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F
表1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及指导思想第一节编制依据一、府谷-店塔一级公路FD-2合同段招标文件、标前会议及补遗书。二、设计院提供的府谷-店塔一级公路FD-2合同段设计资料、图纸、地质报告及参考资料。三、交通部颁布的“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四、国家有关法规及政策。五、施工现场勘察所获得的资料。六、我单位施工实力、技术装备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第二节编制原则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方案与施工顺序。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确保工程质量。三、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四、采用平行流水作业及均衡施工方法,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工期。第三节指导思想为确保优质、安全、按期完成本标段的工程施工,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导思想如下:一、人员与施工队伍:经理部由具有丰富工程施工经验的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组成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施工队伍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根据本项目施工要求组织专业化施工。二、施工组织:采用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统筹计划,合理安排,组织分段、分工序平行流水作业,均衡生产,保证业主要求的工期。三、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科学配置生产要素,组建功能匹配、良性循环的施工程序,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四、施工工艺: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成熟的施工工艺,实行样板引路、试验先行、全过程监控信息化施工。五、质量控制:进一步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照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进行质量程序控制,对施工现场实施动态管理和严密监控,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服务,质量具有优先否决权。六、安全控制: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做到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技术保证,建立安全组织保证体系,落实安全责任考核制,确保施工中人身及设备安全。七、环保文明施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制定防止和减轻污水、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环保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场容场貌管理,做到物流有序,环境整洁,文明生产。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项目概述本工程为陕西省省道301线府谷至店塔一级公路,属于陕西省“三横一纵两环”次骨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东起府谷县城府保黄河大桥桥头,与山西省忻州至保德公路相连;西至神木县店塔镇,与省道204线杨靖公路相连。该条公路一期工程按一级标准新建半幅,对现有公路路面进行整治作为另半幅;该项目主线全长55.116KM,大中桥42座,共长5015.07m,小桥17座,共长499m,涵洞178座,平交口6处,挡墙66段,共长12971m,挖方563万方米,填方307万立方米。本标段起点K10+000,终点K13+300,全长3.3KM。大中桥梁6座,全长1021.39m。涵洞2座,长度55m。通道2座,长度48.05m。路基土石方:挖方341533m3,填方147240m3。防护砌体工程14715m3,改河160m。主要技术指标:新建半幅(局部段落按整幅一次建成):公路等级:山岭重丘一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60km/h路基宽度:整体式20.0米,分离式10.25米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第二节工程设计概况一、路基横断面布置府谷-店塔一级公路本标段路基为分离式断面,路基全宽10.25m,单向二车道,每个行车道宽3.5m,左侧硬路肩宽0.75m,右侧硬路肩1.50m,土路肩宽0.5m,非超高路段缘带行车道硬路肩横坡2%,土路肩横坡3%。二、填方路基㈠一般路基填方路基填方边坡坡度是根据路基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基底工程地质条件,并经永久地质及工程地质勘察后确定。本路段路基填料主要为风化砂岩、泥岩开挖产生的碎石质土,路基填方地段多为亚粘土、亚砂土,局部为山间薄层淤积土,路基整体稳定性好。一般路基边坡坡率如下:填方第一级边坡高8m,边坡坡率采用1:1.5;填方第二级边坡高12米,坡率采用1:1.75;变坡处设置2米宽的平台,平台上设截水沟。㈡填石路基填石路基的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强风化的软岩不用于填筑路基,也不用作塞缝料;填石路堤石料最大粒径为15cm,边坡坡面采用粒径大于25cm的硬质石料(强度大于25Mpa)。为保证路床填料均匀、密实、强度高,减少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路床部分采用填碎石土(粒径小于10厘米),填土与填石交界面设置一层土工布,采用易风化岩石及软质岩石用于路基填料时,按土石路堤施工。㈢土石路堤路基填料主要来源于挖方段强风化砂岩、泥岩,呈土石混杂特征,由于风化岩块强度较低,碾压后易碎裂为细粒土,碾压时应严格控制分层厚度,确保压实度符合土质路堤压实标准。三、挖方路基路堑边坡坡度根据路段内的岩土地质条件决定,土质路段的挖方边坡坡率为1:0.5、1:0.75,平台宽3m、4m、6m;砂土挖方边坡坡率1:1.5,平台宽2m、4m;石质路段的挖方边坡坡率为1:0.5,平台宽2m、4m。四、半填半挖路基为了减少半填半挖路基的纵向、横向不均匀沉降,挖方路基部分在路槽下超挖80cm后回填土方,路基纵向超挖处理渐变长度为10m。填方路基部分,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地表开挖反向台阶,台阶宽度≥1m。同时为保证路基稳定,在填挖交界处设置横向渗沟,并与挖方路段纵向渗沟相联接。五、路基排水路基排水系统主要由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等组成。路基排水系统必须与桥梁、涵洞等排水设备衔接配合,并且与自然沟槽水系形成合理的排水系统网络,注意综合利用农村灌溉设施,不得出现冲毁农田现象。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均采用7.5号砂浆砌片石砌筑,石料标号不小于30号。六、路基防护路基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边坡高度采用相应合理的防护措施,为了美观,同坡面尽量采用相同的防护形式;边坡形成后应尽快实施防护,禁止边坡长时间自然暴露。防护有浆砌片石护坡、挡土墙等防护形式。㈠填方边坡防护:当填方路段临近河道、桥头及填石土石混填路段时,采用浆砌片石护坡。㈡挡土墙防护:填方路段为防止路基坡脚落空或挤占河道、覆压坡脚处厂房、铁路,并尽可能少占耕地,施工中采用石砌重力式或衡重式路肩墙(路堤墙。七、桥梁、涵洞孤山川5#大桥桥梁中心桩号:k10+126,桥梁全长:207.22m。上部结构为:8×25m预应力连续砼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肋式桥台,钻孔桩基础,双柱式桥墩。孤山川6#大桥桥梁中心桩号:k10+500,桥梁全长:182.32m。上部结构为:7×25m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肋式桥台,钻孔桩基础,双柱式桥墩。孤山川7#大桥桥梁中心桩号:k10+872.50,桥梁全长:132.28m。上部结构为:5×25m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肋式桥台,钻孔桩基础,双柱式桥墩。孤山川8#大桥桥梁中心桩号:k11+373,桥梁全长:182.272m。上部结构为:7×25m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肋式桥台,钻孔桩基础,双柱式桥墩。孤山川9#大桥桥梁中心桩号:k11+825,桥梁全长:157.24m。上部结构为:6×25m预应力砼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肋式桥台,钻孔桩基础,柱式桥墩。孤山川10#大桥桥梁中心桩号:k12+635.248,桥梁全长:160.06m。上部结构为:16+6×20+16m钢筋砼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肋式桥台,钻孔桩基础,单柱式桥墩。通道、涵洞本标段共有通道、涵洞4座,均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第三节自然、地理条件一、气象与水文:项目区气候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受西伯利亚大陆冷风及海洋副热带暖气团的影响,总的气候特征湿:冷暖干湿,气候分明,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两季较短且多风。本区平均气温8.6-9.1℃,极端最低气温-24℃,极端最高气温38.9℃。年平均降雨量453.4毫米,年最大降雨量830.6毫米,年最小降雨量205.6毫米,年蒸发量1092.2毫米,相当于平均降水量的2.4倍。平均无霜期170-185天,每年11月份开始冰冻,3月份解冻,最大冻土深度142厘米。初雪时间在10月下旬,最大积雪深度10厘米。本区降雨多集中在7-8月,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55%,且多发雷阵雨,易发洪水。路线经过区多年平均风速为2.5-2.7m/s,极端最大风速可达28m/s,全年大于5级风天数为45天,大于8级风天数为21天,以3-5月最甚。年平均风沙日为72天,多集中在春季。全线穿越地河流有孤山川河、新城川河及黄羊城川河等三条主要河流,水质受附近煤矿开采媒层的影响,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根据水质分析报告,地表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三条河流均为间歇性河流,枯水期流量小,洪水期流量大。在丰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在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1-K.Na型,个别为HCO3-C1-K.Na.Ca型,矿化度小于1克/升。根据地下水的赋水条件、水理性质,勘察区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层潜水河基岩裂隙潜水两类。第四系松散层潜水其含水层为沙砾卵石层分布为沿线孤山川、新城川与黄羊城川两侧河谷阶地区,含水层富水性较好,地下水埋藏较浅,但水位随季节性变化较大。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1-Ca.K.Na.Mg型,局部出现HCO3.C1-K.Na型,矿化度小于1克/升。侏罗纪、三迭系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主要为砂岩、页岩河泥岩,分别布于沿线河流及其两岸,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含水层富水性不均。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a-K.Na型,局部出现HCO3.C1-K.Na.Mg型,矿化度小于1克/升。黄土梁茆区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根据《公路混凝土工程环境水侵蚀性技术标准》判定,勘察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结晶性、分解性、结晶分解复合性侵蚀性。二、地形、地貌路线所经区域陕北黄土高原东北部,海拔800-1300米,属中低山区,地貌类型为剥蚀、侵蚀堆积黄土梁茆区,堆积侵蚀河谷区及临谷丘陵区。区内地形复杂,沟谷纵横。根据成因类型及地形形态、特征、堆积侵蚀河谷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河床及河漫滩、一级阶地、二级阶地等次一级地貌类型。1、堆积侵蚀河谷区,线路多穿行于河谷区。⑴河床及河漫滩多基岩处露,第四系覆盖层较浅。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以冲积卵石为主,局部夹漂石,分选性一般,磨圆度一般,母岩成分以砂岩和泥岩、页岩为主。个别地段第四系覆盖层厚(木瓜川中桥),厚度约为20米。基岩岩性成分以砂岩为主,局部夹有薄层泥岩及页岩和煤层。⑵一级阶地部分地段基岩出露,第四系覆盖层较厚。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以冲、洪积黄土状图、冲积卵石为主,局部夹漂石。黄土状土分布不连续,大孔隙较发育,具非重湿陷性,其湿陷等级为非自重I(轻微)级。其下分布的卵石分选性一般,磨圆度一般,母岩成分以砂岩和泥岩、页岩为主。基岩岩性成分以砂岩为主,局部出露页岩和泥岩。⑶二级阶地第四系覆盖层较厚,成分主要以风积黄土和冲积卵石层组成。上部风积黄土大孔隙较发育,具自重或非自重湿陷性。下部冲积卵石母岩成分以砂岩、页岩为主,分选一般,磨圆较差。2、丘陵区间或出露于河谷区之间,多出露于基岩,个别地段覆盖有风积黄土。第四节工程条件该合同段内与原府店公路较近,基本平行与线路,进入工地需新修施工便道,位于K11+520处,水、电、通讯比较方便,地方材料比较丰富。第五节工程重点及主要措施本合同段长3.3km,挖方341533m3,填方147240m3,防护排水14715m3,大桥6座,通道、涵洞4处,旧路保通便道一处,改河一处。一、重点本合同段重点工程是:路基工程K10+700~k10+810段,为挖方集中路段,长110m,挖土方72000方,挖石4800方,最大开挖高度33.29m,为本项目重点工程。二、主要措施进场后首先安排重点工程施工,严格控制工期进度,安排好结构工程与填方路段的施工顺序。第六节结构工程数量表一、桥梁工程序号中心桩号桥名孔数孔径(孔—米)桥梁长度(m)结构类型1K10+126.00孤山川5#大桥8×25207.22预应力砼连续梁桥2K10+500孤山川6#大桥7×25182.32预应力砼连续梁桥3K10
本文标题: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F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76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