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Chapter7第七章芳香烃Chapter77.1芳烃的分类7.2苯的结构7.3单环芳香烃的物理性质7.4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7.5单环芳烃的加成及氧化反应7.6芳烃侧链上的反应7.7多环芳香烃7.8芳烃的来源及加工Chapter77.1芳烃的分类7.1.1芳香烃及芳香性7.1.2按苯环数目和结合方式分类7.1.3按4n+2规则的n分类Chapter71.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多苯环物及衍生物构成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简称芳香烃或芳烃。2.芳香性与开链类似物相比,芳香烃比较稳定,苯环较容易进行取代反应,不容易进行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称为芳香性。3.非苯芳烃分子中不含苯环,但有芳香性的碳氢化合物称为非苯芳烃。7.1.1芳香烃及芳香性Chapter77.1.2按苯环数目和结合方式分类按苯环数目分类:单环芳烃、多环芳烃、菲苯芳烃1.单环芳烃:CH3CH(CH3)2CCH2CH3CCH苯间甲基异丙苯2-苯基丙烯苯乙炔Chapter72.多环芳烃分为:稠环芳烃、联环芳烃、多苯代脂烃、富勒烯(1)稠环芳烃:菲CH3CH2CH32-甲基萘萘2-乙基蒽并四苯芘Chapter7(2)联环芳烃联(二)苯对联三苯1,1′-联萘Chapter7(3)多苯代脂烃(C6H5)3CH(E)(E)(E)三苯甲烷反-二苯乙烯(E,E)-1,4-二苯基-1,3-丁二烯Chapter7(4)富勒烯笼状碳环(分子中无H)化合物60C70CChapter7【18】-轮烯环戊二烯负离子环庚三烯正离子3.非苯芳烃:单环,平面结构,有4n+2个电子的烃pChapter77.1.3按4n+2规则的n分类1.2电子体系(n=0)pPhPhPhPhPhPh2+1,2-二苯基环丙烯正离子1,2,3,4-四苯基环丁二烯二正离子Chapter72.6电子体系(n=1)p苯环戊二烯负离子环庚三烯正离子Chapter73.10电子体系(n=2)(Z)(Z)(Z)(Z)2-p环辛四烯二价负离子萘苊奥Chapter74.14电子体系(n=3)p蒽菲[14]轮烯芘Chapter75.18电子体系p并四苯2,3-苯并菲[18]-轮烯Chapter77.2苯的结构7.2.1苯的结构研究历史7.2.2价键理论对苯结构的处理7.2.3分子轨道理论对苯结构的处理Chapter77.2.1苯的结构研究历史1825年,Faraday从路灯照明燃气凝结液中分离出来,测定实验式CH。1833年,确定分子式,有下列反应。66HC2663HHC4n6666OKMHCHCl(HBr)HC吸收3mol,有三个双键。2HChapter71865年,Kekule`提出结构,称为凯库勒式。1867年,Dewar提出有几个可能结构,如,称杜瓦苯。1874年,Ladenburg实验证明中的H是同的,提出棱柱结构:66HCKekulé式能说明一种产物Br2FeBr3Br不能说明Br2三种二取代产物Chapter7Kekulé又提出苯环的单、双键不停变动:还是不能解释苯的异常稳定性,预测的加成反应得到的是取代产物;加氢反应氢化热低151kJ/mol。结构名称环己烯1,3-环己二烯假想环己三烯苯氢化热/120232360209066HC1molkJChapter7现代物理方法测得苯的结构为:苯分子的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六个碳原子构成正六边形,C—C键长为0.140nm,C—H键长为0.108nm,键角∠CCH及∠CCC均为120°。HHHHHH120O120O0.108nm0.140nmChapter7Chapter7杂化轨道理论认为苯环中碳原子为sp2杂化状态,三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另外两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形成两个C—Cσ键以及与一个氢原子的s轨道形成C—Hσ键,没有杂化的p轨道相互平行且垂直于σ键所在平面,它们侧面互相重叠形成闭合大π键共轭体系。大π键的电子云像两个救生圈分布在分子平面的上下。苯分子结构及π电子云分布图7.2.2价键理论对苯结构的处理Chapter71865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苯的构造式,苯环中双键可以不停地变动:共振论认为苯的结构是两个或多个经典结构的共振杂化体:苯的氢化热比假想的1,3,5-环己三烯的低151kJ·mol-1,称作共振能或离域能,体现了苯的稳定性。HHHHHHHHHHHHChapter7分子轨道理论认为,六个碳原子上的六个p轨道组成六个π分子轨道ψ1、ψ2、ψ3、ψ4、ψ5和ψ6。其中ψ1、ψ2和ψ3是成键轨道;ψ4、ψ5和ψ6是反键轨道;ψ2和ψ3,ψ4和ψ5为简并轨道。其能量为ψ1<ψ2=ψ3<ψ4=ψ5<ψ6。7.2.3分子轨道理论对苯结构的处理Chapter7苯的π分子轨道和能级Chapter77.3单环芳香烃的物理性质7.3.1溶解性7.3.2相对密度7.3.3沸点7.3.4熔点7.3.5苯的IR谱7.3.6苯的1H-NMR谱7.3.7苯的UV吸收光谱Chapter7单环芳烃有特殊的气味,蒸气有毒,对呼吸道、中枢神经和造血器官产生损害。苯及其同系物多数为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二甘醇、环丁砜、N-甲基吡咯烷-2-酮、N,N-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对芳烃有很好的选择性溶解。因此,工业上用它们从烃的混合物中萃取(抽提)芳烃。7.3.1溶解性Chapter7单环芳烃的相对密度小于1,但比同碳数的脂肪烃和脂环烃大,一般在0.8~0.9。7.3.2相对密度Chapter7苯的同系物中每增加一个-CH2-单位,沸点平均增高约25℃。如苯、甲苯、乙苯、正丙苯和正丁苯的沸点分别为80.1℃,110.6℃,130℃,159.2℃和183℃。含同碳数的各种异构体的沸点很接近,如邻、间和对二甲苯的沸点分别为144.4℃,139.1℃和138.2℃。7.3.3沸点Chapter7在同分异构体中,结构对称的异构体具有较高的熔点。邻、间、对二甲苯的熔点分别为-25.5℃、-47.9℃和13.3℃,可用低温结晶的方法使对二甲苯分离出来。一些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7.3.4熔点Chapter7苯环上的C—H键伸缩振动在3030cm-1附近,表现为中等强度吸收;苯环上C=C骨架振动在1575~1625cm-1与1475~1525cm-1处为中等强度。在700~900cm-1区内出现芳环上C—H键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但环上相邻接氢的数目不同,吸收位置有差别,如下表所示,可用它区别同分异构体。7.3.5苯的IR谱Chapter7苯环上C-H键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Chapter7苯环上氢的化学位移δ=7.27。给电子基团使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吸电子取代基使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7.3.6苯的1H-NMR谱Chapter7芳香烃具有环状共轭体系,有三个紫外吸收峰。苯的三个吸收峰的λmax和相应摩尔吸收系数k值分别为:(Ⅰ)λmax=184nm,k=47000,在远紫外区;(Ⅱ)λmax=204nm,k=6900;(Ⅲ)λmax=255nm,k=230。因为电子跃迁是伴随着振动能级跃迁,因此弱的(Ⅲ)吸收峰被分裂成一系列的小峰,这是芳香烃紫外吸收的特征。苯的同系物将产生红移现象。稠环芳烃的UV谱随着苯环数增加,红移现象很明显。7.3.7苯的UV吸收光谱Chapter7苯的紫外光谱Chapter77.4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7.4.1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7.4.2亲电取代反应的类型7.4.3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7.4.4哈密特方程及取代基常数7.4.5二元取代苯的定位规律7.4.6定位规律的应用7.4.7动力学控制与热力学控制的概念Chapter71.亲电取代反应苯环上氢的亲电取代反应:苯环上电子云密度高,易被亲电试剂进攻,引起C—H键的氢被取代,称为亲电取代反应。7.4.1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Chapter72.亲电取代反应机理苯与亲电试剂E+作用时,生成π络合物,接着亲电试剂从苯环的π体系中得到两个电子,生成σ络合物。此时,这个碳原子由sp2杂化变成sp3杂化状态,苯环中六个碳原子形成的闭合共轭体系被破坏,变成四个π电子离域在五个碳原子上。从共振论的观点来看,σ络合物是三个碳正离子的共振杂化体:EHEHEHEH++++或Chapter7σ络合物的能量比苯高,不稳定,很容易从sp3杂化碳原子上失去一个质子,使该碳原子恢复成sp2杂化状态,再形成六个π电子离域的闭合共轭体系——苯环,生成取代苯。其反应机理可表示如下:EEHE+E+-HHsp杂化3sp杂化2+++++亲电试剂π络合物σ络合物取代苯Chapter7讨论:1.当过渡态比稳定时,中间体σ络合物较难形成,一旦形成后很快转化成产物。2.当过渡态与能量相近时,σ络合物能逆转回反应物,即反应可逆。+EH+++EH+EH+++EHChapter71.卤化反应在卤化铁等路易斯酸作用下,苯与卤素作用生成卤化苯的反应称作卤代反应或卤化反应。CI2Br2CIBrBrHHCIFeCI3FeBr3++++催化剂的作用是使卤素变成强亲电试剂,促进反应。7.4.2亲电取代反应的类型Chapter7演示实验Chapter7反应机理:Fe+Br2FeBr3Br2+FeBr3FeBr4+BrBr(E)BrBrHBrBrHH+FeBr4FeBr3+HBr+++232--+++++++慢快Chapter7苯与I2的反应需要在氧化剂(如HNO3)存在下进行,氧化剂的作用是产生碘正离子:I2II(E)IH++++2-2e++-Chapter72.硝化反应苯与浓HNO3和浓H2SO4的混合物(又称混酸)作用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称作硝化反应。NO2HNO3OH2H2SO4++浓50~60℃浓硫酸的作用是增强试剂NO2的亲电能力+Chapter7反应机理:HOSO2OH+HO-NO2H2O-NO2+HSO4H2O-NO2NO2+H2ONO2(E)HNO2HNO2-+++++++++Chapter7HNO3+H2SO4NO2+H3O+HSO4-++22实验(如凝固点降低和光谱分析)已证实,在混酸中存在着平衡,同时实验也证明了,苯的硝化反应是由硝酰正离子的进攻引起的。大量混酸对环境造成污染,在生产技术上对负载型硝化剂[如硝酸铜担载到蒙脱土上,称粘土铜(claycop)试剂]的开发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Chapter73.磺化与氯磺化反应磺化反应:苯与浓H2SO4或发烟H2SO4作用,生成苯磺酸的反应称为磺化反应。H2SO4SO3H+磺化反应是由SO3(也有人认为是+SO3H)进攻苯环而引起的,通过硫原子进攻苯环。Chapter7反应可能机理:H2SO4SO3+H3O+HSO4SOOO-+--SO3H-+SO3H-+HSO4SO3H2SO4SO3H3OSO3HOH2+++++-+2-+-快慢快-Chapter7应用:磺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很重要,可利用这个反应把芳环上一个位置保护(占位)起来,再进行其他反应,待反应后再把稀H2SO4加到产物中加热水解脱去磺基。氯磺化反应:如果使用过量的ClSO3H作磺化剂时,得到的产物为苯磺酰氯,把这个反应称作氯磺化反应。CI-SO3HSO2CIH2SO4HCI+++2应用:苯磺酰氯非常活泼,通过它可以制备苯磺酰胺、苯磺酸酯等苯磺酰基衍生物,在制备染料、农药和医药上很有用途。Chapter74.烷基化与酰基化反应统称傅列德尔-克拉夫茨反应,简称傅-克反应。(1)烷基化反应:用三个以上碳原子的直链伯卤代烷的烷基化试剂时,CH(CH3)2CH2CH2CH3CH3CH2CH2CIAICI3HCI+++65%35%Chapter7反应机理:CH3CH2CH2CI+AICI3CH3CH2CH2AICI4(CH3)2CHAICI4CH(CH3)2CH(CH3)2H(CH3)2CHHCI+AICI3AICI4CH2CH2CH3CH2CH2CH3HHCI+AICI3AICI4CH3CH2CH2+-+-+-+++++-CH3CH2CH2CI+AICI3CH3CH2CH2AICI4(CH3)2CHAICI4CH(CH3)2CH(CH3
本文标题:有机化学7芳香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02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