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基准站接收机:1Hz采样数据+24颗卫星,-30-55温度工作。基准站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优于3mm;-40-65工作。气压0.1温度0.5湿度1%数据管理系统:自动化管理、监控预警、双机冗余备份、数据存储高效可靠基准站网测试:数据采集完好、传输稳定、数据覆盖作业时间、数据精度和服务内容基准站网维护:全年不间断运行;定期检测设备更新;联测国际gnss,联测水准、重力国家站:基本产品:原始数据基准站信息站坐标气象数据站速度高级产品:站时间序列精密星历卫星钟差电离层对流层区域站:基本产品:原始数据基准站信息站坐标气象数据高级产品:载波及伪距数据气象数据专业站产品:基本产品:原始数据高级产品:专业需求而定连续运行基准站24小时测试数据可利用率》=85%;BCDE级GPS数据质量检查可利用率》=80%;同一时段数据剔除出率《10%基线向量提取原则:质量好、边短、闭合、边数少异步环、独立基线级别项目BCDE卫星截止高度角/(°)10151515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14≥4≥4≥4有效观测卫星总数≥20≥6≥4≥4观测时段数≥3≥2≥1.6≥1.6时段长度≥23h≥4h≥60min≥40min采样间隔/s3010~305~155~155.3.1用于建立国家一等大地控制网,进行全球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和精密定轨等的GPS测量,应满足A级GPS测量的精度要求。5.3.2用于建立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建立地方或城市坐标基准框架、区域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局部形变监测和各种精密工程测量等的GPS测量,应满足B级GPS测量的精度要求。5.3.3用于建立三等大地控制网,以及建立区域、城市及工程测量的基本控制网等的GPS测量,应满足C级GPS测量的精度要求。5.3.4用于建立四等大地控制网的GPS测量应满足D级GPS测量的精度要求。5.3.5用于中小城市、城镇以及测图、地籍、土地信息、房产、物探、勘测、建筑施工等的控制测量等的GPS测量,应满足D、E级GPS测量的精度要求。A、B级网应逐点联测高程,C级网应根据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要求联测高程,D、E级网可依具体情况联测高程。非基岩的A、B级GPS点的附近宜埋设辅助点,并测定其与该点的距离和高差,精度应优于土5mm。各级GPS网点可视需要设立与其通视的方位点,方位点应目标明显,观测方便,方位点距网点的距离一般不小于300m。.4.6点位周围有高于10。的障碍物时,应绘制点的环视图,其形式见附录B。埋设标石,须使各层标志中心严格在同一铅垂线上,其偏差不应大予2mm。2各种天线墩应安置强制对中装置。强制对中装置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lmm。B、C、D、E级GPS网的布测视测区范围的大小,可实行分区观测。当实行分区观测时,相邻分区间至少应有4个公共点。在局部补充、加密低等级的GPS网点时,采用的高等级GPS网点点数应不少于4个。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用三脚架安置天线时,其对中误差不应大于1mm;b)B级CPS测量,天线定向标志线应指向正北,顾及当地磁偏角修正后,其定向误差应不大于±5°,对于定向标志不明显的接收机天线,可预先设置标记,每次按此标记安置仪器;c)天线集成体上的圆水准气泡必须居中,没有圆水准气泡的天线,可调整天线基座脚螺旋,使在天线互为l20。方向上量取的天线高互差小于3mm。观测期间,不应在天线附近50m以内使用电台,10m以内使用对讲机。A、B级GPS网基线数据处理应采用高精度数据处理专用的软件,C、D、E级GPS网基线解算可采用随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A级GPS网应以适当数量和分布均匀的IGS站的坐标和原始观测数据为起算数据;B级GPS网以适当数量和分布均匀的A级GPS网点或IGS站的坐标和原始观测数据为起算数据;C、D、E级GPS网以适当数量和分布均匀的A、B级GPS网网点的坐标和原始观测数据为起算数据。12.1.4各种起算数据应进行数据完整性、正确性和可最简异步环边数:B、C级6条,D级8条E级10条相邻点间距离不超过平均点间距的2倍土层天线墩冻土线以下70cm;’冻土基本标石:动突以下75cm;固定沙丘基本标石深度1.4米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的定义和地球椭球参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l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o)的交点,y轴与2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一等水准路线尽量沿公路布设,水准路线应闭合成环,并构成网状。一等水准环线的周长,东部地区应不大于1600km,西部地区应不大于2000km,山区和困难地区可酌情放宽。4.3.2一等水准网每隔15年复测一次,每次复测的起讫时间不超过5年。二等水准网在一等水准环内布设。二等水准路线尽量沿公路、大路及河流布设。二等水准环线的周长,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应不大于750km,山区和困难地区可酌情放宽。水准路线附近的验潮站基准点应按一等水准测量精神连测。水准点布设密度基岩水准点、基本水准点、普通水准点三种类型。各种水准点的间距及布设要求应按表2规定执行。水准点类型间距布设要求基岩水准点400km左右每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少于4座。基本水准点40km左右。宜设置在坚固岩层中普通水准点4km~8km。经济发达地区2km~4km;荒漠地区10km左右设在地面稳定,利于观测和长期保存的地点;山区水准路线的高程变换点附近;长度超过300m的隧道两端;跨河水准测量的两岸标尺点附近水准路线上的重力测量一等水准路线上的每个水准点均应测定重力。高程大于4000m或水准点间距的平均高差为150m~250m的二等水准路线上,每个水准点也应测定重力。3高差大于250m的一、二等水准测段中,地面倾斜变化处应加测重力。高程在1500m~4000m之间或水准点间的平均高差为50m~150m的地区,二等水准路线上重力点间平均距离应小于23km。一等水准网的观测,宜分区依次进行,每个区域应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卫星定位系统连续运行站。每个水准环线观测的起讫时间不应超过2年。同一环线中水准观测间断时间若超过6个月,应在基岩点或卫星定位系统连续运行站上间断和连接。若同一水准环中观测间断时间超过6个月的连接点均匀卫星定位系统连续运行站时,可放宽该环的闭合时限。)有岩层露头或在地面下不深于1.5m的地点,优先选择埋设岩层水准标石;b)沙漠地区或冻土深度小于0.8m的地区,埋设混凝土柱水准标石;c)冻土深度大于0.8m或永久冻土地区,埋设钢管水准标石;等级仪器类别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差累积视线高度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光学数字光学数字光学数字光学(下丝读数)数字一等DSZ05、DS05≤30≥4且≤30≤0.5≤1.0≤1.5≤3.0≥0.5≤2.80且≥0.65≥3次二等DSZ1、DS1≤50≥3且≤50≤1.0≤1.5≤3.0≤6.0≥0.3≤2.80且≥0.55≥2次注:下丝为近地面的视距丝。几何法数字水准仪视线高度的高端限差一、二等允许到2.85m,相位法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可以为上表中数值减少一次。所有数字水准仪,在地面震动较大时,应随时增加重复测量次数。当水准路线跨越江、河,视线长度不超过100m时,可采用一般方法时行观测,但在测站上应变换仪器高度观测两次,两次高差之差应不大于1.5㎜,取用两次结果的中数。使用数字水准仪前,还应进行预热,预热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序号观测方法方法概要最长跨距1光学测微法使用一台水准仪,用水平视线照准觇板标志,并读记测微鼓分划值,求出两岸高差5002倾斜螺旋法使用两台水准仪对向观测,用倾斜螺或气泡移动来测定水平视线上、下两标志的倾角计算水平视线的位置,求出两岸高差15003经纬仪倾角法使用两台经纬仪对向观测,用垂直度盘测定水平视线上、下两标志的倾角,计算水平视线位置,求出两岸高差35004测距三角高程法使用两台经纬仪对向观测,测定偏离水平视线的标志倾角;用测距仪量测距离,求出两岸高差35005GPS测量法使用GPS接收机和水准仪分别测定两岩岸点位的大地高差和同岸点位的水准高差,求出两岸点位的水准高差,求出两岸的高程异常和两岸高差3500夜间观测通过交通繁忙、车流量甚大的桥梁或街区的水准测量,可以在夜间进行。a)预先在夜间拟测路线的两端,埋设水准点或选择固定点,尽量减少夜间观测工作量。b)白天应在夜测地段选定架设仪器和放置标尺的地点,并在立尺点钉入尺桩或帽休,作出明显标记。视线长度不宜超过25m。新设的水准路线通过或靠近已测的一、二等水准点在4km以内,距已测的三、四等水准点在1km以内,测量新线时,应将已测水准点列入计划予以连测或接测4重力测量分三个等级:1国家重力基本网:重力基准点及引点组成;多边形网,点距500km2国家一等重力网:国家一等重力点组成,附和或者闭合,点间距300km3国家二等重力点:附和或者闭合,点间距300km国家重力仪标定基线:长基线:南北向,重力值差2000*10-5ms-2;短基线:重力值差150*10-5ms-2;段差相对误差小于5*10-5ms-2加密重力测量原则:闭合时间一般不超过60个小时,服务对象及主要任务:建立全国5’*5’国家基本格网数字化平均重力异常模型;精化大地水准面确定全国高程异常值;为内插大地点天文大地垂线偏差进行局部重力测量;为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正常高系统改正进行局部加密重力测量拉克斯特相对重力仪:测定基本重力点和一等重力点,测前24小时通电恒温石英弹簧重力仪:测定二等重力点和加密重力点相对重力仪性能测试:1静态测试:安置稳定后30min读数一次,连续观测48小时;持续开摆2动态测试:在段差不小于5*10-5ms-2、点数不少于10个的场地往返对称观测,测回数不少于3个,每测回闭合时间不少于8小时3。多台仪器一致性测试:和动态测试共同进行绝对重力仪测定重力加速度重力值相对重力仪测定重力加速度差值绝对重力仪标称精度优于2*10-8ms-2基本重力点联测:a-b-c。。。C-b-a,停放超过2小时重复观测;测线24小时闭合,特殊48小时一等重力点联测:段数不超5段,支测允许1个a-b-c。。。C-b-a对称联测;停放超过2小时重复观测;测线24小时闭合,特殊48小时。误差不劣于25*10-8ms-2二等重力点联测:二等重力点数不超过4个,支测允许2个;三程循环法a-b-a。。。。B-a-b测线36小时闭合,特殊48小时;误差不劣于250*10-8ms-2加密重力点联测:60小时闭合,特殊80小时GPS水准点数据格网重力异常参考重力场模型DEM数据重力似大地水准面融合技术移去-恢复法等拟合后的似大地水准面GPS水准点数据参考重力场模型融合技术格网重力异常DEM数据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移去-恢复法等拟合后的似大地水准面GPS水准点数据参考重力场模型融合技术格网重力异常GPS水准点数据5各类地形格网高程中误差平原丘陵山地高山地±4m±7m±11m±19m水准面精化精度城市平丘陵山区±5cm±8cm±15cmc级网布设原则(共7点)利用边长边数三个联测一个观测1、尽量利用测区利用满足要求的点;2、边长宜为20km。3、最简异步环或符合路线边数不超过6条;4、三个联测:联测测区及周边国家GPSAB级点及国际及省级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联测测区及周边80、54坐标系的至少3个点点、高程联测精度三等水准5、观测:基于基准站的点观测或基于多台设备的同步环网观测基准站建设完成后的测试1、测试基准站数据采集完整性、数据完好性;2基准站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到用户数据传输稳定性、3、数据中心对基准站的监控能力;4测试实时定位的覆盖范围和有效作业时间;5测试站网服务的内容和精度指标、6其他内容、二等大地控制网作用:实现对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的稳定性监测、结合水准、重力手段实现我国似大地水准面精化、为三四等提供起算
本文标题:控制测量精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81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