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校舍抗震加固施工方案(1)
青岛市三十九中学教学楼抗震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施工部署....................................................................................................................第四章施工准备....................................................................................................................第五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案....................................................................................................第六章季节施工措施............................................................................................................第七章施工管理措施............................................................................................................第八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第九章重点、难点、关键部位施工措施.......................................................................................第一章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5、《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7、《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8、《房屋完损级评定标准》9、《危险房屋鉴定标准》10、《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1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13、甲方提供的本工程招标文件及图纸文件。14、施工现场状况及对周围环境的调查。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青岛三十九中学教学楼抗震加固工程。2、工程地点:青岛三十九中学校园内3、建筑地区特点:(1)采用原首层面层标高作为该工程±0.000标高。(2)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6度。4、工程概况:(1)现状:该工程青岛三十九中学教学楼抗震加固工程。1该教学楼建于1963年,结构形式均为砌体混合结构,四层,建筑面积4603.13平方米。(2)抗震加固及维修改造措施:1、施工前凿除需要加固处理墙面处的粉刷层,并对原有损坏部分进行必要处理。2、施工前凿出与加固抗震构造柱、圈梁、梁有关的施工作面。。3、用钢丝刷清洗施工工作面,并洒水湿润,再刷素水泥浆。4、绑扎抗震构造加强筋、圈梁钢筋及加固墙体处钢筋网。5、分层压抹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墙体。第三章施工部署(一)工程目标:1、质量目标:结构加固质量达到合格等级。2、安全目标:安全施工无事故。3、工期目标:45天4、现场管理目标:达到青岛市文明安全工地标准。(二)管理组织机构:1、组织机构:本工程是社会关注的教学楼加固,我们将把此项工程列为重点工程进行重点管理。根据工程特点,项目经理选派担任过青岛市多项学校加固工程改造施工,具有丰富组织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担任。组建精干项目经理部,对本项目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布置,统一计划,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并认真执行ISO9002质量标准,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职能作用,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确保本项目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通过我们科学、严谨的工作质量和项目管理经验,确保实现合同规定的工期,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现场达到青岛市文明安全工地的预定目标。(三)施工部署:1、根据施工项目所需要劳动力组织综合进行考虑部署。(1)原有墙面凿除、清理、土方开挖成立一个作业队,负责结构加固前的凿除、清理、垃圾外运工作。(2)配一名技术人员,负责将标高、轴线引测至各施工楼层,满足结构加固要求,并对每一面墙弹出钻孔位置线。(3)打孔、清孔、烘干、栽筋、钢筋绑扎成立一个综合作业队,负责教学楼打孔、清孔、栽筋、钢筋绑扎等工作。(4)新增梁的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成立一个专项作业组。(5)成立瓦工作业队,负责墙面混凝土喷射后抹防裂砂浆;结构加固后墙、地面修复等工作。(6)成立水、电综合队:结构加固施工做施工用水、用电施工,并在加固前对楼内水电走向调查,负责对加固施工中影响施工作业的原有水、电管线临时改线及技术处理,并在结构加固完成,墙地饰面恢复后,水、电管线按要求进行恢复架设等安装工作。2、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每个工程的加固又分室外、室内两个小组,自行分段流水作业。3、加固工程施工总体安排:室内室外同时从上往下顺序进行。4、室内装饰面拆除、清理首层完成后即可从上往下进行。垃圾采用封闭式溜槽从各楼层运至地面装容器集中运出。5、脚手架:外墙面加固、装修均搭设双排外脚手架。室内饰面清理、凿除、加固及饰面恢复施工采用多功能脚手架。6、现场备二台汽车吊负责外墙加固及装修的施工材料垂直运输。7、钢筋集中加工成半成品运至现场绑扎成型。8、现场设一个水泥库,砂、石料场,安装2台强制式砼搅拌机,负责结构加固喷射混凝土的水泥、砂、石预拌及局部现浇混凝土,砂浆搅拌工作。第四章施工准备接到工程中标书当日,项目班子成员即进入施工现场,开展各项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工作:(1)项目经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原工程结构、水、电管线走向进行调查,对施工用水及用电布设方案进行细化设计。根据结构加固要求及现场现状,确定对原结构需进行支护的部位及方案。做好对原水电管线走向临时调整改线工作。(2)针对本工程特点进行质量策划,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制定特殊工序、关键工序、重点工序质量控制措施。(3)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上级总工审批后组织实施,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做好技术交底,指导工程施工。(4)编制施工预算,提出主要材料用量计划。2、材料及半成品准备工作:根据预算提出材料供应计划,编制施工使用计划,落实主要材料,并根据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安排,制定主要材料、半成品及设备进场时间计划。3、现场三类及管理准备工作:(1)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安装、调试,做好开工前准备工作。(2)组织施工力量,做好施工队伍的编制及其分工,做好进场三级教育和操作培训。(3)落实各组室人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4)完成合同签约,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合同内容,按合同条款要求组织实施。4、施工用水及排水:本工程为旧楼改造项目,原有生产、消防系统齐全。为保证工期,提高效率,施工现场尽量利用原有系统。(1)施工现场消防利用原有消防系统。消火栓经检查无误后,配备25m水龙带和水枪。消火栓3m范围内不得堆放其他物品。(2)楼内给水利用原有系统。各层生产用水由卫生间立管引出,用软管引至工作面。5、施工用电:(1)该工程属改造工程。为确保施工现场正常施工,供电安全可靠,依据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并结合现场实际施工进行三类用电的布置。(2)现场施工用电由甲方变电室配电回路引来。(3)供电方式:三相五线制。第五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案(一)、墙体裂缝灌浆和修补及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施工方案1、施工工艺流程粉刷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施工步骤为:外墙基础开挖→墙体墙砖凿除→墙体粉刷层凿除→墙体裂缝灌浆修补→墙面水泥砂浆修补→墙面钻孔→墙面清洗→水泥砂浆抹面→绑扎钢筋网和穿墙筋→基础浇筑砼→粉刷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浇水养护。2、施工步骤及工艺:1、沿外墙墙角机械切割并破碎砼地坪,开挖土方,挖入深度为500mm,宽度为200mm。2、拆除原楼层水磨石地坪至预制板面,用电锤凿除墙砖和墙体粉刷层至砖墙表面。3、如发现墙体有裂缝的,则应先对裂缝用水泥砂浆进行填实处理;对于砖墙表面破损严重的,则应将破损的砖块凿除并清洗干净,用M10水泥砂浆进行修补至原砖墙表面;对于砖墙表面损伤不太严重的,应清除墙面松散部分砖块,已松动的勾缝砂浆应清除,用吹风机吹净表面灰粉并用素水泥砂浆抹面一道;。4、绑扎墙体双面钢筋网:钢筋网纵向、横向钢筋为三级钢筋φ6@300,竖向加强带钢筋为φ12,根数和间距详见09SG619-1第51~55页,采用S形φ6@900钢筋穿墙对拉,梅花形布置,固定钢筋网,穿墙孔用水泥砂浆填实。钢筋网伸至外墙基础内,内墙部分伸至楼面预制板面即可。5、支模浇筑外墙基础部分砼,砼强度等级为C20。砼浇筑完毕后,基础剩余部分回填土并夯实。6、面层施工完毕后应洒水养护7天,粉刷施工质量验收可参照相关土建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规范。7、砂浆试块每次留置三组,二组标养,一组现场同条件养护,并做好施工记录。(五)钢筋工程:1、原材料:(1)钢筋进场应备有出厂质量证明,物资人员对其外观、材质证明进行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库。(2)使用前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钢筋加工配料:(1)认真做好钢筋图的审图及钢筋料表的计算工作。(2)钢筋加工前,应将钢筋表面油渍、铁锈、漆污等杂物清除干净。(3)根据施工部位及钢筋原材的长度合理配料、长短搭配。(4)箍筋弯钩角度为135°,弯钩平直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3、墙面锚筋及钢筋网绑扎:(1)在墙面上按纵横间距各750mm、呈梅花形布置的原则,进行排尺放线,弹出锚固筋的布设点后,采用钻机钻孔,成孔后用压力水清洗洞内灰屑。(2)将计算好用量的结构胶注入孔中进行生根,保证钢筋居于圆孔中心,24小时后初始固化,5-7天后固化完毕。(3)在清理干净的墙面上,提前弹出门窗洞口的位置线并按设计要求的钢筋网格尺寸,布设绑扎并确定出墙、门窗边缘附近的周边钢筋位置线,其余按设计要求的钢筋间距,均匀分布弹出水平和竖向钢筋位置线。(4)加固墙用Φ6“L”形锚筋与原砖墙拉接,锚筋在砖墙内部分的端头应墩粗使其略小于孔洞直径,所用钢筋使用前应将表面清理干净,孔洞内放入钢筋后用JGN结构胶进行锚固。锚固钢筋按设计要求锚在板墙内250mm,待绑扎钢筋网片时,弯折后与钢筋网绑扎牢固。(5)钢筋网片尺寸:竖向为Φ6@300、横向为Φ6@300,绑扎时应逐点绑扎并做到水平筋在外,竖筋在内,与锚筋、穿楼板加固筋拉接、搭接好。并利用已固定的锚筋控制钢筋网与墙面的距离,保证保护层厚度。(六)回填土工程:1、板墙基础、框架柱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土的施工。2、回填用土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用于灰土的熟石灰应过筛,粒径不得大于5mm。3、灰土应拌和均匀,并严格控制含水量,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应采取晾干或洒水湿润措施。灰土拌好后要及时回填夯实。4、采用机械和人工夯实相结合的方法,除靠近基础及墙体时采用人工夯实外,其余部位采用机械打夯。5、打夯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错,每层(每层为200mm)至少要夯打三遍,并及时进行环刀取样,达到规范要求后再进行上层土的回填。(七)板墙喷射砂浆:1、原材料:采用1:2.5水泥砂浆。2
本文标题:校舍抗震加固施工方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02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