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学课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中学语文教学课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岗教学目标(预设):1、阅读课文,对比罗布泊的今昔,探寻罗布泊消失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生态意识、环保意识。2、品味研读,学习修辞方法和直接抒情在表达上的作用。3、了解报告文学真实性、形象性和抒情性的特点。教学重点:探究罗布泊消亡的原因,树立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并研读课文语言。教学难点:理解罗布泊消失的深层原因及教训,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引导学生自觉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程序:课前预习——整体感知——品味研读——知识拓展课时安排:一课时学法指导:预习和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体味情感;整体感知过程中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品味研读要注重于学生合作,共同探讨;知识拓展中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课前预习:1、搜集有关罗布泊的资料,如历史记载、图片、文字介绍等。2、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词。示例:(1)注音:和煦干涸吞噬庇护栖息(2)释词:萧瑟和煦裸露沧海桑田3、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说明罗布泊消逝原因的语句,试加以概括。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看看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齐读课题,你从课题中掌握哪些信息?生:交流、发言。师:(归纳)罗布泊是仙湖,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湖泊,现在却消逝了,仙湖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课题,明确:哀伤、惋惜。请再读课题。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2、感知课文内容。思考问题:说说作者围绕罗布泊写了哪些内容(领会作者的整体构思)。互动交流:学生自由发言,谈阅读中的体会和疑问。教师对学生的意见和自主体会,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和质疑,教师在这个环节注意引导和启发,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确定课文的学习目标。3、把握课文的整体构思,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引导思路:(1)今日罗布泊是怎样的?(2)过去的罗布泊是仙湖,又是怎样的景象?(3)仙湖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4)同样的悲剧是否还在发生着?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理解作者情感)品析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以小组合作方式解决以上四个问题;指导学生读重点语句,画文中的关键词语。全班同学集中研讨。关键语句:(1)今日罗布泊——“沙漠”、“神秘”(2)过去罗布泊——“绿洲”、“仙湖”(3)消逝的原因——“改道”、“四盲”(4)同样的悲剧——“青海湖”、“月牙泉”作者的情感——“心情沉重”、“救救”认知升华:生态和环保意识,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三、品味研读重点语段研读1、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深层原因?具体语段:“问题出在近30年。。。。。。浑然一体”。引导思路:(1)“盲目”的意思是什么?(2)当年塔里木河的开发做了什么?(3)“四盲”造成怎样的后果?(4)从开发的角度看,罗布泊消失的教训是什么?品析方法:朗读这一语段;集中讨论;教师对学生认识不道德地方,指导点拨,突破难点。2、品析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了让人恐怖的荒漠,让作者感到忧患,感到痛心。请找出文章中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通过品析语言和修辞,分析语句是如何表现这些感情的。(1)“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作者将胡杨拟人化,写出了他们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并为人类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2)“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拟人手法,形象地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罗布泊向世人流露了“痛苦与无奈”,怎不令人痛心!)(3)“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此句的“又”字有力地指出了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这样人为造成环境问题的悲剧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不胜枚举。(4)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连用三个“救救”,构成了排比,以强烈的语气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学生品读评析过的语句,仔细体味其形象性、抒情性。3、文本解读——报告文学。(1)报告文学的特点?明确:新闻性(真实性),文学性(形象性和抒情性)(2)课文的真实性是怎样体现的?(3)课文的文学性又是怎样体现的?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四、知识拓展视频(歌曲和资料展示)《月牙泉》播放;结合课文和实际,学生记录视频展示的材料,展开讨论。具体内容见实录部分“精彩片段”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结束语:罗布泊,美丽的仙湖已然消逝了;青海湖,像一朵正在凋零的花;月牙泉,似一颗将要陨落的明珠。同学们,让我们呼唤文明的回归,用呵护和行动去善待我们的大自然;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发出最深切的呼喊:让悲剧不再重演,让美丽回到我们身边!作业:学习本文的收获,写一篇片段作文,要求题目自拟,内容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板书设计: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今——沙漠、神秘昔——绿洲、仙湖消逝的原因——改道、四盲同样的悲剧——青海湖、月牙泉启示:生态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报告文学特点:新闻性和文学性教学实录(精彩片段):播放视频《月牙泉》这段视频,用歌曲的忧伤、凄婉和全面的资料为我们展示了被誉为“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的千古明泉敦煌月牙泉,而今面临干涸的的现实。这段视频,是文章内容的再拓展,是现实实情的再现,会让学生印象更深刻,更受启发。师:一首熟悉的歌,一幅幅精美的画面,看过视频,同学们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生1:歌曲很优美,月牙泉更美。“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生2:金黄的沙漠为背景,一泓月牙泉,衬着蓝天,映着白云,优美明丽的画面,让人留念、思念、魂绕梦牵。生3:歌曲忧伤、凄婉,我想也是对月牙泉的现实的一种情感。在视频的结尾处,打出了字幕:“是我们亲手掩埋了千年未被狂沙掩埋的月牙泉。。。。。。”我动情的读着视频中的句子,同学们也融入到老师的情感中,我抓住这个时机问同学们。师:美丽的月牙泉为什么将要干涸呢?下面我们共同读一读作者为我们提供的相关资料。生:学生们默默地读着资料,有的学生开始记录资料的内容。巡视中看到学生的记录:“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生:深有感触的说:“让人痛心”。生:用笔描绘美丽的月牙泉。师:联系课文,再结合资料,你能说说月牙泉面临干涸的原因吗?生:“过量开采地下水。”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师: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月牙泉,人类将把它掩埋。有没有办法使月牙泉重现昔日风采呢?同学们一起想想救治月牙泉的办法。生:“停止开采地下水。”生:“资料上还有向月牙泉注水的办法。”生:“植树种草。”生:应该保护大环境,这样月牙泉的现状才能改观。师: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十分好。请同学们看看我们的政府做了什么。资料:甘肃省敦煌市全力拯救“沙海明珠”月牙泉,推行了禁止开荒、打井、移民的“三禁”政策,实施了关闭机井、压减耕地的“关井压田”和补水、节水、引水等措施,有计划地为月牙泉“输液”,初步控制了月牙泉水位下降趋势。至2010年10月,月牙泉水位稳定,平均水深维持在1.7米左右。师:月牙泉的现状虽有改观,但恢复往昔的月牙泉面貌,我们的保护和治理任重道远。师:失去了,我们才知道珍惜。我们应拥有一种忧患意识;同时,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行动起来,提高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做一名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课程结束了,同学们渴望美好的眼神,让我印象深刻。专家点评:这篇课例,是教师精心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学习的方案。在本课教学中,不论是讨论交流还是问题探究,都是在学生充分的自主读书、潜心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把握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之后,指导学生精读重点语段,探究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及教训,进而实现认知升华:要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中能立足文本,强化语文意识。语言修辞的研读,做到了课文重点的突破,文章情感的理解,做到了教学难点的强化,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同时了解了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特点,抓住了报告文学形象性和抒情性,使这堂课的教学“语文味”比较浓。知识拓展探究恰当而有度。因为课文最后提到月牙泉这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但教者能够与时俱进,将月牙泉现在的治理情况利用视频的手段展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多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强化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能更形象具体地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生态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感。教学反思: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教学设计预设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积极性。为此,“自主感悟”这一设计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讨论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了预习时对课文的初步印象,再让学生在一个规定的时间读课文,并提出一些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思考题,他们一定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会发现自己尚不理解的一些知识。在学生自由讨论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以鼓励性的评价,并做好思路和问题的点拨、明确。课堂氛围对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结合问题的提出、思考,让学生自由交流,自由的氛围能调动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师生互动的环节到达良好的效果。报告文学这一文体,是学生新接触到的知识,报告文学的特点新闻性和文学性,在教学中要有所体现,以求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视频《月牙泉》的制作中,歌曲音乐和画面的结合、文字的嵌入确实比较费劲,但是制作好了,更有利于课堂教学,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学生看这个视频的时候,赞叹、记录、思考,他们被感动着,优美的歌曲令他们赞叹,精美的画面令他们神往,丰富的材料令他们记录,月牙泉的命运令他们思考,作者的情感令他们感染。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确实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见识,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这堂课也有自己不满意之处,对重点语段修辞的讲解不太具体,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不足的地方,我会继续努力钻研、探究,力求自己在教学中不断进步。希望评委提出批评,给予指导,谢谢!中学语文教学课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古井中心中学王记者二零一六年四月十六日
本文标题:教学课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51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