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价教学大纲1025
《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价》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教育技术专业试用)课程编号:()总学时数:(16课时)学分数:(1)开课单位:(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价》是教育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目标是促进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传导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新理念;提高学习者从事考试设计和学生评价的技能;培养与提高学习者的研究考试与研究教育评价的能力;发展学习者的科学研究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增进学习者从事教育研究与改革创新的能力。本课程是应用基础性学科,在内容上与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等有关联,在应用上与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紧密联系。所以,学习本课程,必须要先学习《教育学原理》、《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一些基础课程,同时,学习者要关注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考试评价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与方法。以大作业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考查建议采用书面考试形式。成绩评定:平时(10%)+大作业(30%)+期末考试(60%)。大纲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第一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1.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含义2.教育评价的基本问题第二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1.定义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2.认识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之间的关系3.认识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及社会价值4.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及对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要求5.认识教育测量与评价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性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第一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第二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1.教育判断的功能2.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3.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4.行使教育管理的功能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1.按不同分类标准对教育测量与评价进行分类2.了解形成性、诊断性和总结性测验(评价)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初步了解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的意义与区别4.认识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特点5.认识最佳行为评价和典型行为评价的意义及其区别6.初步领会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理念7.能够阐述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判断功能8.能够阐述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改进教师教学方面的功能9.能够阐述教育测量与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的功能10.能够阐述教育测量与评价在行使教育管理方面的功能第三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第一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与效度1.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内涵2.重测信度和复本信度的异同点及应用特点3.同质性信度个估计方法法4.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分析方法第二节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难度与区分度1.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难度2.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区分度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的概念和分析研究方法。第四章编制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第一节题目类型与测量功能1.测验题目类型2.客观性试题的类型及其编写技巧3.主观性试题的类型及其编写要领第二节教育目标分类及在验蓝图设计上的应用学习网站的使用与评价1.国内外若干典型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观点2.设计测验蓝图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题目编写技巧、命题双向细目表的编制技能等。第五章制定教育评价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第一节制定教育评价表的原则第二节制定教育评价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1.制定教育评价表基本步骤:的对象和目标;初拟评价指标;筛选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设计教育评价标准2.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有关方法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1.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意义2.制定教育评价表的原则3.教育评价表的构成要素4.制定教育评价表的一般方法第六章教育测验的常模及其建立方法第一节教育测验常模的意义与类型1.测验常模的意义和用途2.测验常模的主要类型第二节百分等级常模及建立方法1.百分等级常模的意义与若干应用2.掌握百分等级常模的建立方法第三节标准分数常模及建立方法1.标准分数的基本定义2.标准分数常模的建立方法3.标准分数使用4.正态化标准分数以及在我国高考中的试点应用情况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1.理解测验常模的含义2.关注多种类型的测验常模3.理解年级常模、年龄常模的意义与应用4.能够建立百分等级常模,理解标准分数的意义与特点5.能够建立标准分数常模6.了解高考标准分数制度的基本原理第七章教育测验的“标准”及其建立方法第一节理解教育测验标准的含义1.“标准”一词的含义2.教育测验的“标准”的意义第二节标准参照测验分数的解释1.正确百分数2.掌握分数3.内容等级分数第三节标准参照测验的定性标准——测验内容领域规范1.测验内容领域规范的意义2、编写测验内容领域规范的几种模式第四节标准参照测验的定量标准——合格分数线1.基于题目分类下的经验判断方法2.基于题目双基度指标下的经验评判3.基于题目“目标一难度”层次评估法4.基于已知“掌握—未掌握”效标组的统计分析法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1.定义标准参照测验2.进一步认识标准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的区别及联系3.了解教育测验“标准”一词的内涵;认识与标准参照测验相关的测验名称4.懂得如何参照标准对测验分数做出解释5.懂得如何为一个测验确定合格分数6.懂得如何为一个测验建立内容领域规范第八章学生课业发展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课业考评改革的基本认识与目标1.课业考评的概念2.课业考评的主要作用3.认识课业考评存在着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外课业考评改革的主要经验与趋势4.课业考评改革的主要努力方向第二节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主要方法1.客观题评价法与主观题评价法2.表现性测验评价法3.同伴评定和轶事记录评价法4.研究档案袋评价法5.研究动态评价法学时分配建议章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一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1二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1三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2四编制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4五制定教育评价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六教育测验的常模及其建立方法2七教育测验的“标准”及其建立方法2八学生课业发展的测量与评价2合计16教材及参考书目:[1]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2][美]格朗兰德.教学测量与评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版[3]黄光扬.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综合教程.福建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版执笔人:审核人:专业负责人: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价课程简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价)英文名称:预修课程:()总学时数:16周学时数:2学分数:1课程简介:《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价》是教育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由于教育测量与评价在实践中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价》课程目标是促进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传导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新理念;提高学习者从事考试设计和学生评价的技能;培养与提高学习者的研究考试与研究教育评价的能力;发展学习者的科学研究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增进学习者从事教育研究与改革创新的能力。《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价》课程是应用基础性学科,在内容上与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等有关联,在应用上与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紧密联系。所以,学习本课程,必须要先学习《教育学原理》、《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一些基础课程,同时,学习者要关注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考试评价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与方法。教材及参考书目:[1]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2][美]格朗兰德.教学测量与评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版[3]黄光扬.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综合教程.福建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版考核方式:书面考试形式执笔人:审核人:专业负责人:
本文标题: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价教学大纲102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71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