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断指再植术中不同内固定方案应用临床对比研究(已修改)
断指再植术中不同内固定方案应用临床对比研究牛磊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合肥230011【摘要】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中克氏针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案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行断指再植术患者共195例200指,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97例100指)和试验组(98例100指),分别采用克氏针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延迟愈合率和僵硬发生率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分别为67.00%(67/100),94.00%(94/100);试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延迟愈合率和僵硬发生率分别为17.00%(17/100),35.00%(35/100);试验组患者延迟愈合率和僵硬发生率分别为2.00%(2/100),3.00%(3/100);试验组患者延迟愈合率和僵硬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中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案应用可有效促进术后功能恢复,降低延迟愈合风险,并有助于避免僵硬发生,价值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方案。【关键词】断指再植;克氏针;微型钢板;内固定;疗效本次研究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行断指再植术患者共195例200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克氏针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延迟愈合率和僵硬发生率等,探讨断指再植术中克氏针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案应用效果差异,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行断指再植术患者共195例200指,符合再植手术指证[1],手指离断至再植时间<6h;入选患者以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97例100指)和试验组(98例100指);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指离断至再植时间、致伤原因、离断平面及离断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即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放置气囊止血带;对皮肤、皮下组织、伸屈肌腱及创伤指骨组织进行彻底清创,必要时剥离骨膜,尽可能保持关节完整性;通过轻柔掀起皮肤及伸指肌腱对腱周及侧腱束进行保护;待骨折良好复位后,根据创伤指节及严重情况选择不同形状微型钢板进行内固定,常规放置于指骨背内或外侧,最后完成伸屈肌腱、指神经、动静脉吻合及皮肤缝合口;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方案治疗,即通过2枚克氏针对骨折部位进行交叉固定,其余方法同试验组。1.3观察指标记录患者延迟愈合和僵硬发生例数,计算百分比;以愈合时间超过4周作为延迟愈合判定标准。1.4疗效判定标准[2]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疗效判定,分为优、良、可及差四级;治疗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00%。1.5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数据分析软件选择SPSS20.0;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检验水准为α=0.05。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分别为67.00%(67/100),94.00%(94/100);试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组别指优良可差治疗优良率(%)对照组1003037231067.00试验组10051436094.00※与对照组相比,p0.052.2两组患者延迟愈合率和僵硬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患者延迟愈合率和僵硬发生率分别为17.00%(17/100),35.00%(35/100);试验组患者延迟愈合率和僵硬发生率分别为2.00%(2/100),3.00%(3/100);试验组患者延迟愈合率和僵硬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两组患者骨折延迟愈合率和僵硬发生率比较[n,%]组别指骨折延迟愈合率僵硬发生率对照组10017(17.00)35(35.00)试验组1002(2.00)※3(3.00)※※与对照组相比,p0.053讨论已有研究显示,内固定方式选择是影响断指再植术后手术功能恢复效果关键因素之一[3];而对于指骨骨折患者内固定应严格遵循解剖复位、固定轻便稳固及早期可行功能锻炼等原则[4]。以往行断指再植术患者术中内固定多采用克氏针方案;该方案操作简便、手术用时少且术者掌握难度低,故在基层医院得到广泛应用;但近年来临床报道显示,克氏针方案固定强度欠佳,无法形成骨折断端加压作用,且术后对于指关节和走行肌腱活动影响较大,关节僵硬、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几率居高不下,无法满足临床需要[5]。相较于克氏针内固定方案,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案用于断指再植手术具有复位效果佳、固定稳固性高及抗旋转等优势;已有研究显示,微型钢板内固定可避免传统固定术后旋转损伤,有利于改善肌腱调整和手指功能恢复效果[6-7];术中与指骨背侧放置钢板进一步减少对于肌腱活动功能限制,降低肌腱滑动发生风险,术后第2d即可进行指骨及关节康复训练;同时微型钢板内固定能够避免克氏针在手指活动时对于关节及韧带刺激,提高患者对于功能锻炼耐受性,改善远期临床预后[8]。本次研究结果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分别为67.00%(67/100),94.00%(94/100);试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案应用于行断指再植术患者在改善术后手指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优势明显;而对照组患者延迟愈合率和僵硬发生率分别为17.00%(17/100),35.00%(35/100);试验组患者延迟愈合率和僵硬发生率分别为2.00%(2/100),3.00%(3/100);试验组患者延迟愈合率和僵硬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说明断指再植术中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案应用有助于加快愈合进程,预防手指僵硬现象发生,从而有效改善远期预后。综上所述,断指再植术中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案应用可有效促进术后功能恢复,降低延迟愈合风险,并有助于避免僵硬发生,价值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方案。参考文献[1]钟世镇,徐达传,丁自海.显微外科临床解剖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36.[2]潘达德,顾玉东.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0,16(3):130-135.[3]肖文波,邱全光,程小军,等.断指再植1000例1432指临床回顾与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2):160-161.[4]曹文宏,刘新阁,王德芬,等.微型钢板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4):340.[5]李春江,王斌,杨树青,等.尺掌侧优先再植法在拇指断指再植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5):466-467.[6]厉运收.断指再植中三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比较[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5,21(4):205-206.[7]李宗军,肖春凌.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固定在断指再植术中应用的比较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7):657-659.[8]张建春,胡孝贞,陈海棠.AO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固定在断指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1):2141-2143.作者简介:牛磊,1969-10,男,本科,副主任医师。
本文标题:断指再植术中不同内固定方案应用临床对比研究(已修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79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