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最通俗的古典吉他泛音教程
第一节初步体验泛音(写给初学者)泛音有若干个意思。现在只说在吉他上的意思。泛音是乐器演奏的一种技巧。在古典吉他中,它与击弦、横按、轮指等技巧一样,是基本的技巧之一。我们在拨弦的时候,可以看到一整条弦都在振动。建议拿第六弦来做试验,因为它表现出来的振动最明显。当然,这个因吉他而异,如果您的吉他第五弦的振动最明显,那就拿第五弦来试验。现在请把左手的一只手指指肚轻轻地碰在选定的那条弦的第12品上。注意,是轻轻地碰在弦上,或是说轻轻地按,不是像平时按弦一样完全按下,轻轻接触这根琴弦的12品。注意,手指与弦的接触点要正对准12品。再用右手拨弦,声音能持续,不是闷音,此时出来的声音就是泛音的效果。再把您左手的手指移开,弦还在振动,恭喜您,您已经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泛音。下面再把整个过程复述一遍:1、把左手的一只手指指肚与弦的第12品轻轻接触,注意不是实按下去。2、右手拨弦,弦发出声音。3、左手手指离开琴弦,弦还在振动。如果做到了这些,那您正在体验泛音的效果了。不妨把这几个步骤练习多几遍,能熟练的掌握,那您就初步掌握泛音这种技巧了。如果您拨弦的力度稍大一点,您就能够观察到琴弦不是一整条在振动了,而是以12品位分界,分成2段在振动,第12品几乎没有振动。如果您能观察到这种现象,那么请看下面的内容,我们有新的要求。左手轻碰12品,当拨弦的时候,按弦手指可以感受到弦的振动,如果一直都按在那里的话,弦振动很快就会消失,因为振动的能量都被手指吸收了。就像一条在响的弦,我们用手一碰,它就不响了。所以我们拨弦后,左手的手指要尽量快地离开琴弦,减少它的能量损失,这样弦振动才会持续更久,音色听来才会饱满。做到了这一步,我们离做一次完美的泛音又更近一步了。所以我们加一条要求:右手拨弦后,按弦的手指要迅速离开。总的来说,我们总结了泛音的两点基本要求:1、左手手指指肚与接触要轻,要正对12品(泛音点)。2、右手拨弦后,按弦的手指迅速、精准地离开,动作协调。第二节怎么样找准泛音点上一节是只要求在12品上泛音,因为12品泛音最容易掌握,效果也最明显。实际常用的还有第7、5、9等把位的泛音,相对第12品,这些把位的泛音掌握起来相对比较难,要弹好就需要精准地找到泛音点。在弹第12把位泛音时,如果力度稍大点,我们可以观察到弦以12品为界,等分成2段在振动。其实所谓的泛音,就是人为地迫使弦等分成几段振动。可以是使弦等分成2段振动,也可以是3段、4段、5段,乃至更多。那么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我们只要把手指轻碰在弦的1/2(1/3、1/4...)处,拨弦后手指迅速离开,便能轻松地做到。这样弦的1/2(1/3、1/4...)处就叫做泛音点。泛音点在1/2处,称为第一泛音点;泛音点在1/3处,称为第二泛音点;以此类推。理想、完美的泛音,其泛音点振动非常小乃至不会振动。如果能观察到泛音后泛音点还在振动,就说明这次泛音不够理想。一条弦要精准地找出几分之一出来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借助音品来找。以弦标准长650毫米为基准,我们来计算泛音点到琴枕的距离,再和音品到弦枕的距离做比较,列于下表。例如计算得到1/6泛音点到琴枕的距离是108.3毫米,而第3品到弦枕的距离是103.4毫米,所以1/6泛音点在第3品下方约5毫米处。自然泛音点和音品位置数据表音品34579121619与琴枕距离103.4134.1163.1216.2263.5325.0392.0433.1108.3130.0162.5216.7260.0325.0390.0433.3泛音点1/61/51/41/32/51/23/52/3数据是由理论用Excel计算出来,图片是根据数据,用Excel绘制而成,因此精确度比较高。由图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2泛音点落在第12品上;1/4、1/3和2/3分别很接近于第5品、第7品和第19品,误差小于1毫米。可认为泛音点落在第5品、第7品和第19品上;1/6泛音点在第3品下方约5毫米处;1/5泛音点在第4品上方约4毫米处;2/5泛音点在第9品上方约3.5毫米处;3/5泛音点在第16品上方约2毫米处。由于手指要触弦,有一个接触点占去一部分距离,大概有5毫米左右,所以如果按上面说的十分精准地找出泛音点,那就有点舍本求末,但接触点的中心位置必须参照图找准,接触点的中心位置偏离太大了,泛音是弹不好的。根据生成泛音的原理,我们得出结论:泛音点关于第12品对称:1/3=2/3;2/5=3/5。即7品泛音音高=19品泛音音高;9品泛音音高=16品泛音音高。同样,把位上的泛音点以12品为对称点,在面板上都有相应的泛音点,因为这些点没有参考的标识,比较难找准,所以几乎是不用的。另外,由理论可知:1/5=2/5=3/5,所以第4、9、16品的泛音音高是相等的。下边的这张图式一定要记住的。他是精确的泛音点位置。最后强调一个:泛音点不一定在音品上。有一些是,有一些不是,我们要根据音品来找泛音点,而不是生搬硬套,以为泛音点就在哪个音品上。第三节怎么样拨弦泛音右手的拨弦方法和平常的拨弦方法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样要注意角度、力度、指甲等方面的问题。也没规定要不要用靠弦方法,视演奏的需要而定。这里主要说说泛音的拨弦位置。如果您掌握了泛音技巧,我们来做一个试验:第7品泛音,然后右手在第19品拨弦。这时您会发现拨不响。拨不响是对的,拨响了就说明没有找准泛音点。为什么会拨不响呢?因为第7品泛音就是使弦等分成3段振动,前面说过,每2段振动之间会有一个点是不振动的,这点就是泛音点(物理上称为节点)。第一泛音点节点只有一个,在第12品上,因此可以在第12品到琴码之间拨弦。第二泛音点,即第7品上泛音点对应另外1个节点在第19品上,避开第19品附近,可在第7品到琴码之间拨弦。第三泛音点,即第5品上的泛音点对应另外2个节点,在第12品和音孔中间位置上方,避开此两处,可在第5品到琴码之间拨弦。总的来说,泛音点本身也是节点,节点互为拨弦的死区。泛音点关于第12品对称,各个泛音点以12品对称过去的点就是拨弦的死区。节点越多越难辨认,此时采用靠近琴码拨弦比较方便;节点少的话,拨弦位置选择空间就比较大。因此第一到第三泛音点的音色选择性会比较大些。在节点和节点之间的波峰(波谷)拨弦,比较容易弹出泛音,获得的音色圆润丰满,音量较大。第四节自然泛音点的音高根据公式,由空弦时各弦的频率,计算出各个泛音的音高,如下表:自然泛音频率表654321空弦82.41110.00146.83196.00246.94329.23第12品164.81220.00293.66392.00493.88658.46第7(19)品247.22330.00440.49588.00740.82987.69第5品329.63440.00587.32784.00987.761316.92第4(9、16)品412.04550.00734.15980.001234.701646.15第3品494.44660.00880.981176.001481.641975.38由于条件和个人知识水平有限,上面的计算并不十分科学,存在偏差,但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对照上表,我们可以在谱上标出自然泛音音高。如下图:对照上图我们可找出如下规律:第一泛音点所发出的泛音比原振动弦所发出的音高八度,也就是第十二把位的泛音比空弦高一个八度。第二泛音点所发出的泛音比原发音高十二度,也就是第七把位的泛音比空弦高一个八度又五度。第三泛音点的泛音比原音高十五度,也就是第五把位的泛音比空弦高两个八度。对比第三、第四、第五个泛音点的音高,我们可以发现:第三和第四个泛音点的音程是大三度;第四和第五个泛音点的音程是小三度。这三个音恰好构成了大三和弦。所以英国人莫·卡纳在《二十世纪和声研究》中就写到:“大三和弦在第一个音乐家出生以前就存在了,而在最后一个音乐家离开这个星球后它也仍将继续存在。”可见大三和弦是上天赐给人类的一份特殊礼物。第五节泛音种类和记号泛音分两种: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前面所说的全部是自然泛音的内容,完全弄懂了前面问题,学习人工泛音就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自然泛音在空弦上做的,左手接触泛音点,右手拨弦。如果我们用左手按弦,接触泛音点和拨弦同时用右手,这个就是人工泛音了。具体要领是:左手正常按弦,用右手的i指轻触比左手指所按的品格高十二把位的位置上,然后用右手a指或p指拨弦,在拨弦的之后i指同时迅速离开弦,发出的即是人工泛音。例如用左手第1品,用右手的i指轻触的位置就是第13品,依次类推。有人工泛音有左手按弦,所以可加入揉弦动作。前面关于自然泛音的内容完全可以应用到人工泛音上。虽然人工泛音通常只是在所按品的高十二把位上弹出,即在第一泛音点上弹出,但我们也可以推广到在第二泛音点上弹出。但这样的曲子还是没有见到,可能也是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人工泛音能够弹出吉他有的所有音高八度的任意音。所以人工泛音也称为八度泛音或右手泛音。自然泛音的记号有下列几种:1、文字式如:Harm或H.或Arm.等。2、符号式:如O、×、十等。3、位置式:用把位号码、弦序号码或以点线画出泛音的范围等。人工泛音记号常常是在自然泛音的记号后面加记oct.或8dos.等记号,有效范围以点线来表示。第六节吉他的泛音定弦在演奏会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演奏家利用泛音来定弦。这是因为泛音发出的声音比较纯净,不会受干扰,容易分辨。吉他的定弦中,可先定好其中一条弦。然后其余各弦按照音高关系调好。泛音调弦就是其中方法之一。做法如下:泛音:6弦5品=5弦7品5弦5品=4弦7品4弦5品=3弦7品3弦4品(或9品)=2弦5品2弦5品=1弦7品但是我认为这种做法存在误差。这里先引用音分的计算公式。把一个半音分成100份,每份就是一个音分。两个音之间有几个音分,它的计算公式如下:音分=1200×log(f2/f1)/log2=3986.31×log(f2/f1)由上面的自然泛音频率表和音分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泛音调弦的音分误差:6-5:1.95cents5-4:1.93cents4-3:2.00cents3-2:13.7cents2-1:-0.12cents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高级吉他的音高偏差为+10音分到-5音分之间,普通吉他的音高偏差范围是±20音分。所以由第3弦第9品泛音来校准第2弦第5品的泛音超出了标准的规定,存在较大的误差。其他各弦按照泛音调弦法可得到理想的效果。实际上大多数的教材在泛音定弦上没有使用第三线来校准第二弦的。通常定到第三弦,然后用五弦或六弦来定第二弦,再用第二弦来定第一弦。先定好第六弦,再用第六弦调第五弦,再用第五弦调第四弦,类推下去……最后定好全部的弦。或者先定好第一弦,反过来校准。我认为这种方法容易形成误差的积累,不止限制于泛音定弦。定好弦音高存在误差,由于个人的习惯性,这种误差在各弦将被积累起来,最终形成较大的误差。最好还是用标准逐弦定音,各弦误差互不干扰。此种方法最好。或是用一弦定其余五弦的方法。做法如下:先定好第6弦。第6弦第5品调第5弦空弦。第6弦第10品调第4弦空弦。第6弦第15品调第3弦空弦。第6弦第7品泛音调第2弦空弦。第6弦第5品泛音第1弦空弦。最后1-5弦来回校正,与第6弦比较,力求减少误差。第七节泛音音色泛音中关于右手的拨弦位置,我们通常采用靠近琴码处拨弦的方法,其实很多乐器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这样做可以避开节点,避开拨不响的死角,按此种方法获得泛音音色单一,是一种不得已而求其次的方法。对泛音理论有系统的认识,就可以随意地获得合适的音色。在一般的弹奏中,吉他音色大部分决定于右手拨弦的方法,拨弦位置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在第一泛音点或第一泛音点到音孔之间拨弦,音色圆润,犹如木管,故这个区域称木管音色区。在音孔上方拨弦,音色柔和,犹如弦乐器的音色,故这个区域称弦乐音色区。在音孔右侧附近拨弦,音色清晰结实,犹如弹拨乐器,故这个区域称弹拨乐音色区。在音孔到琴码的中间位置拨弦,音色最结实、颗粒感强、音量最大,这个区域称混合音色区。在紧靠琴码处拨弦,音色明亮尖锐,犹如铜管,故这个区域称铜管音色区。我认为在泛音弹奏中也存在类似的讲究
本文标题:最通俗的古典吉他泛音教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3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