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服装材料试验教程-服装材料色牢度检验日期:06-05-0911:40:46编辑:亚洲纺织联盟网一、实验目的染料在服装材料上所受外界因素作用的性质不同,就有各种相应的染色牢度,例如日晒、皂洗、气候、氯漂、摩擦、汗渍、熨烫等,它们都有相应的色牢度。服装材料的用涂不同或加工过程不同,它们的牢度要求也不一样。例如,作为内衣的针织物与日光接触极少,洗涤的机会却很多,因此它们的耐洗牢度要好,而对日晒牢度要求并不高;为运动员缝制运动服的材料则必须具有较高的耐日晒、皂洗和汗渍的色牢度。染色牢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染料的化学结构,此外,还取决于染料在纤维上的状态,以及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情况等。为了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和评定,参照服装的服用情况,国家制定有一套染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在实际生产中作为标准实施。当然,服装材料的实际服用情况比较复杂,这些方法只是一种近似的模拟。通过本实验能够了解各种染色牢度的内容及调试方法。二、染色牢度基本知识1.耐洗色牢度耐冼色牢度指服装材料耐皂冼的程度,各类染料的耐洗色牢度相差很大,一般来说,有亲水基团的染料耐洗牢度低于没有亲水基团的染料。例如,非水溶性染料如还原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硫化染料等都比较耐洗;而水溶性的染料如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它们在服装材料上的耐洗色牢度较低。纤维的性质与耐洗色牢度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涤纶的结构比锦纶紧密,疏水性比锦纶强,同一分散染料,在涤纶上的耐洗色牢度比在锦纶上的高。此外,染色工艺对耐洗色牢度的影响也很大,在染色过程中,如果纤维没有染透,浮色没有去尽.也会使耐洗色牢度降低。2.耐汗渍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指服装材料的颜色耐汗渍的能力。3.耐摩擦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指服装材料的颜色耐摩擦的能力。分为干摩擦与湿摩擦。有色材料的耐摩擦色牢度主要取决于浮色的多少和染料与纤维结合的情况等因素。4.耐熨烫色牢度耐熨烫色牢度指服装材料的颜色耐一定温度与压力作用的能力,三、服装材料染色牢度的技术要求1.棉印染织物因所用染料不同,其染色牢度要求也不同,见表3—1。表3—1各种染料在棉印染织物上的染色牢度要求注:1.耐光色牢为保证指标;2.还原染料耐汗渍牢度只考核浅色,不考核深、中色。2.精梳涤棉混特印染织物根据所用染料不同,染色牢度要求也不同,见表3—2。表3—2各种染料在精梳涤棉混纺印染织物上的染色牢度要求注:1.耐光色牢为保证指标;2.还原染料中只有浅色要求考核汗渍牢度,深、中、浅分档按GB250评定,二级以下为浅色。3.规定指标为1~2级者,不允许再低半级。3.一般丝织物适用于评定各类服用的染色、印花桑蚕丝织物及桑蚕丝与其它长丝交织的丝织物的品质.其染色牢度见表3—3。表3—3一般丝织物染色牢度注:耐光色牢度和个别色、雕印的印染牢度按合同或协议考核。4.精纺毛织物精纺毛织物染色牢度见表3—4表3—4精纺毛织物染色牢度5.粗纺毛织物粗纺毛织物染色牢度见表3—5表3—5粗纺毛织物染色牢度四、服装材料染色牢度检验的一般规定l.取样原则半成品或成品取样应在距离匹织物两端2m以外,离布边5cm以外处。印花布还应包括同色位的全部色泽,若在一块试样中的各种色泽无法取全时,可分别取数块同样大小的试样,使各种色泽均能包括。2.评定原则材料的变色牢度使用GB250—1995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评定;沾色牢度使用GB251—1995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评定,评定各种牢度时,试样与样卡应放在同一平面上,样卡放在评定者左方,试样放在评定者右方,眼睛离布面距离应保持在30~40cm,评定应在晴天,采用北面光源;采用其它光源时,照度应等于或大于600lx,入射光与材料表面角度约为450,观察方向大致垂直于材料表面。3.评级原则色牢度是根据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分别评定的。评定变色牢度级别时,原样与试验后布样并置,然后与样卡放在一个平面上进行比较。无论变化性质如何,评级是以试后样与原样两者之间以目测对比色差的大小为依据,以样卡色差程度与试样相近的一级作为试样的牢度等级,也就是灰色样卡所表示的数字即为试样的牢度等级。印花布的各种色泽以最低等级作为代表.只有当试后样和原样间无色差时,才能评为五级。贴衬织物的沾色程度不论是从处理浴中吸收染料或从试样上直接转移的颜色,都是以目测检验贴衬织物与试样接触的—面加以评定的。处理浴的颜色不需考虑。试验中的每种贴衬织物都要评定沾色,缝线针脚处可以不计,方法同变色主评定原则。变色用灰色样卡分为五级九档,五级为变色牢度最好,表示原样与试后样两者并无区别:一级为变色牢度最差。沾色用灰色样卡分为五级九挡,五级表示无沾色,四级至一级表示沾色相对递增程度,一级表示沾色最严重。五、耐洗色牢度服装材料试样与一块或两块规定的贴衬织物贴合,放于皂液中,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经机械搅拌,再经冲洗、干燥。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1.设备与试剂用SW一12耐洗色牢度试验机、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肥皂或标准合成洗涤剂、二次蒸馏水。2.贴衬织物的选择第一块用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则由表4-6规定的纤维制成。如果试样为混纺或交织织物,则第一块用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用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单纤维贴衬织物的选择如表3-6所示。表3—6测试耐洗色牢度贴衬织物的选择3.试样⑴如试样是织物,取40mm×l00mm试样一块,夹于两块40mm×l00mm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沿四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⑵如试样是纱线或散纤维,取纱线或散纤维约等于贴衬织物总质量之半,夹于两块40mm~100mm规定的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沿四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4.实验步骤⑴试验配方和试验条件皂片5g/L,或合成洗涤剂4g/L;温度40℃±2℃;时间30min。⑵步骤①接通总电源(在箱体右后侧),LED均显示0。②工作状态预置:在LED显示0时,按“预置”键,LED显示前次预置的工作室、预热室温度及工作时间,如需修改,则按“位选”键后并按“+”、“-”键,依次对工作室、预热室温度及工作时间进行预置,预置完毕后再按一次“预置”键,LED恢复显示0后预置结束。③往工作室内加注蒸馏水,水位高度以水位线为准,当注水至规定水位时水位灯亮,示意加热器可以工作。当旋转架未装试样杯时以下面水位线为准,当装上试样杯时,以上面水位线为准。④按“(工作)加热”键,再按“(预热)加热”键,工作室及预热室的蒸馏水开始升温。⑤配制好浴比为50:l的皂液,并放入预热室预热。准备好试样。⑥当工作室及预热室达到规定温度(按GB设定为40℃±2℃)时,讯响器给以提示,这时打开门盖,将组合试样放入试样杯,注入预热到40℃±2℃的皂液及钢珠(按照试验方法的需要),盖好试样杯,逐一将试样杯插入旋转架的孔中,旋转450,将试样杯安装在旋转架上(如果不需要全部试样杯,对安装在旋转架每一面的试样杯数量需相同,以保证旋转架的平衡),按“开/停”键,旋转架开始工作,并开始计时。如需暂停试验,再按一下“开/停”键,旋转架停止转动,LED保留已运转时间,继续实验时则再按一下“开/停”键,旋转架继续运转至实验结束。如欲取消本次试验,则在暂停后按“+”键或“复位”键,LED显示0,回复至原始状态。⑦当讯响器发出信号时,表示已达到规定时间,这时旋转架停止运转,打开门盖,取下试样杯,倒出试液、试样及钢珠。如不连续试验时,关闭总电源。⑧需排水时,将排水管出口挂在水池上,按“排水”键即可排水,排完水后再按“排水”键停止排水。⑨取出的组合试样,用冷的二次蒸馏水清洗两次,然后在流动冷水中冲洗10min,挤去水分,展开组合试样,使试样和贴衬仅由一条缝线连接,悬挂在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5.试验报告对试样的变色和每种贴衬织物的沾色级数做出报告,并说明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六、耐汗渍色牢度将服装材料试样与规定的贴衬织物合在一起,放在含有组氨酸的两种不同试液中,分别处理后,去除试液,放在试验装置内两块具有规定压力的平板之间,然后将试样和贴衬织物分别干燥,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1.设备和试剂YG631型汗渍色牢仪(如图3-1)、Y902型汗渍色牢度烘箱及以下试剂。①C6H9O2N3•HCI•H2O(L-组氨酸盐酸盐—水合物)②NaCI(氯化钠),化学纯;③Na2HPO4•12H2O(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或Na2HPO4•2H2O(磷酸氢二纳二水合物),化学纯;④Na2H2PO4•2H2O(磷酸二氢纳二水合物),化学纯;⑤NaOH(氢氧化钠),化学纯。2.贴衬织物的选择每个组合试样需两块贴衬织物,每块尺寸为40mm×100mm,第一块用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则由表3-7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为混纺或交织织物,则第一块用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用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表3-7测试耐汗渍色牢度贴衬织物的选择3.试样准备⑴测试样品为织物的,取40mm×100mm试样一块,夹于两块40mm×100mm规定的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整个试验需两个组合试样。印花织物试验时,将试样剪为两半,一半的正面与二贴衬织物每块的一半相接触,剪下的其余一半,交叉覆于背面,缝合二短边。如不能包括全部颜色,需用多个组合试样。⑵测试样品为纱线或散纤维的,取纱线或散纤维约等于贴衬织物总质量之半,夹于两块40mm×100mm规定的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沿四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整个试验需两个组合试样。4.试液配制—试液用蒸馏水配制,现配现用。碱液每升含:L-组氨酸盐酸盐—水合物(C6H9O2N3•HCI•H2O)0.5g氯化钠(NaCI)5g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Na2HPO4•12H2O)5g磷酸氢二纳二水合物(Na2H2PO4•2H2O)2.5g用C(NaOH)=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整试液pH值至8酸液每升含:L-组氨酸盐酸盐—水合物(C6H9O2N3•HCI•H2O)0.5g氯化钠(NaCI)5g磷酸氢二纳二水合物(Na2H2PO4•2H2O)2.2g用C(NaOH)=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整试液PH至5.55.实验步骤①在浴比为50:1的酸、碱试液里,分别放人一块组合试样,使其完全润湿,然后在室温下放置30min,必要时可稍加揿压和拨动,以保证试液能良好而均匀地渗透。取出试样,倒去残液,用两根玻璃棒夹去组合试样上过多的试液,或把组合试样放在试样板上,用另一块试样板刮去过多的试液,将试样夹在两块试样板中间。用同样的步骤放好其它组合试样,然后使试样受压12.5kPa。②把带有组合试样的酸、碱二组仪器放在恒温箱里,在37℃±2℃下放置4h。③拆去组合试样上除一条短边外的所有缝线,展开组合试样,悬挂在温度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碱和酸试验使用的仪器要分开。④用灰色样卡评定每一块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与试样接触一面的沾色。6.试验报告对酸、碱试液中的试样变色和每一种贴衬织物的沾色级数分别做出报告。七、耐摩擦色牢度将试样分别用一块干摩擦布和湿摩擦布摩擦。绒类织物和其它纺织品分别采用两种不同尺寸的摩擦头。摩擦布的沾色用灰色样卡评定。1.设备和试剂Y571L染色摩擦色牢度仪(图3-2)、二次蒸馏水。1-左夹持器2-右夹持器3-摩擦头4-压重块5-测试台6-底座7-托架8-控制箱9-曲柄连杆10-压水架11-手摇柄图3-2Y571L染色摩擦色牢度仪⑴耐摩擦色牢度仪的摩擦头垂直压力为9N,直线往复动程为100mm,往复速度60次/min。绒类织物用具有长方形摩擦表面的摩擦头,尺寸为19mm×25mm;其它各种纺织品用具有圆形摩擦表面的摩擦头,直径为16mm。⑵摩擦用布采用退浆、漂白、不含任何整理剂的棉织物,剪成50mmx50mm的正方形用于圆形摩擦头,剪成25mm~100mm的长方形用于长方形摩擦头。2.试样准备⑴若被测纺织品是织物或地毯,必须备有两组不小于50mm×200mm的样品,一组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经纱,用于经向的干摩和湿摩;另一组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纬纱,用于纬向的干摩和湿摩。当测试有多种颜色的纺织品时,应细心选择
本文标题:服装材料试验教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6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