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海南2007年高中会考地理试卷
本卷第页(共8页)1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中基础会考试卷地理科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60分)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答第一卷时,先确定正确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能答在试题上。若有改动,须先将原答案标号擦净,再改涂新的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皆为“四选一,每小题3分,共60分;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右图中的信息反映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北极圈内出现极夜C.地球接近近日点D.澳大利亚进入夏季2.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正确的是3,右图所示区域,海陆气温有明显的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海陆之间近地面吹陆风B.此时海陆之间近地面吹海风C陆地气温相对较高,近地面为高压区D,海上气温相对较低,海面为低压区本卷第页(共8页)24.右图为太平洋,局部洋流模式图,a、b代表两股不同性质,的洋流,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洋流影响,沿岸地区降温减湿B.甲区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C受b洋流影响,沿岸地区增温增湿D丙处有世界著名渔场5.右图中a、b、c、小…,·为喜马拉雅山自然带谱,图中显示,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丰富。主要原因是A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少B.南坡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大C,北坡地势高太阳辐射弱D。北坡降水少,昼夜温差小6.下列关于地表形态演变的叙述,与示意图相符的是A.乙向丙的变化主要是外力导致的B.乙阶段只受内力作用.C.甲阶段没有受到内、外力作用D.乙向丙过程内力为主导,丙向丁过程外力为主导7.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台风,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台风气流状况的是本卷第页(共8页)38海南建省之初,很多人向海南迁移,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宗教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C.经济因素D.民族因素9.下列关于农村与城市环境人口容量的比较,正确的是A.农村大于城市B.农村小于城市C.农村与城市一样D.无法判断10.各省驻琼南繁育种基地多选择在海南南部三市县,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C.市场条件D.技术条件11。对海南岛滨海200米海岸带的开发,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比较合理的是A.大面积开挖养虾池B.伐林开挖砂钛矿C.无林地段开垦为西瓜地D.营造海岸防护林12.关于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路运输速度快,受天气影响大B.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费低C.水路运输运量大,受天气影响大D.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运量大13.判断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是A.城市的豪华程度B.城市历史长短C.城市人口多少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4.2005年9月13日,台风“泰利”在福建登陆,台风带来的暴雨引发了洪水。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的技术手段是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系统海南岛是我国的宝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外来人口比例最大的省份之一。可是历史上曾因孤悬海外,被历代统治者视为蛮荒瘴疠之地,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15.历史的事实说明了A.如果地理环境过去对人类活动不利,将来就一定有利B.如果地理环境过去对人类活动有利,将来就一定不利C.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D.—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固定不变的16.琼北火山口地区分布着许多火山遗迹和大面积的岩浆岩,地表缺水,农业生产比较困难,若要开发该地区,较好的利用方式是:A.大力发展耕作业B开采火山石出售C.开发为住宅区D.利用特殊景观发展旅游业本卷第页(共8页)417.下面关于“数字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A.“数字地球”是指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B.“数字地球”是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C.“数字地球”指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D.“数字地球”指用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18.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迁出地B.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接收地C.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往往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D.不发达地区接收的往往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19.沿海海拔低的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经营热带丛林木材的公司联系在一起,原因是A.森林减少会使温室气体迅速增加导致海平面上升B.这些国家是木材的主要消费国,森林减少会使木材价格上涨C.这些国家航运发达,木材砍伐多就能增加航运收入D.森林减少会造成C0:增加使这些国家农业增产20.解放后,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把“北大荒”改造成“北大仓”;现在,政府决定停止在“北大荒”垦荒,这是因为A.我国经济增长快,可以从国外大量购买粮食B.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过剩C,为了保护该处湿地,改善生态环境D.该处土壤贫瘠,不宜发展农业本卷第页(共8页)5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中基础会考试卷地理科第二卷非选择题(40分)注意事项:1.第二卷有5题(含选答题),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第二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各个项目及密封线外的座位号填写清楚。二、综合题(本题共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1.读右边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7月1日,地球位置最靠近上图中位置,此时全球昼夜分布大致与下图中的(填字母)图相符合。(2分)(2)地球位于上图③位置时,晨线正好与100oE重合,经线正好与昏线重合。此时北京(116oE)的地方时为。(2分)(3)当地球位于上图②附近时,地中海沿岸地区受影响;此时,在北印度洋自西向东航行的轮船遇到的情况是A.顺风顺水B.逆风逆水C.顺风逆水D.逆风顺水(4)南极地区气温最高时期,地球位于:上图中位置附近,亚欧大陆受气压控制。(2分)(5)当地球位于上图①处时,极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太阳直射点正向(南、北)半球移动。(2分)22.上海宝山钢铁公司最近从海南(石碌)购进一批优质铁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上海市没有铁矿,能源也十分匮乏,国家却在此布局大型钢铁厂,考虑的因素主要是:(至少提出3点)(3分)本卷第页(共8页)6(2)从上图可看出宝山钢铁公司根据产品之间的“上下游”关系将各工厂集聚在一起,这种工业活动空间集聚的好处是:(至少说出2点)(1分)(3)请说出石碌的铁矿石畅销的原因。(2分)(4)一般情况下,钢铁厂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废弃物?——(1分)厂方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分)23.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黄河流域有丰富的能源,其上中游是我国“西电东送”北线的能源输出地。上游提供的能源以.为主;中游地区分布着丰富的资源;下游地区分布的主要能源是。(3分)(2)今年3月7日,该河的内蒙古段发生决堤险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奉命出动轰炸机,用轰炸的手段疏通河道。这种险情是因为:(填选项字母)(2分)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而成B.上游暴雨引发的洪水造成C.该段堤坝被白蚁破坏;D.上游泥沙在此段淤积(3)在该河上游有两个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在这些地区如果水资源使用不当,容易引发的生态问题是(填选项字母)(2分,)A.酸雨B.次生盐渍化C.赤潮D。外来植物入侵(4)图中长城一线是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的一部分。调查显示:近300年来,该过渡带荒漠化情况最为严重,其原因是:(3分)三、选答题(共10分)注意:以下提供两道选答题,每题10分,请从中选择一道解答,并把题序写到答案框里。只能选答一题,若两道都答,则只取24题。本卷第页(共8页)7海南建省以来,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国民经济总产值大幅度上升。然而,也带来不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方面。据此选答24或25题。24.海南城市化发展迅猛,工业、交通、旅游、房地产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可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请你从自己身边或本省内举出环境污染的两个典型事例,(2分)分别阐述其产生的人为原因·,(4分)并分别提出解决措施。(4分)25.海南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环境优美,热带高效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有调查资料表明,我们有些生态环境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请你从自己身边或本省内举出“生态破坏”的两个典型事例,(2分)分别阐述其产生的人为原因,(4分)并分别提出解决措施。(4分)(请先注明题序再解答)(1)事例1(1分)(2)产生原因:(2分)(3)解决措施:(2分)(4)事例2:(1分)(5)产生原因:(2分)(6)解决措施:(2分)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中基础会考试卷(地理科)答案与评分参考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3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A2、A3、B4、B5、B6、D7、A8、C9、B10、A11、D12、C13、D14、C15、C16、D17、B18、D19、A20、C二、综合题本卷第页(共8页)821、(10分)(1)④C(2)80oW7:04(3)西风B(4)②高(5)0o“南22、(10分)(1)消费市场大(1分),水陆交通便利(1分),(后面几点参考答案,只要答出其中1点可得满分1分:科技力量雄厚:位置优越;劳动力资源充足)(2)节约生产成本(含地租成本、运输成本等)(1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1分)(3)石碌矿石品位高(1分),交通运输便利(1分)(4)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1分)改进生产设备,进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废弃物,变废为宝(2分)(其他正确答案可酌情给分)23、(10分)(1)水力煤炭石油(3分)(2)A(2分)(3)B(2分)(4)人口增加使农区向牧区推进,(1分)过度开荒使水资源短缺,植被破坏,地力减退,(1分)农作物减产导致再度垦殖,从而使荒漠化加剧(1分)三、选答题24、(10分)(答案略)提示:(1)可以列举的事例有:工业废气、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汽车尾气的排放;生活垃圾、噪声、光污染等。所举事例必须是在海南省内发生的真实的事情,且要符合“环境污染”的分类范围,不然不得分o(2)原因分析要针对所举事例,要从人为因素方面分析,正确分析2个以上原因可得满分。若回答偏离所举事例,且答案不完整,得分最多不超过1分o(3)措施要有针对性,能答出比较正确且完整的2条以上措施,可得满分:针对性差或措施不够完善,给分不超过1分。(4)、(5)、(6)三题要求分别与(1)、(2)、(3)的要求相同。25、(10分)(答案略)提示:(1)可以列举的事例:毁林开荒,破坏海防林,毁林开矿b,,毁林开挖鱼、虾塘;过度开发或其他人为原因造成的荒漠化、土地退化:物种减灭,采挖珊瑚礁,非法捕猎濒危物种,毒鱼、炸鱼等》所举事例必须是在海南省内发生的真实的事情,且要符合“生态破坏”的分类范围,不然不得分(2)原因分析要针对所举事例,要从人为因素方面分析,正确分析2个以上原因可得满分。若回答偏离所举事例,且答案不完整,得分用多不超过1分(3)措施要有针对性,能答出比较正确且完整的2条以上措施,可得满分:针对性差或措施不够完善,给分不超过1分(4分)、(5)、(6)三题要求分别与(1)、(2)、(3)的要求相同。
本文标题:海南2007年高中会考地理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51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