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
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2015年4月17日国家旅游局网站发布)说明:根据《旅游度假区等级管理办法》和《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GB/T26358-2010)的相关规定制定本细则。本细则共分为两个部分:细则一:旅游度假区等级基础评价评分细则细则二:旅游度假区等级综合评分细则各等级旅游度假区需达到如下条件:细则一细则二强制性指标综合评价表(100分)总分(1000分)游客分(100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达标8590085省级旅游度假区达标7075070细则一:旅游度假区等级基础评价评分细则说明:1、本细则共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强制性指标,主要依据《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GB/T26358-2010)中规定的旅游度假区的基本条件;第二部分为资源环境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2、进行第一部分强制性指标评价时,须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评分,结果分为“达标”和“不达标”两种:10项指标均达标时,总评为“达标”;有任意一项或以上指标不达标,总评为“不达标”。3、进行第二部分资源环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时,由评定组成员分别对评价项目计分,最后计算算术平均分。4、第一部分强制性指标,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均须“达标”;第二部分资源环境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须达到85分,省级旅游度假区须达到70分。2第一部分强制性指标指标内容是否达标1应具备适宜度假的气候条件和环境,区内无被污染的水体、空气或土壤,无多发性不可规避的自然灾害。2应具有明确的空间边界和统一有效的管理机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面积应不小于8km2;省级旅游度假区面积应不小于5km2。3应具备至少3个国际品牌或国际水准的度假酒店。4以接待过夜游客为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过夜游客中应有至少1/3平均停留3夜以上或2/3平均停留2夜以上;省级旅游度假区过夜游客中至少1/3平均停留2夜以上。5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过夜游客中省外游客比重应不低于1/3。6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住宿接待设施总客房数应不小于1000间,省级旅游度假区住宿接待设施总客房数应不小于500间。7旅游度假区内用于出售的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旅游接待设施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应不大于1:2。8近3年来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总评注:环境质量达到相应国家标准,其中空气质量应达到GB3095的二类区标准,地表水质量应达到GB3838的IV类标准。各种设施的卫生与安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3第二部分资源环境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表序号评价项评价内容说明得分1度假资源(15分)资源类型丰富,主题资源明确、质优且规模大,适于度假产品开发。主题资源在区域内具有一定独特性。本细则中“资源”指被用来开发为旅游度假产品的各种自然及人文资源。为了鼓励度假区错位发展,每个度假区的主题资源不宜多于2项,且规模质量能覆盖大多数游客群体的需要。主题资源不明确或超项的,酌减1-3分;没有进行对比研究,不能准确定位自身主题资源在周边区域及全国范围内优势劣势的,酌减1-3分;主题资源品质欠佳及规模不足的,酌减3-5分。2自然环境(10分)气候条件相对舒适、空气质量好、山水植被环境较好。气候条件是相对于度假产品类型以及区域整体气候而言的,具有相对优势即可不扣分;空气、水域、土壤等从感官上即发现污染的,酌减3-5分;山林植被生态不健康,地表裸露(夏季)明显的,酌减3-5分(不适于植被种植且具有审美或教育意义的区域除外)。3人工环境(10分)人工设施、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具有一定乡土特色、艺术特色或设计创意。人文环境度假休闲氛围浓,有一定地域性。人工设施或人工景观的体量、设计风格等与自然乡土环境不协调,设计平庸,既无乡土特色,又无设计创意的,根据数量和不协调程度,酌减3-10分;人文氛围的度假休闲气息不浓,毫无乡土地域特征的,酌减1-3分。4规划(10分)度假区总体规划科学合理,能贯彻在各类详规和设计中。能以动态发展的视角合理进行规划分期,兼顾短期效果与未来发展潜力。度假区总体规划未由乙级(含)以上资质单位编制的,酌减1-2分;度假区总体规划在功能分区、资源保护、产品开发、设施配套等方面有明显不合理之处的,酌减1-5分;详规和设计中未能贯彻总体规划,未经论证调整用地或项目的,酌减1-3分;没有良好的分期发展策略,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的,酌减1-3分。5接待设施(20分)住宿设施类型多样——主题特色型、中档舒适型、环保低碳型、家庭型等,品质及舒适度好,服务好。环保低碳型指新增设施建设量小的住宿设施,如民宿、露营地等。住宿设施类型少,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酌减1-3分;中低端大众型酒店品质及舒适度欠佳,酌减2-5分;各种接待设施欠佳,酌减1-3分。6休闲度假产品(15分)产品多样——运动健身类、休闲娱乐类、康体疗养类、夜游类、常态化节庆演艺活动等,品质高,能区别于一般城市同类产品,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段、不同季节度假需求。产品类别不全,或虽有某类产品但品质规模不佳的,酌减2-5分;产品整体无创意,与城市相应休闲产品雷同的,酌减2-5分;产品缺乏对某类游客群体的关注的,酌减1-3分。7主题产品(10分)利用主题资源打造的主题产品能够体系化、精细化,游客容量大、产品品质好,且能够融合地方文化。围绕主题资源打造主题产品体系,其深度、广度有明显缺陷的,酌减2-5分;主题产品游客容量不足的,酌减1-3分;产品品质一般,设计无创意,未能积极融合地方文化要素的,酌减2-5分。8美誉度(10分)游客和专业人士对度假区的总体评价利用各类网站等公众平台数据进行分析。9总分(100分)总分为上述8项所得分数之和。4细则二:旅游度假区等级综合评分细则说明:1、旅游度假区等级综合评分细则的满分为1000分,按评价主体分为专家组、技术组和游客3类,其中专家组指标总计350分,技术组指标总计550分,游客问卷总计100分。在1000分指标之外,另设加分指标总计30分。2、参与细则评定的人员分为:旅游度假区等级认证机构组织的专家组、技术组和参与问卷调查的游客共3组。游客问卷得分由统计人员根据有效问卷各题的算术平均值计入相应的游客问卷分项得分栏。3、本细则中有部分“多选”项目,分值须累加;其余为“单选”。一些项目设有浮动分值,评估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浮动区间内打分。4、不同等级的旅游度假区分数标准如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得分900(含)分以上。其中游客分85(含)分以上。省级旅游度假区:总得分750(含)分以上。其中游客分70(含)分以上。5序号评定项目项目分值评价组选项类型评定得分说明1区域基础与区位1001.1区域基础401.1.1所在区域主要城市上一年度有2000万以上城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人民币元)8技术组单选“所在区域”指以度假区为中心400km半径范围内或4小时车程(汽车、火车)范围内的所有城镇;度假旅游市场带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实力雄厚的区域市场是度假区稳定运转的重要支撑。区域市场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区域内本身即是大的客源市场;二是区域作为国内知名的旅游大区,具有很好的外来客源基础;本指标用于考察前者。度假旅游需要比观光旅游具有更高的收入水平支撑,而目前人均GDP的指标常常与可支配收入相差甚远,因此本标准采用了后者作为衡量收入水平的指标,该指标可在各地统计部门或统计年鉴中获得。3万82.5万6~82万4~61.1.2所在地区首位城市过去三年年均接待国内游客超过(人次)7技术组单选首位城市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范围内(如全国、省区等)或相对完整的城市体系中,处于首位的、亦即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所在地区指以度假区为中心100km半径范围内或1小时车程(汽车、火车)范围内的所有城市。本指标用于判断度假区依托城市的国内游客基本市场。4000万73000万52000万31000万11.1.3所在区域的旅游品牌形象及度假氛围5专家组单选“所在区域”指所在省或者所在的地理区域,后者如胶东半岛、长三角等;可参考如下角度考察:1.所在区域度假旅游宣传推广的渠道、力度及效果;2.所在区域旅游在网络上的关注度及口碑;3.对所在区域旅游形象认知情况的随机抽样调查;等。该项引导各省及区域对度假旅游的统筹发展。所在区域旅游营销具有鲜明品牌形象,其特定主题能在同类产品中形成特色,已形成较好的区域性度假氛围5所在区域旅游营销具有鲜明品牌形象,具有特定主题,区域性度假氛围正在形成4所在区域有统一旅游营销,但尚未形成品牌,尚无区域性度假氛围36序号评定项目项目分值评价组选项类型评定得分说明所在区域无统一旅游营销,无品牌和度假氛围11.1.4区域规划10技术组多选作为省级重点旅游发展区时得4分,市级得2分。度假区周边用地功能以不影响生态环境及自然风貌的功能为宜,不适宜的功能如: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等,当度假区自身具有较大的环境缓冲区,周边用地功能对其影响不大时,此项可酌情给分。参评度假区应提供度假区所在城市的相关城乡总体规划图及国土部门制定的相关土地利用规划图。度假区作为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3作为省级或市级重点旅游发展区2~4度假区周边用地的功能对度假区无负面影响31.1.5区域旅游统筹10专家组多选参评度假区应提供相关的旅游规划,并说明其实施情况;根据实施效果浮动给分;“区域内其他旅游产品”指距离度假区车程在2小时以内的其他旅游产品,“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指从营销、门票、区间交通等方面为游客提供便利。如区域内无其他旅游产品则本项得3分。所在城市整体打造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具有统一的目的地服务体系和营销体系,度假区应包括在其中2~5度假区与区域内的其他旅游产品交通便利并建立良好合作关系2~51.2可达性30指离度假区最近的较大城市,其连接国内或区域其他城市的能力。该指标可间接判定客源市场基础。1.2.1依托机场年吞吐量7技术组单选以上一年度数据为准。主要依托机场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以上7200~500万4~7100~200万2~4<100万1~21.2.2依托机场可达性5技术组单选可根据地形及区位状况适当浮动,如西北经济不发达地区或交通相对困难的山地区可适当放宽要求。距离依托机场机动车程≤2小时52~3.5小时2~53.5~5小时-1~2>5小时-21.2.3依托火车站日均发送旅客量7技术单选以上一年度数据为准。7序号评定项目项目分值评价组选项类型评定得分说明依托火车站日均发送旅客2万以上7组1~2万4~70.5~1万2~4<0.5万11.2.4依托火车站可达性5技术组单选可根据地形及区位状况适当浮动,如西北经济不发达地区或交通相对困难的山地区可适当放宽要求。距离依托火车站机动车程≤2小时52~3.5小时2~53.5~5小时-1~2>5小时-21.2.5高速路可达性6技术组单选指最近的高速路出口。距离高速路出口机动车程≤0.25小时60.25~0.5小时4~50.5~1小时2~31~2小时11.3交通便捷度及舒适性301.3.1公共交通10技术组多选以度假区首推的主干交通方式(如机场)为主评价,综合考虑另一种交通方式(如火车站)。直达专线等候不超过60分钟可得4分,不超过90分钟可得2分。依托机场、火车站与度假区之间有定时发车的公共交通直达专线3直达专线的等候时间不超过40分钟(白天)5有价位适中的可预约专线21.3.2旅游交通本身兼做交通观光产品7专家多选鼓励区域联动打造交通产品,提高旅途舒适性,创新型的交通产品可弥补8序号评定项目项目分值评价组选项类型评定得分说明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选线,将连接交通枢纽或高速公路出口与度假区的交通线路设计为旅游风景路4组区间交通时间长的弱势。交通枢纽及高速路出口直接在度假区中的,本题不扣分。旅游风景路路况很好,没有货运卡车通过31.3.3区外交通便捷度舒适性8专家组单选很便捷,很舒适,交通方式选择多样8便捷舒适性尚好,但方式选择单一6一般,中转时间长4不太方便,中转次数多01.3.4便捷度舒适性游客主观评价5游客单选得分为旅游度假区游客问卷第2题的统计结果。2自然与人文环境1502.1自然环境502.1.1空气质量10技术组单选以当地旅游旺季的情况为准,采样地点应在
本文标题: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8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