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目录i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题目:离子膜制碱工艺现状班级:煤化工生产技术姓名:张特指导老师:吴桐、张伟完成日期:二〇一六年四月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制二〇一六年四月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目录ii离子膜制碱工艺现状摘要: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采用的是离子交换的方法对食盐水进行电解,从而制取氢氧化钠即烧碱的过程。该过程产量大,生产投资费用低,产物纯度较高,且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因此,一直以来为工业制碱过程所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离子膜烧碱工艺原材料消耗量较大,且制备过程中能耗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制碱过程的长期发展。因此,在旧有的制备工艺基础上,行业内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引入了新的生产设备,促进离子膜烧碱工艺的不断完善。本文即对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做出相关阐述,并对其目前市场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关键词:离子膜;烧碱;工艺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目录iii目录将混合气体通入甲烷,则甲烷会溶解在其中,而氮气不溶解.吸附性质是活性炭的首要性质。活性炭具有像石墨晶粒却无规则地排列的微晶。在活化过程中微晶间产生了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孔隙,假定活性炭的孔隙是圆筒孔形状,活性炭按一定方法计算孔隙的半径大小可分为二类.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引言1正文1.1尿素的物化性质和用途1.1.1尿素的物理性质尿素分子量60.06,因最早由人类及哺乳动物的尿液中发现,故称尿素。纯净的尿素为无色、无味针状或棱柱状晶体,含氮量为46.6%,工业尿素因含有杂质而呈白色或浅黄色,工业或农业品为白色略带微红色固体颗粒无臭无味。固体尿素相对密度,20~40℃,1.335g/cm3。熔点,标准大气压下,132.7℃。超过熔点则分解。尿素较易吸湿,贮存要注意防潮。尿素易溶于水和液氨,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1.2尿素的化学性质尿素分子式:CO(NH2)2尿素结构式:(1)尿素的酸碱性尿素呈微碱性,可与酸作用生成盐,但因其碱性较弱,不能使一般的指示剂改变颜色。(2)尿素的水解反应尿素的水解反应,最初是尿素转化为氨基甲酸铵,而后形成碳酸铵,最后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OHCONHCONHCONHOHCOONHNHCOONHNHOHNHCO22332432422424222总反应式为:22322222HCONHOHNHCO在60℃以下尿素在酸性、碱性或中性溶液中不发生水解反应。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水解速率加快,水解程度增大。(3)尿素的缩合反应纯尿素在加热到或者接近熔点时,开始呈不稳定性,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缩三脲和三聚氰酸等物质。1.1.3尿素的用途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来生产多种复合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引言2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尿素是目前使用的含氮量最高的化肥。尿素属中性速效肥料,长期施用不会使土壤发生板结。其分解释放出的CO2也可被作物吸收,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土壤中,尿素能增进磷、钾、镁和钙的有效性,且施入土壤后无残存废物。1.2尿素的生产方法简介生产尿素的方法有很多种,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循环法在工业上获得普遍采用,最常用的是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和二氧化碳气提法生产尿素。合成氨生产为NH3和CO2直接合成尿素提供了原料。由NH3和CO2合成尿素的总反应为:2NH3+CO2→CO(NH2)2+H2O。该反应是放热的可逆反应,转化率一般为50~70%。因此从合成塔出来的尿素溶液中除了尿素外,还有氮和甲铵。按未反应物的循环利用程度,尿素生产方法可分为不循环法、半循环法和全循环法三种。依气提介质的不同,分别称为二氧化碳气提法、氨气提法、变换气气提法。依照分离回收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水溶液全循环法、气提法等。按气提气体的不同又可分为二氧化碳气提法、氨气提法、变换气气提法。1.2.1水溶液全循环法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循环法在工业上获得普遍采用。全循环法是将未转化成尿素的氨和二氧化碳经减压加热和分离后。全部返回合成系统循环利用,原料氨利用率达97%以上。全循环法尿素生产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过程:①氨和二氧化碳原料的供应及净化;②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③未反应物的分离与回收;④尿素溶液的加工。1.2.2CO2气提法所谓气提法就是用气提剂如CO2、氨气、变换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在一定压下加热,促进未转化成尿素的甲铵的分解和液氨气化。气提分解效率受压力、温度、液气比及停留时间的影响,温度过高会加速氨的水解和缩二脲的增加,压力过低,分解物的冷凝吸收率下降。气提时间愈短愈好,可防止水解和缩合反应。故气提法是采用二段合成原理,即液氨和气体CO2在高压冷凝器内进行反应生成甲铵,而甲铵的脱水反应则在尿素合成塔中进行。实际上,为了维持合成尿素塔的反应温度,部分甲铵的生成留在合成塔中,而不是全部在高压冷凝器中完成。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引言31.3两种方法的比较1.3.1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的优、缺点水溶液全循环法是将未反应的氨和二氧化碳,经减压加热分解分离后,用水吸收生成甲铵或碳酸铵水溶液再循环返回合成系统。我国尿素厂多数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生产装置的静止高压设备较少,只有尿素合成塔及液氨预热器为高压设备,其它均为中压和低压设备,所以该尿素工艺生产装置的技术改造比较容易、方便,改造增产潜力较大。氨碳比控制的较高,一般摩尔比为4.0左右,工艺介质对生产装置的腐蚀性较低,由于氨碳比控制的较高,二氧化碳气体中氧含量控制的较低,并且尿素合成塔操作压力为19.6MPa,操作温度为188~190℃,所以水溶液全循环生产尿素工艺中二氧化碳转化率较高,一般能达到42%-68%,经过尿素合成塔塔板的改造,有的企业已经达到68%以上。由于该工艺高压设备较少,高压系统停车保压时间可以达到24h,所以生产装置的中小检修一般可以在尿素合成塔允许的停车保压时间内完成,减少了高压系统排放的次数,降低了尿素的消耗。由于氨碳比控制的较高,中低压分解系统温度控制适当,尿素产品质量较容易控制,一般可以控制在优级品范围内。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可靠、设备材料要求不高、投资较低。缺点是: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生产装置的工艺流程较长,在操作调节方面不如CO2气提法生产尿素工艺简单、方便。由于氨碳摩尔比控制得较高,一般稳定在4.0左右,并且未反应生成尿素的氨和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要经过低压、中压循环吸收系统回收后再返回到尿素合成塔,液氨泵和一段甲铵泵的输送量比较多,所以该工艺中液氨泵和一段甲铵泵的台数较多,动力消耗较多。由于该工艺高压系统的操作压力高达19.6MPa,并且一段甲铵液的工艺要求温度高达90℃左右,所以一段甲铵泵和液氨泵的运行周期较短、检修维护时间较多、维修费用较高。二氧化碳气体压缩机由于出口压力高达20.0MPa,比CO2汽提法高5.0MPa,故其运行周期也相对较短、维修工作量较多、维修费用较高。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的另一个缺点就是,目前国内在运行的生产装置大多为年产(10~20)×104t/a(经过改造后的生产能力),也有个别厂家经过双尿素合成塔改造后达到了年产30~10吨,最近山东化工规划设计院也设计了年产30~40万吨尿素的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的装置,但从单套装置的设计生产能力来说,相对于CO2气提法生产尿素工艺的装置还相差较远。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引言41.3.2CO2汽提法尿素工艺的优、缺点气提法是利用某一气体在与合成等压的条件下分解甲铵并将分解物返回合成系统的一种方法。气提法是全循环法的发展,具有热量回收完全,氨和二氧化碳处理量较少的优点。此外,在简化流程、热能回收和减少生产费用筹方面也都优于水溶液全循环法.是尿素生产发展的一种方向。CO2气提法尿素工艺生产装置的工艺流程较短,在操作调节方面比较简单、方便。能耗低、生产费用低。该工艺的特点是采用共沸物下的CO(NH2)2摩尔比为2.89作为操作控制最佳指标进行操作,大部分未反应生成尿素的氨和二氧化碳在高压系统内循环继续反应生成尿素,只有较少部分的氨和二氧化碳需要在低压部分进行回收,液氨泵和甲铵泵的输送量比较少,所以该装置中液氨泵和甲铵泵的台数较少,动力消耗较少,并且该工艺高压系统的操作压力较低,为13.5~14.5MPa,使液氨泵和甲铵泵的运行周期较长,维修费用较少。该工艺能够回收较高品位的甲按反应热,除本系统加热使用外还可剩余少部分富裕低压蒸汽供外系统使用。CO2气提法尿素的另一个优点就是,生产装置的生产能力的范围较宽,运行都很正常稳定。并且荷兰斯塔米卡邦公司最近几年又对该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开发出了单套装置年产100×100t/a尿素的尿素池式冷凝器技术。与传统高压甲铵冷凝器不同的是,池式冷凝器可提供一定的停留时间,使甲铵生成尿素的反应在此可达到反应平衡的60%~80%,使生产装置产能在原设计能力的基础上翻一番,并且尿素主框架高度降到40m以下,使操作更加方便、动力消耗又有所降低。缺点:CO2气提法生产尿素工艺装置的静止高压设备较多,有尿素合成塔、高压二氧化碳气提塔、高压甲铵冷凝器、高压洗涤器四大主要设备,它们是CO2气提法尿素工艺生产装置的核心,其它均为低压设备,所以该尿素工艺生产装置的技术改造比较困难,改造增产潜力较小。高压二氧化碳气提塔加热需要的蒸汽品质较高,为2.5MPa,不如水溶液全循环尿素需用的蒸汽压力低。1.3.3尿素的发展前景与展望尿素的合成是第一次用人工方法从无机物制得有机化合物。1773年Rouelle在蒸发人尿时第一次发现尿素;1824年,Prout通过分析得出尿素的实验式;1828年德国化学家Wohler在实验室以氰酸和氨制的尿素;1932年美国杜邦公司用直接合成法制取尿素氨水,在1935年开始制造固体尿素,之后又出现了制备尿素的其他方法,包括光气与氨反应、CO2与氨反应、氰胺化钙水解等,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都未能实现工业化;唯一成为当代尿素工业化基础的是由氨和二氧化塔合成尿素的反应。1932年,美国DUPont公司用氨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尿素并副产氨水;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引言51935年开始生产固体尿素并将未转化物循环回收,逐步形成全循环法工艺。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国推出多种溶液全循环工艺流程,类型有:热气循环法;悬浮液循环法;气体分离循环法;水溶液全循环法等。其中,仅水溶液全循环法成功获得了工业应用:未反应的氨和二氧化碳以气态形式与尿素水溶液分离后,用水吸收为水溶液,再用泵送回系统。其工艺包括气液分离、液体吸收、气体冷凝几个步骤。当时工业化应用较成功的技术有美国Chemico法、DuPont法和瑞士的Incenta法。另外,法国Pechiney推出未反应物以不同溶剂选择性吸收循环流程。20世纪60年代,尿素工业发展的特点是:其一,尿素装置趁于单系列大型化,装置能力达到1000t/a~1500t/a;其二,气提法工艺被广泛采用。气提法是针对水溶液全循环法的缺点而开发的一种工艺,其实质是在与合成反应相等压力条件下,利用一种气体通过反应物系(同时伴有加热)是未反应的氨或二氧化碳被带出。因此,先后出现了二氧化碳气提法(由Stamiearbon开发,使尿素生产的能耗大为降低);氨气提法(由意大利SnamProgetu开发),1966年建成第一个氨气提法尿素工厂;日本ToyoKoatsu全循环改良C法(合成压力高达25MPa,温度为200℃,转化率72%)和D法;美国的UTI热循环法。20世纪80年代之后,二氧化碳气提法和氨气提法得到进一步改进、完善;同时世界上著名的尿素公司还开发了其他的先进工艺:意大利的等压双循环工艺(IsobaricDoubleRecycle,简称ID
本文标题:张特毕业论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00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