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201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2014年中考二模试题语文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①(zì)▲情②逶(yí)_▲____③海市(shèn)__▲___楼④因地(zhì)▲宜2.找出错别字并改正。(4分)历史投影在人的明眸中,于是有了楚国的屈原仰望天空,吟诵奇丽鬼谲的《天问》;古韵投影在人的想象中,琵琶女“此时无声胜有声”,引得那个江州司马青衫湿,何等锲合,不需过多的顷诉,于是那一瞬间,我们会穿越百年时空,仿佛面前坐着个抱着琵琶潸然泪下的女子;天空投影在水的碧波中,于是有了梭罗坐在瓦尔登湖畔,垂钓水中一望无银的夜空繁星;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2)▲,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3)▲,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4)▲,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5)悬泉瀑布,▲。▲,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7)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___▲_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8)参差荇菜,左右采之。____▲______,▲。(《关雎》)4.名著阅读(5分)①《西游记》中有诗云“天产猴王变化多,偷丹偷酒乐山窝。”简述该诗句中提到的情节。(3分)▲②《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财政大臣表演绳上跳舞的技艺最高超,可以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2分)▲5.阅读下面一幅讽刺漫画《巧干活》,写出其寓意。(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5分)阅读下面内容,完成6—10题。(12分)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来源:学科网ZXXK]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6.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月色入.户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欣然.起行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C.庭下如积水空.明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D.念无与乐.者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7.下面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2分)(▲)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8.苏轼文中常有对美好月色的描绘,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试比较“月色入户”与他的《水调歌头》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在写月的手法和表达效果上的异曲同工之妙。(2分)▲[来源:学科网ZXXK]9.分析本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与《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同样是与友人的共勉,所抒发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2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4分)东坡食汤饼①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相遇于梧、藤③间。道旁有鬻④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⑤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⑥,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⑦而已。”【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梧、藤:地名,梧州、藤州。④鬻:卖。⑤恶(cū):通“粗”。⑥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⑦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2分)▲②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⑥,尔尚欲咀嚼耶?”2分)▲阅读下列选文,完成11—13题。(9分)①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②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③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互不相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高,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11、选文①段和③段划线句都写到在鼎湖山心灵得到净化,引起心灵净化的原因是否一样?简要分析。(2分)▲12、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谢大光散文的语言也有“一字传神”的魅力,请赏析下面加点字传递的神韵。(4分)(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13、下面三组文字的作者都描绘了“绿”,但用意却不同,请依次说说作者描绘“绿”的用意。(3分)(1)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鼎湖山听泉》▲(2)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济南的冬天》▲(3)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囚绿记》▲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8分)激发“到此一游”的民族耻辱感①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②“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③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④“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泪水,坦言“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不好”,公开道歉。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应予以必要宽容并助其改正,但整个社会则应以此为镜、自我检视。⑤的确,“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⑥有人说,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到此一游”。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时,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⑦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上汉语海报。然而,很多人也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⑧同样是神庙,雅典阿波罗神庙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反思埃及神庙刻字事件,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递进一层”。14.作者用刚发生的“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一事做开头,有何作用?(3分)▲15.怎样理解③段中加点字“特殊含义”?(2分)▲16.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3分)▲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光明行杨轻抒母亲不知出去干什么了,我一个人独自扶墙出了家门,门外下在下着雨,雨打在芭蕉上面,嘀嘀嗒嗒地响。我已经没有心思听雨打芭蕉的美妙音乐了,因为我再也看不见那丛我亲手种植的芭蕉了。以前我从没有想过什么叫做黑暗,没有,我抱怨过城市是那样的拥挤,天空有好多的灰尘,抱怨过房间是那样的窄小,人群中有那么多丑陋的面孔,然而当我终于看不见这一切的时候,我才突然发觉这一切是多么的珍贵!我从没想过我也许会在黑暗中度过我的大半生,从没!而今,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一切,我独自走进了雨中。我不想提到那个叫死字的汉字,但我绝不认为这样活着有任何意义。如果这时有一辆车向我撞来,如果身边的建筑物突然倒下,如果我一脚踏进了深渊,我会坦然接受的,我会!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我只听到了汽车紧急的刹车声和司机的惊呼声,听到前面迅速移动重物的声音,听到人群急急走过的声音——我竟然畅通无阻地在城市的雨中行走,雨中的城市第一次变得这样宽广。然后,我听到了一声狗叫,一种友善的,我能想象出的一种乖乖巧巧的狗的叫声。头顶的雨突然停了。“走开!”我咆哮,“我不需要同情,我不需要可怜!”我使劲挥动手臂,要甩开身边的一切,但我无论怎样努力,始终甩不掉那把罩在我头顶上的雨伞。我终于失声痛哭起来。“能陪我走一程吗?”一个声音说。是一个女孩子的声音,软软的,柔柔的。我不做声。女孩把手伸过来,拉住我的手。“阿明——”女孩叫一声,我听见小狗汪汪地叫着跑过来,围着我转圈,然后伸出舌头舔我的脚。我们在雨中走,雨声在伞外淅淅沥沥地响。女孩的手热乎乎的,天地间很静,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身后。不知走了多久,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女孩问:“你的眼睛是谁治的?”我说出了医生的名字。“原来你就是我叔叔的那个病人!”女孩有些惊喜地说,“你的眼睛能治好,他还说,治好你的眼睛将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手术之一。”“真的?”我还是有些怀疑,因为母亲说过,我的眼睛治愈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也就是说,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真的,不骗你!”女孩说,语气是那么肯定。“你喜欢音乐吗?我拉二胡给你听吧。”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我听见女孩试了一下弓,顿一下,一种激越的欢快的的音符突然跳跃而出,是刘天华的著名二胡曲《光明行》!女孩拉得真好!我曾经多次听过二胡曲《光明行》,但我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感到过有一
本文标题:江苏省苏州高新区201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5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