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解读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Twelfthfive-yeardevelopmentplansabouttransportation解读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主要内容综合运输公路交通水路交通民用航空邮政服务城市客运管理具体措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加强养护管理强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提高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行业发展软实力“十二五”规划框架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专业篇专题篇保障措施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纵观国际国内形势,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交通运输发展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趋势,紧紧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加快交通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根据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预期,GDP将年均增长7%,城市化率将从47.5%提高到51.5%,外贸进出口将保持8%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交通客货运输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预计到“十二五”末,公路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00亿人、300亿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8亿吨。内河货运量达到38.5亿吨。民航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5亿人、900万吨。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620亿元。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机动化社会进程加快,公众出行需求旺盛,预计到“十二五”末,民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人均乘用交通工具次数明显增加,对运输服务的安全性、舒适性、快捷性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群众出行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但目前交通运输业总体呈现出里程短,速度慢,交通运输能力难以满足交通需求。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而交通运力不足发展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运输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必须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落实建设“两型”社会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必须强化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发展目标•到2015年,基础设施网络更趋完善,结构更加合理,交通运输供给能力明显增强,运输装备进一步改善,运输组织不断优化,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行业监管能力明显加强,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成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交通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加强,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指标表指标2010年2015年基础设施公路网总里程(万公里)398.4450高速公路总里程(万公里)7.410.8高速公路覆盖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比例(%)80≥90二级及以上公路总里程(万公里)44.565国省道总体技术状况(MQI,%)72>80农村公路总里程(万公里)345.5390沿海港口通过能力适应度0.981.1沿海港口深水泊位数(个)17742214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万公里)1.021.3民用机场总数(个)175≥230邮政局所数量(万个)4.86.2运输服务营运中高级客车比例(%)2840营运重型车、专用车、厢式车比例(%)17.9、5.4、19.225、10、25内河货运船舶船型标准化率(%)2050乡镇、建制村通班车率(%)98、88100、92国道平均运行速度(公里/小时)57.560沿海主要港口平均每装卸千吨货在港停时下降率(%,基年:2010)15民航航班正常率(%)81.5>80乡(镇)邮政局所、建制村村邮站和邮件转接点覆盖率(%)75、51>95、80300万人口以上、100-300万人口以及1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公交车辆拥有率(标台/万人)15、12、10科技与信息化科技进步贡献率(%)5055国省道重要路段和内河干线航道重要航段监测覆盖率(%)30≥70重点营业性运输装备监测覆盖率(%)70100绿色交通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基年:2005)10、11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基年:2005)15、16民航运输吨公里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基年:2010)>3国省道单位行驶量用地面积下降率(%,基年:2010)5沿海港口单位长度码头岸线通过能力提高率(%,基年:2010)5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化学需氧量(COD)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吨/亿吨公里)下降率(%,基年:2010)20安全应急营运车辆万车公里事故数和死亡人数下降率(年均%)3城市客运百万车公里事故数和死亡人数下降率(年均%)1百万吨港口吞吐量事故数和死亡人数下降率(年均%)5沿海重点水域监管救助飞机应急到达时间(分钟)≤150≤90民航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五年累计)0.05<0.2专业篇综合运输公路交通水路交通民用航空邮政业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是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十二五”时期,要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强化基础设施优化衔接、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优势,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培育交通新兴战略产业,加强城市客运管理、支撑城镇化加快发展。提高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满足多样化运输需求是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综合运输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在农村邮件都收不到,更别说是什么包裹,与现在的经济严重的脱节。发展物流是迫在眉睫。物流业的大发展,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对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公路运输大通道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必须把握大势,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践和探索。当前,要继续按照构筑大交通、大物流网络的要求,扎实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实现区域和区域之间、线路和结点之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推进物流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公路货运枢纽向物流园区转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物流节点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载体,要全力支持地方政府及交通运输部门加强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打造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力大、特色鲜明的物流企业集聚区和物流园区。积极引导、推动运输企业开展综合物流服务,适时启动现代物流示范工程,在交通行业选择有一定基础和典型的物流企业开展现代物流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试点,通过示范引导带动大批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进一步放开经营,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现代物流业,形成以中心城市、交通干线和物流园区为依托,覆盖全省、辐射西北的多层次、多功能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要整合经贸、民航、铁路、邮政、公路等行业的物流资源,促进商流、物流、信息流的联系和沟通,积极培育发展物流市场,提高物流业现代化水平。发展农村邮政物流是促进农村邮政服务“三农”的重要着力点。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功能和作用,积极支持发展农村邮政物流,建设布局合理、连通城乡、种类丰富、服务便捷的农村邮政物流服务体系,打造管理集约化、网络规模化、服务社会化、运营信息化的现代农村邮政物流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农村邮政物流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入新的内涵,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与此同时,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用户(消费者)手中,最后还有回收物流。可以这样讲,现代物流包含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物理性的流通全过程传统物流•只提供简单的位移•被动服务•人工控制•无统一服务标准•侧重点到点或线到线服务•单一环节的管理•提供增值服务•主动服务•信息管理•标准化服务•构建全球服务网络•整体系统优化现代物流公路交通公路建设和服务行业是国民经济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公路都是主要的运输方式。2009年公路完成货物运输量和旅客运输量分别占总量的75%和93%。2009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82.82万公里,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只有6.51万公里。而与我国国土面积相差不大的美国公路通车总里程于2004年就达628.4万公里,高速公路更是达到了8.8万公里。同时我国公路交通在运营方面表现出管理混乱、高数公路收费没有明确标准,使国民承受着巨大的交通物流成本。这非常明显的显示出我过公路交通建设的不足。同时我国公路交通的发展中也显示出其他的很多不足。最明显的是交通网分布不均衡,东部及沿海地区交通运输业远比西部地区发达。以及公路网车型的对比严重不均衡。公路交通要坚持建、养、运、管并重,完善国家公路网规划,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加大国道改造力度,加强公路科学养护,优化营运车辆结构,创新运输组织模式,规范建设和运输市场管理,全面提升公路运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解决措施公路交通实施细则完善公路交通网络•完善公路网规划•加快形成高速公路网•强化国省道改造•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公路运输站场建设•加强口岸公路等专项建设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完善公路养护管理法规体系•推进公路科学养护•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规范路政管理,强化公路保护工作提升公路运输服务水平•引导发展现代化营运车辆•推进运输组织模式创新•促进区域及城乡客运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完善公路市场管理•完善运输市场管理•加强建设市场监管•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行现代公路工程管理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级负责、联合建设贯彻落实新一轮区域发展规划,重点扶持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特别是西藏、新疆等重点区域公路交通建设。到2015年,基本形成适应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要求的公路交通网络,公路网结构明显趋于合理,区域公路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城乡之间路网衔接更加顺畅。积极探索建立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统筹发展的新机制,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收费体系和普通公路为主体的不收费体系。基本建立国省道养护管理科学决策体系,主要路况检测指标基本实现自动化,路况评价及养护决策实现信息化和制度化。水路交通水路交通建设继续有序推进沿海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沿海港口结构与布局,着力拓展港口功能,提升港口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内河水运优势,发挥内河水运对沿江产业布局的引导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加快以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为重点的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建设现代化的内河水运体系有序推进沿海港口建设•优化港口布局•推进主要货类运输系统码头建设•加强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港口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内河水运•实施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加快以高等级航道为重点的内河航道建设•发展规模化港区•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加强航道养护管理提升水运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运输装备水平•加快提升港口服务水平•完善运输组织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提升水上客运服务品质加强水运市场管理•完善运输市场管理•加强水运建设市场管理中国水路交通分布港口群五分天下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奠定我国
本文标题:解读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9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