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6页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课程作业课程名称:中外政治思想史分校(工作站)专业学号学生姓名2016年7月试卷代号:6395第2页共6页陕西广播电视大学2015-2016年开放教育(本科)第二学期期末大作业中外政治思想史大作业2016年7月一、填空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空1分,共20分)1.所谓唯理性是指西方思想崇尚“理性”思辨、重视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2.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3.(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4.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神学政治观)。开始了一个新时期。5.奥古斯丁的传世作(《上帝之城》)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对人们的政治观念,对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6.中世纪社会突出的特征是(人的等级身份和公开的不平等)。7.但丁政治思想的中心是(实现意大利的统一)。8.恩格斯高度赞扬(文艺复兴运动),称其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9.英国哲学家(培根)在扫清经院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经验主义认识论哲学,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10.强调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是法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自由主义)正是这一主张的典型代表。11.殷商时期,王权专制思想的基础是(上帝崇拜)。12.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绝对专制)。13.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14皇帝一词的出现不只是一个称谓问题,而是政治领域内(君权加强)的表现。15.西汉初,汉惠帝四年“除挟书令”,命民间司献书,诸子百家之学逐渐复苏,思想文化领域又出现了比较活跃的局面,这在历史上被称为(百家余绪)。第3页共6页16.(民本)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思想主张。17.面对宋朝严峻的局势,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思想兴起.其重点是(吏治与财政改革)。18.宋元时期,我国传统政治哲学发生重大转型,(理学)兴起,并在元代被立为官学,成为中国古代后期的政治指导思想。19.元代,儒家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儒学进行了积极调整。郝经(以夏变夷)主张的提出为儒学与蒙古统治者的结合作了论证,扫清了思想障碍。20.清代(唐甄)直言“帝王皆贼”。揭露了帝王的历史罪恶。但他仍寄希望于君主,提出了调整绝对君权的具体设想。二、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30分)1.柏拉图:柏拉图是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政治哲学家。(1分)青年柏拉图受到苏格拉底的深刻影响,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成果,设计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提出以社会分工原则为基础建立正义城邦。(3分)柏拉图一生著述丰富,并比较完整地流传下来,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3分)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与政治问题有关。其集中阐述政治哲学的著作主要有三部,即《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想国》。2.两剑论: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据上风。“两剑论”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之一。(4分)12世纪下半期教士们从圣经中发挥出来“两剑论”。这个理论把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比作两把剑,耶稣把这两把剑都交给了教会,一把供它使用。一把为它使用。通过加冕仪式,教皇把世俗权力交给了皇帝。所以教皇是世俗权力的真正所有者,世俗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教会的授予和委托。世俗统治者必须服从教会,为教会服务,便成为世俗权力的必然。3.独崇儒术:汉初,适应恢复社会经济和重建统治秩序的需要,主张清静无为第4页共6页的黄老思想兴盛一时。儒家也在对秦亡的反思和寻找长治久安之策中恢复和发展起来。随着汉的巩固和强盛,统治者开始寻求新的统治思想。(3分)董仲舒对儒家学说进行了神秘主义改造,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学说。他鼓吹大一统和君权至上,又提出纲常理论,以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因而受到统治者的欣赏。(4分)汉武帝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崇儒术的政策,儒学上升为官方学说,成为政治指导思想。由此,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西塞罗的“国家是人民的事业”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答:在西塞罗的时代,罗马国家内部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已与希腊城邦有很大的不同。西塞罗依据罗马共和国的传统探讨罗马国家的实质,重新定义国家。他给国家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国家是人民的事业”。他说:‘‘国家乃人民之事业。但人民不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合体,而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所谓“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就是国家属于人民,为人民所有。所以,“共和国”这一名称的本来含义,就是属于人民的国家。在罗马王政末期,王事实上成了人民的主人,支配着人民的命运。人民在推翻王权专制后,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把国家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从此成了人民集体的事务或共同财产,所以被称为“共和国”。西塞罗指出,当所有的人处于一个人的暴力压迫之下时,什么都不属于人民,人民却属于一个人,即使是在世界上最美好的城邦,那里也根本不存在任何国家。当权力为一个集团所垄断时,也不能称为真正的国家。而权力即使由人民掌握,如果不依法统治,也仍然不是真正的国家。在西塞罗看来,这种国家更坏,因为这里没有法律的纽带,没有正义。西塞罗的国家概念显然突破了古希腊“城邦”概念的狭隘界限。他不再把国家理解为狭小的公民自治团体,而是理解为“人民的联合体”。这个概念反映了罗马共和国的特征。事实上,罗马城邦从来就不像希腊城邦那样狭隘和完全封闭。它创建第5页共6页之后,一直在不断地兼并和吸收其他部族和城市的居民。到西塞罗的时代,它已经完全突破了狭隘的城邦界限。2.郝经的用夏变夷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是什么?答:12世纪,蒙古族崛起于草原。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完成了全蒙古的统一。随后他又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大规模地对外扩张,先后灭西夏、金。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大元”,定都大都。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全国,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帝国。(2分)面对强悍而文化落后的蒙古统治者,儒生们在深信儒学伦理原则的先进性、正确性、权威性的同时,只能接受被异族统治的既成事实。为推动统治者接受汉法,以儒学为政治指导思想,郝经提出“用夏变夷”论。郝经明确提出“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他认为,儒道是政治权力的理论基础,是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只有践行道,所获得的政治权力、政治地位才是合法的、正当的。民众对于统治者是承认还是服从也在于其是否有道。所以君主的民族并不是天命所归、人心归附的依据。关键在于统治者是依从还是背离儒道。具体到当时,如果蒙古统治者能尊崇儒学,重用儒生.推行儒道.就可以合法地据有天下,统治汉及其他各族人民。对于这样的政权,儒生也应积极合作,为之尽忠出力。郝经的观点反映出儒家理论在新形势下的自我调适,是华夷之辨在当时的应用与发展。用夏变夷也是儒家传统权变思想的一次运用,是权变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它突出了儒家伦理纲纪原则的神圣性、权成性,为蒙古统治者提出了建立其统治全国合法性的可能性和途径,也为儒家与新统治者合作作出丁理论辩护。这表明儒家试图从思想上对蒙古统治者进行改造,使之也代表汉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即用夏变夷。四、论述题(共20分)试述顾炎武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答:顾炎武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为:(1)对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体制的批判。顾炎武对天下与国家作了区分。与黄宗第6页共6页羲相似,他也提出天下的概念.并将其置于国家之上.认为一家一姓之兴亡并不代表天下的兴亡。保国家是君臣的责任.而保天下则低微如匹夫匹妇者也有责任。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点的来源。区分天下与国家,并认为天下高于国家,可以使人们脱离一家一姓、一朝一代的狭隘视角.而能在更宽广的范围内认识探讨政治问题。同时匹夫有责体现和发扬了传统思想中士人对自身价值和责任的认识,表现了心怀天下的广阔胸怀和改造社会的积极态度。顾炎武又区分公私,以天下为公。他崇尚三代,并认为三代与后世的根本区别在于,三代公天下,以后则是私天下。为了使一己之私利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和保障,统治者必然会将财权、政权、兵权等各种权力集中于君主。而这种君主集权专制制度正是天下动乱、人民苦难的根源。顾炎武对君主尊贵的地位持怀疑与否定态度。首先,他通过考证指出,在古代,君只是一个普通的称谓.君本身不具有特别高贵的含义。其次.他指出,“为民而立之君”,君是为治民而设立的,只是一个政治职位,没有特别尊贵的地方。同时,君、卿等获得俸禄只是免其耕作而已。所以.君主不能“肆于民上以自尊”,“厚取于民以自奉”.不可作威作福,损民自足。(2)调整、改革集权体制的设想。顾炎武认识到君主高度集权体制的弊端,因而主张对之进行调整,合理配置权力,以矫治君主过度集权之失。他认为,当时政治体制上的突出问题是中央集权,地方无权,从而无法发挥地方在富国裕民方面的作用。对分封制、郡县制,他认为两者均有其弊病,封建制容易造成地方权力和独立性过大,而郡县制则容易造成中央过度集权。为了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纠正中央集权过重的弊病,统治者就应“寓封建之意于郡县”,对现有体制进行调整。具体做法是中央、郡县、乡亭、宗族层层分权。地方官实行终身制、世袭制,在人事、财政等方面予以较大的自主权。同时,地方要接受上级的领导和控制。顾炎武也尊公抑私。他认识到君主体制极端自私和高度集权的严重弊端,并试图对之进行改革.为之注入一些灵活性的因素。但其设想并不能根本解决君主政治的问题。
本文标题:政治思想史-大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3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