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提升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1提升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四会市四会中学林晓芳2014年9月【摘要】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综合性,地理思维能力是学习好地理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却是大部分文科学生所欠缺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这不仅能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地理知识,还能达成新课标中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要求。本文以笔者任教的高三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在地理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关键词】地理思维、知识网络、多维分析提升地理思维能力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地理思维主要包括综合性思维、空间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具备较强的这些思维能力,学习地理就能随心应手。笔者任教的文科学生基础较差,大部分觉得学习地理很困难,甚至产生退却、放弃学习地理的念头。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课堂,加强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深入了解学生对地理的认知、地理学习现状的前提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一、深入了解地理特点,完善地理知识网络,提升综合性思维高三复习阶段课堂教学的地理知识内容,一般都会以某一个区域为背景,而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地理现象,是地形、气候、土壤、水源、人口、交通及工农业生产等多个地理要素一起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结果,所以,地理学科学习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种特性决定了学生对地理现象、问题的认识、分析要全方位综合考虑各地理要素,尤其是现在广东的高考题型,非常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如果学生想在高考中拿到较高的得分,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能很好地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点,灵活运用相关的知识点作答。虽然经过高一、高二阶段的学习,学生已接触过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但很多学生对这两部分的知识积累非常有限,更很少有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非常2完善的梳理、网络构建,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脑海中的知识。因此,在高三地理复习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足够重视一些需要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教学内容或试题的选取,并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拓展,注重帮助学生回顾并完善相关的知识网络。例如,在复习《工业的区位选择》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选一个典型地区为材料背景,引导学生分析该地区发展传统工业或新兴工业所具备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而让学生自主选择该地区最可能发展的工业部门并说明理由。其次,在复习区域地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为框架,构建思维导向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完善知识网络。只有当学生能熟练地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归纳后,在脑海里形成较完善的知识网络,并通过练习题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算是真正的掌握,同时提升地理综合性思维能力,在以后的考试中,才不会出现答不全面、乱作答,甚至完全想不起来该从哪方面回答的情况。例如,在复习《珠三角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这一知识点时,部分学生死背了其出现的问题,也死背了一些整治措施,但当提问其中一个问题的原因及其整治措施,或提问另一个教材里没出现过的地区时,往往没能准确地作答,结果导致考试中不但得分率不高,还可能作答时间不足。最后,借助地图,细心观察,提升空间思维能力。地图是地理信息最直观的载体,大部分文科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弱主要体现在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无法很好地从地图中获取信息,也无法很好地将文字信息转化成直观的地图,进而无法从区域空间角度来思考、分析相关的地理现象、问题。例如在复习《宇宙中的地球》这一单元时,遇到稍微遇到复杂一点的有关时间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的规律应用等问题时,学生就找不着南北了,根本没有把握地球运动的特点及其影响,而只是死记硬背教材或教辅资料里归纳出来的规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并设置一些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的问题,帮助学生获取显性信息,然后借助学生思维活动,获取隐性信息,提升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观察长三角和东北地区的区域自然地理图片,然后让其注意观察总结这两地区自然条件的不同,从而理解其农业发展方向、规模等3不同的原因。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使认识更加直观、全面,而且能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记忆点,帮助深刻记忆,还能提高学生的地图读图能力。其次,对于已具备一定空间思维能力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引导、帮助他们将文字信息转化成地图。二、加强理解,启发多维分析,提升逻辑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区域地理的特性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是不少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往往只能浅显地了解一些地理现象、规律,根本不能很好地掌握其形成的原理,这导致很多时候都是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容易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例如,在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复习气候对种植业发展的影响时,很多学生都知道那里由于它所处的纬度较高,导致热量不足,一年只能一熟,但都没有了解到也正是由于它所处的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所以病虫害少,而且生长期长,农作物的品质好。再如,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知识点时,学生都知道正午12点时的太阳辐射最强,但如果让他们分析为什么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却一般出现在午后两个小时前后,他们就懵了。因为在很多学生的脑海里,都认为太阳辐射最强烈时,这个地方的气温就最高,没掌握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而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升温到最高温,地面辐射最强是有一定的时间差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启发诱导,利用各种启发性问题调动学生头脑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知识,一步一步加深理解,掌握地理规律的形成原理、地理现象的多面性,慢慢提升逻辑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成效。例如在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影响时,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先是对自然,包括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有利、不利影响,然后是对社会经济,包括产业、能源、就业等方面的有利、不利影响,而且还要分别介绍资源的输出地和输入地的。这样,在以后的考试中,如果让分析某区域开展某种产生项目是否合理时,学生就能比较理性、全面地分析了。地理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地理学习效果的好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地理规律形成原理的分析,注重启发学生原有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将旧知与新识进行整理,注重知识网络的构建、完善,并保证学生对接触到的地理图文资料有足够的观察、多维分析,可以帮学生充分理解、运用所学的新、旧知识,避免4学生在地理学习、考试中的误区,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参考文献:1、唐永疆.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J].科教创新.2014,(2);2、叶玲燕.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J].都市家教.2013,(2);3、刘霞.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思维教学的探索的[J].科技资讯.2007,(33);
本文标题:提升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8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