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河北名校20082009语文试题
1河北名校2008—2009初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一二三得分第一部分(1-5题,18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阴晦..:阴沉昏暗。无端..:无缘无故。敦厚..:坚固厚实。B、脚踝.huái愕.然è廿.年gān恣睢..zìsuīC、澄清..:清澈透明。后裔..:子孙。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D、肖.像:xiào哽咽.yè折.本:shé姹.紫嫣红chà2、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2),!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3、按要求填空。(4分)(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以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句子是(2)《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身处奢华之间,自己所持态度的句子是:4、下列句子都有语病,改正后写在句子下面横线上。(4分)(1)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昨天都同奥运火炬手金晶热情地交谈。(2)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得分评人卷线封密姓名考生号准考证号2(3)在昏迷中一直漂到潼南镇,才被派来抢险的机动船把他们救上来。(4)走近美丽的红光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材料一: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辞海》)材料二:古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宫殿里描绘着龙,雕刻着龙;人们生活中以龙为图案的服饰、器物、玩具随处可见,甚至谈话之间也离不开龙;以龙为名的民俗比比皆是,如龙舟、龙灯等;以龙为名的建筑、地名不胜枚举。材料三: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一个炎黄子孙紧紧的联系在一起。(1)探究上述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你对“龙”的认识。(至少三点)(2分)答:(2)互联网上展开了“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中国的形象标志——龙?”的调查和讨论。原因是“龙”在西方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会让外国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片面、武断的联想。假如你参加这次讨论,请谈谈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2分)答:第二部分(6-20题,4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6.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4分)(1)人恒过..(2)空乏..其身(3)所以动心忍.性.(4)曾益..其所不能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得分评人卷3(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8.本文开头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分)答:9.除文中事例外,请你联系历史或现实再举一例,并写出与此相关的一则名言警句。(2分)答: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身边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3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大自然历经了亿万年的发展和进化,积累了无数“天机”,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科学家在研究中越来越认识到师法自然的重要性。下面是信手拈来的几个例子。做衣服的衣料,除了极少数天然本色的以外,都需要加以染色。科学家看到繁花万紫千红的色彩皆为天然生成,根本不需要另外染色,忽发奇想:能否变“繁花似锦”为“锦似繁花”,做出无须染色的天然彩色纤维来呢?科学家经过努力,已经培育出几种彩色的棉花。这种天然彩色纤维不会褪色,又省去了染色工序,不仅省钱省工,而且避免了工业染色的污染。一举数得,皆为师法自然之所得。钢是非常坚硬的材料,但蜘蛛用来织网的蜘蛛丝比同样粗细的钢丝还要坚硬十倍以.上.!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模仿蜘蛛,造出被称为“生物钢”的人造蜘蛛丝来。一旦成功,不仅可以用来做成合成材料,造出轻巧而又坚固的飞机、车辆、桥梁、房屋、家具等;而且还可以用来织出超级织物,制成薄如蝉翼....、轻若鸿毛的工作服和防弹衣,以及收在掌中不盈握的降落伞……看来,小小蜘蛛蕴藏的“天机”就够我们学一辈子的了。能源一直是人类所面临的大问题,目前应用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迟早有用完之日。寻找替代的能源是科学家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其中太阳能的利用占有重要的地位。太阳能取之不尽,而且完全没有污染,是理想的能源。利用光电池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目前使用的光电池是用硅做成的,转换效率还不错(约16%),但成本太高难以普及。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如何降低成本,除了继续改进传统的硅光电池外,有人将目光转向大自然,所有的绿色植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虽然效率不高(达不到1%),但满山遍野,以多取胜。于是“异想天开”:是否可以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做出廉价的光电池来?“异想”果然“天开”!据英国的《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模拟光合作用的新型光电池,这种光电池可以做得很薄,是透明的。瑞士的一家手表厂即将推出一种太阳能手表,就是将这种透明的光电池覆盖在表面上以取得动力。将来扩大生产以后,可以将之覆盖在玻璃窗上,利用太阳能为建筑物供电。得分评人卷4妙的是这种新型光电池不仅价廉,而且其转换效率竟与硅光电池差不多,远远超过了光合作用的效率。由此可见,师法自然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1.从本文内容看,我们能从大自然中学到什么?请概括说明。(3分)答:12.请说出文中加点的“以上”和“薄如蝉翼”在语言表达上的效果。(2分)答:1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变“繁花似锦”为“锦似繁花”,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B.人造蜘蛛丝一旦研究成功,将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C.因为“化石燃料”迟早有用完之日,故不必过于担心它对环境造成的危害。D.科学家之所以研究和利用太阳能,是因为它取之不尽,而且没有任何污染。14.“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劝学》,它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答:15.人类从大自然中学到不少“本领”,根据你的积累,请说出一种。(2分)答: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音乐是有年龄的。在我们幼年的时候,音乐也许曾经是保姆。旋律的构成简单而稚拙,但每个音符都舒缓、柔和、温厚和淳朴。那节奏是摇篮式的,在摇晃着的歌谣里,我们的骨节一寸寸放大着,成长着,却分不清保姆和音乐,是怎样各司其职又互为其主。少年时代,音乐轻捷的脚步,是我们第一个悄悄钦慕的恋人。我们在深夜与它相约,聆听它的倾诉和呼唤。乐曲中每一处细微末节,哪怕一个小小的颤音,也会让我们心跳脸红。那欢喜是纯真无邪的。无论哪一种音乐都会使我们欢欣。但可惜那时我们太年轻,心里喜欢着,却无法分解和辨析它真正的奥妙。当我们成为沉稳和成熟些的青年时,浮游荡漾在空气中的音乐,也渐渐沉淀下来。那时我们开始思考音乐,努力试图去读解和领悟,并试图与音乐对话。音符变得立体,有得分评人卷5一种辐射和扩张的趋势,暗藏着你听得见或是听不见的声音。音乐不再仅仅是一种情绪,而有了实在和具体的内容,成为可视可感的语言和思想,甚至是哲学。你发现音乐世界其实是一条深不可测的隧道,内壁悬缀着抽象的音符,不可复制也不可临摹,往往当你开口或是动手将其制作成曲谱时,它们却已消失。你只能将其烙刻在脑子里,一遍遍碾磨成体内血液流淌的声音。被琐事杂事俗事缠身的中年,岁月匆促,音乐在生活中已是显得奢侈的享受,往往纯粹是一种娱乐和休闲。那时候音乐有点像一个分手多年的旧情人,只是在百无聊赖的日子里,会偶尔下决心安排一次有礼貌而有节制的约会。音乐对于老年,若不是感官麻木得不再需要,那定是摈除得很彻底很坚决的。没有音乐的老年,也许枯涩也许灰暗但也许恰是因他的内心饱满滋润,而无须依赖音乐的浇灌。人到了老年,对音乐的选择变得十分挑剔。若是喜欢的音乐,必是自己灵魂的回声,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除了自己认定的那种之外,天下的音乐都是不堪入耳的噪声。所以老年的音乐,由于排除了功利的杂音,在自然淡泊的心境中,便有了一种宁静透明的质感。人走向生命尽头时,音乐不再是保姆也不是恋人,不是先哲更不是神祗,而只是一个忠实的人生伴侣。所以音乐具有极其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音乐无法定义。不同的音乐可以被每个年龄段的音乐爱好者音乐迷分享,音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古典或是现代、严肃或是流行,在欣赏者那里,并没有绝对的界别。在感人至深的音乐中我们常常迷途甚至错位,但音乐宽容大度,它知道自己所能在人们心上激起的回声,是“喜欢”的唯一标准。音乐只是有点儿模糊,有点儿空灵。它无形无状、无影无踪,无法触摸、无法品尝,是一种流逝的时间,一种被曲谱固化的记忆。音乐被人吸纳到心里去,又被人在各个生命阶段自然而然地传递下去,音乐就变得永恒了。16.音乐是有年龄的。作者用了不同的比喻来描绘不同年龄阶段对音乐的感受。根据下列提示,找出相应的比喻。(3分)幼年:少年:老年:17.文中说“音乐具有极其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这里“包容性”的具体含义是什么?(3分)答:18.作者开始说“音乐是有年龄的”,后面又说“音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你认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19.作者为什么认为音乐在青年时代“不再仅仅是一种情绪,而有了实在和具体的内容,成为可视可感的语言和思想,甚至是哲学”?请结合全文比较分析。(2分)(1)同幼年和少年相比:(2)同中老年相比:20.“音乐是一种流逝的时间,一种被曲谱固化的记忆。”在这个句子中,作者运用比喻来表达了她对音乐的感受,请具体分析这种表达的妙处。(4分)答:6第三部分(21题,40分)21.作文(40分)从下列两小题任选一题作文(40分)(1)我在祖国的怀抱里(2)成长岁月,我多了一份①(1)文体不限,选第(2)题时先把文题补充完整;②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真切的体验;③文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④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⑤书写工整规范。得分评人卷
本文标题:河北名校20082009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99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