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927~1939年苏联建设的第聂伯河水电站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设的田纳西水利工程比较类试题1.19世纪以来,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了近代化改革,其中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最具代表性。这两次改革相同之处有①废除哈里发制度②进行军事改革③建立近代工业④实行教育改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26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材料二(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8分)(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8分)(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10分)解析:本题以科举制为切入点,考察中国选官制度与雅典民主制。第(1)问,从材料卢商的仕途案例的信息的可以看出当时实行了科举制度,根据所学知识,是取代了原来的九品中正制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顾平时所学科举制度社会政治方面的作用就可以了作答。第(2)问,考查梭伦改革的内容,“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可以从原来的权力来源和分配,参与权力群体的扩大角度作答,进步作用回顾梭伦改革措施的作用影响来作答。第(3)问,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要从两者所处的社会性质,选拔人才的目的、对象、标准,政体等角度作答,注意规范答题,分前者和后者。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可从双方制度实行之后的行为差异来寻找答案。主要从两种制度导致了社会价值观念、人生观的不同的角度作答。参考答案:(1)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2)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3)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拨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消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拨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个性的发展。3.[书评中的历史印记]《万国公法》是首部翻译进入中国的西方法学著作,它蕴涵着近代西方丰富的国际法思想和法治理念。李鸿章评价该书“皆国际法篇中论享公法权利及调处免战各事,皆仁心为质……颇合中国礼家之言,今诚以此书悬之国门……永息战争,使环球共享升平之福”。谭嗣同阅读该书后在《报贝元徵》一文中指出:“今中国之人心风俗政治法度,无一可比数于夷狄……万国公法为西人仁至义尽之书,亦即《公羊春秋》(古代儒学经典)之律”。他认为:“凡利必兴,凡害必除,如此十年……人自不敢轻视矣。每逢换约之年,渐改订约章中之大有损者,援万国公法,止许海口及边口通商,不得阑入腹地。”(2)请分析二人对《万国公法》认识的异同点。(10分)•异:李鸿章将其作为解决外交问题的一种策略,而谭嗣同由此反思中国制度的落后,倡导变法。•同:都赞美《万国公法》,体现了积极学习西方文明的潮流;都对其认识过于理想化,企图以此维护国家利益,而没有认识到国际关系中还存在强权政治的一面;都不能真正了解西方法治理念,而从儒家伦理的角度来理解公法。(10分)4.材料二: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1820—18492929001850—187972154981880—1911156011838(2)根据材料二说明百余年间该乡居民离乡谋生呈现出的变化趋势。(4分)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些趋势的背景。(6分)(2)趋势:外迁谋生的人不断增多;迁居地域由农村转向城市、国外;谋生手段由种田逐步转变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或答“由迁居他乡种地到城镇、国外从事工商业活动”。)背景:传统农业手工业的衰落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乡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国门洞开,中国被迫融入世界。(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5.现代经济的两种模式某同学成立个人历史博物馆,收集有如下两张图片。(3)结合所学,比较苏、美修建上述公共工程在背景、目的和手段上的异同点。(12分)(3)背景:苏联修建第聂伯河水电站的背景是当时苏联举全国之力实现工业化;美国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的背景是当时美国出现了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新政。(4分)目的:相同点在于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不同点在于,苏联修建第聂伯河水电站的具体目的是为了服务于重工业的发展。美国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的具体目的是为了增加就业,刺激消费。(6分)手段:都是国家调控经济。(2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图9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10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1.(12分)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39.(26分)全球环境变化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MTCO2)英国德国法国美国1850122.715.219.619.81870228.776.750.698.71890353.3208.497.9402.11900420.1327.0129.4663.3注:MTCO2指百万吨二氧化碳。(1)依据材料一,指出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该趋势说明了什么。(10分)(1)(10分)总体呈增长趋势,美、德两国的增长速度超过英法。(4分)说明了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6分)
本文标题:比较类试题(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49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