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沃登编辑医学论文中统计分析错误辨析与释疑_23
·沃登编辑·医学论文中统计分析错误辨析与释疑(23)———统计资料的表达与描述之二一、编制统计表时主谓语颠倒例1原文题目:“用3种测度对楔状缺损形成因素的研究”。在本项研究中,研究者考察的4种致损因素为:横刷牙、酸蚀、力疲劳和牙颈部结构类型。考察的3种缺损测度为:侧影深度、面积和缺损体积;3种测度为:一维测度:楔状缺损侧影深度(mm);二维测度:楔状缺损侧影面积(mm2);三维测度:缺损体积(mm3)。其结果列于表1中。对差错的辨析与释疑:在表1中,“是否采取横刷牙”是实验分组因素,即统计表的主语,而3种问题;将“谓语”以“纵标目”据的真实含义。而原文作者在表1中正好将主语与谓语位置放颠倒了,不便于读者阅读。通常,表格的横标目代表某种“原因”,纵标目代表某种“结果”,这样从左向右阅读出来可以读成一句话,便于读者理解所要表达的意思。对表1进行修改,修改结果见表2。作者所在医院颌面外科进行正颌外科手术的牙颌面畸形患者31例,患者资料见表3。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3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1.5个月。全部患者均以要求改善牙颌面畸形及功能就诊。对差错的辨析与释疑:此表格设计不合理,该统计表中总的纵标目应当是“病例数”,而不应当是“性别”。表中的“性别”仅仅是其下方“男、女”的总称,但这个位置上应写出表中数据的真实含义,即表1横刷牙对楔状缺损3种测度的影响(�x±s,n:实验区数)3种测度横刷牙无刷牙tP值D(mm)0.4803±0.3227(n=18)0.2024±0.1736(n=18)3.210.005A(mm2)1.3971±1.8765(n=18)0.7339±0.7177(n=18)2.550.01V(mm3)7.5201±1.8765(n=18)6.0403±6.4812(n=18)0.680.1注:D:楔状缺损的侧影深度,A:侧影面积,V:缺损体积(下表同)表2是否采取横刷牙对楔状缺损3种测度的影响(�x±s)横刷与否侧影深度(mm)侧影面积(mm2)缺损体积(mm3)横刷牙0.4803±0.3227(18)1.3971±1.8765(18)�7.5201±1.8765(18)�非横刷牙0.2024±0.1736(18)0.7339±0.7177(18)6.0403±6.4812(18)�t值3.212.550.68P值0.0050.010.1“病例数”,表中写“病例数”的地方似应写“总病例数”。要使统计表达到“简单明了”的效果,将表3修改成表4的形式为宜。表331例牙颌面畸形患者的分布(例)临床诊断例数男性别女上颌前突下颌后缩202上颌后缩下颌前突1569下颌前突1248双颌前突101颏后缩101合计311021表431例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性别分布(例数)临床诊断男性女性合计上颌前突下颌后缩022上颌后缩下颌前突6915下颌前突4812双颌前突011颏后缩011合计102131三、例3原文题目:关因素的调查研究”。原文作者对北京市462例中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楔状缺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资料见表5。表5不同位置楔状缺损患牙与义齿基牙的关系未患楔缺1颊侧楔缺2颊舌侧同患楔缺3舌侧楔缺4项目牙数%牙数%牙数%牙数%义齿基牙421.52534.32216.0613.6非义齿基牙287098.5560695.711784.03685.7(1)与(2)、(3)、(4)(2)与(3)、(4)(3)与(4)统计学处理比较比较比较P值0.0050.0050.05对差错的辨析与释疑:表5下部关于统计学处理的结果可以写在正文中。该表中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错误:(1)表中数据含义未表达清楚,尤其是“%”代表的意义不明确;(2)舌侧楔缺义齿基牙患病比例和非义齿基牙患病比例相加为99.3%(属于计算错误所致);(3)纵、横标目位置放颠倒了。修改结果见表6。四、统计表标目零乱、主谓颠倒、线条过多例4原文题目: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疗效分“析”。资料见表7~9。表6不同位置楔状缺损患牙与义齿基牙的关系组别患牙数患牙百分比(%)义齿基牙非义齿基牙义齿基牙非义齿基牙未患楔缺14228701.598.5颊侧楔缺225356064.395.7颊舌同患楔缺32211716.084.0舌侧楔缺463614.385.7表7老年组与青年组的性别、年龄构成老年组青年组性别例数平均年龄(起~止岁)例数平均年龄(起~止岁)男2863.8(60~76)2220.5(16~25)女2162.8(60~70)1820.7(16~25)合计4963.4(60~76)4020.7(16~25)表8老年组与青年组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疗效比较复查治愈有效无效组别时间牙数%牙数%牙数%老年2~9年3255.21119.01525.84年1858.0619.4722.6青年714.0714.03.239.7表9老年组与青年组慢性根尖周炎病变范围及治疗方法的关系病变范围治疗方法老年组青年组组老年组青年组组项目根管塑化根管塑化4mm4mm4mm4mm治疗治疗治疗治疗有效2024152821221726无效2134321334P值0.050.050.050.05对差错的辨析与释疑:在编制统计表时,总的纵标目应当是说明表中数据含义的关键词,细分的纵标目通常为第二分组标志。在表7~9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表标目零乱、主谓颠倒、线条过多等许多编制统计表时常犯的错误都出现了。在表9中,表达了多项不同内容,使读者不易看出其本质,也不便于合理选择统计分析方法处理这样的统计资料。观测指标虽然都是不同条件下的“牙数”,但有两个彼此独立的三维表结构同时存在,这两个三维表又有两个定性变量是相同的,即“年龄分组(属于原因变量)”与“疗效分组(属于结果变量)”。另外,在表9中对同一批患者分别按“病变范围”与“治疗方法”分组,其总牙数应相等,但左边的总牙数为109,而右边的总牙数为108,这可能属于过失误差所致。与这3张表对应的修改后的统计表见表10~13。表10老年组与青年组的性别、年龄构成(表7的修改结果)年龄性别平均年龄总体平均年龄分组(例数)(起~止岁)(起~止岁)老年组男(28)63.8(60~76)女(21)62.8(60~70)63.4(60~76)青年组男(22)20.5(16~25)女(18)20.8(16~25)20.7(16~25)沃登编辑为一家专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SCI论文服务公司。创建伊始我们就致力于为医学科研、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作者提供SCI论文翻译、修改、润色、写作服务,并协助作者进行SCI论文发表。表11老年组与青年组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疗效比较(表8的修改结果)年龄分组复查时间(年)患牙数治愈有效无效百分比(%)治愈有效无效老年组2~94321811615755.258.019.019.425.822.6青年组2~943627717372.087.114.03.214.09.7老年组慢性根尖周炎疗效与病变范围的关系(表9的修改结果之一)病变范围患牙数有效率年龄分组(mm)有效无效合计(%)老年组42022290.9≥424133764.9青年组41541978.9≥42833190.3表13老年组慢性根尖周炎疗效与治疗方法的关系(表9的修改结果之二)年龄分组治疗方法有效患牙数无效合计有效率(%)老年组根管治疗2122391.3塑化治疗22133562.9青年组根管治疗1732085.0塑化治疗2643086.7
本文标题:沃登编辑医学论文中统计分析错误辨析与释疑_2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88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