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河南大学考研专业课暑期知识点归纳之新闻传播学
河南大学考研专业课暑期知识点归纳之新闻传播学一、新闻学复习应该掌握的50个重点知识点:1、新闻学的学科归属与基本构成(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意识形态属性。1)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现象就是新闻传播行为的存在形态(包括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和新闻事业。新闻传播活动就是新闻传播行为的运行过程,包括新闻传媒对新闻信息的采写编播过程,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过程,新闻事业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乃至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人才培养的过程。2)新闻学的学科结构在我国新闻学术界,一般把新闻学划为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实用新闻学三个层次,也有人主张加上管理新闻学作为第四个层次。理论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以原理、原则和方法论为主要内涵。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历史新闻学运用历史的方法,通过研究新闻传播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主干课程: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名记者研究。实用新闻学既含应用理论,也含应用技术,它所研究的是新闻传播业务过程的操作方法和一般规律。主干课程: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新闻编辑、新闻摄影(像)、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编排等。属于新闻实务范畴。管理新闻学,是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专门学科。主干课程:媒介管理学。它是研究媒介经营管理(广告、发行等)的策略、方法与技巧的一门学科。3)新闻学的学习方法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学好新闻学,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力实施“手”、“脑”工程。即既要学好新闻的十八般武艺,又要勤于动手多写多练,边学习边实践,手脑并用。2、新闻的定义(陆定一、李良荣)、新闻的基本特征与新闻的要素。答:新闻定义1: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定义2: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这两个定义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概括或反映了新闻的“真”和“新”这两个基本特点。它们的区别在于:新闻是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定义1),新闻是信息,表达出新闻的实质。(定义2)。这两个定义,对于新闻是互为表里,在不同的场合各有不同的内涵和功能。3、新闻起源与新闻本原的异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起源(实践论)与本原(新闻与事实的关系,事实第一性)观。4、新闻与宣传的异同。新闻与信息的关系。答:从传统的观点上看,新闻和宣传都是同样的工作,甚至有人认为都是一码事,其实则不然,而是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们之间也不是并列的、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的、甚至相互渗透的。新闻与宣传的基本区别是新闻着重于传播信息,宣传着重于传播观念,所以,新闻不等于宣传。新闻和宣传的不同点:①新闻和宣传概念的区别。新闻是有价值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专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对当前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做出真实客观反映,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新闻是报刊、广播、电视经常大量运用的一种文体。宣传的概念是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宣传可以是“大众传播”,也可以是“群体传播”,甚至“人际传播”,宣传往往是一种专门为了服务某一特定议题的讯息表现手法。在西方,宣传原本的含意是散播哲学的论点或见解,但现在最常见的是被放在政治环境中使用,特别是指支持政府或政治团体的舆论运作。各部门、单位利用媒体向社会传播自己的工作是宣传,同样的手法用于企业或产品上时,通常则被称为公关或广告。②新闻和宣传特征的区别。新闻的主要特征是客观性,表现为真实性、及时性和开放性。要求报道完全真实,要让事实本身说话,一般要交代清楚有关的人、事、时、地、因果、意义等要素;要求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或评述,要求面向社会公开、透明地发布,是对广大群众传播最为广泛的信息传播形式。宣传的特征主要为主观性,表现在取向性、反复性和范围性。与其它沟通方式差别在于,宣传的讯息无法呈现完整客观的事实,具有某种事实按照事前既定主张进行选择的取向性,透过检查制度把关定向手段过滤不被允许的讯息,并且将不必要的讯息删除;宣传者会以一再反复的方式强化讯息,不存在新闻的“易碎性”;宣传是宣传者从主观愿望出发统一民众理解事物的方式,并进一步藉此改变受众者的行为或对于特定利益团体的期待。③新闻和宣传形式的区别。新闻是一种文体,是宣传的一种形式,新闻传播只能通过大众传媒来体现。而宣传则不同,除了新闻以外,宣传可以用其它形式来传播来达到目的,比如举办各种活动,发放传单、广告,下发文件、宣传单,召开会议、开办讲座等等。新闻的倾向性和新闻的宣传性是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来表现的,不是作者的直言不讳;而宣传的倾向性是直接提出来的,直接告诉人应该怎么做或不应该怎么做,所以,宣传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新闻的传播是一次性的,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能再称为新闻。宣传却需要经常重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的了解和理解,并往往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宣传同一种观念,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极其明显的灌输性。新闻和宣传的相同点:①新闻和宣传各有特点,两者的联系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把新闻和宣传联系在一起的是社会的政治因素和传播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做宣传工作和做新闻工作,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为了宣传某种主张。强调新闻和宣传二者的共性和联系的倾向,其实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宣传和新闻合一体制的反映。党的方针政策的媒体传播就是新闻宣传,这就是,新闻等于宣传。②共同的理论基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这一主题,目前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及各方面工作的根本指针。作为宣传舆论战线的同志,坚持特色理论,宣传特色理论,按特色理论办事,是义不容辞的职责。特色理论既是宣传工作的理论基础,也是党报的理论基础。③鲜明的政治性。鲜明的党性原则,是从事宣传舆论工作的同志必须遵守的原则。党性就是政治倾向性。中国的现代报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和政治紧密相连的。从百日维新到辛亥革命,中国激进的革命派开始重视新闻对国家兴亡的引导作用。所以,新闻应该是政治宣传的一个组成部分,报纸就应该坚定不移地当好党的喉舌,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新闻事实引导广大群众同心同德地去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政治宣传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党的工作中心和政治任务的变化,侧重点也随之变化。新时期,要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基本职责。讲政治就是鲜明党性原则的根本体现,也是新闻与宣传工作者的共同准则。不论在任何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宣传舆论工作者都要自觉地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都要无条件地、旗帜鲜明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④广泛的群众性。新闻和宣传工作离不开群众,离开了群众就无宣传可言,新闻工作离开了受众群体,也就失去了根基。宣传和新闻工作能否得到群众的支持、理解,能否被群众关注、接受,是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以说,广泛的群众意识是宣传与新闻工作的共同属性。新闻与宣传的相同点:新闻与宣传的区别:①新闻的命根子是真实,宣传的大原则是导向;②新闻客观至上,宣传主题先行;③新闻是要使民众知道真相,宣传是要让民众相信结论;④新闻的镜头围着事件转,宣传的调子随着指令弹;⑤新闻看到什么报道什么,宣传需要什么看到什么;⑥新闻是敞开的报道,宣传有设定的禁区;⑦新闻不回避负面,宣传只突出正面;⑧新闻探求全貌,宣传断章取义;⑨新闻揭问题也揭矛盾,宣传唱凯歌更唱颂歌;⑩新闻对罪人也求客观,宣传对异端全力讨伐;⑾新闻会揭露弊端曝光丑行,宣传会粉饰太平纵容恶行;⑿新闻反映真实也反映民情,宣传欺骗大众也欺骗自己;⒀新闻经得起历史检验,宣传经不住现实拷问;⒁新闻尊重民众知情权会赢得支持,宣传愚弄民众分析力必遭到厌弃;⒂新闻是让民众判断,宣传是让民众盲从;⒃新闻是人民的耳目,宣传是权力的喉舌;⒄让人民看到新闻是取信于民,让人民忍受宣传是自毁诚信;⒅封锁新闻一定是为了遮掩真相,舆论一律往往是高纯度的谎言;⒆杜绝不同的声音是在培育对抗,禁止不满的表达是在发酵愤怒。5、新闻事业及其性质、社会功能与阶级性。答: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构成部分。新闻事业的性质,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矛盾学说,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新闻事业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来决定的,这一点我们刚才也说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前面提到我们的喉舌论,不是过时,为什么说在我们国家我们的媒体都属于国家所有,这跟我们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密切相关。也就是刚才说世界三种广播电视体制,或者三种媒介性质,都是跟我们当前所存在的三种经济基础的经济性质密切相关。社会功能指新闻事业对人类、对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即新闻事业满足社会需要的效能。包括: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和刊播广告五种功能。阶级性:(1)新闻事业掌握在一定阶级手中新闻事业本身就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一定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掌握新闻事业,并且运用它们在报道新闻、发表评论的同时,不间断地传播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2)新闻报道的内容具阶级性新闻是新闻事业的主体,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通过它大量报道的新闻反映出来的。新闻事业发布的新闻以及配合新闻发表的评论,都是记者和编辑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结果。(3)新闻事业阶级性的独特表现形式不同阶级的新闻工作者,在选择事实、描写事实时,总会深深地打上本阶级的烙印。6、新闻价值的含义及其要素。作为新闻人选取新闻素材的标准,新闻价值观在当今的新闻实践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怎样看待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的区别。答: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指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就是新闻本身之所以存在的客观理由,在我们比较固定的认识中,它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几个基本属性。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要素包括真实性、时新性等不变要素和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可变要素。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7、新闻为什么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真实的前提、主观真实的努力、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新闻真实的具体要求。如何看待新闻真实性、新闻客观性、新闻公正性的关系?新闻真实的含义与分类(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或者说个别真实与整体真实)。如何看待新闻的“本质真实”这一观点?结合实际分析,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与防止新闻失实的对应措施。8、新闻媒介的定义。新闻媒介的种类及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结合实际,分析网络新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国内外著名新闻媒介机构概况。9、结合当今全球新闻媒介发展的现实,分析世界上存在的不同的新闻媒介运行机制。10、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与社会责任论的基本观点、精神实质以及两者的演变过程。vx11、新闻自由的内涵及其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异同。12、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职能及其实施方式。结合当前实际分析,在我国信息公开机制尚不前健全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如何在“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方针下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13、90年代以来出现在美国的“公共新闻”(或称“市民新闻”)理论。如何评价这一理论及其实践?14、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政治理论素养、文化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素养)和职业道德(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和评价,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特征)。15、新闻工作的自律(行业协会、组织规章等)与他律(社会监督、法律等)机制及其关系。我国新闻业自律机制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新闻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新闻腐败、虚假新闻等)。16、2005年3月,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出《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重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本文标题:河南大学考研专业课暑期知识点归纳之新闻传播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1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