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河北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行政管理学科代码:120401一、学科专业介绍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之下的首个二级学科,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过程及其规律。具体而言,行政管理研究政府开展行政管理活动的基础──行政价值、行政职能、行政权力、行政组织以及行政环境;研究政府有效开展行政管理活动的条件──人事行政、财政预算、行政法制以及行政伦理;研究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功能环节──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行政领导以及行政改革。围绕这些研究主题,该学科试图揭示公共事务治理之道,进而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共管理活动提供科学指导。河北师范大学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1批学位授权审核中,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行政管理专业从201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二、培养目标行政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公民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有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中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行政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适应在公共部门(尤其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以及在高校、党校、行政学院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学术型人才。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乐观进取,勇于创新,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3.掌握坚实的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熟练掌握行政管理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了解本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或专业管理、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的素质和潜力。4.掌握科学方法,具有良好学风,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运用能力。三、研究方向及内容行政管理专业目前主要拥有4个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政府改革与发展、社会管理与创新、地方政府管理。其各自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基本手段和方式,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是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政策分析能力构成行政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本研究方向围绕政府的公共政策实践,研究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尤其是社会公正取向)、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公共政策议程、公共政策规划、公共政策决策、公共政策执行以及公共政策评估等问题。该研究方向致力于探索对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有效解释和预测,开发科学的政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培养政策分析思维和能力。2.政府改革与发展。在迅速变迁的时代,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政府自身,都希望通过改革以谋求发展,于是政府改革成为常态化的行政管理主题。本研究方向围绕中西方政府改革实践,主要问题涉及政府改革的动力分析,政府改革的模式选择、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改革,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改革,西方政府改革借鉴与反思,比较行政改革,等等。该方向致力于探索行政改革的规律和策略,针对中国政府改革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书上提出合理化建议。3.社会管理与创新。社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尤其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而言,社会矛盾、社会风险、社会危机的普遍存在,都亟待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本研究方向围绕社会管理的若干重大问题而展开,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格局、维护群众权益的机制设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尤其是城市社区管理)、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社会组织的发展、公民社会的培育、网络虚拟社会管理、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提升,等等。该方向具有鲜明的应用对策意识,旨在为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出谋划策以及培养精通社会管理的高级人才。4.地方政府管理。对整个行政管理系统及其运行状况而言,地方政府及其公共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结合地方政府自身实际和地方公共事务的特殊性,有针对地实施公共管理,便成为本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该方向主要研究问题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比较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合作、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区域地方政府间联合行政(尤其是环首都经济圈框架内的县级政府合作)等。该方向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对接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四、学制和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硕士生学制为三年,学习年限为二至四年。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一年半,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毕业)论文时间一般为一年半。学业成绩突出者,根据有关规定,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提前1年毕业(按《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提前或延期毕业管理规定(试行)》执行)。五、培养方式学术硕士生培养采用在校集中学习的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和发挥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严格进行考核,确保培养质量;培养工作坚持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学位论文撰写三者并重的原则。既要使学术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使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六、课程设置、学分及考核(一)课程设置及学分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和选修课。学位公共课为政治理论、外国语。学位基础课一般开设3—4门;学位专业课各专业一般开设2—3门。学生课程学习不少于32学分。表1: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行政管理专业)类别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时学分教学方式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一二三必修课学位公共课政治理论543√√考试必修7学分外国语1444√考试学位基础课公共管理学543√考试必修12学分公共政策分析543√考试公共经济学543√考试社会研究方法543√考试学位专业课政治学543√考试必修9学分宪法与行政法543√考试公共人力资源管理543√考试选修课政府改革理论与实践362√考查选修不少于4学分社会管理与创新研究362√考查地方政府管理362√考查公共组织管理362√考查公共危机管理362√考查其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带*号的它培养环节每学期至少听1次学术报告*必须完成;其它完成1项即可。公开做文献阅读报告2次(其中1次可结合开题报告完成)*实践环节*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完成高水平调研报告(公开发表或经厅级以上领导批示)(二)考核学位公共课由学校统一组织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考试由学院组织,成绩按百分制评定;选修课程以考查的方式进行,成绩按不合格、合格评定。导师组可以根据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情况,指定1-3门补修课,不计学分。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到70分(百分制,含70分)以上方可获得学分,达不到要求者应重修,不允许补考。选修课程考试成绩60分(含60分)以上或考核合格者方可获得学分。七、学术活动与实践环节硕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做两次文献阅读报告,其中一次可结合学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完成文献阅读者计2学分。文献阅读报告会由导师或导师组组织。硕士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和学术报告会,视参与情况可计1学分。教学实践的目的是使学术硕士生对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和锻炼;方式可以是对本(专)科生进行课程辅导,指导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辅助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硕士生必须完成相当于20学时教学工作量的教学实践。学术硕士生在入学前,具有一定教学经历者,须本人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导师同意,经研究生教育学院批准,可免修教学实践环节。鼓励和提倡学术硕士生在学期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与研究生“三助”工作结合起来。学术硕士生必须完成教学实践环节,计2学分。八、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是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考核应做到公开、公正,考核内容包括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和开题报告等。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末完成。考核工作在本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指导下,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负责,成立考核小组并组织实施。考核小组根据考核内容对学术硕士生进行全面考核后,按合格、不合格评定中期考核成绩。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论文撰写阶段。硕士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末,完成学位课程学习、文献阅读、课题调研等工作,并按要求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拟定的论文题目;课题来源、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创新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和预期成果;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和前期研究成果。通过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的研究生方能进入学位(毕业)论文撰写环节。九、学位(毕业)论文学位(毕业)论文是培养学术硕士生的最后一个一切,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术硕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学术硕士生能否毕业并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学位(毕业)论文撰写格式,按照《河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编写规则》执行。导师要定期检查学术硕士生论文的进展情况。论文的基本要求是:论文观点正确,结论和建议应对本学科以及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内容应能反映出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论文应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论据充分、可靠,论证严谨,计算准确,文字通顺,条理清晰,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应对所研究课题有新见解,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文科学术硕士学位(毕业)论文一般不少于二万字;学位(毕业)论文中应有足够数量的附注和参考文献,部分学科还应有一定比例外文参考文献;学位(毕业)论文的中(外)文摘要应能充分反映出论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标题:河北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0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