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材解析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
教材解析: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一、学法指导1.比较鸦片战争前中英双方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政策的不同,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2.指导学生分析《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从中得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和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的分析,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二、知识结构三、重难点突破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1)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在英国,商品经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工业革命率先开始并趋于完成。而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土地高度集中,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社会整体贫困落后。(2)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资本主义制度早已在英国确立并不断完善,因而国力强盛。在中国,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却仍占统治地位,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3)对外关系方面,英国对外扩张,抢占殖民地,对外侵略,寻求商品市场、原料产地。中国闭关锁国,脱离世界潮流。(4)思想文化方面,英国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兴起,思想活跃,文化繁荣,近代科技领先。而在中国重农抑商,文化专制,科技落后。(5)军事方面,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船坚炮利;而中国的武器装备落后,军备废弛,纪律败坏。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政治上表现为外国侵略者逐渐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但在形式上保留了中国的政府;在经济上表现为中国社会经济丧失独立地位,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半封建性”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资本主义,表现为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外国侵略者相勾结,维持在中国的反动统治,以封建地主经济为代表的封建生产关系继续存在;同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意识传入并有所发展。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并非与半封建化的过程同步,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的20年间,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踏入了半殖民地的门槛,但社会性质仍然是封建的。近代中国向殖民地的沉沦主要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向半封建发展则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3.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必然性)直接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列强“修约”要求借口:“马神甫事件”、“亚罗”号事件过程1840-1842年(英军)英军封锁珠江口;侵占香港岛;三元里人民抗英;英军抵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1856-1860年(英法联军、美俄帮凶):①第一阶段:攻占广州、天津;②第二阶段:攻占天津、北京性质侵略战争结果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瑷珲、北京、勘界、改订条约影响①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社会性质变化(经济、政治)、主要矛盾变化、革命任务变化②对思想界的影响:推动了新思潮的萌发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政治上丧失更多的主权和领土、经济上外国经济势力开始深入到内地。②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③推动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4.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继续:①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③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了。(2)扩大:①从战争进程来看:a.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的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b.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两年多;第二次延续达四年之久。c.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d.订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与英、法、美、俄四国共签订了8个条约。②从危害和影响来看。a.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开五口,割香港岛;第二次增开11处,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沙俄割去我国东北、西北10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b.中国主权遭到更大破坏。第一次,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伸人中国内地。c.同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四、易混易错点辨析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完成后的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腐朽落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应从发动者方面找,失败的根本原因应从失败者主观因素方面找。例: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在华利益B.中国处在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C.英国完成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D.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的落后政策答案:C鸦片战争的性质是英国发动的对中国的殖民侵略战争。英国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当然是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即打开中国市场,掠夺更多的原料、销售更多的商品。2.《南京条约》首先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主权。附件首先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望厦条约》首先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国防主权、文化主权。《黄埔条约》最早对传教权做出了明确规定。中国的内地通商传教权、内河航运权则是《天津条约》破坏的。例:“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准英人一体均沾”,为英国取得的权利不包括()A.协定关税B.军舰自由出入通商口岸C.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D.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答案:A题干中所提到的这段材料是指1843年英国在《南京条约》附件中取得的“片面最惠国待遇”这项特权,而A项协定关税是1842年《南京条约》中英国取得的特权。五、体验高考1.(2008四川文综)在近代中国,协定关税特权逐步为西方列强所共享。反映这一过程的条约包括A.《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C.《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辛丑条约》D.《黄埔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1.A《南京条约》关于关税的规定是“协定关税。中国向英国商人征收进出口货物税,必须同英国政府商议。”由英国独享关税特权;《望厦条约》关于关税的规定是“倘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关于片面最惠国待遇,条约规定,美国此后对华贸易所纳进出口税不得高于他国;并规定“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关税开始与其他国家享有;《黄埔条约》中关于关税的规定是给予列强“片面最惠国待遇”,使清政府当时的关税成为世界上最低的国家,完全为西方列强所共享。而《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没有关于关税的特别规定,故选A。2.(2007上海)右侧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2.C注意该贵族生活在18世纪的法国,从收藏品可以看出当时中华文明依然强大和有吸引力,B排除;中外民间贸易有往来,但政府并不提倡,A排除;中法当时还没有直接的军事冲突,不可能是掠夺品,D排除。3.(2007上海)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鸦片战争3.D可卡因可知此事件跟毒品有关,且发生在19世纪的中国,是鸦片战争。
本文标题:教材解析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6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