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树突状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1
树突状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王雪雯1小班Y11002091摘要;树突状细胞(DC)是最强效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DC通过趋化因子作用由外周组织迁移至淋巴组织和器官,同时上调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的达,分泌细胞因子,获得预激幼稚T细胞的独特能力。DC通过不同的受体吞饮.吞噬和胞吞抗原例如C型凝集素受体捕获和呈递抗原,通过Toll样受体识别病原体和激活DC。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抗原递呈细胞(APC),参与抗原识别、加工和提呈,是机体免疫反应始动者,在免疫应答诱导中,具独特位。DC与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密切相关,在抗感染、瘤移植排斥和自身免疫疾病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当今国内外免疫学界研究的热点。树突状细胞(DC)源于骨髓CD34+的造血干细胞,广泛存在于淋巴和非淋巴组织中,DC前体细胞由骨髓进入外周血,再分布到全身各组织中成为未成DC(iDC)D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者,对免疫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从而维持内环境稳定.本文主要就DC的免疫功能,生物学特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综述如下。关键词:树突状细胞DC;免疫应答;生物特性;重要作用;临床作用1DC的免疫功能作为体内最强的专职性抗原呈递细胞(APC),DC的保护性免疫功能已经得到充分肯定。随着体外大量扩增DC的条件日趋成熟,人们对DC的功能有了更广泛和深刻的认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DC在免疫调节以及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中也同样发挥着作用。DC作为/哨兵发挥免疫监视功能mDC和pDC在免疫监视功能方面各有优势。pDC表达的微生物模式识别受体TLR7和TLR9分别识别DNA和RNA病毒上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PAMP),激活NF2kB信号途径并分泌大量IFN2I及IL26、IL28和TNF2A等细胞因子。通过IFN2Ñ介导和非IFN2Ñ介导的途径,pDC可活化NK细胞、巨噬细胞以及初始CD4+T细胞和B细胞,激活机体的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发挥针对微生物的免疫监视功能。由此可见,pDC是沟通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重要桥梁。mDC相对于pDC有很强的抗原呈递能力,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积极作用。它能直接激活初始T细胞和B细胞,通过体液和细胞免疫使肿瘤细胞溶解。mDC摄取抗原后进入淋巴结内初始T细胞循环池,通过MHC2Ñ类分子途径呈递内化抗原而激活初始CD8+T细胞,介导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效应。大量研究已证实,肿瘤抗原特异CTL介导的杀伤作用是机体最主要的肿瘤清除机制。另一方面,成熟DC高表达的MHC2Ò类分子可结合并加工呈递外源性抗原给CD4+T细胞,CD4+T细胞激活后通过.DC通过诱导Th1和Th2的失平衡促进哮喘的发生和发展,DC的免疫耐受也能抑制自身免疫病。将正常小鼠胰腺引流淋巴液中的DC输注给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小鼠可以防治其糖尿病的发生,而来自机体其,他部位的DC则无此作用。这也说明DC参与机体自身耐受的维持。DC激发的保护作用是长期的、抗原依赖的、可转移的,提示DC通过主动诱导外周耐受来防止自身免疫。如果DC对于建立对外周抗原的耐受是必需的,那么可以推测自身免疫病是因为DC的此功能缺陷引起的。2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切片DCDC广泛分散于全身上皮组织和实质性器官,数量不超过局部细胞总数的110%;可迁移到血液与淋巴,数量不超过血液有核细胞总数的0.1%。体内DC主要分为髓系DC和淋巴系DC两大类,多数为DC1。DC1来源于骨髓中的多能造血干细胞,人骨髓中均含有MHCⅡ类分子呈阴性的DC1前体细胞;而DC2的前体细胞来源于血液或扁桃体中的c-的浆细胞样细胞。DC1,DC2的前体细胞经外周血,再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其分化、发育均经历从前体DC→非成熟DC→成熟DC的过程。到达组织中(主要为非淋巴组织)的DC成MHCⅡ类分子,并能形成多肽2MHC复合体。DC作为体专职抗提呈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至T细胞的功能,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不同发育阶段DC具有不同的功能,可能是反的功能。未成熟DC可诱导免疫耐受,成熟DC可诱导免疫激活。②DC的功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即使同一DC在不同的微环境下,可能表现不同功能。③DC的最大特点是体内惟一能激活静息型T细胞(naCveTcell)产生初次免疫应答的细胞,且能点状放大刺激,并激活T细胞增殖。一个DC能够激活100~3000个T细胞,是巨噬细胞和B细胞激发T细胞增殖及抗原提呈能力的100~1000倍。3树突状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绝大多数DC处于非成熟(immature)状态,具有很强的抗原捕获、处理能力,但缺乏激活T细胞的能力。DC在接受抗原刺激后,逐渐成熟,并迁移至次级淋器官。次级淋巴器官的成熟DC丧失处理抗原的能力,但获得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能力,可激活T细胞而诱发免疫应答。DC在摄取和加工外源性抗原、免疫激活、免疫耐受、抗感染免疫及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如下。3.1树突状细胞摄取和加工外源性抗原作用机体内的DC大部分处于非成熟状态,具有极强的内吞能力,通过膜皱缩和形成大囊泡,形成液相内吞作用,可使极低浓度(10-10mol/L)抗原得到提呈,也可通过受体介导对糖化抗原进行内吞。抗原被DC摄取后,经过MHCⅡ类途径处理、加工,形成抗原多肽,与细胞胞内MHCⅡ类分子结合后提呈在DC表面,并可提呈24h~48h,以维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发功能。因此,DC是体内抗原的主要摄取者和T细胞激活的主要承担者。3.2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激活作用DC作为体内的pAPC,具有很强的免疫激活能力。当源性抗原被DC摄取、加工、处理后,DC能将丰富地MHCⅡ类分子/肽,MHCⅡ类分子/肽复合物运输到DC膜表面,为相应地CD4+/CD8+T细胞的结合提供分子基础,使T细胞的TCR占据量增加,有利于T细胞激活。除向T细胞提供MHCⅡ类分子/肽复合物的第一信号外,DC还可高水平表达B721,B722,CD40分子,为T细胞提供充足的第二信号,以促进T细胞激活。实验证明,DC还可参与B细胞的生长、分化与抗体生成。DC诱导T细胞生成B细胞刺激因子,作用于B细胞,使其分泌IgG,IgA,IgM。3.3树突状细胞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T细胞应答是机体对抗原产生免疫反应或耐受的关键环节,而DC是惟一能活化初始型T细胞的抗原呈递细胞.因此DC在诱导T细胞活化或耐受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T细胞对自身抗原的耐受,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条是通过免疫中枢器官,即胸腺对发育过程的T细胞进行阴性选择,排除对自身反应性克隆;另一条是从中枢逃逸的一些自身反应性T细胞,通过外周致耐机制,实现对自身抗原的耐受。实验表明,在胸腺中,DC通过介导T细胞凋亡或失能,失能的T细胞进入循环通过未知途径,使外周特异性T细胞失活而产生免疫耐受。但目前DC导致T细胞免疫耐受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3.4树突状细胞的抗感染免疫作用近年来,有关DC在抗感染免疫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来感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抗细菌免疫中,DC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细菌初次侵入机体诱导的免疫应答中,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如CD40,CD54,B721等表达升高,同时还分泌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如TNF2α,IL21,IL212等。由于细菌感染使DC激活,并成熟,这种作用有利于细胞的迁移和抗原提呈,也必然有利于机体对细菌产生应答反应。在抗病毒免疫过程中,DC有正反两种作用,首先,DC作为最强的APC,可有效提呈病毒抗原,激活机体产生保护性抗病毒免疫应答,最终将病毒消除;其次,由于本身的生物学特点,在某些病毒(如HIV,MV等)感染过程中,DC又是病毒复制、感染的避难所,D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甚至成为病毒在体内播散及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的重要因素。最近研究表明,高度表达于DC表面的DC特异性C型凝集素(DC2SIGN)在黏膜组织可结合入侵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1膜糖蛋白gpl20,将其结合的病毒颗粒呈递给T细胞表面的CD4/CCR5复合体,促进病毒进入这些细胞内,通过DC在组织内迁移到富含T细胞的次级淋巴组织,引起病毒在体内播散,从而造成免疫功能的恶化。3.5树突状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在于其免疫原性和具有抗原调变能力,致使肿瘤抗原不能有效提呈,T细胞介导的免疫不能被有效激活,或因缺乏共刺激信号而导致T细胞失能。DC是体内已知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APC。用肿瘤细胞刺激DC,则其表面不仅表达MHC2抗原肽,而且也表达丰富的协同刺激因子,所以能有效激活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发挥特异性杀瘤作用。除了产生强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DC可能也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的作用。研究发现DC可通过表达细胞死亡受体的配体,杀死肿瘤细胞。最近的研究表明,DC可被致炎因子或脂多糖(LPS)激活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系的生长。因此,DC在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中起着中心的作用,在肿瘤特异性免疫的初始和整个免疫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4树突状细胞与抗感染免疫DC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中心环节,通过有效摄取、提呈抗原物质,DC能诱导机体对病原进行特异性免疫。DC与大多数细菌、病毒、原虫感染的免疫病理机制和保护性免疫反应的形成密切相关。麻疹病毒(MV)感染中,DC数量和功能的改变,是导致机体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因此,在MV感染的治疗中,可采用以特异性抗原冲击外体扩增的DC再回输体内,以诱导机体对病原体特异的免疫。目前以DC为基础的抗感染免疫临床治疗,主要分为以抗原冲击的DC过继免疫治疗和基因修饰的DC免疫治疗两类。大量基础和临床试验表明,以DC为基础的抗感染免疫治疗,对治疗因DC数量和功能缺失导致的感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1树突状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耐受调控异常关系十分密切,而DC在此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C分泌细细胞因子的不平衡及基因突变,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如在内分泌自身免疫性患者和自发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动物病理模型(BB大鼠和NOD小鼠)中,均发现髓系DC的成熟缺陷,从而导致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缺陷。自身免疫疾病模型表明,通过破坏共刺激信号途径和封闭病原的方法,可有效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目前临床上将DC作为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靶点的策略,主要通过探讨增强其免疫耐受,如采用不成熟DC或药物对成熟DC的干预;基因水平上对DC进行修饰,使其表达免疫抑制分子;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同种基因型DC表达抗炎细胞因子等。4.2树突状细胞与移植免疫耐受诱导同种异体移植耐受的研究,目前以胸腺作为基础。所用诱导方法是向胸腺内注射供者特异性抗原,或进行供者胸腺移植,发展到向受者胸腺内注入用供者特异抗原肽冲击的受者DC1。Garrovillo等通过大鼠实验证实,DC可诱导产生获得性特异性免疫耐受提示,DC通过T细胞阴性选择产生免疫耐受。Ayoola等的研究也证实,将供者W大鼠抗原肽激活的特异反应性T细胞从外周静脉注入受者ACI大鼠体内,亦可诱导获得性心脏移植免疫耐受。这进一步支持外周循环中抗原特异性T细胞与DC2通过T细胞清除或失能机制,诱导特异性移植免疫耐受,为诱导临床器官移植免疫耐受开辟新思路。4.3树突状细胞与肿瘤治疗DC细胞疗法为主动性免疫细胞疗法,一直是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通过体外用肿瘤抗原负载和细胞因子活化DC,促进DC成熟,增强DC功能,回输体内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临床首例DC治疗肿瘤的文献报道,应用特异性抗体体外冲击致敏DC后,回输给B细胞淋巴瘤患者,收到良好效果。目前,类似的研究扩展到患者体内。DC疗法进入肿瘤临床治疗的时间并不长,仅短短两三年,因此尚不能对患者的长期治疗结果进行评价,且尚存在如选择最佳免疫途径等问题,但是多种资料表明,这是一种极有前途的抗肿瘤治疗方法。4.4树突状细胞与疫苗设计新一代疫苗设计已瞄准DC为靶点。目前许多存在的疫苗和佐剂对CD8+T细胞和Th1细胞的刺激作用均较弱。在体外,DC是惟一能有效呈递灭活病毒的细胞,因此新一代减毒疫苗的效力以DC为特异性
本文标题:树突状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98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