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文萃中学毒品预防知识宣传资料
文萃中学毒品预防知识宣传资料构筑拒毒心理防线——牢记“四知道”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憧憬,渴望拥有五彩斑斓的生活和精彩人生。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吸了第一根烟,尝试了第一口毒品,涉足了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一旦染上毒瘾,你的人生悲剧就会从此开始。要避免悲剧的发生,就必须构筑拒绝毒品的心理防线。牢记“四知道”一要知道什么是毒品;二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除;三要知道毒品的危害;四要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一、什么是毒品?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一)毒品种类1、杜冷丁、K粉、美沙酮、大麻、鸦片、冰毒、摇头丸、吗啡(morphine)、海洛因、可卡因、咖啡因、安纳咖苯环已哌啶(PCP)、麦司卡林。杜冷丁学名哌替啶,又称作唛啶、地美露。其盐酸盐为白色、无嗅、结晶状的粉末,能溶于水,一般制成针剂的形式。作为人工合成的麻醉药物,杜冷丁普遍地使用于临床,它对人体的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似,但镇痛、麻醉作用较小,仅相当于吗啡的1/10--1/8,作用时间维持2—4小时左右。毒副作用也相应较小,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均较轻微,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弱,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及过量使用等问题。2、吗啡是鸦片中的主要生物碱。在医学上,吗啡为麻醉性镇痛药,药用其盐酸盐、硫酸盐、醋酸盐和酒石酸盐。具有镇痛及催眠作用,其镇痛作用是自然存在的化合物中无可区敌的,因而一直被视为解除剧痛最有效的传统的止痛药。一般可有于肾绞痛和胆结石、转移癌所致的剧痛及其他镇痛药无效的疼痛。变有镇静作用,可保机体因外伤性休克、内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某些消耗性疾病(如伤寒的某些型)所引起的衰竭。吗啡最通常的给药方法是注射,以便迅速生效,但口服亦有效。用药后可见欣快感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肠胃系统的副作用。吗啡还有催吐作用,是一种全身抑制药。其最大缺点是易成瘾。吸食吗啡,可产生人体上的一系列副作用,在神经中枢方面,副作用表现为嗜睡和性格的改变,引起某种程度的惬意和欣快感觉;在大脑皮层方面,可造成人的注意力、思维和记忆性能的衰退,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吗啡,会引起精神失常的症状,出现澹亡和幻觉;在呼吸系统方面,因吗啡能抑制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改变呼吸的自动控制,因而大剂量吸食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吗啡的极易成瘾性,使得长期吸食者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对吗啡产生严重的依赖性,造成严重的毒物癖,从而迫使吗啡瘾者不断地增大剂量以期收到相同的吸食效果。3、鸦片为医学上的麻醉性镇痛药,是从一种草本植物——罂粟中提炼出来的。罂粟,是一种一年生的栽培植物,一般种植在海拔高300至1700米的地方,其植株约高1.5米,每年二月播种,四、五月分开花,花呈白、红、紫等颜色,每朵花有四个花辩,其叶子大而光滑,呈带有银色光泽的绿色,当其果实成熟时,花辩自然脱落。罂粟本身不是毒品,但它是鸦片制品的原料,从罂粟中可得到象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待因等等毒品。4、摇头丸是90年代初流行于欧美,是一种致幻性苯丙胺类毒品、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强的兴奋作用,服用后表现为活动过度、情感冲动、性欲亢进、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有幻觉和暴力倾向,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被认为是未来世纪最具危险的毒品。(二)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具有依赖性;(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三)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四)毒品是如何分类的?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1)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3)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4)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二、为什么将6.26确定为世界禁毒日?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毒品蔓延泛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国际社会的安宁,已成为严重的国际性公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1987年6月根据联合国秘书长的建议,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的问题国际会议”,这是部长级禁毒国际会议,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讨论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这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禁毒国际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禁毒活动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组织提出了今后的禁毒活动中开展综合治理的建议。会议提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Yestolife,Nottodrugs)的口号。6月26日大会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来抵御毒品危害。1990年2月,在美国纽约召开的联合国第十七届禁毒特别会议上通过了《政治宣言》和《全球行动纲领》,又宣布,将本世纪最后十年(1991—2000)定为联合国禁毒10年,要求采取有效而持续的国家、区域和国际行动,以促进《全球行动纲领》的实施。自1987年以后,各国在每年的6月26日前后都要集中开展大规模的禁毒活动。三、有关毒品及预防毒品的知识1、我国的禁毒方针是什么?禁吸、禁种、禁贩、禁制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2、广大青少年防止毒品侵害的最有效、最积极的办法是什么?了解毒品。3、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防毒要做到哪四点?一是不要听人蛊惑,受人引诱;二是不要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三是不要接受有吸毒劣迹的人送的香烟;四是远离毒品,不沾毒。4、贩毒分子主要利用青少年的哪些弱点,诱惑他们吸毒?好奇心里、辨别能力差、意志薄弱等弱点。5、联合国禁毒宣传的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6、发现吸毒、贩毒的应该怎样做?报告学校或拨打110报警。7、吸食毒品有哪三个方面的危害?一害自己,二害家庭,三害国家。8、我国法律规定,吸毒成瘾的要送哪里戒毒?强制戒毒所。9、吸毒人员强制戒毒后又复吸的怎样处置?送由司法部门建立和管理的劳教戒毒所劳动教养并继续戒除毒瘾。10、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多少克可以判处死刑?50克11、哪些人属于吸毒的高危人群?从年龄来分,以青少年为主,从职业来分,以无业人员、个体户非流动人口居多,从层次来分,文化素质低的占多数。12、毒品带来哪些社会问题?①诱发违法犯罪。②毒品使国民素质下降。③毒品造成国家财富流失和经济衰退。13、毒品预防教育为什么要以青少年为重点?第一,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吸毒青少年在整个吸毒人群中所占比重一直居高不下。第二,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毒品危害无知,对毒品好奇。第三,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教育培养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养成远离毒品,积极向上的良好生活习惯,是至关重要的。14、吸毒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主要表现是什么?毒品对人体的作用首先损害人的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其次是影响心脏功能、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殖能力,吸毒者或其配偶生下畸形儿、怪胎屡见不鲜。吸毒可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类疾病。这些人往往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严重的则丧失劳动能力,以至日渐衰竭而死亡。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轻者头晕、耳鸣,重者呕吐、涕泪交流、两便失禁、浑身打颤;这时,吸毒者往往是丧失人性,丧失理智。他们四肢痉挛,鬼哭狼嚎,或撞墙或自伤,弄得鲜血淋漓,甚至自杀。另外,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吸毒者后期往往靠吸食毒品不能满足要求,转而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他们共用未经消毒处理的注射器和针头,致使艾滋病传播。15、毒品为什么能使人成瘾?第一是生理因素。人脑中本来就有一种类吗啡肽物质、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吸毒者吸了海洛因、外来的类吗啡肽物质进入人体后,减少并抑制了自身吗啡肽的分泌,最后达到靠外界的类吗啡肽物质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自身的类吗啡肽物质完全停止分泌。那么,一旦外界也停止了供应吗啡肽物质,则人的生理活动就出现了紊乱,出现医学上说的“反跳”或“戒断症状”,此时,只有再供给吗啡物质,才可能解除这些戒断症状,这就是所谓的“上瘾”。第二是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能否获得毒品,社会动荡不安对人的影响,社会文化背景决定哪些人易成为毒品的俘虏,社会法律对毒品的态度等等。第三是个人的心理因素。研究结果倾向于认为在不同性格的人当中易冲动,对社会常规模式具有反抗性,以及对挫折忍受差者这三类人,有着相对较高的危险度,即具有较高的滥用药物成瘾的易感性。总之,毒品成瘾问题,往往是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6、为什么吸毒人员中青少年占很大比例?据统计,美国25岁以下的人口中,每3人中就有1人是吸毒者;意大利吸毒者中18-27岁的占70%。我国吸毒者中,35岁以下的占85%左右。青少年处在身心发育、成长阶段,思想较幼稚,好奇心强,对毒品危害认识不足,抵御毒品快感的能力较差,尤其是一些青少年的某种逆反心理--越是危险的事,越是家长、老师谆谆嘱咐不可以做的事,他越想去试试!这一切就给了毒贩子以可乘之机,致使青少年吸毒现象迅速蔓延。17、染上毒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原因:(1)好奇心的驱使(2)寻求刺激(3)摆阔显富(4)排除解愁(5)治病解痛(6)他人引诱、胁迫、教唆。18、吸毒对家庭会造成哪些危害?吸毒导致大量的家庭悲剧,一旦家庭中出现一个吸毒者,就意味着贫困和矛盾围绕着这个家庭,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首先,吸毒耗费大量钱财,到了一定程度必然要靠变卖家中财产换取毒品,致使家徒四壁。一些丧尽天良者甚至卖儿卖女,逼妻卖淫;其次,吸毒会导致婚姻死亡,家庭破裂。因为一个人一旦染上毒瘾,就会失去义务或责任观念,做丈夫的不能尽丈夫的职责,做妻子的不能尽妻子的义务,最终必然导致离婚。再次,吸毒危及下一代。怀孕妇女吸毒将严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有的致使新生儿先天畸形或染上毒瘾。19、毒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吞噬人们的肉体和灵魂,直接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时至今日,毒品这场来势凶猛的世纪之患正无情地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在接下来的广播中,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对此做些介绍:(1)何种青少年容易染毒?据四川大学心理卫生中心博士李静介绍,一般存在社会问题的高危人群容易沾染毒品。即:五种情况的青少年容易沾染上毒品。一是父母亲长期不和家庭的孩子。二是父母离异,家庭破裂的孩子。三是父母过分关心的孩子。四是有原因不明状况的孩子,或处于烦躁状态的孩子。五是有行为问题的青少年。(2)毒瘾为何难戒毒品(麻醉品)成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疾病。一旦形成毒瘾,就会出现“戒断综合征”和“强迫性觅药行为”,戒断将非常困难。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患者吸毒成瘾后,可在脑内形成毒品依赖的“病理性犒赏性中枢”,在脑磁图等功能性定位设备上表现为与之相关的“异常低频活动”,这类似于患者的“病灶”(3)青少年如何远离毒品毒品危害的严重,从公安部门最近的数据可以看出2003年我国内地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103万人其中74%吸用海洛因,同比上升了11%。在吸毒人员总数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72.2%以上。20、同学们:为了我们共同拥有美好的明天和未来,我们向全校青少年朋友们发出以下倡议:(1)认真学习禁毒知识,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掌握禁毒知识对我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我们抵制毒品的基础。(2)树立防毒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面对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和伪装,我们要学会鉴别,学会保护自己,防止被人引诱吸毒。结交朋友要慎重,平时生活要有规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3)从我做起,抵制毒品。做到不吸食毒品,不从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做到远离毒品,
本文标题:文萃中学毒品预防知识宣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88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