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揭阳古名居中的潮汕文化
揭阳古民居中的潮汕文化内容摘要:揭阳,我的家乡,潮汕三市之一,其他两市是潮州和汕头。揭阳的古民居主要有“四马拖车”“百凤朝凰”“下山虎”“四点金”等建筑形式。但无论是哪一种建筑形式,都无一不透露出其所隐含的潮汕文化。本文将以“四马拖车”为例子进行介绍。关键词:揭阳古民居潮汕文化四马拖车一、揭阳古名居揭阳隶属潮汕地区,位于中华大地的东南,背靠亚洲大陆,面朝南太平洋,北回归线横贯其间,是跨热带和北温带的一个地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1℃~23℃之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闷热潮湿,全年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台风来临的时候常常有暴雨,这种气候特点对当地的建筑有很大的影响。潮汕民居平面类型最基本的形式是:“爬狮”和“四点金”。“爬狮”在揭阳也称“抛狮”或“下山虎”,是一种三合院的形式;“四点金”则是一种四合院的形式。其他民居大多是以“爬狮”或“四点金”作为基本单元加以组合发展的“四马拖车”。二、“四马拖车”建筑布局“四马拖车”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一种大型复合单元,是“四点金”的复杂化。“落”是潮汕方言,即进的意思。第一进有凹形门洞,俗称“门楼肚”。进大门,中间是过渡厅,有道“反照”挡在正中。左右各一间房子,称为“前房”。一进与二进间,有天井及左右两道通廊。通廊前端各有一门通火巷,左廊的门便叫“青龙门”,右廊的门称“白虎门”,俗称为“龙虎门”。过了天井便是二进,二进有面阔二间的大厅,两边各有一间房子称为“大房”。厅的前后各由八扇禅门隔起来。二进和三进中间也有天井,天井左右各有一个南北厅,南北厅前后两端都有“厝手间”,相接前后进的大房。三进的结构与二进相同,只是三进的大厅后面隔开一块狭长的暗间,称作“后库”。后库左右有门通后包。主体建筑两边各有一列与它平行的房子称作火巷,由龙虎门及厝手间的内外子孙门连接主体建筑。后包指三进后面的一列房子。整个建筑格局就像一驾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子,故名“四马拖车”(亦可称为“驷马拖车”)。三、“四马拖车”特殊功能“驷马拖车”整个建筑的各个部分都有它特殊的功能。头进的“反照”是为了遮挡路人和客人的视线,不致使屋里一览无遗。通廊是主人和来访客人停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南北厅是平时接待客人用的,而长辈们重要的会见和议事则在二进和三进的大厅进行。三进的大厅还设置祖龛供奉祖宗灵位。逢年过节、祖宗忌辰、家人要出国,就要开龛门祭拜抑或向祖宗“告别”;家人做了伤风败俗的事要绳之以家法,也要开龛焚香,让他在祖宗面前请罪。后库则是供办丧事时停放棺柩的地方。主体建筑的大房由长辈居住,最高长辈一般住在三进的房子,其它房间由小辈居住。磨房、厨房、浴室、厕所等生活用房都集中在左边的火巷。家中遇上办喜事,则各进大厅的禅门洞开。办丧事时更为隆重,不单要卸下“反照”,还要卸下各进的禅门。所有天井架上地板,天井的上空撑起帐篷。这样一来,一、二、三进形成了一个宽敞的大空间,便于进行各种活动。总的来说,主体建筑前低后高,每进递增三级石阶,这样便于突出主要厅堂,更重要的是为了不让前进遮住后进,保证后进的采光。后包是为了保护主体建筑和防盗而设。当然,像这样大规模的房屋,一般人家是无缘问津的只有大宗大户、富贵显达之家才能建造。四、揭阳建筑特点从“四马拖车”中我们可以看出揭阳建筑中的几个特点:(一)因地制宜,根据其地形气候等特点,将民居建设成更有利于采光、通风的形状。(二)讲究建筑的审美效果,无论是哪种传统建筑,不管是远观或近看,皆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三)传承中国文化中对称美的观念,揭阳建筑的建筑风格中无不透露出对称的特点,天井两边是两间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厢房(过水),大厅的左右是无论是前爪还是后爪也是两间对称的大房。(四)注重外封闭内开敞,室内外空间紧密结合,各种样式都以天井为中心,这是由于长久以来,潮汕地区地少人多,建筑集中紧凑,便在情理之中。一个地方的建筑的特点是这个地方的文化的缩影,由于地形的限制以及气候各方面的原因,揭阳先民也跟着灵活变动,合理地利用自然条件为自己的生存发展创造条件,以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正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五、揭阳民居与潮汕文化中国几千年的宗法伦理观念,通过建筑载体得以实现,揭阳民居也不例外。潮汕地区,深受传统儒学的影响,格外崇尚礼制规矩。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揭阳人,潮汕人,我切身感受到了潮汕地区对礼制规矩的崇尚。但引人深思的却是以一种儒学文化为主体的礼制观念,居然孕育出令人吃惊的尚“中”和“聚合”相似建筑局大至“四马拖车”、“百凤朝阳”形式的富豪宅第,小至“四金”“下山虎”的小户人家。一个礼教严明,规矩繁多的宗氏部落,哪怕是在建筑技术不至完善的条件下,也会将一片草棚建成居舍俨然、街道齐整的街区。我曾到郊区一些保存得较好的村落待过一段时间,据我所忆,位于中心宗祠自然成为高大雄伟的“殿”,四周是部落宗亲成员的小居所,外围是坚固的城墙和防御工事。潮汕宅居建筑组合崇尚聚落平面的尚“中”观念,这除了受儒学文化重“规矩”之礼学的影响外,同潮汕人的构成和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潮汕人的主干是来自河南中州、山西河套一带的中原汉人,辗转入闽之后而入潮,到潮汕后面对的是当地土著及后来入潮的俚、僚、畲、等少数民族,临海自然环境恶劣,因而聚族而居,始则靠血缘宗亲关系的纽带团结起来,求得生存与发展。同时,闽籍移民中各地掌权执政者又多是师承程朱理学的儒生,这就造成了以理学为特点的儒家文化对这一地区持久传播的局面。所以一个宗亲观念的“聚”字,一个礼制观念的“中”字,致使其文化发展逐渐渗入强烈的传统文化色彩。故有理论概括:凝聚力是潮汕文化心态之特点。“中”是中国空间观念的“主心骨”。宫室宅第没有“立中”,天下及天下之宫室犹如一盘散沙。“中”如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一切都有了头绪。建筑平面设以中轴,一切就井然有序了。六、总结潮汕传统民居,是潮汕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一代又一代潮汕人身心的栖所。揭阳古民居,与北京四合院相比,格局当然小得多,但感觉多些温暖与人怀;与苏州的园林相比,排场会有一定距离,但设计的理性与浪漫却各有千秋,同显得灵性十足。它们在默默地散发着艺术魅力的同时,还能给人悠长的亲情回味,尤其能够让终日被钢筋水泥层层包裹的现代都市人带来几分“天人合一”的真切感受,让大家深深感受到揭阳这座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所蕴含的独特的潮汕文化。参考文献1.林楚燕林照兵《潮汕民居的营造及借鉴——揭阳仁安里驷马拖车式民居》2.伍春明蒋舒恬《揭阳古建筑中独特的潮汕文化意蕴》3.四马拖车_百度百科
本文标题:揭阳古名居中的潮汕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00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