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2高等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方法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学校教育条件下教与学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和教学条件下教与学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高等教育心理学发展经历五个阶段(一)萌芽时期春秋战国柏拉图主张回忆、内省、自我分析;亚里士多德主张知识的概括是从经验中事物或物种等级的本质加以抽象出来;赫尔巴特“科学教育之父”(二)诞生及初创时期1903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标志诞生行为主义统治教育心理学奠定理论基础(三)纷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教育心理学(四)兼容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五)成熟构建主义学习3、教育心理学未来趋势:综合化、本土化、情景化4、学习高等心理学意义:①帮助教师建构科学的教育理念②有助于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原理提高教学质量③有助于有效开展品德教育工作④有助于结合教学实际进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5、教育心理学遵循原则:伦理性、实事求是、系统性、发展性#3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1、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①从认知特征,认知和思维敏锐,追求效率化②从情绪特征,情感强烈,积极乐观③从人格特征,个性张扬,渴望关注④从信仰追求,崇尚平等自由,思想活跃⑤人际交往,现实人际关系良好,网络关系拓展⑥恋爱与性观念,渴望和正视爱情,性态度呈现开放特征#4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心理健康1、教师心理健康标准①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热爱教育工作②具体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③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环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④具有教育独创性、与时俱进⑤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能真实地感受内心情绪体验,并恰当地控制和表达情绪2、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一)社会层面树立尊师重教风气,营造职业为王氛围,创造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行政立法保证,全社会关心(二)学校层面①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校环境②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提供教师的业务能力(三)个人层面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②了解并接纳自己③悦纳、善待学生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⑤提高情绪调控力,保持平和的心态⑥学会休闲和放松#5现代学习理论1、大学学习主要特点:自主性、专业性、探索性、多样性2、现代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桑代克、华生(创建者)、斯金纳(高峰)、班杜拉学习过程:“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规律),若干兴奋点形成通道,注重外部强化影响因素:强化、学习者和情景学习方式:掌握学习①教学任务分析,明确学习的最终结果②对学习者进行分析,分析现有状态,以确定教学从哪里开始③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运用线索、塑造和练习以确保学习者形成刺激——反应之间的强有力联系,或掌握学习内容④对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奖励或惩罚)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法刺激——反应——强化直线式衍枝式莫菲尔德式(二)认知学派学习过程:格式塔顿悟说托尔曼符号心理学布鲁纳认知发现论(学习是认知过程,知识结构,提倡发现学习,主动性)奥苏贝尔“同化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重组过程,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加涅信息加工心理学(教育是外部条件,关键在于内部条件:以前习得的知识技能、动机和学习能力)影响因素:学习者的主动性(主动将已有观念与新观念联系)学习材料的特点(新与原有存在失之必然联系)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学习方式:有意义的学习(奥苏贝尔)①学习材料有逻辑意义②原有结构有同化新材料的知识基础,便于联系新知识③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将新旧知识关联的倾向发现学习(布鲁纳)①强调过程,非结果②重视直觉思维作用③重视对信息的提取非存储④重视内在学习动机的培养(奥苏贝尔)运用、问题解决、创造教学模式:了解原有经验,根据差距确定新信息最佳组织方式,安排反馈练习在已知认知结构里同化新信息①强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②运用层级分析以确定完成学习任务的先决条件③强调信息的结构化、组织和排序以促进最优信息加工④允许和鼓励对先前材料做出联系加涅九段教学法:引起注意、告知目标、刺激回忆、呈现材料、提供指导、诱引行为、及时强化、检查评价、促进迁移(三)构建主义学习过程: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①新信息的意义的构建②原有经验改造和重组特征:主动性、建构性、累积性、目标性、诊断性和反思性影响因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对当前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四)人本主义学习过程:罗杰斯心理过程内在潜能发挥经验学习学会如何学习影响因素:人重视心理因素学习方式:有意义学习,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关系生来具有学习潜能;察觉有意义时,有意义学习产生;拒绝外部威胁;辨别方式知觉经验;“做中学”;负责认地参与:自动发起的学习最持久最深刻;自我评价使独立性、创造性、自主性发展;对经验持续开放,将自己与变化过程相结合教学模式:教师促进者、协作者3、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共同因素②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③教材的组织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④定势作用4、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一)合理编排和组织教学内容(二)教授学习方法(三)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四)注意形成和巩固学生的认知结构#6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1、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的主要观点: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在进行某一活动前,对自己能够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受结果因素(强化:直接、替代、自我)和先行因素(效能期待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它意味着个体是否确信自己能够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影响。获得相应知识和技能、确立合理学习目标,自我效能感成为决定因素。影响因素: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醒影响表现:①决定对活动的选择及坚持②困难面前的态度③新行为的获得④活动时的情绪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一)激发学习兴趣⑴加强专业思想教育⑵利用教师期望效应(二)增强教学的吸引力⑴创设问题情境⑵引导学生构建理论模式⑶发挥教师的感染激励作用(三)进行归因训练⑴了解归因倾向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取得成败经验,特别体验到努力就能成功⑶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归因⑷引导建立积极的归因模式,学习方法的不当#7知识的学习与教学1、知识分类陈述性(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程序性(怎么做)隐性显性2、促进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直观形式③恰当运用正例与反例④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变式⑤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科学的比较3、促进知识掌握影响识记的因素:材料的数量和性质;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对识记材料的理解度;对学习材料的合理组织;尽可能运用多重编码大脑觉醒专业,识记的信心4、合理复习:时机恰当、方法适宜、次数适宜5、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机制:(一)策略性知识的概念化:能借助于书面文字表达在头脑中真正理解策略性知识,建立起准确的策略性知识概念(二)条件化不仅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策略性知识,且指导可用何情境或条件(三)结构化积累起来的策略性知识加以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纲领化,形成相互关联的产生式系统(四)自动化掌握达到熟练的自动化程度6、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教学策略(一)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准确感知和深入理解(二)将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三)促进学生形成系统性、结构化、层次清晰的命题网络和产生式系统。#8技能的获得与培养1、技能学习的类型:动作技能、智慧技能、认知策略2、动作技能三阶段:认知和定向,联系,协调完善因素:指导、示范、练习、反馈如何促进:提高学习者的期望和动机;示范指导结合;练习反馈结合3、加里培林智慧技能五阶段理论:一系列心智动作构成①活动定向②物质或物质化活动③出声的外部言语④不出声的外部语言⑤内部言语阶段冯忠良智慧形成三阶段:原型定向、操作、内化4、概念教学的策略:①为了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概念,应同时使用正例反例②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概念③反馈越细致完整,效果越好④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在系统中教授。5、促进认知策略的形成:(一)在进行认知策略教学的同时教授元认知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水平从三方面展开①引导学习者分析学习情境,提出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和制定学习计划②引导学习者自觉地监控学习的过程、维持或修正学习行为③学习结束后,引导学习者评价所确定的学习计划与选用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习效果的情况,作为本次学习的反馈和为下次学习做准备(二)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三)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四)按程序性知识学习规律教授认知策略#9问题解决与研究性学习1、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①发现问题②表征问题③选择恰当的策略(启发式策略: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类比迁移;生成-检验策略)④应用策略、实施操作⑤评价反思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有关的知识经验(2)个体的智力与动机(3)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4)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5)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3、一般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①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者重复的机械训练②提供结构不良问题,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4、研究性学习特点: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10品德的形成与培养1、品德的构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2、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根据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分为(1)前道德阶段(1-2岁)(2)他律道德阶段(2-8岁)(3)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4)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3、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0-9岁)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第二阶段,利己主义定向(2)习俗水平(9-15岁)第三阶段,人际和谐与一致第四阶段,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定向(3)后习俗水平(16岁)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原则4、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复现、动机5、大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1)道德认识具有独立性、全面性和现实性的特点(2)道德情感具有理智性、深刻性和复杂性的特点(3)道德行为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稳定性6、大学生品德教育现实策略(1)德育生活化是大学德育的发展趋势(2)在评价和实践中提高大学生高尚的道德认识能力(3)注重知情结合激发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4)组织实践活动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5)利用强化原理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11有效教学与教学设计1、有效教学的特征:(1)明确的目标让学生明确了解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并明白目标达成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可从两方面理解——指向性: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改变学生的行为,有效教学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有无进步与发展是对有效教学质的规定,进步和发展的程度是对有效教学量的把握全面性正确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进步和发展上,且要使学生的这种进步和发展具有全面性,是全面的进步和发展)(2)充分的准备指教师为确保一门课程或一堂课有计划进行而对教学活动的精心策划,有效教学要以充分的准备为前提条件。充分的准备主要凝结在教学计划中,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排;教学方案的形式等(3)科学的组织指教学实施时保证了教学内容、活动、策略、秩序等的合理性、科学性,尤其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安排。教学准备与教学组织紧密相连,教学是根据准备的计划进行的,是执行计划的过程。教学是动态的,是尝试性的过程,灵活开展教学(4)清楚明了指教学清楚和易于理解(①教学目的明确②系统、有条理地将手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获得结构化的知识③对概念、命题
本文标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70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