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沂南县小学语文年级下册网络集体备课(1)
沂南县小学语文年级下册网络集体备课时间2011.1.12单位岱庄中心小学主备人李高峰课题劝说课型口语交际参入备课人员逯青宋晶晶尹玉清教材简析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劝说”,这里有规劝的意思,劝说别人改掉不良的习惯。安排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规劝别人,该怎样劝说才能成功,情景表演,,小组交流等方式来亲身体会。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让学生该怎样劝说别人才能成功,该怎样运用语言来劝说。课前准备1.补充材料《吸烟的危害》2.图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备课一情境体验引起话题1、展示图片:(多媒体展示本校违纪的图片,图片下配有简短的文字说明)2、画外音,引出讨论。导语:最近,我在校园内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同学水龙头打开后不关上,任水白白流淌;有些同学欺负戏弄小同学;有些同学有意损害学校的花草树木;还有些同学从楼上往下乱扔纸张……发生了这样的事该怎么解决?3、生畅所欲言,导出话题。学生各抒己见(倡议书、报告老师、劝说、写警示牌、开班会……)教师总结:你们想了很多办法,特别是其中的“劝说”就是最直接的办法,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需要劝说,然而,劝说也要讲究方法,中国有句老话叫“一句话叫人笑,一句话叫人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口语交际——劝说,(板书)根据老师的图片,说出他们的错误,并说说该怎样制止这些行为。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况来让学生先谈谈体会,让学生找出办法解决,从而引出话题。水是生命之源,要节约用水。讨论如何对待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二结合(一)、1、同学们,你在平时生活中,劝说过别人吗?是如何劝理解目的、内容明确实际发现问题说的?对方接受了你的劝说没有?(自由交流)2、劝告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以理服人。那么,怎样才能以理服人呢?(二)、出示课件(劝说A、B剧)1、那么让我们来听一听两位同学劝说的开场白。A、甲1:乙1同学,快去把水龙头关掉,水在那里哗哗地流,太浪费了。乙1:关你什么事?(一边哼歌一边走)B、甲2:乙2同学,你刚才水龙头忘了关了,水哗哗地流,我觉得很可惜。乙2:噢,对不起,我忘了。(回头把水龙头关了。)2、比一比,说说自己的想法。甲1甲2态度:生硬──和气语气:直接──婉转角度:自己──他人结果:拒绝──接受学生结合实际,发现问题方向生活中你是如何劝说别人的?怎样才能以理服人呢?小结:甲1说话的时候语气生硬,有指责批评的意思,引起了乙1的反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甲2说话婉转、诚恳,至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并无指责之意,所以对方接受了他的建议。劝说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仅靠理由的充分是不够的,诚恳的态度、婉转地表达是让人接受的前提三、小组交流,探究方法(一)、归纳劝说技巧。1、直言劝导,有理有据。2、直话曲说,借例言理。3、巧妙引申,归结谬误。4、因势利导,或顺意而言或激将。(二)、强调注意事项。1、说话要委婉,不揭人短,不伤人自尊。2、语气要平和。3、要以理服人。小组讨论,探究方法,上台试说。形成师生互动的气氛,是学生投入其中。四、创设情境,尝试1.生活中,需要劝说别人的情况有哪些?(爸爸的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走到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以伤身体……)实践2.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情况,分小组练习劝说。3.小组推荐两位同学面对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劝说情况,组织评价。五、小结生活处处有语文,今天我们只是在课堂上对不文明的行为进行劝说,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对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进行劝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给那些在成长的道路上迷路的人一盏耀眼的明灯。板书设计劝说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讲究技巧注意对象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沂南县小学语文年级下册网络集体备课时间2011.1.12单位岱庄中心小学主备人李高峰课题发言稿课型习作参入备课人员逯青宋晶晶尹玉清教材简析本次习作是写常用应用文——发言稿,发言稿是参加回忆着在会议上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状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安排此次习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二是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具体表达清楚,把句子写通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写发言稿和发言稿的格式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具体表达清楚,把句子写通顺。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具体表达清楚,把句子写通顺。课前准备3.学生代表发言稿。4.2发言稿例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备课一、谈话引题1.课前让学生收集发言稿,如:班委竞选发言稿、班队会发言稿等,课堂上让学生在全班朗诵自己所收集的发言稿。2.师在全班朗诵课前搜集到的发言稿。如:开学典礼上校长的发言、值周老师的发言新生入队时新生代表的发言,教师节表彰的先进教师的发言,厂长任职时的任职演说。学生听老师读发言稿以此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发言稿,体会到发言稿的作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发言稿二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1.请写过发言稿的学生讲一讲他们在写某一发言稿的时候要写进哪些内容?(如:为竞选准备的发言稿,要讲清楚为什么竞选这个岗位,自己有哪些优势,如果竞选成功怎样为同学服务)2.师举例讲一讲在写某一发言稿的时候要写进哪些内容。3.请学生根据以上例子归纳总结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环境而定。(师予以帮助)学生听发言稿的内容教师讲解发言稿需要写作内容如何写发言稿,写发言稿要注意什么?三、尝试习作。1.让学生根据习作提示自己选择写作情景。2.明确习作要求:①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②感情真实;③语句通顺。3.学生根据自选情景写作。学生尝试写作四、评改交流1.全班学生互评互改。评价方向:不必拘泥于字数多少,以符合当时的发言要求为评价标准,以发言稿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通顺为评价重点。2.教师根据巡视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让学生结合评改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自己修改作文草稿。3.小组交流评改。4.教师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次习作是写常用应用文——发言稿,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表达自己习作1、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2、感情真实;3、语句通顺。的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状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此次习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具体表达清楚,把句子写通顺。沂南县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网络集体备课时间2011年1月12日单位代庄中心小学主备人尹玉青课题语文园地三课型拓展回顾参入备课人员高会营李高峰刘晓梅宋晶晶尹玉青教材简析本组教材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杨氏之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晏子使楚》写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力地回击了楚王;剧本《半截蜡烛》写了母亲和两个孩子为了保护半截蜡烛里的秘密与德国军官的机智周旋,在不动声色的话语中充满了胆略和智慧;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张的语言,说明了打电话时,说话要简练,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读故事,抓住故事大体情节过程与方法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交流学文的感受、体会与收获,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情感、态度、价值观交流搜集、积累的相声、剧本、快板等语言材料,不断丰富语言积累,平学习对联的妙用教学重点1、熟悉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义。2、通过读课文,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指导学生积累精妙语言。教学难点本组教学要和本次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教学的完美。课前准备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备课一自主识字导入同学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那就是对联。(请学生谈谈对对联的了解。)师生交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学会合作交流。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课堂气氛。课下搜集对联,课上交流。1.读对子,读准字音,想想意思。2.出示文中的四句对联,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3.指名读,正音。二合作交流感悟对联特点教师点拨:你们再认真读读这几句对联,看你有什么发现。1.生自读,反复吟诵,感悟特点。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3.全班交流讨论。回文联:由前往后读,由后往前读都可以数字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叠字联:联中有叠词出现,并且对仗整齐。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4.全班再读这些对联,体会特点,大致了解对联的内容。5.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6.课外拓展:(1)教师提供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2)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师:你还见过类似这样的对联吗?有积累这样的对联吗?顶针联:“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开口便笑,笑古今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地难容之事。”生表演并四人交流体验想法培养学生动口能力体会对联的好处了解对联的特点朗诵对联出示几幅有趣的对联数字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回文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叠字联:“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风收;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报捷。”(3)说说你喜欢这些对联吗?为什么?可以从内容上说,对联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写景、有说理……可以从语言形式上说,对联短小精悍,对仗工整,富有音乐感,读来朗朗上口……三品读领悟背诵积累1.学生读课文中的对联,试着背诵。2.同桌互相背诵。3.指名背诵。4.自由选择老师提供或同学交流的对联抄写背诵。细心领悟,交流平台,最后背诵积累四、巩固延伸展示台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可以1.表演课文中剧本或故事中的片断。2.相声表演。3.展示自己收集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等等,并交流看法。4.播放收集的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观看并交流。5.动手设计广告词、提示语等。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中、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调动探究感悟语言的兴趣、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眼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交流学文的感受、体会与收获,感受语言表达拓展回顾三交流平台交流感悟日积月累展示台的艺术。交流搜集、积累的相声、剧本、快板等语言材料,不断丰富语言积累,学习对联的妙用。
本文标题:沂南县小学语文年级下册网络集体备课(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8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