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最后一课成考语文作文参考
考生须知:一、现代文阅读考生在复习时,首先要注意字、词、句的阅读,要能够理解词义、句意和段意。其次,要注意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掌握各种文体知识。1.说明文阅读。要复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诠释、定义、举例、比较、比喻、引用、图表、数字等。还要复习常见说明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说明文常见的结构有总—分—总、分—总、总—分、并列式等;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2.记叙文阅读。复习记叙文时,要注意其记叙顺序、记叙线索、表达方式和描写手法。记叙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等;记叙线索常见的有以人、以事、以物、以景、以情为线索等;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议论、写景和抒情;写人的描写手法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写景的描写手法有自然景物描写和场面描写,与写人、写景描写有关的还有细节描写。3.议论文阅读。议论文要复习三要素中含有的知识点,要能够分辨立论和驳论,辨析文章使用的是什么论据。论据一般分为两大类,即:事实论据(包括列举的具体事实和概括事实,具体数字和作者亲身经历);道理论据(包括引用经典著作和名人名言,科学定理、定律和民间的俗语等)。另外,还要判断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重点复习对比法。二、古诗文阅读和鉴赏提醒考生注意,今年古诗文阅读的分值有所增加,共25分。1.文言文阅读根据近几年考试题型的变化,复习时应将重点调整到成段阅读上来,在虚词、文言语法上不要花太多的时间。这里所说的“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并不是说不要复习虚词、语法。事实上,如果不复习虚词、语法,而常用虚词、常见句式又不过关的话,就会看不懂文言文。“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是说只要在阅读时加以注意就够了。阅读文言文时需注意几点:首先,要能够读懂段落的意思,能够概括事情的梗概、因果,能够分析人物性格;其次,能够把握作者的态度,分析作者的观点;再次,能够结合生活实际鉴赏其社会意义。对于成人来说,文言文阅读是个难点,考生应多投入一些精力。2.古诗词鉴赏在复习时,考生可以将重点主要放在唐诗、宋词上。阅读古代诗词的第一步是读懂。写景的,要能够看出它写出了哪些景物;咏事的,要明白它咏的是什么事;抒情的,要体会出作者抒发的是什么感情。第二步是要鉴赏出诗歌蕴含的深刻意思。比如写景的,作者在平常的“云”、“雾”、“风”、“雨”中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像“总使浮云能蔽日”中的“云”和“日”含有什么意思。在整首诗中,特别要注意诗人使用的间接抒情手法,要能够在景、物、事、理中分析出作者寓的是何种情怀。三、写作近年考纲变动最大的当属写作部分,分值由原来的60分增加到70分,由原来的一道试题增加到两道。2010年的考生可能面临两道作文试题,一道小作文20分,一道大作文50分。在作文这道题上,我希望考生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首先,对作文不要抱有过高的期望。作文是含分值最高的考题,不少考生对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使用一些非常的手段,如押题猜宝,背诵一些范文、名篇等等。不客气地讲,这种做法无异于进行赌博。浩瀚的宇宙、丰富多彩的人生,可写的题目千千万万,押中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届时如果文不对题,岂不等于自己给自己圈定了失败。同时,部分成人考生确实有一定的写作能力,甚至有的人在写作方面还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但实事求是地说,作文无论是对考生还是对阅卷教师来说,都是一道主观性极强的试题,它不像其他试题有一个明确的阅卷评分标准。尽管人们要求阅卷教师尽量客观,把握评分标准尽可能一致,但是人与人的水平参差不齐,就像人的十指有长有短一样。限于阅卷教师的个人经验、知识水平、欣赏角度、情感好恶等因素,只要有人的主观意识在起作用,评分标准就不可能把握得绝对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能指望自己的作文就一定会遇到伯乐,取得高分。为此,盲目地将“宝”押在作文上,绝非明智之举。根据今年的考纲要求,在练习小作文时要注意读懂表格或漫画,做到用语言清楚地陈述表格或漫画的内容,并且能结合生活实际看出作者的寓意,同时能谈出自己的观点。在练习50分大作文时,考纲的要求跟往年差不多,但考生须注意:第一,如果作文不再对文体有什么限制,考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文体,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考生一般不要写诗歌。鉴于近年来考试作文不限文体的这种特点,考生在复习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二种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练习。对于一般考生来说,选择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文体就够了。不过,提醒考生注意,如果考试作文对文体有明确的要求,考生必须按要求去做。第二,题目涵盖的面一般都较为宽广。为此,考生在练习时可将重点放在立意上。在考虑作文立意时,可采用一题多立意的方式,以提高自己立意构思的能力,争取在考试时能够写出一篇立意深刻或立意新颖的文章。什么叫一题多立意呢?比如:现在有一道作文题为《节约》,考生见到这道题时,可能会想到: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应该大力提倡和赞扬的。想到这一点本不错,但还不够,我建议考生先不要动笔,再进一步思考一下。可能有的考生又会换一个角度思考:一味地讲求节约,削减支出,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意识,如果人们的消费意识都不强的话,恐怕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从立意的角度看,这两种立意完全不同。如果考生在平时练习中能够一题多立意,就可以训练和提高自己作文构思的敏捷性,从而避免命题作文时立意难产的尴尬,游刃有余地选择一个最佳的立意,写出一篇高水平的文章来。第三,注意文章结构、字数。要求考生在短小的篇幅中完整地表达自己应表达的意思。为此,考生要重视文章的布局,特别是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对于一篇文章的结构,考生自己必须清楚。如果自己都不清楚,怎么让别人看清楚呢?为此,我建议考生在练习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最后,还要提到的一点是应试作文是有时间限制的,考生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立意构思、谋篇布局及运笔作文的时间分配,予以记时,最好将时间控制在50分钟左右。复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考试。如果一个考生平时掌握的知识很多,而考试时却发挥不出来,这实在是遗憾。如何把平时掌握的知识在应试时充分发挥出来?我认为,首先,考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于那些难题,不要浪费过多的精力,要把精力放在有把握的试题上,力求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绩。只有舍弃一些力所不能及的考题,才能确保该得的分不丢失。舍题并不是空题,该猜的答案还要猜,只是不要在这些题上花过多的精力。其次,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对于成人考生来说,因为平时做题不多,考试时很多人感到时间不够。我建议考生在平时模拟时计算一下各部分的时间,以便考试时心中有数。时间没有把握的考生,可以先做Ⅱ卷,因为Ⅱ卷共有120分的题,而绝大部分题需要一字一字写出答案。考生最好用50分钟的时间完成作文,接着进行现代文阅读和病文修改,这是两道大题,分值较高,题目难易适中,考生可以稳拿一些分。完成了Ⅱ卷,一般来说考试已取得了较大的优势,考生的心情也就较为轻松了。退一步说,假如这时考试时间真的很紧了,但Ⅰ卷全部是选择题,考生也还可以靠猜题的办法挽回一些分;假如是完成Ⅱ卷时间不够了,那损失就会相当大。由此可见,合理安排时间,对考试取得好成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涉及面广、牵涉知识点多、试题灵活性大,许多考生复习时感到无从下手,我认为紧扣大纲、抓住重点、讲究方法,就会事半功倍,收到良好效果。作文要求:一、符合文体要求首先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如果试题指定一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则必须按指定文体写,如果是排除式的(如“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可选择的文体种类就很多,可以是议论文、记叙文,即使写散文、小说,也可以看成是记叙文的扩大和延伸。其次是指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的文体要求。试题中的“文体自选”是给了你选择文体的自由,但你选定了写散文就要符合散文的文体要求,选定了写议论文就要符合议论文的要求,要明确记叙文是要动人以情,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文是要晓之以理,以议论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说明文是要授人以知,以说明解释为主要表达方式。切不要写成“四不象”。每年高考评分标准也把这一条作为评判作文优略的重要条件。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此有明确的阐述:“文体必须明确。选定文体后,就要按所选定的文体要求去写,如果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什么都有,平均使用笔墨,不伦不类,即使全文能扣题,得分也只能在切入分以下。”对于作文水平一般的同学,建议最好写议论性文章,可以是纯议论文,也可以是议论散文。这种文体经过训练,可以迅速提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前几年刮起的创新作文风,很多考生在文体上也搞创新,出现了“故事新编”“实验报告”“诊断报告”“科幻小说”“辩论演讲”“新闻发布”“广告启事”等创新文体,近几年已不提倡,选择是应当慎重。二、抒写真情实感《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把“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第一等。“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感情真挚”就是要求我们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不少同学疏于观察,缺乏感悟,情感粗放,致使作文“写自己不真,写家庭不亲,写学校不新,写社会不深”,缺乏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怎能得高分?要做到“感情真挚”,选材要真实。题材虚假,情感必假,题材真实,情感也容易引起共鸣。当然“真实”不一定非是你亲自经历过的,也可以是“变相经历、体验过的”,也就是允许合理虚构。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成功的例子。但虚构一定要合理,抒发的情感一定要真实,必须是真正打动了自己的。(例如《给班主任的一封信》)写作时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感受,敞开自己的心扉,放飞自己的情思,抓住自己最有感触的东西来写。能从自然、社会、人生、历史甚至哲学的高度进行思考升华固然很好,但这要有一定的写作功底作基础。如果平时的作文一直平平,就不要勉为其难,弄巧成拙,反给人造成“假大空”的印象。最好选择自己有生活,有体验,熟悉的来写。真挚的情感来自生活,一个对生活没有激情的人,一个对生活没有感悟的人,很难做到“感情真挚”,所以我们要做一个细心体验生活,真诚感悟生活的“多情善感”之人。这里我们要顺便谈一下正确理解《考试说明》中“思想健康”这一要求的内涵。所谓“健康”是针对病态的心理和庸俗的趣味而言,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事。譬如让你写“假日生活”这个话题,有人写阅读课外读物的快乐,有人写发展特长的乐趣,有人写独思的妙处,有人写交友的真诚,这些内容当然是健康的;还有人写与自己父母的隔阂,没有知音的孤独与苦闷,写对没完没了的作业的厌倦,催人反思,让人同情,这些内容同样也是健康的。但如果你非要写抽烟酗酒之乐,评了低分也是咎由自取。2001年,有个考生以“诚信”编故事,说“我”娶了四个美女为妻,后来因为“我”缺乏诚信,她们都背叛了“我”,最后“我”明白了做人要诚信的道理。主题尚可,可材料却是调侃过分,得低分也是情理之中。三、掌握作文技巧(一)标题引人入胜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传递作品主题、展示作者才情的重要内容。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文题善,佳篇成一半”,好的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因此,我们平时一定要在文题上多下工夫,简捷醒目有文采的题目方能快速攫住阅卷人的目光,为自己的作文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题目应力求简洁凝炼,形象生动,拟题原则是“小”“准”“新”,展示文采,先声夺人。如可借用以下手法:1、话题扩展法在话题前或后加词语,将话题扩展成一个短语,优点是使人一看便知作文紧扣了话题,没有偏题。例如:①水浒杂谈②杂说《红楼梦》(以“杂”为话题)①自信诚可靠,听取价更高(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为话题)2、巧用修辞法巧用比喻。例如:①信心是帆,意见是船②守住自己的路标③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为话题)①走出感情的沼泽②感情不是保险绳(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巧用比拟。例如:①宽容自述②诚信,生命因你而美丽巧用反问。例如:①若有诚信,夫复何求②怎一个情字了得巧用对比。例如:你不诚,我不信3、化用古诗文古诗文是中华五千年的精华,运用诗文典故使得文章有文采,有文化内涵。例如:①《忙兮忙兮奈若何》,标题由项羽的《垓下歌》中的“虞兮虞兮奈若何”翻新而来,给人一种幽默调侃的怪味感觉。文题所透露出的几丝茫然与无奈,正是吸引读者阅
本文标题:最后一课成考语文作文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13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