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有碴轨道及道岔施工方案
有砟轨道及有砟道岔铺设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批二0一四年九月1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范围1.1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2)《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5-2009);(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5)咨询单位、评估单位确定的《宁安铁路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6)《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86号);(7)《客运专线铁路工程静态验收指导意见》(铁建设〔2009〕183号);(8)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9)施工承包合同、招标文件及施工招标答疑书、补遗书。(10)设计单位提供的宁安铁路轨道工程设计文件、图纸及资料。(11)国家及铁道部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标准、行业标准、规范、规则、指南等。(12)现场踏勘调查资料资料及本企业设备状况、人员技术水平、专业化程度。(13)《钢轨焊接第1部分:钢轨焊接通用技术》TB/T1632.1-2005。(14)《钢轨焊接第3部分:铝热焊接》TB/T1632.3-2005。(15)《钢轨焊接第4部分:闪光焊接》TB/T1632.4-2005。1.2编制原则(1)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组织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2)针对本标段工程特点和质量目标的要求,加强过程控制,从各个环节上保证工程质量。(3)以服务主体工程,满足实际需要为基准,实事求是,力求经济、适用、合理、可行。(4)高度重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珍惜、合理利用土地。(5)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实现施工组织的连续、均衡、高效。1.3编制范围新建铁路宁安铁路NASZ-1标段铺轨里程范围:DK156+000-DK217+733,途经铜陵站、池州站共计2个车站,均为改建站,其中DK160+820-DK167+200正线、铜陵站及到发线、池州站1、2、7、8道为有碴轨道线路。本次编制的范围包括本标段的正线、到发线、及道岔。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2.1工程概况宁安铁路铜陵至池州段正线有砟轨道起止里程为DK160+800~DK167+200,共8.87铺轨公里;铜九改线4.4铺轨公里,池州疏解线3.1铺轨公里;池州站及铜陵站部分到发线也是有砟轨道,其中铜陵站站线铺轨5.25km,池州站站线铺轨4.517km。铜陵站设计共8股道,均为有砟轨道,其中宁安正线2条,宁安到发线5条,铜九改线1条;池州站有3条宁安到发线为有砟轨道,1条铜九到发线为有砟轨道。铜陵至池州段有砟道岔共32组,其中铜陵站23组,池州站9组。铜陵站宁安正线上道岔12组,到发线道岔8组,综合维修工区道岔3组。池州站到发线有砟道岔2组,池州疏解线有砟道岔4组,维修工区有砟道岔3。2.2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正线铺轨有砟铺轨公里8.872站线铺轨铜陵东铺轨公里5.253站线铺轨池州铺轨公里4.5174铜九改线铺轨公里4.45池州疏解线铺轨公里3.16有砟道岔组323线路设计原则及线路技术标准3.1正线轨道3.1.1主要设计原则宁安铁路正线轨道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除K160+820-DK167+200段为有砟轨道外,其余均为无砟轨道。焊接长钢轨采用100m定尺长的无孔60kg/mU71MnG新钢轨,其质量应满足《高速铁路用钢轨》(TB/T3276-2011)要求。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正线有砟轨道采用Ⅲc型混凝土枕,每公里铺设1667根,扣件采用弹条Ⅴ型扣件(研线0602)。3.1.2铺设精度宁安铁路正线轨道应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和高平顺性,以确保行车安全并有良好的旅客乘坐舒适度,必须满足下表规定的标准。无砟轨道平顺度铺设精度标准高低轨向水平扭曲(6.25m)轨距幅值(mm)2212±1弦长(m)10-3.2站线轨道3.2.1轨道工程标准(1)轨道型式铜陵站正线采用有砟轨道,池州站正线采用无砟轨道。站内有砟轨道线路轨道工程标准表顺号项目单位宁安正线铜九正线铜九到发线宁安到发线其余站线1钢轨类型kg/m6060506050每节长度m跨区间无缝线路跨区间无缝线路25无缝线路252轨枕类型混凝土枕III型有挡肩混凝土轨枕III型无挡肩混凝土轨枕新II型III型新Ⅱ型混凝土宽枕专线3397数量混凝土枕根/km16671667152016671440混凝土宽枕根/km17603道床材料特级道砟I级碎石道砟I级碎石道砟I级碎石道砟I级碎石道砟顶宽m3.63.42.93.42.9面砟带宽m0.95边坡1:1.751:1.751:1.51:1.751:1.5道床厚度土质路基m0.3030cm/20cm0.20/0.200.350.25岩石路基m0.350.350.250.350.204轨道高度混凝土枕土质路基m0.7460.9460.7970.796/0.7360.63岩石路基m0.7960.7960.6470.796/0.7360.58混凝土宽枕土质路基m0.736岩石路基m0.736附注:1、站内正线、到发线轨道高度基床条件系单斜面形路基4%横向坡度时线路中心处轨顶至路基面的高度,其余站线轨道高度系单斜面形路基2%的横向坡度时线路中心处轨顶至路基面的高度。表中0.796/0.736,分子表示站内路基为单斜面时的轨道高度,分母表示站内路基为双斜面时的轨道高度。2、表中宁安到发线不含池州站紧邻正线的二条到发线,其采用双块式轨枕。3.2.2钢轨及配件件(1)钢轨车站到发线一次性铺设无缝线路,铺设60kg/m、100m长定尺无螺栓孔钢轨,其余站线为有缝线路,铺设50kg/m、25m长普通钢轨。到发线无缝道岔与普通标准轨线路相连地段,为避免无缝道岔处于伸缩区,应在无缝道岔与缓冲区标准轨之间设置长度不小于100m的伸缩区,伸缩区与有缝道岔间应设置2~4根25m的标准轨作为缓冲区。(2)配件到发线及在伸缩区范围钢轨接头螺栓应采用10.9级高强度接头螺栓,螺母应采用10级高强度螺母。垫圈采用高强度平垫圈。维修工区内钢轨接头螺栓应采用8.8级及以上高强度接头螺栓,垫圈采用单层弹簧垫圈,螺母应采用10级高强度螺母。3.2.3轨枕及扣件到发线铺设新Ⅱ型钢筋混凝土枕,每公里1667根,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800m区段每公里1760根。道岔区前后两端(后端包括辙叉跟端以后的岔枕)各50根轨枕应铺设与道岔同型轨枕,考虑中间站到发线末根III型枕距宽枕距离较短,为减少轨枕类型,中间站到发线铺设III型有挡肩预应力混凝土枕,长2.6m,每公里1667根;到发线站台及站台外两侧各10m范围内铺设混凝土宽枕,每公里1760根。铺设宽枕范围内,混凝土宽枕间铺设90型橡胶条,在道床顶面、边坡铺设保护道床的混凝土道砟盖板;车站其他线路铺设新Ⅱ型混凝土枕,每公里1440根。铺设III型预应力混凝土枕的到发线及混凝土宽枕地段扣件采用弹条Ⅱ型扣件(专线3352)。其余站线扣件采用弹条Ⅰ型扣件(TB/T1495.1~1495.5-92)。3.2.4道床正线为无砟轨道地段,站内正线采用板式无砟轨道,道岔区采用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车站到发线、保养点等线路采用有砟轨道,到发线采用一级碎石道砟,道床顶宽3.4m,边坡为1:1.75,道床厚度0.35m;其他站线采用一级碎石道砟,道床顶宽2.9m,边坡为1:1.5,道床厚度0.25m;混凝土宽枕地段道床由碎石道床和面砟带组成,面砟带宽95cm,厚5cm。3.2.5道岔(1)道岔号数1)高速系统新建中间站咽喉区正线间渡线以及正线与到发线连接的单开道岔采用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80km/h的18号高速道岔。铜陵东站正线采用60kg18号高速道岔(有砟),共12组,图号:客专线(07)004;到发线采用60kg/m18号道岔,共8组,图号GLC07(02)。池州站正线采用60kg/m18号道岔(无砟),共12组,图号:客专线(07)001;到发线道岔共二种型式,其中无砟轨道段采用60kg/m18号道岔(无砟),共7组,图号:GLC(07)02W,有砟段采用60kg/m18号道岔(有砟),共2组,图号GLC(07)02。池州疏解线上下行插铺道岔均采用60kg/m18号道岔(有砟),图号GLC(07)02。2)普速系统①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为100~160km/h的路段内,侧向接发列车正线道岔不应小于12号。②列车侧向通过速度大于50km/h,但不大于80km/h的单开道岔,采用18号道岔。铜陵维修工区和池州维修工区内道岔均采用50kg9号单开道岔,共6组,图号:CZ2209A。除维修工区外新铺道岔均采用混凝土岔枕道岔,60kg/m18号单开道岔,图号GLC(07)02。60kg12号道岔,图号:专线4249-4252。50kg12号单开道岔,图号:专线4257-4260。(2)道岔间插入短轨长度正线上道岔对向设置,当有正规列车同时通过两侧线时,应插入不小于50m长度钢轨,当受站坪长度限制时,可插入不小于33m长度的钢轨。当无正规列车同时通过两侧线时或道岔顺向布置时,插入不小于25m长度钢轨。到发线上两道岔间,有列车同时通过两侧线时,应插入不小于25m长度的钢轨;特殊困难条件下,应插入不小于12.5m长度的钢轨,无列车同时通过两侧线时,应插入不小于12.5m长度钢轨。其他站线和次要站线,道岔顺向布置时,应插入不小于12.5m长度的钢轨,困难条件下不小于8.0m。3.2.6到发线无缝线路设计(1)设计锁定轨温无缝线路的设计锁定轨温根据线路通过地区的最高和最低轨温、无缝线路的允许温降和允许温升计算确定,并满足无缝线路断缝检算要求。无缝线路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锁定,且相邻单元轨节间的锁定轨温之差不大于5℃,同一区间内单元轨节的最高与最低锁定轨温之差不大于10℃。(2)岔区无缝线路道岔设计应满足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允许温降和允许温升要求,各联结件应牢固、耐久、可靠。无缝道岔的设计锁定轨温应与两端区间无缝线路的设计锁定轨温一致。3.2.7线路有关工程(1)线路标志1)用地界标。用地界标设在永久用地范围的最外边缘,直线地段每隔100m,曲线地段每40m及宽度变换处,设置用地界标。2)位移观测桩到发线单元轨节始端和末端分别设置1对观测桩,当单元轨节长度小于1000m时,在单元轨节中部设置1对位移观测桩,长度大于1000m时,设置2对位移观测桩,观测桩间距不大于500m。每组无缝道岔分别在道岔前后、限位器以及岔前、岔后50m处分别设置1对位移观测桩,多组焊连道岔观测桩设置与单组道岔基本相同,当岔间插入短轨大于50m时,道岔间增设1对位移观测桩。位移观测桩必须预先埋设牢固,在单元轨节两端就位后立即进行标记,标记应明显、耐久、可靠。(2)信号标志包括警冲标、机车停车位置标、站界标等。1)警冲标:每两线交会处一个。2)机车停车位置标:邻靠旅客站台线路单方向进路设1个,双方向进路设2个。3)站界标:每站2个,一端一个。4)车挡标:每处土堆式车挡1个。(3)安全保护区标桩1)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边界的确定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①城市市区,不少于8m;②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m;③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m;④其他地区,不少于15m。2)沿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边界应埋设标桩,图号为《专线设(05)8043》。一般采用A型标桩,每200m左右设置一个,变化点处应增设,人烟稀少地区可减少设置数量;铁路两侧标桩应错开布置。3)在人员活动频繁的桥隧两端、公铁立交附近醒目地点、居民区附近和人身伤害多发地段的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边界还应埋设B型标桩;在桥隧两端、公铁立交的铁路线路两侧安全保护区边界各设1对B型标桩,居民区附近和人身伤害多发地段的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边界每50m设置一个B型标桩。(4)挡车器、车挡1)设置线路挡车器
本文标题:有碴轨道及道岔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09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