性以外,也兼顾英俊潇洒的男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人都潜藏着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如(图一),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和需求相比,人类的欲望(Desire)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人性是多样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构成一个复杂的需要结构,并随着人们的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大卫.休谟在《人性论》中,把人性归纳成了13个特性,食欲和性欲位列榜首。对”美色”的喜好是人类本性,作为欲望构成的其中之一,”美色”是伴随欲望出现而出现的。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当人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就会提出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其中金钱、权利、美色就自然而然的成为更高一层次的需求中的典型代表,这三者就如同三只苍蝇在眼前嗡嗡乱飞,无时不刻不在挑战领导们人性弱点和伦理底线,而且近几年高官领导屡屡落马和被双规的现象又因为”美色”问题居多,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鉴于此,本文将重点探讨”美色”影响下领导者的伦理观发生扭曲现象并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美色”真能够影响人的伦理价值观吗?“美色”又是如何影响领导者的伦理观呢?答案是肯定的。“美色”需求作为人的一种本能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孔子说:“君子好色而不淫”,这意思是说,君子好色很平常,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淫荡了就不好了,这不是简单的道德准则,而是因果规律严酷。人由动物进化而来,人性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构成,所以人性中不可避免的蕴含着兽性,而对”美色”和漂亮异性的占有欲望属于人的自然属性,这种自然属性对人的伦理观的挑战是必然的,尤其是对那些身居高位的领导们。“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恩格斯。因此当“美色”出现时,单靠传统道德对人的欲望进行约束时就显得有些足襟见肘、力不从心,或者说传统道德已经不足以抵御”美色”对领导者人性的诱惑。孔子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他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人喜欢道德修养,如同好色一般强烈的。”人的道德感是从心里头,往外生长出来的,没有一定的危机意识,没有飞蛾扑火的激情,道德层面的东西,很难生长出来的。当前中国社会背景下,”美色”已经通过对人性的影响而逐渐渗透到领导者伦理价值观里面去了,并且还在这一群体中不断地扩散、蔓延。客观的讲,我们可以把人类这种行为发生的真正本质概括为由外界的”美色”刺激引发内在需求,需求积累到一定程度转化为动机,动机产生后通过价值过滤区最终导致行为的发生,受人的生理需求和自然属性决定,前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可逆的,唯一可以进行干预的就是在价值过滤区,当面对”美色”诱惑的时候,每一位领导大都在价值过滤区进行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生理挣扎,实际结果是一部分人将需求定格在了动机上,并没有转化成行动;但是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经受住考验,最终导致行为的发生,行为发生后直接影响到他整个伦理观的改变,如(图二)所示: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然而当领导们者在仕途中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时候为什么又会趋向于低层次生理上的感官需求呢?这里把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做进一步引申,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找到答案,根据否定之否定原理,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将否定自身原来的状态,需要刺激引发引发动机价值过滤区(图二)行动不断重复着向更高一级的从起点到终点的轮回。这和中国古典哲学经典易经中讲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道理也不相悖。上文简单论述了”美色”下的领导者伦理观并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鉴于这种现象在领导阶层中趋普遍化,其危害程度可见一斑。为了遏制此种现象,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道德约束之外,相关制度建设和加强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也很重要。参考文献戴尔·卡耐基,[美],《人性的弱点》,爱因.兰德,[美],新个体主义伦理观肖祥,[中]“伦理”与“道德”之辨析,唯实.学术新论,2006.7桂林工学院范召全,[中]伦理与道德之间,伦理学研究,2008.1四川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大卫.休谟,[英],《人性论》弗洛伊德,[奥],《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奥],《性学三论》
本文标题:浅谈美色挑战领导者的伦理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72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