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都区丁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丁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四大题(3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非选择题7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2分。下面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①铁犁牛耕的推广②各国变法的推行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3、唐代元稹《估客乐》:“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诗中反映出当时①商帮的活动范围很广②长安城是重要的商贸城市③市场设置不受地点限制④民族间经济交往频繁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家庭手工业代表了手工业手艺制造水平B、两宋以后民营手工业地位日益提高C、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D、西方国家倾销工业品制约了传统手工业发展5、杜甫在他的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你认为诗中描写的应是A、青瓷B、青花瓷C、白瓷D、彩瓷6、钱穆在《国史大纲》写道“秦汉以来,民间交易,惟谷帛与钱,无用银之例。明起,钞法竟不能复行,而银币代起,亦为中国史上一重要变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要求B、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结果C、对外贸易和走私活动的推动D、白银矿藏资源的大量开采7、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是在A、商朝B、唐朝C、宋朝D、明朝8、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是A、棉纺织业发展迅速,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手工副业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B、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C、民主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女性逐渐摆脱家庭和传统思想的束缚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9、据道光《苏州府志》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该史料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③市民阶层已经有相当数量④雇佣劳动的出现具备可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10、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据此可知A、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B、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C、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D、太平天国运动使徽商为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11、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在当时主要表现为A、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兴办工厂B、中国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中国出现近代工业D、外商在华收购原料倾销商品12、“(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D、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3、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A、中外合资B、承包经营(承包责任制)C、私有化D、公私合营14、据统计,“九一八事变时,外国人投资有42.8%集中于上海”;七七事变前,外国人的银行业投资有79.2%集中于上海,进出口和商业有80%,工业有67.1%。”造成以上变化原因是A、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渗透最早B、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忽视建设C、内地民族工业力量薄弱D、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华战争16、1953年,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向中央提出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报告。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利用和限制工业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当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了A、扶持资本主义的发展B、利用市场实现经济运行C、建立计划经济的模式D、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17、1915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所创的三喜牌香烟大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由此,引起了英美公司的忌妒,说南洋公司的商标影射冒牌,将对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提出诉讼。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自知势力不敌,逐将“三喜”牌改为“喜鹊”牌,并将原因公之于众,舆论哗然,咸抱不平。结果“喜鹊”牌香烟的销路反而更好。从上述文字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包括:A、民族工业力量相对弱小B、外国资本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C、民族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D、政府的保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18、阅读“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工厂检查所调查的全国工业分布表”,对该表内容解读有误的是3省市上海南京青岛北平天津汉口山西陕西云南工厂数(个)54182532131926927216省市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湖南江西河南威海卫工厂数(个)20653423728393242A、我国近代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B、中西部的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基础C、官僚资本主义急剧膨胀D、因东三省被日本控制而未统计在内19、右图是一张1956年的股票,这张股票的发行有利于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20、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主要原因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21、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口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100%和97%。2005年,这些比重分别为1.2%、5.9%和2.7%。有人认为这一变化与1992年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有关。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当年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D、确立了浦东开发的战略部署22、2012年1月深圳特区报头版重新刊发20年前该报刊发过的并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这篇通讯的主要篇幅最有可能是在介绍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展开B、邓小平南方谈话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D、中美建交20周年23、观察右图,在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以后,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4①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②“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③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D、①②④24、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1912—1920年13.4%1921—1926年-4.5%1927—1936年8.7%1937—1945年-2.45%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B、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C、十年内战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破坏D、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25、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部分情况,该图反映了A、“一五时期”我国的工业发展非常缓慢B、“二五时期”我国的农业比重明显上升C、中共八大路线的贯彻使工业比重明显上升D、计划经济的实行导致服务业比重基本稳定26、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其中“离土不离乡”为我国农民致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C、发展乡镇企业D、进城打工527、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放映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南方谈话”C、“文革”期间的全面整顿D、中共十五大28、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初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29、“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报刊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影响包括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②开阔了民众的视野③大大降低中国文盲的人数④进步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0、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离别》:“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二、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正确写“A”,错误写“B”)3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经济的基本模式(基本形态),“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的经济政策。32、宋代陆游在《城市醉归》和《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这反映出宋代“市”没有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3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4、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35、中山装是在吸收中外服饰特点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受到国人的喜爱。第II卷(非选择题30分)三、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3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材料三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材料四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清世宗实录》卷57请回答:6(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2分)(2)据材料二、三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在经济思想领域有何反映?(4分)(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4分)37、阅读下列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和农民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十一五”规划中党中央提出了重大而深远的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以下图片回答问题图三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1)图片一反映的是中国的哪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2分)(2)
本文标题:江都区丁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76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