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村基公考核方案2013年2
1金顺镇卫生院2013年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卫生室总分:金顺镇卫生院考核小组成员签字:被考核村卫生室负责人签字:考核时间:2居民健康档案(80分)一、考核内容:协助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患者,须有慢病专项信息;对健康档案进行定期更新;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二、考核评分:1..协助规范化电子建档率≥80%,得50分。协助规范化电子建档率<80%,得分=(规范化电子建档率/80%×50分(规范化电子建档率=本考核年度末居民的规范化电子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得分:2..健康档案合格率得分=健康档案合格率×30分(健康档案合格率=填写合格、核对真实的档案份数/抽查健康档案总份数×100%)得分:三、考核方法查阅资料,现场查看记录。审核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动态档案记录情况。(以档案录入时审核为准)考核人签字:被考核村卫生室负责人签字合计得分:3健康教育(80分)一、考核内容1.按规范要求提供健康教育资料:资料≥12种2.按规范要求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每2月更换一次;3.健康教育讲座≥6次/年。4.广播宣传健康教育知识≥12次。二、考核评分缺一项或未开展一项扣10分,扣完为止。三、考核方法实地查看,并查阅相关文件、报告、照片、记录、影像等资料。考核人签字:被考核村卫生室负责人签字合计得分:40-6岁儿童健康管理(110分)一、考核内容协助为0-6岁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4-6岁每年1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二、考核评分1.新生儿访视率≥80%,得40分。<80%,得分=(新生儿访视率/80%)×40分(新生儿访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2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年度辖区内活产数×100%)2、儿童健康管理率≥80%,得40分。<80%,得分=(儿童健康管理率/80%)×40分3.儿童系统管理率≥70%,得30分。<70%,得分=(儿童系统管理率/70%)×30分(儿童系统管理率=年度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三、考核方法电话回访核实记录真实性。记录是否完整,未建档和不真实视为不合格,1份不合格扣20分,扣完为止。考核人签字:被考核村卫生室负责人签字合计得分:5孕产妇健康管理(110分)一、考核内容协助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对每位孕妇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管理,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发现社区高危孕产妇并及时转诊。对每位产妇开展至少2次产后访视,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进行产后常见问题指导。二、考核评分1.早孕建册率≥85%,得30分。<85%。得分=(早孕建册率/85%)×30分(.早孕建册率=辖区内怀孕12周之前建册的人数/该地区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2.产前健康管理率≥80%,得40分。<80%,得分=(产前健康管理率/80%)×40分(.产前健康管理率=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产前随访服务的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3.产后访视率≥85%,得40分。<85%,得分=(产后访视率/85%)×40分(产后访视率==辖区内产后28天内接受2次及以上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三、考核方法1.查阅相关报表数据及1.查阅孕产妇系统管理登记册及高危妊娠登记册及报表,随机抽查2名新生儿查看相应的保健资料,相关报表数据及相关资料。2随机抽查2名孕妇查看随访情况。3.抽查2名产妇的产后访视记录,核实记录的完整性和动态管理情况。4.电话回访核实记录真实性。记录是否完整,未建档和不真实视为不合格,1份不合格扣5分,扣完为止。考核人签字:被考核村卫生室负责人签字合计得分:6老年人健康管理(100分)一、考核内容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协助卫生院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1次体检。辅助包括血、尿常规,肝功(谷草和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肾功(肌酐和尿素),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二、考核评分1.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70%,得50分。<70%,得分=(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70%)×100分2.电话回访核实档案的真实性。每份档案得5分三、考核方法1.查阅老年人健康管理资料。2.抽查已管理的10人查看资料的完整性和动态使用情况。3.电话回访核实档案的真实性。记录是否完整,未建档和不真实视为不合格,1份不合格扣15分,扣完为止。考核人签字:被考核村卫生室负责人签字合计得分:7预防接种(80分)一、考核内容:1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免疫接种宣传。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按照统一安排,协助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工作。2、协助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情况3、一类疫苗接种情况。4、二类疫苗接种情况。二、考核评分1、通知儿童建卡、建证率=年度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卡(证)人数/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卡(证)人数(0-6岁儿童)×100%.得20分2.每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合格接种率≥95%,得20分,全部疫苗算术平均接种率<95%,得分=实际率×20分。3.每种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合格接种率≥90%,得10分,全部疫苗算术平均接种率<90%,得分=实际率×10分。某种疫苗合格接种率=年度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实际接种合格人数/某种疫苗年度应接种人数×100%4、医疗废弃物管理达到规定,得10分。5、通知新生儿童及时建卡、建证。得10分。6、一、二类疫苗接种率达标得10分。三、考核方法查阅相关资料等。考核人签字:被考核村卫生室负责人签字合计得分:8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50分)一、考核内容:建立传染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协助专业机构开展疫点处理,排查密切接触者,留观随访,指导患者家庭落实消毒等预防措施。配合专业机构对辖区内的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规范化治疗管理,做好治疗记录.二、考核评分:1、传染病疫情报告率100%,得20分。<100%,得分=实际率×20分。2.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100%,得5分。<100%,得分=实际率×5分。3.传染病疫情报告一致率100%,得5分。<100%,得分=实际率×5分。4.门诊日志登记项目设置登记齐全5分,记录或登记不完整不得分。5.无疫情发生,得5分;若有疫情发生,记录完整,得5分;记录不完整不得分。6.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对结核病人进行督导管理,得5分。得分=(合格分数/抽取分数)×5分7.有协助专业防治机构做好对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的记录,得5分。是,得5分;否,不得分。三、考核方法1.查阅登记本。2.查阅登记记录本及公共卫生科资料获取数据。3.查阅工作记录。考核人签字:被考核村卫生室负责人签字合计得分:9慢性病管理(200分)一、考核内容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辖区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总人数估算:辖区常住成年人口数×成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患病率通过当地流行病学调查、社区诊断获得或是选用本省(区、市或全国)近期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病率指标。】二、考核评分1.开展高血压疾病筛查,筛查率达95%,得30分。<90%,得分=(实际值/95%)×30分2.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40%,得20分。<40%,得分=(健康管理率/40%)×20分(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高血压人数/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病总人数×100%)3.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70%。得30分。<70%,得分=(规范管理率/70%)×30分(规范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100%)4.管理质量合格数20分,1例档案抽查不合格扣10分。5.血压控制率≥50%,得20分。<50%,得分=(血压控制率/50%)×20分(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6.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40%,得20分。<40%,得分=(健康管理率/40%)×20分(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糖尿病人数/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病总人数×100%)7.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70%,得20分。<70%,得分=(规范管理率/70%)×20分10(规范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100%)8.管理质量合格数20分,1例档案抽查不合格扣10分。9.血糖控制率≥50%,得20分。<50%,得分=(血糖控制率/50%)×20分(血糖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100%)三、考核方法1.抽查门诊登记本30人次算筛查量。2.现场查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资料。3.查阅相关报表资料,各抽查3份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核查档案完整性盒动态使用情况。电话回访核实规范管理和血压控制的真实性。记录是否完整,未建档和不真实视为不合格,1份不合格扣10分,扣完为止。考核人签字:被考核村卫生室负责人签字合计得分:1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死因监测(60分)一、考核内容: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二、考核评分: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40%,得10分。<40%,得分=实际值/40%)×10分患者管理率=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当地患病率)×100%患病率:依据当地3年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若当地未开展调查,采用浙江、河北调查的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1%)2.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70%,得20分。<70%,得分=(规范管理率/70%)×5分(规范管理率=每年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3.管理质量合格数10分,1例档案抽查不合格扣5分。三、考核方法查阅相关报表资料,抽查2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核查档案完整性动态使用情况。电话回访核实真实性。记录是否完整,未建档和不真实视为不合格,1份不合格扣20分,扣完为止。四.死因报告20分考核人签字:被考核村卫生室负责人签字合计得分:12卫生监督协管(80分)一、考核内容1.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制度、管理规定,服务计划等,配备专(兼)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2.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100%3.开展辖区范围内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等。每年至少巡查不少于6次。(信息报告率=报告的事件或线索次数/发现的事件或线索次数*100%)二、考核评分1.专兼职协管人员有固定和独立的场所,并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20分。2.建立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制度、管理规定、服务计划等制度,得20分。3.报告率达100%,得20分,<100%,得分=实际值/100%)4.协助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实地巡查次数、学校卫生实地巡查次数、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实地巡查次数。得20分。三、考核方法1.查建立制度资料2.查信息登记报告表和巡查登记表3.电话或上门,询问,是否开展巡查和指导。考核人签字:被考核村卫生室负责人签字合计得分:13实施效果(50分)一、考核内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为辖区居民提供满意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健康教育与社区宣传,提高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通过细化工作流程,规范服务内容
本文标题:村基公考核方案2013年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30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