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5日在毕节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毕节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吉勇1月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吉勇在人代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今天的毕节,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正进入了发展大提速、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时期。回顾60多年的发展历程,勤劳、勇敢的毕节人民,在26853平方公里的乌蒙大地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谱写了波澜壮阔、求实奋进的瑰丽诗篇。1949年12月,中国共产党毕节地方委员会成立,同时成立贵州省毕节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历届行署在地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1988年6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开启了毕节科学发展的伟大征程。经过23年的拼搏奋斗,毕节试验区实现了综合经济实力从全省排名末位到位居前列的飞跃,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解决温饱的跨越,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可喜变化,实现了人口从快速增长到逐年明显下降的良好转变。在毕节试验区加快发展、赶超跨越的重要时刻,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9年3月,中共毕节地委、毕节地区行署正式作出申报撤地设市的决定。2010年10月,行署向省人民政府上报关于撤销毕节地区设立地级毕节市的请示。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撤销毕节地区和县级毕节市,设立地级毕节市。撤地设市,是毕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饱含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关怀,承载着833万各族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标志着毕节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坚信,毕节试验区必将以更加昂扬、更加奋发、更加开放的姿态,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过去五年,行署在省委、省政府和地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地区人大工委和政协工委的监督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试验区“三大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全力抗击百年不遇的冰冻雪凝灾害,顽强战胜连年特大旱灾,沉着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困难中寻求突破,在挑战中把握主动,解放思想促创新,求真务实抓落实,解决了一些多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难题,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民生实事,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竞争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从281亿元、45亿元、108亿元增加到745亿元、180亿元、83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4%、31.8%、5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500元、4300元,年均增长10.7%和11.4%;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到660亿元、360亿元,是2006年的3.24倍、2.74倍。全省经济发展综合测评排名由2007年的第7位上升到连续两年居第1位。回顾五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稳定优化一产、壮大提升二产、加快发展三产为着力点,依托优势资源开发,推进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在做大经济总量中调整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煤炭、电力、“两烟”、装备制造、建材、白酒、化工、食品、冶金和轻纺等产业多元协调发展。建成力帆时骏年产31万辆载货汽车等大型装备制造项目;开工建设中石化年产60万吨聚烯烃、中海油参股的织金精细磷化工等新型能源化工项目。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148.52亿元增加到443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8%。规划建设12个产业园区,提高了产业横向配套能力和要素聚集能力。实施“3321”工程、“三万农业示范工程”,规划建设“十带百园”农业示范基地和标准化养殖场基地880个,培育龙头企业127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01个,提高了特色农业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精心打造“百里杜鹃—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苗寨—织金洞”等精品旅游线路,开发了油杉河、冷水河、阿西里西、慕俄格古城等20个旅游新景区,百里杜鹃、织金洞等景区被评为4A级景区。打响了“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旅游品牌。旅游总收入从6.37亿元增加到1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45.9亿元增加到151.3亿元。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达到35.3%。(二)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改善发展条件规划建设铁路840公里、高速公路1182公里。隆黄铁路黄桶至织金段建成通车,六沾铁路复线、林织铁路建设进展顺利,成贵快速铁路、织纳水铁路、隆黄铁路毕节段建设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飞雄机场加快建设。杭瑞、厦蓉高速公路毕节段、毕威、黔织和机场高速公路提速推进。公路通车里程从1.4万公里增加到2.48万公里,基本实现乡乡通油(水泥)路,所有行政村通公路。夹岩综合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顺利启动并快速推进,建成织金大新桥、金沙胜天等6座中型水库,建设了一批“三小”水利及烟水配套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0万亩,解决了349.8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实施城乡电网升级工程,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新农村信息化试点和电信、移动、联通3G场站工程。实现村村通电、通广播电视。大力抓好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草海治理、节能减排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综合治理石漠化361平方公里、水土流失789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314万亩,森林覆盖率从34.92%提高到41.5%。(三)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刷新城乡面貌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科学规划“一带两翼”城镇空间布局,编制完成了“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和七星关—大方城市总体规划,抓好各县城、乡镇和重点村庄的规划编修。投入城镇建设资金447亿元,建设了七星关区“一河二园六路”、“一院一场四馆”、各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城市基础设施。启动特色小城镇、“五古”保护和“幸福小镇”建设。城镇化率从17.83%提高到28%。以“五园新村”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速推进,建成“黔西北民居”47万户,实现了“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取得明显成效”目标。(四)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各级财政投向社会民生总额397亿元,占同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50.77%。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2.33亿元,城乡低保覆盖率达100%。转移农村劳动力12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各县区全部列为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现乡乡有老年公寓。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4万户,建成保障性住房2万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9%,建立各类公立医疗卫生机构311个,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6.01%。。教育“两基”通过“国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班)率达43.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56.2%,进一步提升了毕节学院办学水平,组建了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人均受教育年限从5.95年提高到6.8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电视剧《奢香夫人》在央视一台黄金时段热播,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竞技体育成绩喜人。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抓好各种灾害监测和防治,安全生产实现平稳好转。“三级联动视频接访”机制得到中央和省充分肯定,“平安毕节”、“和谐毕节”建设深入推进。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成效明显。双拥、外事、人防、民族宗教、气象、档案、地方志、物价、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五)深入推进改革试验,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基本完成了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按照大部门制的要求进行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深入开展行政管理、财税、价格、投融资、文化、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在全省率先设立村镇银行。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中石化、中海油、华电、国电、华能、中电投、香港华润、香港招商局集团、湖北宜化、云南力帆骏马、河南煤化工、山东能源、四川新希望等一批优强企业,项目落地674个,到位资金1017亿元,年均增长99.4%。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总值从90亿元增加到318亿元,年均增长28.7%。切实优化投资环境,我市荣获“2011年全国最佳投资城市”和“中国2011年最具成长竞争力城市”等荣誉称号。(六)大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增强行政能力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快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理省人大交办议案和建议意见89件、地区人大工委建议和意见123件,省政协提案107件、地区政协工委提案395件。进一步健全重大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完善了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768项,下放管理权限66项。开展普法教育,健全法律援助保障体系,完善行政调解、行政复议机制。着力创建“六型机关”,认真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和“万名干部下基层”等活动,政府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能力不断提高。加强廉政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机关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取得明显实效。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毕节历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实惠最多、改革发展环境最好、各项工作成效最明显的时期之一。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实现毕节提速跨越,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必须坚持试验区“三大主题”,开发与扶贫并举、生态恢复与建设并进、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并重,走科学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加快城镇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策以民生为首选、支出以民生为首位、工作以民生为首要,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坚持系统谋划,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以固定资产投资为抓手,突出抓工业,重点抓招商,强力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坚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廉洁从政。这些好的做法,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和发扬。各位代表!五年的风雨历程,谱写了开拓奋进的辉煌篇章;五年的巨大成就,打下了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过去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和国家各有关部委倾力帮扶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省直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深圳市以及社会各界无私帮助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和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是驻毕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无私奉献、驻毕单位积极配合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毕节发展的建设者和创业者,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试验区建设的各级各界、各行各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结构单一,投资不足,工业化水平低,园区建设进度慢;城镇化水平低,城镇经济实力不强,聚集辐射能力较弱;农业基础设施滞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发展条件亟待改善,交通、水利等瓶颈制约突出;县域经济薄弱,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政府职能转变步伐还有待加快,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统筹协调能力亟待提高。对此,我们一定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发展目标今后五年,既是我市深化改革、扩
本文标题:毕节政府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5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