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独立本科段《教育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边缘)学科。2、教育经济学从总体上说,属于(部门经济学)科学范畴。3、我国第一次全国教育经济学学术讲座与(1980)年在(北京)召开。4、最早提出“人力资本”观点的是(沃尔什)。5、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时(《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6、被西方认为是教育经济学论文的是(《人力资本》)。7、最早用数量统计法研究教育的国民经济意义的经济学家是(斯特鲁米林)。8、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论文是(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9、从简单生产劳动意义上观察凡是(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属于劳动生产的范畴。10、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1、从社会关系角度观察,只有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12、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的核心是社会物质财富是由(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13、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是(教育)。14、认为教育只是反应能力但不提高人劳动能力的观点属于(筛选假设理论)。15、认为教育主要是培养劳动力的服从意识和个性品质的观点属于(社会化理论)。16、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投资)。17、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叫(人力资本)。18、西方人力资本计量的代表人物是(丹尼森)。19、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成正比例关系)。20、第二代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筛选假设理论)(社会主义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21、提出了“年龄—收入曲线”的经济学家是(贝克尔)。22、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23、教育需求按需要的主体可分为(教育的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24、国家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是(教育的社会需求)。25、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环节是(教育)。26、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是(经济)。27、培养一名某级某类学生所花费的全部教育开支是(教育的单位成本)。28、教育是(科技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29、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的(推动力量)。30、(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而(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31、(知识、信息)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本。32、整个教育体制的基础和细胞是(学校管理体制)。33、我国劳动力结构的特点是(基效大、增长速度快)(劳动力年龄结构年轻化)(劳动力职业结构不合理)和(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低)。34、我国教育结构改革的重点是(中等教育结构改革)。35、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实行(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团体)和(劳动群众)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方针。36、教育投资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37、我国国家财政拨款的最终来源是(国民收入)。38、我国财政教育拨款有(教育事业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费)组成。39、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分别由(人民银行)和(建设银行)支付。40、《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学校校产收入(不上交,也不缴纳所得税)。41、中国府同高校向学生收取学杂费制度始于(1989)年。42、按国家财政分配系统(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属于非生产性积累资金。43,1987年起,我国普通高校招收的新生,全面实行(奖学金)制度,取消(助学金)制度。44、反映教育投资比例指标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指标。45、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因素)(人口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和(政治因素)。46、国际通用的三种主要教育等级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47、义务教育投资内部结构可划分为(义务教育事业费)和(义务教育基本建设投资)。48、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为(国家投资)(企事业单位集体投资)和(个人投资)。49、大学生社会直接成本的分析比较法有(匡算发)和(实算法)。50,我国小学教育成本主要由(教育直接成本)和(教育间接成本)组成。51,英国人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通过对汽车工业的研究,提出了关于(规范经济)的问题,他们绘制的汽车生产的长期平均费用曲线图就是举世文明的(马克西——西尔伯斯通)曲线。52,如果投入以一定比例增加,产出也相对增加同一比例,资源使用率不便,这是规模收益(恒常);产出增加的比例远大于投入的比例,这就是产出规模收益现象,这就是(规模收益递增)。如果规模收益扩大相当程度后,致使一定比例增加的投入高于该比例增加的产出,此既规模收益(递减)现象。53,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大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例,便是教育规模(经济);如果人数增加的比例小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例,便是教育规模(不经济)。54,教育规模经济形成的三个条件是(资源利用的充分性)、(资源利用的适当性)和(规模扩大的有限性)。55,教育规模扩大衍生的最大缺陷是(人际关系)和(行政)两大方面。56,一般将学校所使用的资源区分成(资本)成本与(经常)成本两大类。57,教育规模按发展趋势可分为(成长)型、(稳定)型和(萎缩)型。58,学校规模类型最理想的模式是(规模适度稳定型)。59,国外关于教育规模经济的研究以(美)国为多。我国最早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是(台湾)省的(林文达)先生,大陆研究多偏向于(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以北大高教所的(闵维方)教授最为著名。60,扭转学校过于分散,生源普遍不足的状况,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合并)、二是(瓜分)。61,教育资源的(整体型)是指学校的兴办,有些资源必须同时投入与运用:教育资源的(不可分性)是指某些资源的运用,一次至少需采用一个单位:教育资源使用的(适当性)是指按资源功能的特性用在相当的需求场所。62,教育经济效益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直接表现形似),即教育投资与劳动力再生产成果的比较;另一种是(最终表现形式),即教育投资增长所增加的国民收入额在整个国民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重。63,教育投资只能培养熟练劳动力和(复杂劳动)以及(发展科学)不能(直接)产生经济财富,只有教育成果与(物质生产)结合时,才会产生经济效益。64,教育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迟效性)、(长效性)、(多效性)和(条件性)等特点。65,劳动简化法的理论根据是马克思关于少量(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简单劳动)的理论。66,余数分析法的作者是美国人(舒尔茨),在计算过程中他采用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反事实)度量法,最后得出美国由教育创造的国民收入占总的国民收入增加部分的(33%)。67,被西方称之为教育经济效益计算最精致、最深入的一种方法是(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他是(美)国人。他计算出教育在国民经济增长率中的比重为(23%)。68,沃尔什提出的教育收益计算法是(现值折算法),该方法使用(个人)教育费用和预期收入相比计算教育收益。69,萨卡洛普罗斯认为: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资投资)的收益率,也高于通常(银行)的利率。(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发达)国家投资的收益率;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低于)初等教育的收益率。70,西方教育经济效益计量的主要方法由(余数分析法)、(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和(现值折算发)、(劳动简化法)费用——效益分析法。71,社会主义教育经济效益计量的主要方法是(劳动简化法)它是依据马克思的(少量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简单劳动)理论提出的。72,教师劳动与其他行业劳动具有几个显著特点,既,教师劳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长效性)和(迟效性)。73,一般情况下,水平较高的教师的(特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水平较低的教师则相反。74,规定教师工作量应遵循:(贯彻教育方针)的原则、(学校的教学工作为主)的原则、(以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为主的原则。75,按劳分配包括三层含义:劳动是分配的(前提)、劳动是分配的(尺度)、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76,新的教师工资制度的总体思路是:(制度脱钩)、(分类指导)、和(区别对待)。77,教职工的工资由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和津贴两部分构成,其中前一部分是工资中相对(固定)的部分,后一部分是工资中的(变量)部分。78,教职工正常增资制度包括(定期升级)和(定期调整工资标准)两个方面。79,新的教师工资规定,津贴标准每(两)年调整一次,对年度考核合格的教职工年终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奖金。80,新的教师工资制度规定,凡是边远艰苦地区以及(乡)以下学校工作的(中师)以上学校毕业生,不执行(实习期)工资,可直接定级,定级标准比同类人员高出(1—2)倍。81,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应由政府财政拨款(予以保证)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应由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同时适当采用(市场)机制由学校自筹一部分。二、单项选择1,标志教育经济学萌芽起点的论文是(《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2,欧美各国作早讨论教育经济意义的经济学家是(美国的沃尔什)。3,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是(《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4,最早用统计方法研究教育的经济意义的论文是(《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5,被西方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论文是(《人力资本观》)。6,根绝恩格斯的论述,教育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7,教育领域内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是(教育经济效益)。8,一个国家和地区或单位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综合是(教育投资)。9,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是(教育经济效率)10,马克思认为不属于生产劳动范畴的是(自我服务的劳动)。11,劳动者的劳动复杂程度与其教育费用二者之间(成正比例关系)。12,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生产劳动可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13,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的核心是(劳动创造价值)14,从社会关系角度观察,生产劳动是指(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15,认为教育只是反应能力但不提高人的能力的观点是(筛选假设理论)16,个人教育费用和预期授予相比计算教育收益称为(现值折算法)17,最早提出“人力资本”观点的是(沃尔什)18,西方人力资本计量的代表人物是(丹尼森)19,在教育投资收益方面提出“年龄——收入曲线”的经济学家是(贝克尔)20,认为教育主要是培养劳动力的服从意识和个性品质的观点属于(社会化理论)21,认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成正比例关系的观点属于(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22,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教育需求)23,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教育个人需求)24,国家和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给受教育者的机会是(教育供给)25,国家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是(教育社会需求)26,决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因素是(经济)27,学费与教育供求的变化成(反方向变动)28,培养一名某级某类学生所花费的全部教育开支是(教育的单位成本)29,科技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是(教育)30,社会再生产的推动力量是(科学技术)31,科技对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是通过什麽实现的(现代教育)32,通过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动形态是(市场经济)33,市场经济配置社会资源主要通过(市场机制)34,连接教育与市场的关键环节是(人才和劳动力市场)35,教育这个社会现象总系统各种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是(教育结构)36,教育构成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人力组合是(教育人力结构)37,各级各类教育投资内部分配和作用的比例关系是(教育投资结构)38,各级教育程度在校学生占全部在校学生数的比例是(教育级别结构)39,各类教育在校学生数占全部在校总人数的比例是(教育类别结构)40,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是(教育级别结构)41,正规学校地区分布是指(教育部局)42,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从而不断出现新的产业,新的行业和新的经济活动领域,这是(劳动力结构性就业)43,所谓部门经济结构是指(宏观经济结构)44,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性的、职业性的和技术性的单项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45,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形式之间的比例是(教育形式结构)46,《全国中小学
本文标题:教育经济学201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7260 .html