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绿色明珠——木坑竹海导游词一、欢迎词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您来到竹海观光游览。绿烟浩瀚的木坑竹海位于黟县宏村镇东郊星光村之群山中,方圆20平方公里,宏儒公路穿隧道,经竹海南大门而过,她距黄山25公里,是环黄山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木坑竹海西与奇墅湖、塔川毗邻。游人登高俯瞰,奇墅湖碧波粼粼,游船点点,塔川田园风光,宏村牛形古村落尽收眼底。步入林间看木坑,木坑村落梯田层叠,徽派楼舍,青瓦粉墙,隐现在竹海深处,那清新、那恬静、宛如世外桃源。木坑竹海有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之分。东海烟波、南海人家,西海长廊、北海飘雪,各领风骚。竹海四时之景更使游人赞叹:春日之杜鹃红艳,竹笋挺拨;夏日之篁竹堆青,清风鸣蝉;秋日之红枫翠竹,相映成趣;冬日之漫天徐雪、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许多诗人、画家、摄影家慕名而来,一幅幅摄影作品,书画杰作便从这里问世,名扬四海,使国外的一些影展,书画展,一再出现竹海奇观。如今,她是黟县新开发的旅游景区。进入景区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南海南大门,另一条是西海西门通道。景区内,主要景点有:南海幽谷、竹海人家和西海长廊。二、景区介绍南海幽谷游客朋友,我们已进入南海景点。为使这次游览旅途合作愉2快,增添旅游知识性、趣味性,我们设计了旅游知识竞赛抢答题,获奖者可以得到一份“木坑竹海观光纪念品”。南海幽谷全长三华里,沿谷有秀女湖、钓鱼台休闲度假山庄、凝秀桥、九龙戏珠、竹文化园地、会源桥、好汉坡等景观。[秀女湖]眼前一泓凝秀便是秀女湖。古时候秀女湖叫方塘,是当年《经綸书院》根据宋朝理学家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诗的意境开掘的。在诗中,诗人用“半亩方塘”来比喻所读的书,用水中的“天光云影”来比喻书的内容精彩和形式的完美,那不断流来的源头活水象征着书的作者的思想和造诣,明确地指出自己所读的书之所以内容和形式都很精美,其根源,就因为书的作者有着精湛的思想和高深的造诣。《书院》以“源头活水”为形象,启迪学生要去博览群书,深入探究,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永远保持清明,不断获得勃勃生机。《经纶书院》遗址座落在木坑竹海南大门,隧道口左侧山坞里,是梓坑村余氏家族兴办的学堂。梓坑村古有“小宏村”之称,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积淀丰富的古村落。宏村通往黄山的古驿道“梓路”是宏村通往梓坑的路段,唐朝名刹梓路寺,便以此命名。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兴盛,梓坑《经纶书院》也办得最红火。学校设初级、中级和高级班。高级班又分文考班和武考班。四书、五经、武术是必修之课。族中余氏和附近村民弟子都到这里求学。每年都有学生参加童试、乡试、会试。同治年间族人余弼考取进士,被皇上赐封为翰林。当时书院有联文曰:“殿院家声振黟北、塗山世绪甲江南”。后来,又为什么叫“秀女湖”呢?原来《经綸书院》有一位才貌出众的学子叫秀女,她眉貌清秀,有才志,能绘画,善鼓琴,工词曲,性格也特别高傲豪放。在书院读书时,方塘是她最喜欢3的地方。那时无论在清晨,响午和黄昏,人们都常看到一位秀女在塘边散步、读书、绘画。她把“源头活水作为博学多思,探索进取的形象,孜孜不倦地刻苦求学、钻研,后来成为名满南北的女词曲家,人们也就把方塘叫秀女湖。秀女,学名吴藻(公元1799-1862年)字蘋香,号玉岑子,黟县宏村镇仙里村人。她的词名最高,著有剧曲《乔影》、词集《花帘词》和《香南雪北词》留存后世。《半亩荷塘天水碧,四围枫柏云山古》是吴藻当年给书院留下的联文。《揽胜桥》上《蘋香亭》是以她的字命名的。[钓鱼台休闲度假山庄]秀女湖源头活水流经的溪畔是钓鱼台休闲度假山庄,(拟建中)这里幽趣的水榭、钓鱼台,静心的起居室,风雅的书画、娱乐厅,设施管用的健身房都是您休闲度假的向往之地方。这里还有绿色耕耘小区,您可以在这儿种瓜种豆,过一次“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的山中田园生活。[凝秀桥]弯弯溪水是从这儿流到秀女湖,南海翠竹把清澈的湖水凝聚成翡翠般的秀水,桥以湖水而得名。[九龙戏珠]凝秀桥附近有个龙池。相传,南海幽谷又叫九龙弯,是九龙汲水、戏珠,活动的地方。九龙是龙王的第九个儿子,叫狻猊,貌似麒麟,个子矮小,它长着龙头、鹿角、狮尾、牛蹄,遍身是火焰鳞纹,是吉祥富贵的化身。每逢它出现时,就预兆着国泰民安。每年夏季,狻猊都要到这里游玩,幽谷里有着海域没有的水族,石斑鱼、石鸡、娃娃鱼,山乌龟都出来陪同它游玩,有时它还带它的兄长一起到这里避暑。自古以来,南海幽谷一直风调雨顺,老百姓又把九龙戏珠的龙池叫“时雨池“。游客朋友,如果你身上有灵气,说不定还能看见九龙呢。见面时可要说声:“吉祥平安”啊![竹文化园地]我们来到了竹文化园地。竹,它是禾本科,4多年生木本单子叶植物,它与水稻、麦子、高粱、玉米是本家。竹的种类繁多,全世界竹类植物约70多属,1200多种,主要颁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地广竹多,约有30多属,500余种,约占全世界竹和种类的十分之四。按地理分布散生竹和丛生竹各占一半。我省地处北纬30°-35°之间,主要竹种为散生竹,如毛竹,刚竹、淡竹、桂竹、金竹、水竹、紫竹和混生的苦竹、箬竹等。我县属主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无霜期长,适宜发展林茶毛竹生产,是全省十五个重点林区县之一。全县林地面积56.7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六万余亩,重点颁布在宏潭、洪星、渔亭和宏村四个乡镇。木坑竹海是宏村镇的主要毛竹产地。竹子既无青松之雄伟,也无红枫之壮观,既无牡丹之富贵,也无桃李之妖艳。但是它的“箫萧之影,袅袅之姿,青青之叶,直直之竿”引人遐想,发人幽思。竹子“根生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便有节,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及凌云处尚虚心。”清代郑板桥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首题为《竹石》的诗写出了竹的高大形象及感人的品格。它就是伟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缩影。竹有许许多多用途。竹笋鲜嫩,是餐桌上的佳肴,竹子用来制造家具、农具、乐器、工艺品倍受人们喜爱;竹脚料又是制造纸张、人造板、人造纤维的好原料;竹叶、竹茹(竹竿中层刨皮)、竹枥(油)入中药后,可以清心、化痰、祛热、健身。自古以来人们喜爱竹,观赏竹和赞美竹。栽竹又成为人们美化家庭住宅,绿化环境和园林造景的最佳选择。唐朝诗人王维栽竹、爱竹,晚年以竹为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是那么富于诗情画意。古人以竹为伴者,5还有宋人苏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说到栽竹,还有许多学问呢?古人栽竹语云:“种竹无时,遇雨便移,多留宿土,记取南枝。”又云“五月十三日为竹醉日,也是栽竹日。是日种者易活,移时必须连根鞭埋下,覆土后勿以脚踩踏,只用锄头击数下,壅以牛粪、猪粪、砻糠之类,次年便出笋芽。竹初长出时,看根下第一节生单枝者是雄竹,宜去;生双枝者是雌竹,善生笋。”这也是山民看竹挖冬笋的经验。“夹道林荫日影斜,文化园地竹之家,集合竹属三百种,竹海清韵绽艺花”。南海竹文化园地栽有:紫竹、斑竹、水竹、雷竹、金竹、方竹、箬竹、罗汉竹、孝顺竹、端午竹、金丝竹、红壳雷竹,黄皮刚竹、实心苦竹等30余种,这些都是散生竹种,也有少数是丛生竹;园地里还栽有可供作盆景的小品竹种如麒麟竹、金刚竹、飞白竹、米竹、咏竹等,这些竹种都是栽培的珍品,可以美化宅院、窗户、房间。闲时赏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岂不乐哉。[会源桥]前边就是会源桥,是因竹海南源和西源之水在这里聚汇而得名。古时候九龙狻猊常到这里游玩,桥下的聚泓又叫“吉祥池”。相传人们只要在这里沐浴就会沾上龙气,就会吉祥如意,富贵满门。清朝一位举人进京会考,到经綸书院,请恩师赐教,恩师以“会源桥”为题出了上联“聚西南源头二水而南溪”,要学生对下联,游客朋友,您能对出下联吗?对出有奖。这位举人到会源桥沾龙气,对出下联,进京会考,考取进士。(下联:移东北天上七星为北斗)[好汉坡]好了,我们马上要过好汉坡。好汉坡是南海幽谷最后景观。它为什么叫好汉坡呢?皖南事变以后,新四军游击队黄山支队经常在竹海一带活动。有次一位游击队战士出外执行任务遭到敌人枪击,倒在会源桥附近山沟里呻吟,这时被木坑村一6位青年汉子发现,他二话没有说,背起那位游击队战士,一鼓作气,爬过山坡,把他送到游击队宿营地。首长要感谢他,他说:“不用谢。好铁不打钉,好汉要当兵,我要参军当兵。”后来,好汉参军了,人们就把这坡叫好汉坡。如今好汉坡又是民兵训练,学生军训,野营拉练的地方。每年中坤黄山国际自行车山地节车赛都要走这段坡,中外运动员龙腾虎跃,从好汉坡上驱车而下,那壮观的运动场面,个个都是英雄好汉。(游客开始爬坡)我们爬过了好汉坡,高山仰上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前面就是“竹海人家”。南海幽谷景点游览就要结束了,爬坡累,朋友们休息一会。现在有一组抢答题请游客朋友举手抢答:1、木坑竹海有南海幽谷、竹海人家和西海长廊三大景点。进入景区有南门和西门通道。2、南海幽谷景观有秀女湖,钓鱼台休闲度假山庄,凝秀桥,竹文化园地,会源桥和好汉坡。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宋朝大理学家朱熹《观书有感》的诗句。4、名满南北的女词曲家吴藻是黟县宏村镇仙里村人。5、我国地广竹多,约有30多属,500余种,约占全世界竹种类的十分之四。竹海人家游客朋友:竹海人家——木坑村,被誉为白云深处一山村,它是竹海景区第二个景点。[木坑由来]木坑村是一个仅24户,84口人的小山村,它坐南朝北,位于高高的山坳里,如果把它比喻成一叶小舟,它就是南海之舟。我站在小舟上可以看到西海、北海、南海和东海,领略诸海风骚,观赏四时之景中的一景,体会村中民俗,品尝农家7乐的小吃。当您置身其境其景时,您会问:木坑四围都是翠竹堆青,因何叫木坑?木坑由来,还要从对面西海尽头高庵寺高僧和尚说起。高庵山海拔1048m,是黟县主要高山之一,古时候山上有个寺庙叫高庵寺,一天高僧和尚在寺内大雄宝殿做完佛事回到禅房时,看到南海云雾翻腾,他仔细观看,原来是龙王第九个儿子狻猊在汲水弄珠。九龙子到过的地方可是风水宝地,事后他就把这事告诉他的佛门信子,梓坑村余佛信。余乃村中大户人家,又是长者,他立即来南海察看,回家商议,将小儿子送上山安居。他又请来风水先生,选房址,定门相。风水先生说:此地金不缺,且有余,金克木,土居中,而木克土,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之说,宅地取名叫“木坑”。现在村中尚有民谣曰:“金坪土太,银木坑,铜枥舍,铁梓坑”。从五行学说看这几地方都不缺金,金克木,木克土,所以,这些地名字符中都注了“木”与“土”。梓坑余氏在木坑安居,日子过得很旺,不久请来一位姓傅的竹匠来帮忙管理家中内务,他自己仍在杭州、苏州一带经商。后来,他在苏杭有了三妻四妾后,就把木坑的家产全部转让给姓傅的竹匠。从此木坑由“余”姓转为“傅”姓,而繁衍下来。傅氏家族以竹艺为业,编竹篮,火篮、贵溪篮和装笋的扁篮。编竹簾、晒簾、米盘、圆箕,凡与竹有关的工艺品、用具,傅氏家族人人都会编,都拿到市场上卖,木坑竹艺一时驰名邑中。木坑毛竹也在色中出了名。[竹海起因]木坑毛竹在邑内出名,木坑竹海又是怎样名扬四海,驰名中外的,这要感谢《安徽日报》记者鲍杰,《人民画报》记者董青和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先生。他们是竹海传媒的先驱者。木坑人受竹文化的熏淘,有着竹的虚心劲节和挺拨,对事业虚心钻研,积极进取。从五十年代开始栽竹,养竹发展毛竹,8使昔日零散竹林发展成为今日竹海。六十年代初,木坑被评为全国农(林)业生产先进单位,当年生产队长傅佑长同志代表全村参加华东区表彰大会。《安徽日报》记者鲍杰来此采访,发现这一“竹海奇观”。接着,《人民画报》记者摄影家董青也接踵而来,与这里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摄影《白云深处一山村》在《人民画报》(海内外版)发表。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先生慕名而来,摄下《翠竹堆青》等竹海作品,把木坑竹海的风采,展现给外国人。以后,陈复礼先后还把当时在木坑摄影情况介绍给全国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田原同志,田原同志也来木坑创作。从此,象陈复礼先生介绍田原来木坑一样,一个带一个,年年都有一批批摄影家和爱好者来木坑,随着一幅幅摄影作品问世,“木坑竹海”名扬四海。[今日木坑]游人爱竹海,木坑人爱毛竹。
本文标题:木坑竹海导游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30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