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方言(dialect)是语言的支派和变体。又称为“土语”、“土话”等。方言概念最早大约出现在我国周代,就是所谓的“殊方异语”。古希腊dialêktos是指一个地方居民的话。2.描写方言学用静态描写的方法研究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客观现象,并从中探讨规律的方言学。是方言学中最早形成的研究学科,我国杨雄的《方言》,十九世纪俄国的《大俄罗斯方言词典稿》都是其中的代表作3.广韵,是我国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由陈彭年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是我国历史上完整保存至今的最重要的一部韵书,其中共有36个声母206个韵母4.浊音:发音时声带震动的为浊音。又分为全浊和次浊。全浊指浊声母中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次浊指浊声母中的鼻音、边音、半元音。两者的区别是:全浊音声带颤动贯穿发音全过程,发音器官呈现的紧张状态比次浊音重5.阳声韵:鼻音收尾的韵母。又称鼻韵母。6.塞音尾(塞尾):以塞音[p]、[t]、[k]为韵尾。7.官话方言:又称北方话、北方官话、北方方言,是汉语方言的一种,是汉语的一种区域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8.分尖团:一种方言在古精组和见组字中,凡是有ts、ts‘、s与细音相拼,同时存在tɕ、tɕ‘、ɕ(或k、k‘、x)与细音相拼,形成在古精组字和见组字之间ts、t(或k)两组声母与细音相拼的对立,如:精tsiŋ—经tɕiŋ,就称为分尖团。否则为不分尖团,如普通话。9.晋方言是指主要分布在山西南部以外的广大地区以及河北、河南、内蒙古、陕西临近山西的地区的现代汉语方言。是现代汉语大方言之一。以太原话为代表,主要特点是有入声及入声的分布有特色。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称为“晋语”,人们一般多用此名称。文白异读是汉语方言中一种特有的现象,一些汉字有方言中有两种读音。一种是读书识字所使用的语音,称为文读,另一种是平时说话时所用的语音,叫白读10.徽方言,俗称“徽州话”。主要分布于安徽黄山以南,新安江流域地区以及以之相邻的浙江、江西省部分地区的汉语方言。以安徽绩溪话为代表。主要特点有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为送气清音为主。是安徽南部方言中最有特色的土著方言。是自《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1989)才从原来的官话方言(江淮官话)中划出来作为汉语的一个大方言,称为“徽语”,一般多用此名称。11.古吴越语,形成于春秋年代末期,南朝受到北语的影响,南宋时期受到北方官话的渗透。宋元时期,现代舞与基本形成。古吴越语是现代吴语的源头12.“塞音三分”:即指古帮滂並、端透定、见溪群今读分别为p、p‘、b,t、t‘、d,k、k形成“三分”。13.湘方言也叫“湘语”,有时被俗称为“湖南话”。现代汉语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南中部、东北部、西南部和广西小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占说汉语的5%。以长沙话为代表。主要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今读无论清浊、平仄都不送气。14.开尾韵,元音尾韵,开尾即没有韵尾的韵,元音尾指元音充当韵尾的韵15.洪音,细音,自明清音韵学家改开合各四等为开齐合撮四呼以后,也有人称开口呼为开口洪音,齐齿呼为开口细音,合口呼为合口洪音,撮口呼为合口细音16.“赣方言”又称“赣语”,也被俗称为“江西话”。现代汉语方言之一。分布在江西省的中、北部地区和湖南省的东部。使用人口约占说汉语人口的2.4%。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为送气清音。17.升变音声调,用来表示小称、爱称、鄙称等感情色彩,或表示程度加强、词性变化而将声调读得特别高的现象。常用“”表示。19.客家方言是汉语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和北部以及福建、广西、湖南、四川、台湾等省的部分地区。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主要特点有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为送气清音。20.客家话可以根据辅音韵尾分为三派。①鼻音韵尾[-m、–n、-ŋ]与入声韵尾[-p、-t、-k]俱全。梅县为代表的粤东、粤中、粤西、台湾等。②鼻音韵尾只有[–n、-ŋ],入声韵尾只有[-t、-ʔ]。江西、四川、闽西、粤北等。③只有[-ŋ]韵尾和鼻化韵,入声韵尾消失。闽西的长汀为最典型。21.各地客家方言的入声,古今演变有同有异。一是今仍读入声;二是今读舒声;三是部分读入声,部分读舒声。22,方言间的同源异流,至现代方言基本上是从古代语言演变而来,任何一种方言存在方面性质,一方面或多或少表现出继承而形成共同性的语音现象,另一方面或多或少表现出因种种原因在发展中形成的与众不同的语音现象23.声化韵,指辅音自成音节的现象,又叫辅音韵音节。其辅音被称为韵化辅音24.开始体,体是语法范畴之一。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开实体表示动作或行为开始进行25.闽方言又称“闽语”、“福建话”。现代汉语方言之一。分布于福建省以及广东省、海南岛和台湾省的部分地区。海外华侨也多说闽语。使用人口约占说汉语人口的4.2%。以厦门话为代表。主要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今读相对的清音,逢塞音、塞擦音多数字读为不送气,少数读送气。没有f声母(古无轻唇音)。“知”组读如“端”组(古无舌上音)26.最早的闽语韵书:《戚林八音》,1749年,福州话语音。由《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16世纪)、《太史林碧山先生珠玉同声》(18世纪)合订而成。1.方言与共同语、母语(原始语、基础语)的关系1.共同语是指某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是在人类一定的生活共同体(如部落、民族)内部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共同语是在社会打破隔阂,走向统一时出现的,并且总是以一种方言为基础逐渐形成的。从历史发展来看,共同语有时也用来指历史上或现代的几个方言或语言在尚未分化的共同时期的统一状态。2.母语一是指作为亲属语言共同来源的语言,也叫原始语、基础语。也指人在幼儿时期通过与第一语言集团其他成员接触而正常掌握的第一种语言。严格意义上的共同语与母语是有区别的。3.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方言是“语言的地域性变体”,含有跟共同语相对立的意思。就现代汉语来说,方言是经常被用来与普通话相对着说的。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全民族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汉语诸方言是汉语的地方分支,是一定区域内人们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从语言的材料来看,方言和共同语、方言和方言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来概括。方言和共同语是兄弟姐妹的关系,是同一古老语言历史发展的结果。但是共同语一旦形成以后,它就在整个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主导的地位,而使其他方言从属于自己。我们鉴别一种话是方言还是共同语,得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看这种话是地方性的交际工具还是全民性的交际工具。二是看这种话在全民族范围内是处于主导的地位还是处于从属的地位。2.方言差异形成的原因一是人口的扩散和地理的影响。二是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前者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外部因素;后者属于语言方面的内部因素。此外,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语言之间的接触,导致相互间的吸收、借用,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添方言的特色,对方言差异的形成不无影响。3.汉语方言学的分类就研究的方法来看,方言学可以分为历史方言学、描写方言学和方言地理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方言学大致又可以分为普通方言学、具体方言学两大类。4.汉语方言分区的原则和依据在考虑区分汉语方言的原则时,一定要十分明确以语言特征作为划分方言的主要依据。同时,社会背景、人文历史对于探索方言的形成及其发展无疑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至于语言因素和社会历史背景因素以外的一些因素,诸如自然环境、山川地理等因素,行政区分的因素等等,对于区分不同的方言来说虽然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那毕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不能作为区分汉语方言的必备条件。总之,方言的分区目的是为了如实地反映方言差异的状况。充分尊重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从概念出发,不掺杂主观意图,无疑也应该看作一项分区的重要原则。5.官话与官话方言的区别1)是共同语和共同语的基础方言的不同。官话是属于共同语(公众通用的语言)范畴,官话方言则汉语方言的分区概念,是官话的基础。(2)官话作为公众通用语言要求一致性,官话方言区域内各地之间存在不少差异。(3)官话方言是客观自然的存在,作为公众所通用的共同语则通常要求有一定的规范标准,特别是被称为普通话后。6.官话方言的特点一、语音特点1.古全浊声母今读清音,塞音和塞擦音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如“婆牌舅柱”的读音。2.-。如“吴武尾问网”。3.古日母字今读不读鼻音声母ȵ-或n-等。如“惹热儿耳”。4.“五”(古疑母字)读u或vu。5.鼻辅韵尾只有-n、-个,--n尾。6.平分阴阳、全浊上归去、去声不分阴阳,调类只有四个。7.大多数没有入声,有入声的有的有塞音韵尾,有的没有。二、词汇特点1.单数第三人称代词用“他”,附属人称代词在单数后加“们”。2.家畜、家禽表性别的语素在前。“公牛”、“母牛”3.儿子普遍称“儿子”,儿子的妻子称“媳妇”。4.用“站”表示站立,用“跑”表示奔跑。5.将固体咽入腹中用“吃”,咽入液体用“喝”,咽入气体用“吸”。7.简述晋方言的语音特点1.有入声。如上述例字:北pieʔ、墨mieʔ、迫pieʔ、麦mieʔ。2.有系统的文白异读。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白读和文读的不同:平声字白读不送气,文读送气,如:婆pei13姨、麻婆pei13豆腐;入声字白读送气,文读不送气,如:别piəʔ24的、区别piəʔ24。不少摄中韵母文白异读:通常白读为单元音,文读为复元音,如:脆tɕy53枣儿、干脆tsuei53。3.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文读与北京音相近,白读音自成体系,无论平仄都读不送气清音(晋中)。4.一二等韵母的读一音有分别。如:“袋开ei买奶ai”.5.单字调相同,连调区分其来历。“单字调”是指一个字(音节)单念时的声调;“连调”即连读字调,是一个字(音节)与其他字(音节)连读时不同于单字调的声调。“连调区分其来历”就是指通过连读时的声调改变来区别同音字(音节)的意义。如:东=铜tsuəŋ13,东虹tsuəŋ13tɕyə35-13≠铜匠tsuəŋ13-31tɕyə35。8.简述徽方言区的分片情况徽方言区按照其内部差异性,可分为5片,具体如下。片县市数人口代表点1.绩歙片685万绩溪、歙县2.休黟片675万休宁、黟县、黄山(南部)、婺源3.祁德片570万祁门、德兴市4.严州片270万淳安、建德、寿昌5.旌占片520万旌德、占大、阳高、怀仁9.简述吴方言区的分片情况1.太湖片毗陵小片13常州、宜兴苏沪嘉小片30苏州、无锡、上海、嘉兴苕溪小片5湖州、余杭杭州小片1杭州市临绍小片12临安、绍兴、萧山甬江小片10宁波市、镇海2.台州片10临海、天台3.瓯江片12温州、永嘉4.婺州片9金华、义乌5.处衢片处州小片9丽水、青田龙衢小片15衢州、常山、上饶、江山6.宣州片铜泾小片12铜陵、芜湖、黄山、石台太高小片6黄山(甘棠镇)、临安石陵小片5石台、黄山、泾县(厚岸乡)10.简述湘方言区的分片特点①长益片,包括长株潭、益沅、岳阳3个小片②娄邵片,包括湘双、涟梅、新化、邵武、绥会5个小片③辰溆片④衡州片,包括衡阳、衡山2个小片⑤永州片,包括东祁、道江2个小片11.举例说明湘方言的特点1.语音特点(1)古浊音声母今逢塞音和塞擦音时,无论保留浊音或是浊音清化,不管平仄,一般读不送气音。(2)中古全浊声母日趋清化。表现在北部的湘方言古全浊声母基本清化,如长沙;平声字保留浊音的多,仄声字保留浊音的少。(3)古晓匣母合口字与古非敷奉母普遍相混,读为唇齿音f。如长沙:虎fu、灰fei、坏fai。有的则读非唇齿音。如双峰:虎xəu、灰xue、坏ɣua。呈两派。(4)泥、来两母一般都是洪音前相混,细音前不混。如长沙:南=蓝lan、农=隆lən、年ȵiẽ≠连liẽ、娘ȵian≠良lian。(5)多数不分尖团。如长沙:祭=计tɕi、清=轻tɕin、齐=其tɕi、相=香ɕian。(6)影母、疑母开口一二等字大ŋai、恩ŋəu、暗ŋan、鸭ŋa。(7)曾梗两摄鼻韵尾字与臻摄混同,除少数念鼻化音外,一般都念n尾。(8)鼻音韵尾向鼻化演变的现象比较普遍,因而出现较多的鼻化元音(9)调类一般是
本文标题:方言学考试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6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