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交通调查本章主要内容1、概述2、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3、交通延误4、OD调查4、交通调查的抽样5、交通调查新技术第一节概述一、交通调查的定义1、交通调查(利用客观手段,对道路交通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进行调查,并且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了解掌握交通状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规律的工作过程。)PS:交通调查只能在有限的地点(区域)和有限的时间内,客观的探求与具体对策有关的资料。第一节概述二、交通调查的目的和作用1、调查目的交通规划中的交通调查,主要目的是为规划提供全面、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实际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依据这些数据准确分析规划区域的交通现状,对交通规划涉及的经济、运输、交通量等做出准确可靠的预测,并且制定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并且与交通需求相适应的交通规划方案,达到规划工作、指导交通建设和发展的目的。注意:调查资料不全或者失真=对交通现状的评价必然得出片面甚至错误的结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交通需求预测结果精度低=规划方案无法实施。第一节概述二、交通调查的目的和作用2、作用(1)交通调查资料是交通运输系统现状评价的基础调查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运输系统、交通流等现状资料现状的道路状况、交通特征、交通安全、服务水平等进行评价分析现状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为交通规划提供依据。(2)为交通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3)是制定交通规划目标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区域社会经济规划、综合运输发展规划等宏观资料的调查,了解调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现状、战略第一节概述三、交通调查的种类1、按照调查的对象(1)以道路上的车辆为对象的调查(调查Q,V,密度和延误)道路规划、交通控制、道路综合治理提供依据。(2)居民出行调查(PT)(调查起讫点分布、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次数以及停车情况)综合交通规划,预测交通需求量。2、按交通调查的组织部门(1)全国统一组织规划的交通调查(全国干线公路、机动车OD、城市交叉口及主要路段)(2)按照项目需要组织的调查(以指定范围和指定路段的工程建设和交通管理为目的交通调查)第一节概述四、调查内容1、交通运输调查(1)运输量调查规划区域内综合运输方式的OD运输量,尤其是规划区域道路网基年的OD交通量(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规划区域内的五种运输方式历年完成的客货运输量和周转量,汽车保有量有关道路网历年的交通量、车速、车流密度、交通量的构成。五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指标,如平均吨位、运输成本、平均速度、平均运距、实载率等第一节概述四、调查内容2、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1)经济资料(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经济布局)(2)人口(总量指标(总人口、职工数量、农业总人口等)、相对指标(人口密度、人口平均增长速度等))(3)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储量和分布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布局、社会经济结构和规模,决定基础设施的布局。)(4)土地利用基础调查(交通分区土地使用性质、交通分区的就业岗位和就学数量调查、商品销售额)第一节概述四、调查内容3、相关政策和法规调查(1)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方针政策、国土开发利用规划。(2)区域人口、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3)综合运输发展规划,尤其是道路运输发展规划(4)道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定额、指标和基本建设的政策法规。4、建设资金调查5、交通规划影响调查(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资源环境)第二节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一、交通量调查1、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2、交通量的分类(1)按交通性质分机动车交通量(公路:载货汽车;城市道路:小汽车)非机动交通量(以自行车为主,人力车,畜力车)混合交通量(折算成标准小汽车PCU)行人交通量(人行道路上或人行横道、地道、天桥)第二节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一、交通量调查2、交通量的分类(2)交通量特性平均交通量(一定时间间隔内交通量的平均值,日、年、月、周等)高峰小时交通量(以1h为单位进行连续若干小时调查所得结果中,交通量最大的小时交通量)3、交通量调查的准备工作(1)交通量调查的基本程序第二节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明确调查目的和任务明确调查区域或者路线情况(宽度、标志、信号灯)明确调查站点位置明确调查车辆的种类、拟定调查时间和周期人员配备和分工调查表格的设计对所获得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归纳、总结和分析第二节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2)调查时间常用调查时间24h(周一~周五任一天,周二~周四最佳)16h(6:00~22:00)12h(7:00~19:00)高峰交通量周末注意事项应避开特殊活动和节日异常气候条件。特殊交通管制第二节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3)调查地点通常设置在不受交叉口影响的路段上、交叉口的引道处、交通设施的出入口(收费站、停车场)4、交通量调查的计数方法主要有人工计数法、浮动车法、机械计数法(1)人工计数法手动分车型计数器第二节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2)浮动车法(FloatingCarMethod)驾驶实验车在测试区间内与区间大部分车辆均衡的速度反复行驶测定,实验车内坐调查人员3~4人,在试验车行驶过程中分别记测如下数据:逆测定方向行驶时对向的会车数量;顺测定方向行驶时超越试验车的车辆数;顺测定方向行驶时被试验车超越的车辆数;试验车通过测试区间所需时间(min)(往返);ABEW第二节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cacacttYXqcqaXcYatct——路段待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单向),辆/min;——测试车逆测定方向行驶时,朝测试车对向行驶(即顺测定方向)的来车数,辆;——测试车在待测定方向上行驶时,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即相对测试车顺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辆;——测试车与待测定车流方向反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min;——测试车顺待测定车流方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min。第二节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3)机械计数法(检测器和计数器)气/液压管电接触光电检测器雷达检测器磁性检测器感应线圈超声波红外电容式其他第二节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5、交叉口交通流量调查(交叉口通行能力、交通量变化、高峰小时交通量、交通组成)PS: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高峰不重叠,分别测定。常见常规十字交叉口;(位置?人员?)环形交叉口(“环岛”、“转盘”)(位置?人员?及与十字的区别?)第二节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二、车速调查1、常用术语(1)地点车速:车辆通过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时的车速(瞬时车速)(2)行程车速:车辆在道路某一区间行驶的距离和时间的比值(区间车速)(3)行驶车速:车辆在道路某一区间内的行驶距离和行驶时间(扣除停车延误的时间)的比值(4)临界车速:C最大时的车速(最佳车速)(5)设计车速: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交通密度较低时所能维持的最高安全车速。第二节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2、地点车速调查1)调查地点与时间的选择(1)正常情况(车速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正常路段、无其他干扰;观测者避免对车辆产生影响;天气良好、交通状况正常时进行,避免恶劣天气;(2)实施限速(限速的道路或地点)(3)检验交通改善(交通改善点)(4)事故分析(事故地点)2)调查抽样与样本量的确定100辆以上;避免一些常见错误;第二节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根据我国1998年出版的《交通工程手册》,地点车速的最小样本量按照公式计算:2=KnE样本总体标准的估计值,一般应由已有的速度资料给出,《交通工程手册》给出了对应不同地区和道路类型的经验值,具体如表。E-速度调查允许误差,一般可取E2km/h;K-不同置信水平对应的系数,实质上是一定置信水平和自由度的t第二节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样本标准差值置信水平系数K值行驶区域样本标准差值双车道四车道乡村8.56.8郊区8.58.5城市7.77.9平均值8.08.0置信水平(%)68.386.690.095.095.598.899.099.7K1.001.501.641.962.002.502.583.00第二节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4)地点车速的调查方法①人工测定法v=L/∆t(L:30~50m,t不小于1.5s,前轮、前轮)②自动测速法车辆检测器(两端埋检测器,精度要求不高,一个检测器)使用测速仪器测定速度(雷达枪和雷达测速仪)光电管摄影测量第二节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3、区间车速调查①车辆牌号对照法在路段的起终点设置观测点,各设调查员4~6人,按照上下行分2组。记录通过观测点的车辆类型、牌照号码(后3位)、车辆通过时间。调查结束,将起终点的车型和牌照进行对比,计算相同牌照号码的车辆通过起终点的时间差,即为行程时间。(无大型交叉口、大型出入口的单向一车道或流量不大的单向2车道,路段长度不宜超过500m.)牌照法车速调查表道路名称----------起点-----------终点-----------------调查日期-----------调查员--------天气--------------序号车辆类型起点t1终点t2行程时间区间车速1第二节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②跟车法(利用观测车在观测路段往返行驶,同时记录下所用的时间,即为行程时间,用路段长度除以该时间即得。)方法:测量路段全长(地形图测或者车辆里程表)和交叉口及特殊点(道路宽度变化)之间的长度,对路段标号,现场踏勘,做好标记。测试车2名,秒表和表格。1个观测沿线交通情况,用秒表读出经过各标记点的时间、沿线停车时间及停车原因;另一个,当测试车遇到阻塞或者严重减速时,记录减速次数或停车延误时间及原因。(6~8次,往返T小于40min)(市郊15,市边缘10,市中心5)跟车法测速记录表道路名称-------起终点----------调查日期--------调查员------天气-----路段编号观测时间减速次数及原因中途停车最终断面t行人自行车会车转向车公交停靠其他原因停止t启动t1第二节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三、交通密度调查定义:在单位长度车道上,某一瞬时所存在的车辆数,辆/(km*车道)调查方法主要:出入量法和摄影法(地面/高处摄影观测法和航空摄影观测法)1、出入量法在道路上选择A、B两点间路段为观测路段,车流从A驶向B。在观测开始时刻(t=t0),观测区间AB内初始车辆数为E(t0),t时刻内从A处驶入的车辆数为QA(t),从B处驶出的车辆数为QB(t),则t时刻路段AB内存在的车辆数E(t)=E(t0)+QA(t)-QB(t),则t时刻AB区间内的交通密度为:ABBAABLtQtQtELtEtK)()()()()(0+==)(0tE第二节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q+a–b式中:q—从t0到t1时刻通过B处的车辆数;a—被试验车超越的车辆数;b——超越试验车的车量数。1.出入量法的基本原理2.适用条件:适用于高速公路上立交之间无出入交通的路段。第三节交通延误一、延误(由于道路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s/辆ormin/辆)1、固定延误:由于交通控制装置引起的延误,与交通量大小及交通干扰无关,主要发生在交叉口处。2、运行延误:由于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干扰而引起的延误。3、停车延误:车辆由于某种原因而处于静止状态产生的延误。停车延误=停车时间,包括车辆由停止到再次启动驾驶员的反映时间。4、行程时间延误:实际行驶时间-完全排除干扰后以畅行速度通过调查路段的行驶时间5、排队延误:车辆排队通过路段的时间与车辆按自由行驶车速通过的时间之差。(停车延误+加速延误+减速延误)6、引道延误:引道实际耗时与引道自由行驶时间之差。第三节交通延误二、路段行车延误调查1、跟车法(1)人员和设备两名观测员、两块秒表,一试验车。在调查时,当测试车通过调查路段起点时,观测员启动第一只秒表,记录沿途通过控制点的时间,当车辆停止或者被迫缓行时,观测员启动第二块秒表,量测每次延误持续时间,记录员将此延误持续
本文标题:第2章交通调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5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