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2014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周周练(45)
1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2014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周周练(4、5)(无答案)新人教版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2)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位置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3)在图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_______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4)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方案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杠杆左低右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左/右)移动,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____________.(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1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3、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2(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__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______图做的。(选填“a”、“b”或“c”)(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_______。4、在“探究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A所示装置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1)前三次实验中,第____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剔除。(2)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_______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3)根据以上信息,请判断: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有关。(4)小红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B所示。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当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量实验次数钩码总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m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40.11.80.3260.12.40.383%340.11.40.557%440.21.41.057%35、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A、B两种绕线方式不同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1)下表是实验中的几组数据,请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计算结果.实验次数滑轮组物块重G/N物块上升的高度h/m有用功W有/J拉力F/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1A0.500.20.100.200.40.08125%2A1.900.20.380.950.40.38100%3B0.500.20.100.250.64B1.900.20.380.750.60.4584.4%(2)实际中机械效率______1(选填“>”、“=”或“<”),而表格中1、2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00%和125%.这是什么原因?通过观察中图和右图,手持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时,发现指针的位置不同,中图中指针在零刻线的下方.(3)经过分析,找到了机械效率为100%和125%的原因是:用滑轮组A进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细绳实际的拉力要_____,用测量值计算出的总功比细绳实际拉力做的功要______,因此测得的机械效率比实际效率要高.(4)实验总结: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考虑弹簧测力计对读数的影响,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一般要竖直向______移动;若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测拉力,要先将指针调至零刻线6、作图:(1)如图所示,画出用最小的力提升物体时滑轮组的绕线.(2)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l的力臂以及作用于B点的阻力F2的示意图(3)如图所示,硬质杠杆AOB上挂一重物G,O为支点,请你在杠杆AOB上作出使重物在图示位置静止时的最小力F及力臂l。ABOG47、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1)小花同学连续三次让质量为m的铁球A从相同高度为h的斜面上由静止释放,撞击位置相同的同一物块,测出_______________的大小,分别为:13.5cm、13.1cm、15.3cm,并记录_____cm为实验数据。这个数值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铁球的动能,它定性表示_____________.(2)小花同学又用一个质量为M的钢球B继续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有关,这要求小花同学在实验中让钢球从_____________由静止下滑。(3)在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如果小花同学在第二次实验时斜面倾斜程度发生变化,那么他的第一次实验数据将______(选填“可用”或“不可用”)。8、如图所示,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当球滚到水平面上与木块发生碰撞,当球推着木块一起向前运动时,以球为参照物,此时木块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2)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某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为v=8cm/s)表二(钢球质量为m:100g)序号钢球质量m/g木块滑行距离S/cm序号钢球撞击速度v/cm.s-1木块滑行距离S/cm11001018102200202164033003032490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它将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自由滑下,实验记录数据如下:钢球的质量m/g0.10.150.200.250.300.350.40木块滑行距离S/m0.120.100.120.120.110.130.125该同学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得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无关,你认为实验结论与物理事实是否相符?___________(选填:相符或不相符);你认为出现此实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______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2)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①根据图甲可判断出a物质是水②根据图乙可判断出水吸热能力强.(3)本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法.某同学在做“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在此实验中,沙子和水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加热时间).(2)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包括: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相同的烧杯)、_____________相同、__________________相同.(3)他得到如下数据:物质质量m/kg升高温度△t/℃加热时间t/min水0.1102沙子0.1101分析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有关.10、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6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11.小明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因此.他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A.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甲所示).B.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乙所示).上述两种实验方案中:(1)A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关系,若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的推力越多,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2)小明想用B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方案是否合理?.理由是.12.某小组的同1、计算公式:设物质的比热容为c,物体的质量为m,变化的温度为△t,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Q。则。13、例题讲解:在20℃室温下,烧开一壶5kg的水,大约需要多少热量?实际上,烧开这一壶水所需提供的热量要大于上面的计算结果,为什么?14、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另一种液体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该液体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4)本实验除了能够说明上述问题之外,还能够说明许多问题,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问7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⑴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实验过程中,在杠杆的两侧挂上钩码后,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如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应通过调节钩码的______和______来实现,而不能再调节_______________。⑶如右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每个钩码重0.5N
本文标题: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2014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周周练(4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29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