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坚持文言翻译的原则文言翻译的原则就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对译,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使原文的每一个字在译文中都有着落,译文中的每一个词语在原文中都有根据,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式与原文保持一致。例如:原句: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译文:不贿赂的国家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所谓意译,就是按照原文的大意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根据原文的句子特点灵活处理。例如:原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译文:季氏将要对颛臾国发动战争。文言文翻译要求尽量直译,在直译无法进行,或不能准确地传达原意的时候,可以采用意译。需要意译的地方往往涉及典故、特殊说法、习惯用法、修辞格等,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今人可能不理解其内在含义,因此,要换成今人能懂的方式去表达。如下面几种情况就需要意译:①借喻,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将喻体还原成本体。原句: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译文: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②借代,如果把借代直译出来,往往让人感到不易理解难以接受,因此,借代应意译,译为它所指代的人或物。原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译文:做官的人见识浅薄,不能做长远打算。二、把握文言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10法1.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难”和“易”可用加字法翻译。此句译成:“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2.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去替换古代的说法。例: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击”。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瑰”换成“珍贵”,“观”换成“景象”。3.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例: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这里除了“予”、“除”之外,都可保留不译。4.调序法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先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句序后再翻译。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这是一个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该把状语调整到它们应在的位置上,可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5.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例: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这一句不但省略了主语,还省略了谓语,翻译时必须补出。可译为:“不行,(那些人)只是没(逃跑)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6.拆分法(古今异义词)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就要使用拆分法。如2012年高考山东卷“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语句中的“清宫”“亲信”要使用“拆分法”拆分成“清理宫室”“亲近信任”。7.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使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例: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缙绅:古代大臣上朝时将笏板插在腰带里,这里是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缙,插。绅,带。8.变通法变通法主要用在文言文特殊的文言现象中,比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互文同义等。当直接根据此字的常规意义来理解而无法直接翻译或不符合文意时,就要考虑到特殊的文言现象。例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一句,根据常规翻译,“举酒欲饮无管弦”就没有了明确的主语,究竟是主人下马想饮酒呢,还是客人上船想饮酒?这样就需要根据后面的文字“醉不成欢惨将别……添酒回灯重开宴”一句了解到“举酒欲饮无管弦”的是主人和客人,所以“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应当使用互文同义来进行翻译,译为:主人和客人下马上船,举起酒杯想喝酒却没有音乐。9.删略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例: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张良曰:“谨诺。”(《鸿门宴》)句中的“谨”表谦称,可不译。10.扩充浓缩法古文中有些句子言简而意丰,有些句子言繁而意单,对这些句子就可用扩充或浓缩的办法来翻译。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论积贮疏》)翻译时要将其扩充,使意思明朗,可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又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气势磅礴,但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一一对译,这时可浓缩为:秦国有并吞四海,统一天下的雄心。三、答题思路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句子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第二步:按照词序,对应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点,可暂时放过,等译完全句,再进行推敲。第三步:译完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二、应避免的几种翻译“误区”解答“理解翻译”题时,要避免进入以下误区。1.以今义释古义。例1: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译:摆开战车骑兵步兵以拱卫皇宫,设置士兵的队列,并竖起旗帜。译文将“设兵”的“兵”译为“士兵”,是以今义释古义,应作“兵器”解。例2: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义》,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译:窗下陈列着几函古书。立恭找到一本《列子》,我找到一本《白虎通义》,虽然想索取却难以开口。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我没有用处了。”(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老夫无用也”译时容易出错。联系语境可知,“用”是动词,“无用”即“不需要”,如果译成“我没有用处”,就会造成歧义。应译作“我不需要(它们)了”。2.漏译重要词语。例1: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译:以蔺相如功劳大,拜他为上卿。译文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为“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由此可见,有些文言词语的用法,现在可能有时也用,但在考试答题时应规范、准确地译出。3.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译: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不存在很久了。译句中没有把原句中的“也”删除,造成错误。原句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应该去掉。如果放进译文,“也”就成了连词,句意发生了变化。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的词,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没有实在意义,虽然在原文中必不可少,但翻译时,或者因为纯属多余,或者因为没有相当的词来取代它,应该删除不译。4.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译:太子和宾客知道这件事情的,都是白色的衣服和帽子来送他。这里译文有两处不妥。“宾客知其事者”是定语后置,翻译时应调换语序,即“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白衣冠”用作动词,即“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否则,译句缺少谓语动词。考向二文言断句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文言断句,考查的是考生诵读文言文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特别是对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更能在断句中得以体现。让考生用/把句子断开。要提高断句能力,应多读一些难度适中的文言文来增强语感。给文言文断句,除了需通晓文意之外,还可以遵循一定的方法,抓住一些特征。文言断句六真言1.凭语感,先断易。首先默读一至两遍,大体了解文段,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文言文中,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有哪些人,人物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有什么过程和结果。例: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节选自《世说新语》)句中共有四个人物“诸葛亮”“魏明帝”“晋宣王”“辛毗”,两个地名“渭滨”“关中”,一个官名“军司马”;句中动词有“次、震动、惧、战、遣、为”等;然后以动词为中心,弄清人物间的关系,了解事件的经过。断句: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2.“云”“曰”“道”,对话明。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3.找虚词,断语气。如“盖、夫、其”等发语词常放在句首,“耳、乎、哉、焉、也、耶”等语气词常放在句尾,“之、以、则、而”等助词、介词、连词常放在句中。例: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从句意看,这段文字是使者与赵威后的对话。威后的问话是三个相同结构的句子,都是“耶”字结尾。在第二个“曰”字后面齐王使者的话中,“岂”是表反问的副词,应放在句首,和后边的“乎”照应,构成“岂……乎”句式。断句: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4.辨句式,助点断。文言中的固定结构、变式句、判断句、被动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例: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文段开头“者……也”是判断句,“事齐灵公庄公景公”承前省略主语“晏平仲婴”,“以……重于齐”是用“于”引进主动者的被动句。断句: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5.修辞句,有特点。(1)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的整齐对称,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断句。例: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开头的“夫”是发语词,接下来,都是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四字对称句。断句: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2)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手法,识别这些手法,可以帮助断句。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节选自《列子·愚公移山》)句中用字多处首尾重复,这是运用了顶真手法。断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6.有总说,
本文标题:文言翻译及断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76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