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后习题注:楷书字体为没有精炼的或赘余的字句,可以自己随意作结。导论: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有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仍然保持着勃勃生机,是因为它不是教条,而是一种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与时代、实践和科学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地具体化,逐步在各方面获得展开。2.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为什么只能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怎样才能正确解决?马克思列列宁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各国的物产阶级政党不能照搬照抄或简单地套用这些原理,而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按照本国本民族的形式,各国应有所不同。(可不用,从中国具体的国情来解决和时代特点来分析)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中找到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具体答案,也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而只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如何理解马克思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和形式上来一番变化,要它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中国人民特有的科学理论。在内容上,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建设与改革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把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加以科学总结和概括,实质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以中国特有的独创性的内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在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和语言,变成中国的民族形式和语言,即根据中国的民族特点,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民族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和政策。第1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已经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实践。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开放的世界环境。实践基础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时起时伏,世界还很不安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际竞争更为激烈,世界各种力量围绕这场竞争的较量也日益显现。(以上可以削弱)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各自形成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见书本第25页,科学体系见课本第26页的四个特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见书本第33页,科学体系见书本第35页的四个特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各自形成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第一,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第四,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见书本第42-43页。4.如何正确理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见书本第44页。第2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使中国革命具备了转变的国际因素和时代条件。第二,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革命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准备了新的领导力量。第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革命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第四,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这就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组织保证。2.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性质是什么?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的独立,反对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实现人民的解放。动力是人民大众,即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毛泽东认为,百年来中国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就其性质来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外,还有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农民是主力军,还有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毛泽东的一个创造性贡献是,把资产阶级区分为两部分:官僚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3.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及两步走的关系。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第一步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使社会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这两者的关系是一篇文章上篇与下篇的关系,只有上篇做好了,下篇才能作好。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4.为什么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见书本第67页。5.中国革命为什么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但在中国的条件下,无产阶级人数比较少,单靠无产阶级的力量是不可能取得革命胜利的。其次,虽然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阶级,人数也不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也较少,但由于这个阶级曾经领导过辛亥革命,其经济成分在社会生活中又占了颇为重要的地位,因此,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很重要,是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无产阶级也必须联合他们。再次,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很强大的,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必须联合一切力量,还必须利用敌人的矛盾,对敌人进行瓦解、分化。而且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极大不平衡,决定中国革命将是一个异常艰难曲折的长期过程。6.为什么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大批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参加共产党,壮大了党的队伍,实现了党的群众性、广泛性,但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又被带入党内。针对党内的这种思想状况,毛泽东指出,要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就必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7.如何认识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条件;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党是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的领导者;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是党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极大不平衡,决定中国革命将是一个异常艰难曲折的长期过程,无产阶级必须运用统一战线的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使敌我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革命的方向转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的强我弱的态势。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是什么?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的建立,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创造了优越的政治条件。第二,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基本的经济条件。第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知道地位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提供了充分的思想文化条件。第四,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援助,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的国际条件。2.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它们彼此斗争着。但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处于领导地位,是起决定性的因素,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后胜利。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更进一步讲,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可能也不应该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由它去领导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广大工农群众不允许这样做,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没有力量这样做。中国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上义社会转变。3.什么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为什么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首先,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其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的必然要求。再次,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是全体农民和手工业者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5.我国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意义是什么?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意义是:1、及时领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道路。2、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和形式,逐步引导农民摆脱私有制走上公有制的道路,这既能避免农村生产力的破坏,又能使农民愿意接受,顺利地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任务。3、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1、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2、多种形式,由低级到高级。3、对企业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经验:第87页标有小标题开始)历史意义是: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这是中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通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本文标题:毛邓三课后习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5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