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一、背景1、政治:西班牙、葡萄牙两国都是封建专制国家,总督代表国王在殖民地进行统治,总督掌管所辖地区的民政、司法、军事。在总督区设检审庭,掌管司法。→虽为封建国家,但设有参议会,负责立法。2:土地制度及剥削制度①土地制度:殖民地实行监护制,实质上进行奴役剥削;建立大种植园、大庄园;实行了长子继承制、限定嗣续法。②剥削制度:a:农奴制推行,印第安人沦为农奴b:奴隶制推行(印第安人奴隶、黑人奴隶)米达制(在采矿区实行)3:天主教会(精神支柱)建立宗教裁判所,惩治“异端”教会是殖民地地主,控制土地的三分之一,征收“什一税”4:经济政策殖民地是“聚宝盆”,既是市场,也是原料产地,不允许发展工业。①实行单一作物制(农业)②垄断制(工业)③垄断制(贸易)(双船队制)5:民族①产生工商业资产阶级,成为民族的领导核心a:殖民地地区人本身需要贸易的发展b:殖民地大庄园主需要贸易、商业发展②构成:a:半岛人(来自宗主国的白人)30万;b:克列奥人(土生白人)300万;c:混血种人530万;d:印第安人700多万;e:黑人70多万③拥有共同利害关系、心理需求、领导阶级、思想④启蒙思想《人权宣言》传入6:客观形势:(有利条件)①美国独立,《独立宣言》传入,拉美受极大鼓舞,获得巨大支持②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国力大衰,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军事上落后③拿破仑战争给拉美独立战争以可乘之机,法国占领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放松统治。二:过程1:序幕1791年8月,卢维杜尔领导的运动,在加勒比海地区法属海海地爆发(海底革命)建立了第一个黑人共和国,第一次彻底废除奴隶制,拉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2: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分两个阶段①第一阶段:1810—1815年,在三个地区开展,最终仅阿根廷取得胜利。失败原因:以武装斗争为主,革命胜利后建立革命政权,但最后被镇压;领导的革命阵营内部矛盾突出;西班牙镇压拉美(因拿破仑战败,各国积极维护正统秩序)②第二阶段:1816—1826年,主要在南美洲展开1819年建立委内瑞拉,北部领袖:西蒙·玻利瓦尔(解放者),南部:圣马丁a:南北两边联合抵抗西班牙,1822年两者于瓜亚基尔见面b:1823年墨西哥推翻独裁统治,之后美洲五个国家先后独立。成功原因:①革命领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解放黑人奴隶,取消印第安人税收等措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②革命者已打破地区界限,开始走向联合。③西班牙国内发生革命(1820年)3:巴西的独立1815年葡萄牙和巴西建立联合王国,1822年12月巴西独立原因:缺少坚强的领导核心、无纲领,巴西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人民无积极性→导致巴西的独立主要由奴隶主和大庄园主领导。巴西并未进行制度改革,于1888年废除奴隶制度,1889年宣布成立共和国三、总结1、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条道路2、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独立运动3、成果:赶走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三个殖民者,建立17共和国,废除了贵族和封建法律;废除奴隶制与对印第安人的剥削;农民摆脱向地主、教会、国家无偿劳役的束缚;废除限制工商业发展的制度,实现自由贸易,实现政教分离,促进拉美经济发展。4、局限:由于革命领导权掌握在白人奴隶主手中,在革命后继续保留封建大庄园制,保留许多封建剥削形式;农民土地问题未解决,导致国家经济长期停滞不前,政治上不断出现独裁,军事政变。四、门罗主义1:背景:19世纪20年代拉美独立战争胜利,与维也纳体系对立,神圣同盟进行武装干涉;沙俄的扩张范围增大;法国忙于镇压西班牙革命,英国俄国联合镇压。2:1823年12月门罗总统颁布“美洲体系原则”、“互不干涉原则”、“非殖民原则”以上三原则相辅相成、互相联系,构成门罗主义体系核心:与欧洲体系分裂隔绝(地理位置、政治体制)目的:维护美洲共和体制性质:①有防卫性,进步性,客观上维护拉美独立成果②用模糊语言、道义精神、民主形式掩盖美国统治美洲的想法。玻利瓦尔提出“泛美主义”,主张17个国家建立联盟。1826年六月,于巴拿马召开泛美会议。
本文标题: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3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