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文献信息检索的意义日益变得重要:1、文献信息数量激增。2、知识的更新速度在加快,信息知识的有效期在缩短。3、信息获取成为一门专门的技术。4、信息检索是过去、现在,更是未来研究人员的一项基本功。5、把文献信息检索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的信息文化课已被看成大学生和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形式。什么是信息检索:是指从任何信息集合中查找所需信息的活动、过程与方法。信息(Information)信息是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出的消息,信号及信号中所包含的指令、数据及其它内容的总称。信息可分为三种:一是被人类所认识的,被利用来为人类自身服务的自然信息。二是反映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事件、事实、数据、情况等事实性信息。三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反映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理性信息,它呈现为系统化形式,并表现为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也称为科学信息。知识(Knowledge)知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情报(Intelligence,Information)情报是知识的传递并起作用的部分。情报有三个基本属性:1、情报的知识性2、情报的传递性3、情报的效用性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这是我国国家标准中所下的定义。文献的构成包括四个要素:1、知识内容,即文献的内容。2、物质载体,如甲骨、竹简、纸张、胶卷、磁盘、光盘等。3、记录符号,如文字、图表、声音、图像等。4、记录手段,如刀刻、书写、印刷、录音、录像等。文献的级别和载体类型根据对文献加工程度的深浅和文献内容性质,可将文献划分为:1.零次文献(non-printedsources)把不见诸于文件的面谈、开会等情报信息知识的交流形式,称之为“0次文献”。2.一次文献(primarysources)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是指作者以自己的科学实验、生产实践的成果而撰写的文献,它是报导新发明、新创造、新技术、新知识的原始创作。一次文献是科技工作者的重点参考文献。二次文献(secondarysources)也称为检索工具。它是将分散的、无组织的一次文献,经过筛选后,按其内容特征(例如主题、分类等)和外表特征(例如著者、序号等)进行加工、编辑而成有系统的文献,如文摘、索引、书目、题录、简介等检索工具。它专供检索一次文献而用。一般是一次文献发表在先,二次文献发表在后。特点:系统性、报道性、浓缩性、易检性。三次文献(tertiarysources)在合理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选用一次文献的内容,根据一定的需要和目的,进行分析、综合、评论而编写出来的文献。如专题述评、动态综述、学科年度总结、学科进展、辞典、手册、百科全书等。特点:在于综述性、资料性、总结性和先导性。文献:一次文献是文献的基础,是文献检索的对象;二次文献是一次文献是文献检索的工具三次文献是按知识门类或专题进行综合加工的产物,也是科技信息的重要来源。文献:按出版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产品样本资料和技术档案等。图书的著录格式:①书名;②出版社;③出版地;④出版年;⑤图书总页数;⑥国际标准(ISBN)。期刊的著录格式为:①是作者的姓名;②是篇名;③是期刊名称;,④是期刊出版的年份;⑤是期刊的卷、期数;⑥是文章所在的页数。第二章•信息检索的定义•检索的含义“检索就是查找”,这仅仅是一种狭义的解释。从广义的角度讲,检索包括“存贮”和“查找”两个过程。没有存贮就没有查找,存贮是为了查找,但查找必须有存贮,两者缺一不可。•信息检索是指从任何信息集合中查出所需信息的活动、过程与方法。文献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文献的内容特征:就是可以从某种角度反映文献内容的特征。文献的内部特征包括文献的题目、摘要由著者或图书情报人员给出的主题词及其分类号。文献的外部特征:是与内容特征关系不是十分密切的一些特征,包括文献的作者姓名、作者所在的工作单位名称,期刊刊名、会议录名称、专利说明书的专利号和科技报告的报告号等。这些特征通常在文献的封面或扉页出现。、简单地讲,就是检索提问标识与存贮在检索工具中的标引标识进行比较,两者一致或信息标引的标识包含着检索提问标识,则具有该标识的信息就从检索工具输出,输出的信息就是检索命中的信息。信息检索根据检索对象不同,可分为: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A.文献检索(DocumentRetrieval)。文献检索是以文献为检索对象的信息检索。也就是说文献检索是以图书、期刊、资料、数据库中的篇章或全书刊为检索对象的一种检索。文献检索是一种相关性检索,检索结果不直接回答用户提出的技术问题,只是提供与之相关的文献供用户参考。•B.数据检索(DataRetrieval)。数据检索是以数据为检索对象的一种检索,其检索结果是可供直接使用的科学数据,检索结果是直接回答用户问题的具体数据。•C.事实检索(FactRetrieval)。事实检索是以事实为检索对象,查找某一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过程。事实检索是一种确定性的检索,检索结果是具体的事实情况,它直接提供用户有关某一问题的具体答案•2.2.3检索语言检索语言是用来描述文献的内容特征、外表特征和表达情报提问的一种人工语言。对信息处理人员来说,它是表达文献主题内容、形成文献标识并赖以组织文献的依据。对检索人员来说,它是表达检索课题要求,借以同检索系统中已经存储的文献标识进行比较进而获得所需文献的依据。•先组式检索语言:•在实施检索前,索引词已被预先组配好来描述文献主题的一种索引语言。后组式检索语言:在实施检索前,索引词以单元词或概念因子的形式出现在索引或检索系统中,直到检索是才组配起来使用的一种索引语言。•目录按类型分:•有图书、报刊、资料目录。•按目录种类分:•有分类、著者、书名、刊名目录。•按编制单位划分:•有国家书目、出版社与书店目录、图书馆馆藏目录、联合目录。•题录:•是在目录的基础理上发展起来的,它与目录的主要不同点在于著录的对象不同。目录的著录对象是单位出版物,而题录的著录对象是单位出版物中的单篇文献。•题录的著录项目一般包括:•题录号、文献题目、作者及工作单位、出处(如期刊名称、出版年、卷、期、页次)、原文文种、主题词、文中所附图表数及参考文献数等。文摘:文摘的著录对象可以是一本书、一种会议录、一件专利、标准或一份科技报告,还可以是期刊中的单篇文章,或一种会议录中的某个章节或某篇论文。•文摘就其摘要的详略程度,可分为指示性文摘、报道性文摘、指示—报道性文摘。•①指示性文摘。是对文献标题加以补充说明。通常以简介文献的论题范围、研究目的为限,不直接摘录原文的论点和重要数据,•②报道性文摘。它以揭示原文的论点和重要数据,特别是以原文论述的主题实质为宗旨,读后可以比较确切地了解文献的主题内容。多为400---800字。•③指示—报道性文摘是上述两种文摘形式的结合,即对原文的主要部分作详细报道。确立检索途径和方法①分类途径②主题途径③题名途径④著者途径•(2)常用法。•它是利用文摘、题录或索引等各种检索工具来查找文献的方法,也称工具法。•常用法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三种方法。①顺查法:使用检索工具由远及近逐年地查阅。此法能保证查全率,但很费时。②倒查法:•也可以叫逆查法。使用检索工具由近及远逐年查阅,直到查得所需文献为止。此法查全率较高,且较省时间。(3)综合法:•交错使用追溯法和常用法两种方法称之为综合法。也称为循环法或交替法。(4)浏览法•浏览法是在直接浏览各类信息源的过程中获取所需信息的检索方法。•检出相关文献量•查全率(R)=检出文献总量Χ100%0≤R≤1,当R=1时,查全率达到最大值,•2/4/2课题的一般分类方法•1.单概念课题的一般分类方法•所谓单概念课题是指课题涉及主题概念只有一个。例如:“函数”、“齿轮”等都属于单概念。•2.多概念课题的一般分类方法•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课题即为多概念课题。第三章3.2事实与数据检索概述从有关参考性工具或者数据库中查找这些问题答案的过程,就是事实与数据检索。事实检索的特点:1、提问具体、狭小、明确。2、提问的意图是为了获得一个极为明确的答案,或者说,检索的结果必然是明确的,毫不含糊,也就是说确指性强。3、提问大多是为了解决读书、写作中的个别疑难。1、那什么是参考工具书呢?参考工具书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是指把一定范围有关理论、术语、公式、图表、数量、人物、单位等的知识内容汇集成册的工具书。工具书的种类很多,主要有:(1)字典、词典:(2)百科全书。(3)年鉴、手册。(4)类书、政书。(5)年表、历表工具书具有知识性、资料性和检索性的特点:知识性是指工具书具有充足的信息量,而且信息的可信度高,为人们提供“浓缩”的知识,是一种基本信息源。资料性字、词总的来说可分两大类:一是语文性的,即解释语言中文字、词的形、音、义的问题,所用的主要是语文性字典、词典。还可以使用百科全书和名录。《辞海》该书由辞海编辑委员会编。是一部大型百科辞书,《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字词兼收,以词为主的巨型汉语词典。该书有5000多万字,共收单字词目22000多条,词语35万余条。本书的特点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对所收词语,着重从历史演变的过程加以全面阐述,所收条目,义项完整,书证丰富。《辞源》查古代汉语词,我们首先要考虑近代以来出现的第一部规模较大的综合性语文辞书《辞源》、百科全书意为“在这个范围里芸集着所有的知识”。什么是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是以辞典形成编排的大型工具书,它搜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专门术语,重要名词(人名、物名、地名、事件名称等)分列条目,加以详细的叙述和说明以供查检的书籍。三、年鉴、手册查阅最新事件、事实和数据。提供前一年内的资料和数据;每年出版一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发明创造、社会事件、统计数据等。1、年鉴是系统反映与记录某一年里国内外重大事件,各个学科的新进展、新知识和新资料,提供读者检阅查考的工具书第四章图书报刊文献检索原理第一节书目及其作用和类型书目它揭示和报道一定历史时期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和专业的文献出版发行情况和文献单位的收藏情况,帮助人们了解有关学科领域的重要著作,同时掌握有关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方向。使用书目应该注意:这和它的特点有点相似,书目一般不揭示报道书刊报中的具体篇章,不解决阅读中的字、词、时间、地理、事件、人物和图像等具体疑难问题。特种文献:是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会议文献、科技报告和学位论文的总称。4.2文献信息数据库原理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1、什么是计算机信息检索?简单地说就是利用计算机对信息和数据的高速处理能力来存贮数据并从中查找、取出数据这样一个过程。4.2.1数据库的定义和类型1.定义数据库是指至少由一种文档(file)组成,能满足特定目的或特定功能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数据集合。在计算机情报检索系统中,多数数据库为关系型数据库。全文数据库:是将文献的全文存贮在数据库中用户直接检索出相关文献的全文或其中某些段落。书目数据库:是以存贮二次文献(包括文摘、题录、目录、索引)的数据库叫书目数据库,绝大多数文献数据库都属于此类,检索得到的结果是有关课题的文献。2.基于内容分析的概念扩展法(1)上位概念扩展法,分析检索对象的学科归属。如:英语与外语,美术与艺术,上海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词法与语法专利与知识产权、继承法与民法、唐诗与古诗、词法与语法等。(2)下位概念扩展法,又称概念分析的树形展开法。如:2.关于隐含概念的分析有些课题的实质性内容往往很难从课题的名称上反映出来,课题所隐含的概念和相关的内容需要从课题所属的专业角度作深入分析,才能提炼出能够确切反映课题内容的检索概念。例如:(1)“外资管理”中的“管理”一词隐含着“法规”等具体的管理方法。3.核心概
本文标题:文献资料修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84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